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90)
2023(10674)
2022(9525)
2021(9050)
2020(7648)
2019(17686)
2018(17675)
2017(34187)
2016(18780)
2015(21294)
2014(21215)
2013(21135)
2012(19344)
2011(17415)
2010(17183)
2009(15597)
2008(15067)
2007(13051)
2006(11475)
2005(9865)
作者
(56053)
(46205)
(45861)
(43641)
(29449)
(22323)
(20902)
(18363)
(17753)
(16583)
(15900)
(15509)
(14746)
(14672)
(14264)
(14225)
(14100)
(13928)
(13228)
(13103)
(11706)
(11291)
(11278)
(10666)
(10432)
(10325)
(10322)
(10100)
(9392)
(9236)
学科
(72250)
经济(72086)
管理(53471)
(50521)
(43035)
企业(43035)
方法(35442)
数学(30453)
数学方法(30073)
(18783)
中国(18370)
(18111)
(17690)
业经(15861)
地方(14569)
理论(13385)
(12536)
贸易(12531)
(12393)
农业(12367)
(12201)
(12103)
技术(12066)
环境(11215)
(11161)
财务(11077)
财务管理(11054)
教育(10593)
企业财务(10496)
(10237)
机构
大学(267511)
学院(263977)
管理(105968)
(98429)
经济(96092)
理学(92718)
理学院(91624)
管理学(89794)
研究(89787)
管理学院(89368)
中国(63680)
科学(59403)
(58015)
(46213)
(46057)
(43868)
业大(43199)
研究所(42454)
中心(39592)
(37479)
北京(36678)
农业(36659)
(36012)
财经(35676)
师范(35582)
(32917)
(32494)
(30881)
技术(28955)
师范大学(28932)
基金
项目(188082)
科学(146589)
基金(135461)
研究(134483)
(119596)
国家(118567)
科学基金(100772)
社会(82011)
社会科(77358)
社会科学(77334)
(73961)
基金项目(72546)
自然(68240)
自然科(66612)
自然科学(66592)
自然科学基金(65409)
(62938)
教育(61853)
资助(56297)
编号(54779)
成果(44577)
重点(42066)
(40834)
(39376)
(39113)
课题(38111)
科研(36511)
创新(36377)
计划(35281)
大学(34653)
期刊
(105620)
经济(105620)
研究(75811)
中国(49786)
学报(47295)
科学(42493)
(41255)
管理(38451)
大学(34846)
学学(32732)
教育(32078)
(31594)
农业(29111)
技术(22436)
(18445)
金融(18445)
业经(17273)
财经(16752)
经济研究(16549)
图书(15550)
(14765)
(14141)
科技(14028)
问题(13569)
理论(13309)
(12622)
业大(12565)
技术经济(12474)
实践(12399)
(12399)
共检索到3759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范佳露  
本研究比较了听障儿童构音能力和连续语音重复能力的差异,之后对二者进行了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1)听障儿童的构音能力显著高于连续语音重复能力,二者分别代表了听障儿童言语发展的两个阶段;(2)听障儿童的构音能力和连续语音重复能力存在高度相关。研究结果提示,临床康复中要区分听障儿童的构音能力和连续语音重复能力,进行专项训练,同时又要积极利用二者之间的相关性,以达到最佳训练效果。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徐琴芳  胡欣怡  
为了调查影响随班就读听障儿童阅读能力的重要因素,实验以年龄和非言语智力匹配的三组小学生(听障组、阅读控制组、年龄控制组各12名)为研究对象,对比了他们在汉语语音加工、口语词汇表达和理解、汉语阅读等各项任务的成绩。结果显示:(1)听障儿童跟阅读障碍儿童一样存在语音意识和快速命名的双重缺陷;(2)影响听障儿童阅读的重要因素是口语词汇能力。研究结果启示给听障儿童进行早期阅读干预和语音加工能力训练非常重要。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白银婷  唐文婷  
