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57)
- 2023(4489)
- 2022(3788)
- 2021(3599)
- 2020(3151)
- 2019(7143)
- 2018(7004)
- 2017(13244)
- 2016(7290)
- 2015(8290)
- 2014(8380)
- 2013(8331)
- 2012(7965)
- 2011(7378)
- 2010(7345)
- 2009(7017)
- 2008(6922)
- 2007(6392)
- 2006(5876)
- 2005(5355)
- 学科
- 济(29980)
- 经济(29846)
- 管理(23052)
- 业(20420)
- 企(17389)
- 企业(17389)
- 方法(13232)
- 数学(11291)
- 数学方法(11138)
- 学(8594)
- 中国(8591)
- 财(8410)
- 制(8317)
- 农(8035)
- 业经(6142)
- 体(5743)
- 贸(5249)
- 贸易(5246)
- 融(5163)
- 金融(5163)
- 地方(5150)
- 易(5056)
- 银(4994)
- 银行(4965)
- 农业(4827)
- 理论(4794)
- 行(4792)
- 体制(4727)
- 和(4469)
- 技术(4463)
- 机构
- 大学(114223)
- 学院(109963)
- 济(42737)
- 研究(42133)
- 经济(41732)
- 管理(39506)
- 理学(34266)
- 理学院(33750)
- 管理学(32918)
- 管理学院(32740)
- 中国(31261)
- 科学(27644)
- 京(25025)
- 农(23732)
- 所(22920)
- 财(21364)
- 研究所(20850)
- 业大(19192)
- 农业(18980)
- 中心(18275)
- 江(17039)
- 财经(16246)
- 北京(15984)
- 院(15262)
- 范(15084)
- 师范(14835)
- 经(14763)
- 省(14096)
- 州(13461)
- 经济学(12992)
- 基金
- 项目(73875)
- 科学(57782)
- 基金(54678)
- 家(50008)
- 国家(49586)
- 研究(49223)
- 科学基金(41103)
- 社会(31830)
- 社会科(29768)
- 社会科学(29759)
- 基金项目(28697)
- 自然(28348)
- 省(27790)
- 自然科(27698)
- 自然科学(27682)
- 自然科学基金(27228)
- 划(24805)
- 教育(23004)
- 资助(22680)
- 编号(18177)
- 重点(17211)
- 部(16664)
- 成果(15691)
- 创(15028)
- 发(15024)
- 计划(14831)
- 科研(14571)
- 创新(14074)
- 教育部(13909)
- 课题(13722)
共检索到1715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杨玲 陆爱桃 连松州 张美超
本研究考察了听障青少年的父母同伴依恋、自尊与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父亲依恋、母亲依恋和同伴依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另外,自尊在父亲依恋与家庭满意度、友谊满意度和学业满意度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同样,自尊在同伴依恋与家庭满意度、友谊满意度和学业满意度中也起部分中介作用。这说明,父亲依恋P同伴依恋均能直接或间接通过自尊影响家庭满意度、友谊满意度和学业满意度,而在母亲依恋中却无此结果。本研究的结果支持了多重依恋关系理论。
关键词:
依恋 自尊 生活满意度 中介作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赵景欣 孙萍 丁彬彬 刘萌
采用父母支持、自尊和生活目的感量表对444名服刑青少年进行测评,探讨父亲支持、母亲支持对服刑青少年生活目的感的预测作用,并检验自尊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父亲支持、母亲支持能够显著正向地预测服刑青少年的生活目的感;(2)自尊水平越高,服刑青少年的生活目的感越高;(3)自尊在父亲支持与服刑青少年生活目的感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自尊在母亲支持与服刑青少年生活目的感之间则不存在中介作用。这表明,父亲支持、母亲支持均为服刑青少年发展生活目的感的重要资源,但是对青少年生活目的感的作用机制存在差异。
关键词:
父母支持 自尊 生活目的感 服刑青少年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贾绪计 王成杰 孙军勋 林崇德
为探索中学教师集体自尊、工作满意度与离职意向的关系,研究采用集体自尊量表、工作满意度量表和离职意向问卷对224名中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集体自尊、工作满意度和离职意向之间相关显著,私密性集体自尊、公众性集体自尊正向预测工作满意度,私密性集体自尊负向预测离职意向;工作满意度在私密性集体自尊和离职意向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在公众性集体自尊和离职意向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
