- 年份
- 2024(7982)
- 2023(10869)
- 2022(9098)
- 2021(8257)
- 2020(6886)
- 2019(15208)
- 2018(15127)
- 2017(28611)
- 2016(15108)
- 2015(16659)
- 2014(16310)
- 2013(15937)
- 2012(14928)
- 2011(13658)
- 2010(14078)
- 2009(13418)
- 2008(12959)
- 2007(11907)
- 2006(10703)
- 2005(9868)
- 学科
- 济(79660)
- 经济(79560)
- 管理(53498)
- 业(47150)
- 企(41731)
- 企业(41731)
- 方法(24731)
- 数学(21090)
- 数学方法(20908)
- 中国(19254)
- 地方(18774)
- 财(17522)
- 制(17326)
- 业经(17106)
- 技术(16521)
- 农(15036)
- 地方经济(13055)
- 学(12893)
- 体(12715)
- 融(12640)
- 金融(12638)
- 银(12355)
- 银行(12338)
- 技术管理(12274)
- 行(11909)
- 环境(10744)
- 划(10231)
- 理论(10141)
- 贸(9935)
- 贸易(9925)
- 机构
- 大学(218189)
- 学院(217618)
- 济(103918)
- 经济(102040)
- 管理(84172)
- 研究(75459)
- 理学(71688)
- 理学院(70925)
- 管理学(70012)
- 管理学院(69565)
- 中国(58637)
- 财(49142)
- 京(44390)
- 科学(40092)
- 财经(37919)
- 所(36435)
- 经(34234)
- 江(34012)
- 中心(33829)
- 经济学(33665)
- 研究所(32242)
- 经济学院(29781)
- 北京(28206)
- 财经大学(27932)
- 院(27260)
- 范(26808)
- 农(26690)
- 师范(26605)
- 州(26236)
- 业大(25455)
- 基金
- 项目(137835)
- 科学(111374)
- 研究(105419)
- 基金(101484)
- 家(86270)
- 国家(85552)
- 科学基金(75017)
- 社会(71787)
- 社会科(68201)
- 社会科学(68185)
- 省(53773)
- 基金项目(53114)
- 教育(48243)
- 自然(44489)
- 划(44051)
- 自然科(43506)
- 自然科学(43498)
- 自然科学基金(42782)
- 编号(40663)
- 资助(39996)
- 创(34455)
- 成果(34135)
- 制(32099)
- 创新(31335)
- 部(31311)
- 重点(31053)
- 国家社会(30511)
- 发(30489)
- 课题(29254)
- 教育部(28023)
- 期刊
- 济(124835)
- 经济(124835)
- 研究(72904)
- 中国(49627)
- 财(38819)
- 管理(37406)
- 科学(27060)
- 学报(25760)
- 农(25096)
- 融(23878)
- 金融(23878)
- 教育(23282)
- 大学(21412)
- 经济研究(20991)
- 技术(20376)
- 财经(20241)
- 学学(20173)
- 经(17647)
- 业经(17471)
- 农业(16445)
- 问题(15260)
- 技术经济(13290)
- 贸(11854)
- 世界(11655)
- 科技(11256)
- 国际(10545)
- 策(10491)
- 现代(10418)
- 统计(10196)
- 经济管理(10134)
共检索到3476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第三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辜胜阻 黄永明
"新经济"是在一个制度变迁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经济必须有新的制度,走向新经济需要进行风险投资、创业板(二板)市场、股票期权、知识产权和社会组织等一系列相互配套的制度创新。风险投资是新经济的催化剂,创业板市场为创新企业提供进入资本市场的渠道,股票期权能充分调动人力资本的潜能,知识产权是新经济时代最重要的财产权,科技园区和科技孵化器是新经济的典型示范和先行区。只有通过积极推进这一系列制度建设,才能催生出我国的"新经济"。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辜胜阻 黄永明
“新经济”是在制度变迁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经济必须有新的制度,走向新经济需要进行风险投资创业板(二板)市场、股票期权、知识产权和社会组织等一系列相互配套的制度创新。只有通过积极推进这一系列制度建设,才能催生出我国的“新经济”。
关键词:
新经济 风险投资 股票期权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高建宁
本文认为 ,信息技术的发展是新经济效应的原动力。资本市场对新经济在资金和制度上有极大的支撑作用。资本市场在促进新经济发展的同时 ,其自身也得到了飞速发展。应以资本市场的制度创新推动我国的新经济发展 ,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 1 )尽快推出二板市场 ;( 2 )改革股票发行上市机制 ;( 3)完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 ;( 4)提高券商的规范运作水平 ;( 5)优化投资者结构。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金海涛 郑卒
新经济对证券市场的影响,最直接的无疑是网络技术在证券业的商业化应用,这堪称新经济与传统经济相融合的最佳典范之一。但事实上,新经济给证券市场的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李天栋 尹於舜