为了解3~5岁听障儿童形容词理解能力的情况,采用2×3×6三因素混合实验设计,运用自编"3~5岁汉语儿童形容词理解能力测试",调查听障儿童的六类形容词习得情况,比较其与健听儿童的差异,探索听力情况对儿童理解形容词的影响。研究发现儿童形容词理解能力极显著地受到听力情况、年龄和形容词类别的影响。具体表现为:(1)健听儿童的形容词理解能力好于听障儿童;(2)3~5岁健听儿童与听障儿童对形容词的理解能力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翔平  丁玎  杨双  
阅读障碍儿童在工作记忆的中央执行系统上表现落后,而干扰抑制能力又是中央执行系统的一项主要功能,因此本研究通过语音干扰下的记忆任务,考察了阅读障碍儿童语音干扰抑制的表现。结果表明1.在不同语音干扰条件下,阅读障碍儿童的抗干扰能力都要差于正常儿童;2.对于阅读障碍儿童,不同类型的语音干扰都相当程度地干扰了他们的记忆成绩;3.对于正常儿童,他们对于语义上接近的语音干扰,抵抗能力最差,而语音接近和无关干扰对儿童回忆的干扰效果相当。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徐杰   韩雪晴   廖庆洲   廖盛斌  
听障儿童听觉辨识能力的检测目前在我国主要采用普通话版林氏七音人工检测法.该检测法存在着低速、耗时等问题.针对这些不足,该文提出了机器识别普通话版林氏七音检测听障儿童听觉辨识能力的方法.该方法根据高斯混合算法建立模型,采集并构建林氏七音训练数据集,利用构建的普通话版林氏七音数据集进行训练,选取隐马尔可夫模型算法进行对比实验,使用精确率、召回率、准确率三个指标对两种模型进行评估.实验结果表明,高斯混合算法在三个指标上表现优于隐马尔可夫算法,能较好实现普通话版林氏七音测试的机器自动识别.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颂  周青山  肖阳梅  陈军兰  王文艳  
采用个别测查法,考察了3-5岁听障幼儿早期数数能力发展及其策略运用的特点。研究发现:首先,听障幼儿口头数词长度落后健听幼儿2年的年龄差距;其次,听障幼儿点数精确性仅低于同龄健听幼儿,未出现明显的年龄差距;听障幼儿偏倚外部策略,呈跨年龄与任务的稳定性,未出现健听幼儿点数策略随年龄增长逐步内隐化、策略使用随任务难度变化的特点;听障幼儿主要出现数序错误,点数错误与基数错误的出现比例与健听幼儿接近。再次,听障幼儿与健听幼儿还不会自发地把数数作为问题解决的策略应用于等量建构任务上。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磊  黄昭鸣  胡靓  朱群怡  易玲  
本研究通过比较20名5岁健听儿童与20名5岁听障儿童声调发音的声学参数,探求听障儿童声调的发音特点。研究结果表明:(1)听障儿童较容易掌握一声调,其一声的起点、终点、斜率与健听儿童无显著差异;(2)听障儿童二声调发音存在异常,其起点显著大于健听儿童,斜率显著小于健听儿童;(3)三声调对于听障儿童的发音难度相当大,35%的听障儿童用平调或降调的形式代替三声调,其他听障儿童三声调起点、终点、折点显著大于健听儿童,听障儿童的三声调斜率k升显著小于健听儿童;(4)听障儿童四声调发音存在异常,其四声调终点、斜率显著大于健听儿童。研究认为从发声层面,听障儿童之所以不能正确掌握二、三、四声调,是因为在声调的...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许昭慧  马红英  何晓莹  
本研究结合传统和音位加工分析方法,探讨一名说普通话的听力障碍儿童的音位系统,并对其音位系统进行了评估和分析,提出以改变构音/音位障碍儿童对一组语音认知的言语训练建议。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巧云  黄昭鸣  陈丽  杜晓新  孙喜斌  
本研究采用两因素混合实验设计,探讨人工耳蜗儿童、助听器儿童及健听儿童韵母音位及声母音位对比识别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当人工耳蜗组的重建听阈与助听器组的补偿听阈都处于适合及最适水平时,两组儿童音位识别能力在各组音位对比识别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2)人工耳蜗儿童音位对比识别显著落后于同龄健听儿童,韵母和声母平均值分别落后12.71%和12.85%;(3)助听器儿童音位对比识别显著落后于同龄健听儿童,韵母和声母分别落后11.54%和11.26%;(4)无论是人工耳蜗儿童还是助听器儿童,前鼻音与后鼻音组韵母音位对及卷舌音与非卷舌音声母音位对都是最难识别内容。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蔡妍  刘翔平  谭雅倩  
