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879)
2023(2607)
2022(2121)
2021(2247)
2020(1968)
2019(4257)
2018(4362)
2017(7867)
2016(4848)
2015(5850)
2014(6138)
2013(5436)
2012(4958)
2011(4627)
2010(4668)
2009(4202)
2008(4077)
2007(3790)
2006(3401)
2005(2930)
作者
(12686)
(10798)
(10585)
(10233)
(6686)
(5160)
(5005)
(4437)
(4033)
(3938)
(3541)
(3522)
(3510)
(3478)
(3430)
(3222)
(3195)
(3040)
(3037)
(2969)
(2774)
(2703)
(2597)
(2569)
(2483)
(2426)
(2415)
(2310)
(2235)
(2192)
学科
(15375)
经济(15260)
管理(14510)
(11317)
(9862)
企业(9862)
方法(7386)
教育(6777)
数学(6420)
数学方法(6317)
中国(6062)
理论(4454)
(4399)
(4112)
教学(3947)
(3621)
业经(3034)
(2876)
技术(2862)
政治(2766)
思想(2710)
地方(2708)
思想政治(2630)
政治教育(2630)
治教(2630)
德育(2616)
(2615)
人事(2605)
人事管理(2604)
环境(2570)
机构
大学(69755)
学院(63388)
管理(22992)
(21260)
研究(20809)
经济(20631)
理学(20498)
理学院(20137)
管理学(19459)
管理学院(19368)
(14742)
中国(13321)
科学(12972)
(12348)
师范(12280)
教育(11015)
(10647)
(10239)
师范大学(10001)
(9935)
(9825)
业大(9728)
北京(9596)
研究所(9247)
中心(8722)
财经(8472)
(8029)
(7752)
(7664)
农业(7654)
基金
项目(41969)
科学(33920)
研究(32684)
基金(29604)
(24831)
国家(24523)
科学基金(21505)
社会(20551)
社会科(19114)
社会科学(19110)
教育(18569)
(17105)
基金项目(15953)
(14761)
自然(13770)
编号(13699)
自然科(13475)
自然科学(13469)
自然科学基金(13253)
成果(12737)
资助(11768)
课题(11052)
大学(10819)
(9978)
重点(9429)
(9097)
(9037)
教育部(8984)
规划(8879)
人文(8576)
期刊
(24195)
经济(24195)
研究(22676)
教育(22403)
中国(19956)
学报(10805)
大学(9734)
科学(9448)
(9045)
管理(8700)
(8057)
学学(7463)
农业(6277)
技术(5209)
高等(4756)
财经(4501)
图书(4436)
职业(4151)
业经(4114)
高等教育(4039)
(3838)
(3683)
金融(3683)
经济研究(3556)
书馆(3331)
图书馆(3331)
科技(3260)
(3146)
(3068)
论坛(3068)
共检索到1008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阳泽  张香玉  
为进一步探讨歧视知觉与自尊的关系,本研究引入自我补偿并假设它会调节歧视知觉与自尊的关系。采用自编听障大学生自我补偿问卷、歧视知觉问卷和自尊量表对289名听障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听障大学生的自我补偿处于中高水平;女生的自我补偿水平显著高于男生;城市的听障大学生自我补偿水平显著高于农村的听障大学生;(2)歧视知觉、自我补偿可显著正向预测听障大学生的自尊;(3)发展性补偿和社会性补偿在听障大学生歧视知觉和自尊之间起调节作用,较高的发展性补偿和较低的社会性补偿增强了歧视知觉对自尊的正向预测作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胡梦娟  关文军  
采用问卷法对501名自闭症儿童父母进行调查研究,考察自闭症儿童父母歧视知觉和群际关系的特点,并重点考察歧视知觉对群际关系的影响及自尊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自闭症儿童父母歧视知觉和群际关系在部分人口学变量上存在差异;(2)歧视知觉对自闭症儿童父母的群际关系具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3)自尊在歧视知觉和群际关系间具有调节作用,歧视知觉对高自尊水平自闭症儿童父母群际关系的预测力显著,而对低自尊水平自闭症儿童父母群际关系的预测力并不显著。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乔月平  石学云  
为探讨聋生社会支持在歧视知觉与自尊间的中介作用,采用歧视知觉问卷、RosenbeRg自尊量表及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陕西省124名中小学聋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发现:1聋生的歧视知觉与自尊呈显著正相关,对自尊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社会支持与自尊显著正相关,能够显著地正向预测自尊;2社会支持在歧视知觉与自尊的关系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歧视知觉不仅对聋生自尊具有直接影响,还通过社会支持间接影响聋生自尊。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李美美  杨柳  
本研究考察听障中学生自我污名及其与自尊的关系,以及群体认同的调节作用。采用残疾自我污名量表、听障中学生群体认同问卷和自尊量表对475名听障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听障中学生的自我污名可以显著负向预测其自尊水平,听障中学生群体认同可以显著正向预测其自尊水平;(2)群体认同在听障中学生自我污名与自尊之间起调节作用。具体而言,随着群体认同水平的提高,自我污名对自尊的负向预测作用逐渐减弱,即高群体认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解听障中学生自我污名对自尊的消极影响。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余鹏  黄燕婷  
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是听障大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创业,融入中国式现代化事业的前提保障。研究聚焦听障大学生歧视知觉对职业价值观的影响,以及社会适应与成就动机在其中的作用机制。对国内12所高校的听障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624份,数据分析结果显示:(1)歧视知觉对职业价值观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2)歧视知觉通过三条路径间接影响职业价值观:一是社会适应的单独中介作用;二是成就动机的单独中介作用;三是社会适应—成就动机的链式中介作用。据此,建议营造全纳包容的社会环境,构建无障碍就业支持体系,创设“启发式”教学情境。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邓小晴  师保国  
