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35)
2023(6319)
2022(5270)
2021(4774)
2020(3891)
2019(8483)
2018(7864)
2017(14684)
2016(8058)
2015(8403)
2014(7878)
2013(7754)
2012(6970)
2011(6204)
2010(5977)
2009(5398)
2008(5197)
2007(4313)
2006(3691)
2005(3043)
作者
(25425)
(21431)
(21203)
(20027)
(13377)
(10517)
(9376)
(8520)
(8122)
(7397)
(7085)
(7013)
(6897)
(6838)
(6586)
(6482)
(6413)
(6320)
(6126)
(5976)
(5651)
(5089)
(4910)
(4844)
(4807)
(4639)
(4594)
(4550)
(4415)
(4226)
学科
(29221)
经济(29186)
管理(21272)
(20449)
(15480)
企业(15480)
方法(14134)
数学(12982)
数学方法(12872)
(8500)
(7678)
中国(7628)
(7189)
(7140)
贸易(7139)
(6930)
业经(6442)
(6165)
农业(5933)
地方(5577)
环境(5543)
教育(5266)
技术(5020)
(4722)
财务(4719)
财务管理(4713)
研究(4702)
企业财务(4509)
产业(4415)
(4280)
机构
大学(115717)
学院(112461)
(44764)
经济(43750)
管理(42519)
研究(41121)
理学(38256)
理学院(37690)
管理学(36900)
管理学院(36719)
科学(27558)
中国(27068)
(26998)
(23996)
业大(22942)
农业(21766)
(20617)
研究所(19332)
(17991)
中心(17931)
(15834)
(15425)
财经(15387)
农业大学(15230)
(14801)
师范(14507)
北京(14279)
(14235)
经济学(13916)
(13086)
基金
项目(87295)
科学(68902)
基金(65801)
(60942)
国家(60477)
研究(55516)
科学基金(51323)
社会(37378)
基金项目(36277)
自然(36176)
社会科(35618)
社会科学(35610)
自然科(35419)
自然科学(35404)
自然科学基金(34786)
(33892)
(29498)
教育(25640)
资助(25150)
重点(19891)
编号(19878)
(18662)
(18653)
计划(18500)
(18030)
科研(17654)
创新(17506)
国家社会(16310)
科技(16127)
大学(15643)
期刊
(42690)
经济(42690)
研究(29940)
学报(25421)
(22672)
科学(21423)
中国(21340)
大学(18137)
学学(17538)
农业(15324)
管理(12658)
(12369)
教育(10318)
(8513)
业大(7544)
经济研究(7514)
业经(7092)
财经(7043)
(7010)
金融(7010)
(6890)
(6725)
农业大学(6518)
技术(6385)
科技(6346)
(5994)
问题(5895)
资源(5789)
商业(5498)
(4936)
共检索到1497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孙雨圻  陈穗清  张积家  
通过2个实验,考察听觉通道缺失和使用手语和对聋人时间空间隐喻的影响。实验1发现,聋人在动作水平上和视觉水平上都存在"左/过去,右/将来"的水平方向的时间空间隐喻:对表征过去的词或句子按左键反应和对表征将来的词或句子按右键反应的反应时更短;对表征过去的词或句子,呈现在左边错误率低,对表征将来的词或句子,呈现在右边错误率低。当材料呈现在右边时,出现呈现位置与反应方式的同侧优势效应。实验2发现,聋生无论在动作水平上还是在视觉水平上都不存在"上/过去,下/将来"的竖直方向的时间空间隐喻。整个研究表明,听觉通道缺失和使用手语并未影响聋生的时间的水平方向隐喻,却影响了时间的竖直方向隐喻的形成。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吴铃  李恒  
中国手语中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共有"上-下"、"前-后"和"左-右"三种类型的时间空间隐喻。分析表明,中国手语中的时间空间隐喻发生的理据性和动因与汉语大致相同,均符合认知语言学中提出的"体验性"观点。但也应同时看到,中国手语和汉语对某些时间空间隐喻的理解也存在差异,如前者缺乏"未来在后-过去在前"的隐喻表达,因此在对聋人进行汉语教学时,应当着重厘清两种语言的不同,以更有效的教学方式提高聋人的汉语水平。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岳凤霞  
听力通道缺失者在左右轴线水平维度与垂直维度存在英语时空隐喻不对称现象:在左右轴线水平维度形成了与健听者类似的"左—过去"、"右—将来"的英语时空隐喻;在垂直维度并未形成与健听者类似的"上—过去"、"下—将来"的英语时空隐喻。学习和使用手语帮助听力通道缺失者形成了左右轴线水平维度英语时空隐喻,却阻碍了其垂直维度英语时空隐喻的形成。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琦  唐佳益  
国家通用手语是国家语言文字的重要组成部分,聋校教师是学校推广使用国家通用手语的重要主体。为了解聋校教师国家通用手语使用情况,采用自编问卷对全国105个地级市的聋校(含特教学校听障班)教师进行抽样调查。结果发现:聋校教师使用国家通用手语(词汇)的情况总体良好,但仍有16.89%的教师使用情况不佳。国家通用手语使用情况在性别、培训次数上存在显著差异,在专业背景和学历层次上的差异未达显著性,与认知程度、使用意愿两两呈正相关关系,使用意愿在认知程度影响使用情况的路径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建议提高认识,促进聋校教师国家通用手语的使用与推广;加强培训,提升聋校教师国家通用手语使用能力;完善职前培养,强化听障教育背景师范生的手语学习;激发主观能动性,提升教师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手语的内生动力。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洪席  郝德永  