关键词:
集体自尊 工作满意度 离职意向 中学教师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何朝峰 罗之勇
研究采用民族认同问卷和生活满意度量表,对分层随机整群抽取的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罗城高中和罗城初中的980名仫佬地区青少年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仫佬族地区青少年的中华民族认同显著高于本民族认同;本民族认同、中华民族认同和生活满意度均存在显著性别差异;本民族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本民族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均与生活满意度呈显著的正相关;中华民族认同能够显著地正向预测生活满意度。
关键词:
仫佬族 青少年 民族认同 生活满意度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黄明明 赵守盈 陈丽萍 金童林
为探讨性客体化经历对青少年女生进食障碍的影响,采用人际性客体化经历量表、身体监控量表、性自尊量表和进食障碍量表对558名青少年女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性客体化经历、身体监视、性自尊及青少年女生进食障碍彼此之间显著相关。(2)性客体化经历通过身体监视和性自尊形成的序列中介作用预测青少年女生进食障碍水平。研究结果进一步揭示了性客体化经历对青少年女生进食障碍影响的作用机制,有助于指导青少年女生积极健康地对待进食。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顾思梦 郭本禹 杜文东 王福顺
为考察大学生抑郁、成人依恋和自尊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Rosenberg自尊量表(SES)和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对135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并用偏差矫正的非参数百分位Bootstrap方法对自尊在不安全依恋影响抑郁情绪过程中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结果发现:(1)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均能正向预测抑郁情绪;(2)高外显自尊在成人依恋对抑郁的影响过程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3.86%。本研究对于探索大学生抑郁发生发展机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并为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教育提供理论指导。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赵景欣 杨萍 赵喜佳 张文新
运用同伴侵害、自尊和抑郁量表测查了478名初中生,探讨早期青少年同伴侵害的特点及其与抑郁之间的关系,检验自尊对早期青少年同伴侵害与抑郁的调节作用,并揭示各变量之间关系的性别差异。结果显示:(1)早期青少年的同伴侵害普遍存在;(2)无论受到关系侵害还是外显侵害,女生都比男生更易产生抑郁情绪;(3)高水平的自尊可以增强早期青少年的关系侵害与抑郁之间的关联,削弱早期青少年的外显侵害与抑郁之间的关联。
关键词:
早期青少年 同伴侵害 抑郁 自尊 性别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阳泽 张香玉
为进一步探讨歧视知觉与自尊的关系,本研究引入自我补偿并假设它会调节歧视知觉与自尊的关系。采用自编听障大学生自我补偿问卷、歧视知觉问卷和自尊量表对289名听障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听障大学生的自我补偿处于中高水平;女生的自我补偿水平显著高于男生;城市的听障大学生自我补偿水平显著高于农村的听障大学生;(2)歧视知觉、自我补偿可显著正向预测听障大学生的自尊;(3)发展性补偿和社会性补偿在听障大学生歧视知觉和自尊之间起调节作用,较高的发展性补偿和较低的社会性补偿增强了歧视知觉对自尊的正向预测作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李雪平 李双双
以1097名初高中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并使用SPSS20.0及LISREL8.70对回收的数据进行分析,探讨公正世界信念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以及自尊和心理韧性在其中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1)公正世界信念与自尊、心理韧性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且均与主观幸福感显著正相关;(2)青少年的公正世界信念并不直接影响其主观幸福感,而通过心理韧性与自尊间接影响青少年的主观幸福感;(3)在公正世界信念作用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中,自尊及心理韧性的链式中介效应显著。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珍珍 陈佩佩 路立红 徐夫真