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作为学龄儿童一种突出的学习障碍类型,关于其认知机制的研究近年来的关注点开始从语音缺陷转移到形-音捆绑能力。形-音捆绑是指对视觉和听觉信息加以整合的能力,与阅读能力存在显著相关。目前相关的实证研究从输出类型分析、配对联想学习能力和变化检测能力等方面出发,对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形-音捆绑能力进行考察。未来研究应对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的定义及形-音捆绑能力的研究范式、亚过程、与汉字特点的结合度等问题进行探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田惠东  刘艳春  吴南  
本研究旨在探讨智力障碍儿童智力结构和数学能力之间的关系。选取53名来自三所特殊教育学校的轻中度智力障碍学生为被试,采用中国版的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第四版测量被试的智力,采用儿童早期数学能力测验(Test of Early Math Ability-III)评估通过正式的学校教育习得的系统化、法则化和书面化的数学能力(简称校内习得的数学能力)和校外习得的非系统化、非法则化和非书面化的数学能力(简称校外习得的数学能力)。结果发现:(1)智力障碍儿童的加工速度显著低于言语理解能力和知觉推理能力。(2)在控制了年龄、性别、言语理解、知觉推理和工作记忆后,加工速度能够正向预测智力障碍儿童校内习得的数学能力,而在控制了年龄、性别、言语理解和知觉推理后,加工速度和工作记忆可以正向预测校外习得的数学能力。这表明:智力障碍儿童的智力结构存在优势和弱势,并且智力成分在两种数学能力上的作用模式可能不同。本研究结果有助于丰富和完善智力障碍儿童数学发展机制,同时也为学校和教师提高智力障碍儿童数学能力提供新的视角。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林青  赵航  宿淑华  刘巧云  丁文君  
为比较唐氏综合征(DS)儿童和普通(TD)儿童的语音识别能力、言语短时记忆差异,并探究DS儿童语音识别能力与言语短时记忆的关系,本研究以汉语最小音位对为材料,对两组儿童进行了测试。结果:(1) DS儿童的语音识别能力极显著低于对照组的TD儿童; DS儿童的言语短时记忆极其显著低于对照组的TD儿童;(2) DS儿童的语音识别能力与四个刺激的言语短时记忆成绩间的差值极其显著低于四个刺激与六个刺激的言语短时记忆成绩间的差值; TD儿童的语音识别能力与四个刺激的言语短时记忆成绩间的差值和四个刺激与六个刺激的言语短时记忆成绩间的差值无显著差异。结论:DS儿童的语音识别能力与言语短时记忆均存在缺陷; DS儿童的语音识别能力不是导致其言语短时记忆差的主要原因。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毛世桢  马红英  
由于辅音的发音难度远大于元音,因此构音障碍儿童辅音的发音偏误率非常高。在对11名构音障碍儿童1554人次的普通话和沪语样本分析发现:从发音方法看,样本中以塞音/擦音/塞擦音的区别偏误比例最高,其次为浊音/清音的偏误,再次为送气/不送气的偏误;从发音部位看,样本中以舌根音的失误率最高,其次为舌尖前音和舌面音,再次为唇齿音,而双唇音和舌尖中音的偏误率最低。虽然舌尖后音的偏误率高达53.41%,但其只存在于普通话音系中。另外,构音障碍儿童还存在部分辅音声母的脱落。究其原因,是由于构音障碍儿童的社会认知能力差而造成交际目标低下、音系认知能力不足,以及因发音器官紧张度不够造成的构音功能和自我监控能力不足...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轶  雷江华  
对于听障儿童的语言发展来说,唇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唇读需要对口形进行观摩,这就需要口形模仿,想要把唇读做到理想的效果,则需要做好相应的口形模仿训练。对于语言发展来说,唇读不是一个简单的感知过程,而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因此,把口形模仿作为唇读训练手段的第一步时,必须对口形模仿行为的作用进行具体分析,这样才能确保口形模仿在双语唇读语音训练中的有效性。本文通过介绍口型模仿的定义与过程,结合笔者自身的语言训练经历来分析口形模仿在听觉障碍儿童汉语与英语语音学习中的作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枫  胡旭君  
本文通过对重度听觉障碍儿童与正常儿童视觉记忆能力比较的试验观察,分析了听觉障碍儿童视觉记忆增强的原因,认为对听觉障碍儿童尤其是重度听觉障碍儿童,在康复训练时,除采取必要的语言训练外,还应辅以视觉手段,以提高其整体康复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