隐喻在课程理论研究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传统的跑道式、学科式、经验式课程隐喻反映了传统课程价值现的褊狭和单一,从而造成了实践领域的无序和混乱。"通道"、"文本"、"乐谱"式课程隐喻则真正代表了课程的本质内涵和价值取向,具有深层次、浓厚的文化底蕴及教育学意义。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江桂英  李恒  
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隐喻理论是研究手语本质及其认知机制的重要途径。通过剖析有声语言和手语中隐喻表达的异同,揭示二者共同的神经基础,有利于阐明手语中隐喻表达的系统性与独特性。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傅敏  
汉语成语是手语翻译的一个难点。本研究从认知隐喻的角度探讨成语的内在语言机制,以期拓展成语手语翻译的路径,提高手语翻译教学的效果。手语翻译实践中,译者要根据成语特点合理选择异化或归化策略,尽可能准确地传递成语信息。在汉语成语的手语翻译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引导学生准确理解成语语义,重视培养学生的手语隐喻思维,创设情境反复练习,结合文化教学等途径切实提高学生手语翻译的能力。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鸿宇  曹阳  付继林  
通过实地调查和诱导法录制手语视频,收集真实的手语语料,对语料中手语动词进行词汇和句子层面的分析,发现隐喻机制广泛存在于手语动词中。从词汇层面看,手语抽象动词在构词时所采用的隐喻概念与听人存在一定共性。从句子层面看,聋人在不同语境下经常通过隐喻进行词义拓展,用具体的人体动作表达抽象概念。另外,由于象似性手势与抽象概念在语言使用上的不对应,以及聋人和听人在认知规律上因感官特点造成的认知差别,手语和有声语言在具体的隐喻形式与用法上,也存在语言个性差异。手语动词隐喻研究理论上可加深现有隐喻研究;教育实践上借助手语动词隐喻规律学习者可提高手语学习成效。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傅敏  
隐喻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一种工具。中国手语在词汇层面存在大量的隐喻,其中人体隐喻概念投射路径主要有"头"、"心"和"手"等。通过分析中国手语和汉语中与人体(头、心、手)相关的词汇隐喻,具体考察手语和汉语中人体隐喻的投射范围、共性和个性及其产生差异的原因,从而有力地证明隐喻是聋人认知世界和形成概念的重要工具,并了解聋人和听人认知策略的差异。同时,掌握手语的隐喻规律,也可以使听人的手语学习更加有章可寻。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纪兰香  
近代小说家对上海城市地理空间清晰而精确的描写,客观上为读者呈现出一幅独特的上海小说地图:以四马路为核心的英租界处于中心区域,法租界和美租界处于次中心区域,边界则在显性空间和隐性空间之间。近代上海小说地图,不仅勾勒出上海城市空间的分布形态,同时还具有家国焦虑、都市困惑以及乡土情结等多重空间隐喻意义。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红艳  张斯贤  
空间隐喻是以空间位置概念映射于非空间领域概念的表达。本文基于现有文献,将空间隐喻主要分为垂直空间隐喻、水平空间隐喻、空间距离隐喻和空间密度隐喻四类,分别梳理了这四类空间隐喻对消费行为的影响,并讨论了相关研究对企业营销实践的启示。本文还基于概念隐喻理论、解释水平理论、躯体特异性理论和文化心象理论探讨了空间隐喻影响消费行为的心理机制,并提出了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袁征  
许多文章说隐喻是重要的教育研究方法。本文分析它们提出的主要证据,并探讨隐喻的逻辑原理,试图回答:隐喻导致的认知是谁的认知,怎样判断隐喻的真伪,隐喻在教育理论的发展中有什么实际作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新国  於涵  
隐喻是人们赖以生存的一种语言现象和认知模式,它受社会文化背景影响,表现出明显的文化特征。从隐喻与语言、文化、思维密不可分的关系入手,分析了英汉两种文化中隐喻表达和理解的共性,以及中西文化差异在隐喻中的体现,通过大量的实例指出相似的文化背景会形成相似的隐喻,而不同的文化因素也会映射在隐喻中,进而影响到人们认知世界的方式。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强  史丽萍  苏屹  
针对动态变化的内外部环境,识别团队质量缺陷管理的影响因素是加强团队质量缺陷管理的重要途径。基于医学类比隐喻视角,使用释意理论sensemaking识别团队质量缺陷管理的影响因素。在影响因素识别基础上,使用集对分析方法,依据微观层次和宏观层次的模糊提取规则,实证识别团队质量监视、团队质量防御和团队质量记忆的影响因素及微宏观模糊规则。研究发现,按照影响方向和影响强度排序,团队质量监视的影响因素包括团队承诺、团队注意力配置及团队差序氛围,团队质量防御的影响因素包括团队领导行为、团队活力、团队努力与监督、团队行为整合、团队心理安全感、团队集体认知,团队质量记忆的影响因素包括团队授权氛围、互惠性偏好及团...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钟启泉  
从知识隐喻的角度考察知识论历史演进的线索,我们可以看到:一切真正的知识都具有活动的、实践的性质,应当原原本本地看待“认知活动”。不过,这些知识的隐喻尽管凸现了“认知活动”的关系性,但依然没有从近代批判哲学所固有的认识论中解放出来。因此,传统的“客观主义”知识论固然是不可取的,现代的“主观主义”知识轮的局限性也不可轻视。立足于种种知识说给出的若干指标,考察我国的教育改革面临的问题,给予我们的启示是,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需要克服两种片面性:既不能无视儿童已有的知识体系,单向地灌输知识;也不能走向轻视概念性知识、无视知识结构化的体验主义教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