美国自1991年进入战后最长的一次经济增长,与以往不同,这次增长的主要特征是低通涨、低失业和高增长。1994年以来,美国经济保持着4%左右的增长速度,失业率下降至4%(此数据低于自然失业率),通货膨胀率稳步走低。1999年消费物价指数下降至34年以来的最低点,实际人均消费水平上升了36%,创造了近3500万个就业机会。从1991年3月美国经济走出低谷以来,已持续扩张了110多个月,成为二战后经济持续增长时间最长的周期。对于这种新的经济现象,经济学家和一部分政治家称之为“新经济”。 美国经济被冠之以“新经济”主要是因为美国经济的基本层面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知识成...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许永兵 徐圣银
美国新经济“一高两低”的现象 ,超出了正统宏观经济学的解释能力。作者运用熊彼特的长波与创新理论 ,阐述了长波、创新与美国新经济的关系 ,探讨了新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方向。作者认为 ,90年代发源于美国的信息技术革命作为一次重大基本创新将会引致世界范围内的新一轮经济长波 ,并由此带来一个较长的经济繁荣期 ,同时也将会弱化传统的经济周期 ,增强经济自身的稳定性。
关键词:
经济长波 创新 新经济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许永兵 徐圣银
美国新经济“一高两低”的现象 ,超出了传统宏观经济学的解释能力。作者运用熊彼特的长波与创新理论 ,阐述了长波、创新与美国新经济的关系 ,揭示了新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方向。本文认为 ,90年代发源于美国的信息技术革命作为一次重大基本创新将会引致世界范围内的新一轮经济长波 ,并由此带来一个较长的经济繁荣期 ,同时也将会弱化传统的经济周期 ,增强经济自身的稳定性。
关键词:
经济长波 创新 新经济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应剑波 刘正线 裘松雷
随着信息、网络业的飞速发展,我们正在步入一个崭新的时代,一个被称之为“新经济”的时代。 什么是“新经济”?它在不同场合被人们赋予了不同的含义。最初,新经济这个名词是被人们用来指美国经济在近几年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状态:在科技进步和全球化的基础上长期高增长、低通胀、低失业(这使传统意义上描述失业与通胀反向相关关系的所谓“菲利浦斯曲线”不再适用,因此是新经济)。后来,国内外的许多人士在许多场合又把以信息、网络业为代表的“新科技产业”或“科技板块”称为新经济,相对地把其他“传统产业”称为旧经济。经济学家一般认为,“新经济”是一种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带动下,以生命科学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高军波 周春山
新经济生产方式的根植性、柔性专业化和对创新环境的偏好,决定新经济产业具有在旧城区聚集的空间分布特征。基于新经济产业发展的视角,分析了旧城更新动力机制由外力主导向内力驱动的转变,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旧城更新的新模式,以期更好地协调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实现政府、居民和开发商利益的多赢。
关键词:
新经济 新经济产业 旧城更新 机制创新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年猛 王垚
主流经济学由于缺乏合适的技术工具而长期缺失空间维度,D-S模型的出现和新贸易理论的创立为新经济地理学的产生奠定了技术基础;新经济地理学只关注宏观异质性而缺乏微观基础,"新"新贸易理论则为"新"新经济地理学的产生提供了微观理论基础。基于微观异质性,"新"新经济地理学推动了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体系的完善和发展,其理论模型主要基于三大分析框架,即D-S垄断竞争分析框架、OTT分析框架和BEKJ分析框架。中国学者应积极借鉴"新"新经济地理学的最新研究视角和方法,并结合中国经济实际,从简单的应用、模仿转向创新、突破,深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年猛 王垚
主流经济学由于缺乏合适的技术工具而长期缺失空间维度,D-S模型的出现和新贸易理论的创立为新经济地理学的产生奠定了技术基础;新经济地理学只关注宏观异质性而缺乏微观基础,"新"新贸易理论则为"新"新经济地理学的产生提供了微观理论基础。基于微观异质性,"新"新经济地理学推动了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体系的完善和发展,其理论模型主要基于三大分析框架,即D-S垄断竞争分析框架、OTT分析框架和BEKJ分析框架。中国学者应积极借鉴"新"新经济地理学的最新研究视角和方法,并结合中国经济实际,从简单的应用、模仿转向创新、突破,深入研究中国经济活动空间格局形成的内在机制和优化路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程学祥
新经济下的企业竞争 ,关键在于人才的竞争。这就要求我们针对新经济的特点 ,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本文从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新问题出发 ,提出在核心理念、重心、中心任务、形式和内容五个方面开展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
关键词:
新经济 人力资源管理 创新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博文
分析了新经济时代的特点,指出新经济是知识经济、网络和虚拟经济以及创新经济,然后从会计手段、会计核算和会计核算方法以及物流绩效管理几方面探讨了新经济时代下的物流会计创新问题,希望能对物流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改善等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
会计 物流 新经济 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