采用问卷调查法,以503名流动儿童为对象考察了其歧视知觉与自尊的关系,以及社会支持和流动时间在其中的作用。结果发现:(1)在歧视知觉方面,公立学校流动儿童显著低于打工子弟学校儿童,小学生显著低于初中生;(2)在社会支持方面,公立学校流动儿童显著高于打工子弟学校儿童,小学生显著高于初中生;(3)流动儿童的歧视知觉与自尊呈显著负相关,社会支持对二者关系起部分中介作用;流动时间对二者关系起调节作用,即对于流动时间达3.5-10.5年的儿童,歧视知觉对自尊的负向预测力最强。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岩  谭顶良  
目的:探讨希望在流动儿童歧视知觉和学校适应关系之间的调节作用。方法:运用个体歧视知觉问卷、儿童希望量表、城市流动儿童学校适应量表对江浙地区614名流动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希望、学校适应均呈显著性负相关;希望和学校适应均呈显著性正相关;②把性别、转学次数、流动时间作为控制变量之后,歧视知觉对流动儿童学校适应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希望对流动儿童学校适应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③希望在流动儿童歧视知觉和学校适应关系中起到调节作用,高希望水平能够降低歧视知觉对流动儿童学校适应的负向预测作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美银   张建和  
为探讨自尊与大学生学业适应的关系,并考察同伴关系和性别在其中的作用,采用自尊量表、同伴关系量表和学业适应量表对31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自尊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学业适应;同伴关系在自尊与学业适应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同伴关系的中介作用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其中同伴关系在自尊与男大学生学业适应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且显著,在自尊与女大学生学业适应之间的中介作用不显著。研究结果对于大学生学业适应的干预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顾思梦  郭本禹  杜文东  王福顺  
为考察大学生抑郁、成人依恋和自尊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Rosenberg自尊量表(SES)和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对135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并用偏差矫正的非参数百分位Bootstrap方法对自尊在不安全依恋影响抑郁情绪过程中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结果发现:(1)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均能正向预测抑郁情绪;(2)高外显自尊在成人依恋对抑郁的影响过程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3.86%。本研究对于探索大学生抑郁发生发展机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并为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教育提供理论指导。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祖静  张向葵  左恩玲  丁相玲  
对手机依赖预测变量的研究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而这其中自尊对手机依赖的预测作用存在混淆的结论,为了调查自尊与手机依赖的关系,引入应对方式作为中介变量进行分析。使用RosenbeRg自尊量表、手机成瘾倾向量表和应对方式问卷对548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发现:(1)手机依赖大学生占据总人数14.96%,最为典型的症状是戒断症状。(2)自尊和手机依赖负相关。应对方式中退避、幻想等与手机依赖正相关,手机依赖大学生倾向于选择不成熟和混合型应对方式。(3)多重中介分析发现自尊通过幻想和退避两种应对方式预测手机依赖。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詹启生  许俊  
目的:探讨大学生反向自尊和心理压力对自我隐瞒和手机成瘾的中介作用。方法:本研究采用手机成瘾倾向量表、自我隐瞒量表、大学生心理压力感量表和自尊量表对806名大学生进行施测。结果:手机成瘾、自我隐瞒、反向自尊与心理压力均呈现两两相关,中介效应模型拟合良好。结论:自我隐瞒不仅直接作用于手机成瘾,并通过反向自尊和心理压力间接作用于手机成瘾。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茂林  杜晓新  张伟峰  
为了解高等院校聋人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困扰状况及其自尊水平,并比较他们与健听大学生在这些方面的差异,本研究以130名聋人大学生和146名健听大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该问题进行了考察。结果显示:聋人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的检出率为69.2%,严重人际关系困扰的检出率为23.1%,显著高于健听大学生(分别为38.4%和6.8%),聋人大学生自尊水平也低于健听大学生。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田宝伟  胡心怡  
采用问卷法考察同性恋男大学生的自我接纳和幸福感,以及压力知觉、歧视知觉和社会支持对自我接纳和幸福感的影响。结果表明:同性恋男生的生活满意度、积极情绪和主观社会支持得分均显著低于普通男生,而集体歧视知觉和压力知觉高于普通男生;同性恋男生的社会支持利用度对生活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个体歧视知觉对积极情绪和自我接纳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集体歧视知觉对同性恋男生的自我接纳有着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吕慈仙  
本文基于杭州、福州、南昌等若干个异地高考政策"率先突破型"城市的2100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进行多层级回归分析,建立并验证异地高考政策、随迁子女歧视知觉和社会支持影响教育期望的被中介的调节作用模型。结果显示,歧视知觉对教育期望具有显著负向预测性;异地高考政策在歧视知觉与教育期望的关系间起到调节作用,且削弱了歧视知觉对教育期望的负向影响;异地高考政策在二者间的调节作用以社会支持为中介。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杨玲  陆爱桃  连松州  张美超  
本研究考察了听障青少年的父母同伴依恋、自尊与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父亲依恋、母亲依恋和同伴依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另外,自尊在父亲依恋与家庭满意度、友谊满意度和学业满意度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同样,自尊在同伴依恋与家庭满意度、友谊满意度和学业满意度中也起部分中介作用。这说明,父亲依恋P同伴依恋均能直接或间接通过自尊影响家庭满意度、友谊满意度和学业满意度,而在母亲依恋中却无此结果。本研究的结果支持了多重依恋关系理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