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34)
2023(9761)
2022(8383)
2021(7782)
2020(6849)
2019(15648)
2018(15683)
2017(30044)
2016(17051)
2015(19854)
2014(20419)
2013(19689)
2012(18572)
2011(16902)
2010(17109)
2009(16061)
2008(16397)
2007(15262)
2006(13290)
2005(12153)
作者
(49704)
(41935)
(41643)
(40037)
(26555)
(20070)
(19363)
(16324)
(15733)
(15016)
(14110)
(13986)
(13439)
(13283)
(13154)
(13082)
(12976)
(12437)
(12228)
(12028)
(10607)
(10475)
(10112)
(9680)
(9476)
(9430)
(9409)
(9291)
(8537)
(8382)
学科
(65468)
经济(65313)
管理(51372)
(46451)
(38376)
企业(38376)
方法(30087)
数学(26369)
数学方法(26064)
(20889)
中国(19269)
(18547)
(17807)
业经(14484)
(14029)
(12502)
贸易(12498)
(12473)
财务(12414)
财务管理(12374)
(12211)
银行(12181)
(12151)
(11865)
(11770)
金融(11766)
地方(11735)
农业(11725)
企业财务(11704)
(11592)
机构
大学(254115)
学院(246581)
(99278)
经济(96955)
管理(90819)
研究(83445)
理学(78035)
理学院(77003)
管理学(75445)
管理学院(74967)
中国(61828)
(53921)
科学(50447)
(49781)
(42909)
(42675)
(39254)
中心(38612)
研究所(38603)
财经(38592)
业大(36878)
(35520)
师范(35172)
(34799)
北京(34386)
农业(33582)
经济学(31040)
(30669)
(29512)
师范大学(28458)
基金
项目(158437)
科学(124121)
研究(118364)
基金(113054)
(97337)
国家(96438)
科学基金(81965)
社会(74104)
社会科(69885)
社会科学(69863)
(62731)
基金项目(59711)
教育(57847)
(53198)
自然(51634)
自然科(50406)
自然科学(50389)
自然科学基金(49504)
编号(49286)
资助(46552)
成果(42931)
(36596)
重点(36184)
课题(35406)
(33366)
(33310)
(33015)
大学(32324)
教育部(31608)
(30909)
期刊
(110871)
经济(110871)
研究(77545)
中国(56072)
(41138)
学报(39991)
教育(39834)
(39115)
科学(34708)
管理(32560)
大学(31428)
学学(28134)
农业(25811)
(23054)
金融(23054)
技术(21139)
财经(19962)
业经(17335)
经济研究(17136)
(17070)
问题(15002)
(13609)
(12563)
图书(12420)
(12244)
技术经济(11996)
理论(11837)
科技(11055)
统计(10909)
财会(10711)
共检索到3781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周婷   谢笑春   范志光   王苏  
为探讨童年期虐待对听障大学生抑郁的作用机制以及反刍思维和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并比较听障大学生与普通大学生在作用机制上的差异,本研究采用童年期虐待问卷、反刍思维量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和抑郁自评量表对719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听障大学生的童年期虐待、反刍思维、消极应对和抑郁水平高于普通大学生,积极应对不存在差异。(2)童年期虐待对大学生抑郁有正向预测作用;反刍思维、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在童年期虐待对抑郁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反刍思维和积极应对、反刍思维和消极应对在童年期虐待对抑郁的影响中起链式中介作用。(3)听障大学生群体中,消极应对的中介效应以及反刍思维和消极应对的链式中介效应均小于普通大学生;反刍思维和积极应对的链式中介作用在听障大学生中不成立,但在普通大学生中成立。即童年期虐待是大学生抑郁的风险因素,其在听障大学生和普通大学生中的作用机制不同。因此,应重视童年期虐待对听障大学生抑郁的影响,通过改善反刍思维、培养积极应对、减少消极应对来缓解听障大学生抑郁的发生。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庆祖杰  朱珊珊  
为使普通高校更好地开展大学生的高等融合教育,笔者对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的在校健听大学生对听障大学生的接纳态度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健听大学生在与听障大学生的沟通交流方面和人际关系处理方面的接纳态度较消极;对听障大学生的能力、权利的态度是积极、肯定、乐观的;被调查者的专业、性别以及与听障大学生的交流程度对接纳态度有影响。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海丛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考察了健听大学生与听障大学生在人格特点上的关系。结果发现 :两类大学生在 16种人格因素中有 4种人格因素差异显著 ,有 3种人格因素差异极其显著 ;在 16种人格因素的综合应用中 ,除新环境中成长能力因素外 ,其它 3种因素均差异显著。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湃  刘爱书  
本研究旨在探讨认知灵活性在童年期心理虐待和抑郁之间的作用机制。采用问卷法调查了427名大学生,通过结构方程模型验证童年期心理虐待、认知灵活性和抑郁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认知灵活性在童年期心理虐待和抑郁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且主要是其可控性成分在起作用。即,童年期心理虐待通过认知灵活性的可控性影响抑郁。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金童林  张璐  乌云特娜  杨宏  刘振会  黄明明  
目的:探讨社会性创伤、述情障碍及童年期有留守经历大学生攻击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以403名童年期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为被试,采用社会性创伤问卷、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及大学生攻击性量表进行测试。结果:(1)社会性创伤、述情障碍以及童年期有留守经历大学生攻击行为两两之间均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2)社会性创伤对童年期有留守经历大学生攻击行为的直接效应显著;(3)社会性创伤通过述情障碍对童年期有留守经历大学生攻击行为的间接效应显著。结论:述情障碍在社会性创伤对童年期有留守经历大学生攻击行为的影响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志强  王雁  
本研究采用语义一致性判断任务,通过操纵干扰项和目标项在字形和语音上的相似性、改变刺激呈现进程、以及比较听障大学生与健听大学生的反应特征探讨语音、字形在高频汉字识别中的作用。研究发现,语音、字形均在汉字识别的早期阶段激活,并分别通过发音核证检验、书写核证检验起到减少汉字形似性、同音性对汉字识别干扰的作用。同时,一致性对汉字识别中语音的激活产生影响。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李强  李海涛  