采用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S-D)、自我知觉问卷(SPPC)和一般疏离感量表(GAS)对某城市312名听障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以考察听障青少年的抑郁水平及其与疏离感、自我概念的关系。结果发现,听障青少年抑郁水平存在显著的年龄段差异,初中生的抑郁水平显著高于高中生;听障青少年抑郁与疏离感、自我概念均显著相关,疏离感直接影响听障青少年的抑郁水平,同时也通过自我概念间接影响其抑郁水平。本研究发现,自我概念在疏离感与抑郁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即疏离感通过自我概念的中介作用影响听障青少年的抑郁,中介效应量为9.43%。
关键词:
听障青少年 抑郁 疏离感 自我概念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姜永志 白晓丽 七十三 乌云特娜
为探讨青少年社交网络使用强度、线上积极反馈、自尊与社交焦虑的关系。采用社交网络使用强度问卷、社交网络积极反馈问卷、整体自尊量表和社交焦虑问卷对1804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社交网络使用强度、线上积极反馈、自尊和社交焦虑各变量间均呈显著相关;社交网络使用强度对社交焦虑有直接负向预测作用,而且社交网络使用强度还能通过积极反馈的独立中介以及线上积极反馈和自尊的链式中介影响社交焦虑。因此,积极的在线互动有利于青少年在社会交往中感知到积极的线上反馈和提高自尊意识,抑制个体在社会交往中产生的社交焦虑,促进青少年社会心理适应性的健康发展。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蒋奖 梁静 杨淇越 克燕南
为考察同伴文化压力对青少年物质主义价值观的影响以及自尊在其中的调节作用,本研究采用同伴文化量表、青少年物质主义价值观量表和自尊量表对1375名高中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同伴文化压力显著正向预测青少年物质主义价值观水平;(2)自尊在同伴文化压力与青少年物质主义价值观之间起调节作用。具体而言,高自尊水平比低自尊水平青少年更容易受同伴文化压力的影响而形成物质主义价值观。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春妹 丁一鸣 陈雪 周长新
本研究探讨同伴接纳对流动儿童的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以及自尊、物质主义的链式中介作用。在武汉市三所小学选取478名五、六年级的流动儿童,运用同伴提名法、物质主义价值观量表-儿童版(MVS-c)、自尊量表(SES)、儿童青少年问题行为问卷(CB)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同伴接纳、物质主义价值观、自尊、外化问题行为四者均显著相关;同伴接纳对外化问题行为具有很强的直接预测作用,也会通过物质主义价值观和自尊的部分中介作用而影响外化问题行为,还会通过自尊、物质主义的链式中介作用影响外化问题行为。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李美美 杨柳
本研究考察听障中学生自我污名及其与自尊的关系,以及群体认同的调节作用。采用残疾自我污名量表、听障中学生群体认同问卷和自尊量表对475名听障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听障中学生的自我污名可以显著负向预测其自尊水平,听障中学生群体认同可以显著正向预测其自尊水平;(2)群体认同在听障中学生自我污名与自尊之间起调节作用。具体而言,随着群体认同水平的提高,自我污名对自尊的负向预测作用逐渐减弱,即高群体认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解听障中学生自我污名对自尊的消极影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美银 张建和
为探讨自尊与大学生学业适应的关系,并考察同伴关系和性别在其中的作用,采用自尊量表、同伴关系量表和学业适应量表对31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自尊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学业适应;同伴关系在自尊与学业适应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同伴关系的中介作用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其中同伴关系在自尊与男大学生学业适应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且显著,在自尊与女大学生学业适应之间的中介作用不显著。研究结果对于大学生学业适应的干预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关键词:
大学生 自尊 学业适应 同伴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