目的调查听障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的状况,寻求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的方法。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天津理工大学聋人工学院的151名学生和天津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的100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人际敏感和对他信任有很高的负相关;听障与否对人际敏感没有影响;专业对人际敏感有影响;男、女生在感情伤害和公共场合吃东西的感受上存在差异;聋人工学院的二年级学生人际敏感的受损程度明显小于一年级学生。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朱贺  刘爱书  刘天牧  田志鹏  
为探讨儿童期虐待对大学生潜在体罚倾向的影响以及情绪调节困难和特质愤怒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本研究采用儿童期创伤问卷、情绪调节困难量表、特质愤怒量表和父母体罚行为问卷对522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儿童期虐待通过三条路径影响大学生潜在体罚倾向:儿童期虐待直接影响大学生潜在体罚倾向;通过特质愤怒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大学生潜在体罚倾向;通过情绪调节困难与特质愤怒的链式中介作用影响大学生潜在体罚倾向。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宫梅玲  于学美  冀宝苹  徐海军  
为了研制大学生抑郁障碍阅读疗法书方,泰山医学院阅读疗法课题组采用贝克抑郁自评量表对60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抑郁状况调查,筛选出25名因失恋导致抑郁障碍的学生作为实验对象。结合中医的情志疗法、认知疗法及阅读疗法理论,提出了"疏郁安神,移情易性"的治法。吸收中医方剂学配伍理论精华·制定了书方配伍原则,并按患者的个体差异推荐阅读疗法书目,测评疗愈效果。通过宣泄情绪、疏通郁结,疗伤止痛、领悟修通,合理归因、根治创伤三个治疗阶段,最终实现了让80%的实验对象走出抑郁的良好效果。经对推荐文献作用的深入分析,提炼出疗愈大学生失恋引发的抑郁障碍的配伍书方。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顾思梦  郭本禹  杜文东  王福顺  
为考察大学生抑郁、成人依恋和自尊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Rosenberg自尊量表(SES)和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对135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并用偏差矫正的非参数百分位Bootstrap方法对自尊在不安全依恋影响抑郁情绪过程中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结果发现:(1)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均能正向预测抑郁情绪;(2)高外显自尊在成人依恋对抑郁的影响过程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3.86%。本研究对于探索大学生抑郁发生发展机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并为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教育提供理论指导。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姚小雪  朱海腾  兰继军  宫火良  
为探讨听障大学生述情障碍、自我和谐和心理健康的特点,深入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采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自我和谐量表和一般心理健康量表对两所高校168名听障大学生进行调查,并与251名健听大学生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发现:听障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自我和谐水平均显著低于健听大学生,述情障碍程度也较健听大学生严重;两类大学生述情障碍、自我和谐、心理健康之间的相关均达到显著水平;自我和谐在健听大学生述情障碍与心理健康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对于听障大学生为完全中介作用。因此,自我和谐在听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意义和作用需要重视,并充分考虑这一群体的特殊性。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许萌  苏诚  曾桐奥  马海林  李昊  
以听障和健听大学生为对照群体,采用问卷法对279名大学生进行调查,考察内心平静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及内在机制,同时探讨睡眠质量的中介作用以及听障和健听大学生在模型中的差异。结果表明:(1)内心平静均显著预测听障和健听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2)睡眠质量在两个群体的内心平静与主观幸福感中都起部分中介作用;(3)低内心平静时听障大学生比健听大学生幸福感高;然而随着内心平静水平的上升,健听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水平得到了相较听障大学生更多的提高。研究结果发现:听障和健听大学生的内心平静与主观幸福感间具有共同的心理机制,但内心平静对听障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的积极效应仍较小。这提示未来除重视听障大学生睡眠质量外,还应更多关注影响听障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其他因素。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金童林  陆桂芝  张璐  范国沛  李肖肖  
目的:探讨儿童期心理虐待、大学生网络欺负以及道德推脱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大学生500名,采用儿童期心理虐待量表、网络欺负问卷以及道德推脱问卷进行测试。结果:(1)儿童期心理虐待、大学生网络欺负以及道德推脱两两之间均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2)儿童期心理虐待对大学生网络欺负的直接效应显著;(3)儿童期心理虐待通过道德推脱对大学生欺负的间接效应显著。结论:道德推脱在儿童期心理虐待对大学生网络欺负的影响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春梅  
听障大学生的行为现状,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学习、生活、成长,也关系到他们将来的社会融入度。文章结合听障大学生实际,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两所高等院校,自制调查表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听障大学生在学习、社会、心理行为等方面,均存在着学习动机、交往对象、学习环境以及网络、心理需要方面的矛盾,必须引起重视。文章也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师资力量,提高培养质量;安排聋人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引导听障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的应对策略。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边丽  张海丛  刘建平  
为了解听力障碍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状况,随机抽取某特殊教育学院的听障大学生和健听大学生共301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听障大学生和健听大学生学习适应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听障大学生在学习动力和专业兴趣上显著高于健听生,在学习自主、学习行为、信息利用、学业求助上非常显著低于健听生。听障大学生的学习动力存在显著年级差异,管理策略存在显著专业差异,听障大学生的学习自主、学习行为存在年级与专业的交互效应,环境选择存在年级与性别的交互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