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41)
2023(4242)
2022(3690)
2021(3513)
2020(3039)
2019(6939)
2018(7005)
2017(12836)
2016(7698)
2015(9092)
2014(9090)
2013(8699)
2012(8280)
2011(7800)
2010(7919)
2009(7295)
2008(7407)
2007(6704)
2006(6115)
2005(5486)
作者
(25573)
(21465)
(21340)
(20173)
(13755)
(10390)
(9603)
(8369)
(8256)
(7995)
(7558)
(7459)
(7194)
(7127)
(6995)
(6539)
(6505)
(6419)
(6363)
(6323)
(5632)
(5490)
(5461)
(5208)
(4943)
(4875)
(4803)
(4741)
(4554)
(4455)
学科
(28281)
经济(28233)
管理(20305)
(17484)
(14239)
企业(14239)
方法(13639)
数学(11592)
数学方法(11363)
(9868)
中国(7600)
(7563)
(6526)
教育(6299)
理论(6098)
业经(5569)
(5356)
(5264)
贸易(5263)
农业(5148)
(5060)
地方(4896)
(4595)
金融(4594)
(4553)
(4363)
银行(4324)
(4166)
(4049)
环境(4035)
机构
大学(118720)
学院(115044)
研究(46250)
(40646)
经济(39662)
管理(37451)
理学(32551)
中国(32497)
科学(32464)
理学院(31960)
管理学(30829)
管理学院(30665)
(27539)
(27245)
(26235)
研究所(24305)
农业(22353)
业大(21250)
中心(19518)
(18677)
(18524)
(18331)
师范(18035)
北京(17375)
(16526)
财经(14887)
师范大学(14686)
(14545)
(14536)
农业大学(14191)
基金
项目(78004)
科学(60293)
基金(55970)
研究(52109)
(52051)
国家(51596)
科学基金(41708)
社会(31061)
(30186)
自然(29770)
基金项目(29238)
自然科(29081)
社会科(29077)
社会科学(29066)
自然科学(29061)
自然科学基金(28582)
(27496)
教育(26094)
资助(23946)
编号(19971)
重点(18736)
成果(18012)
(17486)
计划(16623)
(16057)
课题(15891)
(15811)
科研(15505)
大学(15322)
科技(14617)
期刊
(45831)
经济(45831)
研究(33221)
中国(27696)
学报(26991)
(24653)
科学(23253)
教育(20246)
大学(19472)
学学(18239)
农业(17078)
管理(14759)
(13213)
(9518)
技术(8616)
(8472)
金融(8472)
业大(7917)
财经(7765)
(7399)
经济研究(7038)
(6737)
农业大学(6622)
业经(6275)
世界(6114)
问题(5910)
资源(5563)
科技(5507)
图书(5302)
国际(5230)
共检索到1757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关文军  刘晨  刘菁菁  陶玉虹  
听力残疾者由于受听觉功能和语言功能限制,其生活、娱乐和社交等活动对于智能手机的依赖程度通常高于普通人群,这往往会成为诱发智能手机成瘾的风险因素。为探讨听力残疾学生手机成瘾的特点及其形成机制,本研究考查了安全感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研究采用手机成瘾量表、歧视知觉量表和安全感量表对570名初高中及大学听力残疾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显示:(1)47.4%的听力残疾学生具有手机成瘾倾向;(2)女生手机成瘾程度显著高于男生;(3)和普通人完全能交流的听力残疾学生手机成瘾程度显著低于基本能交流和完全不能交流的残疾学生;(4)听力残疾学生的歧视知觉与手机成瘾显著正相关;(5)安全感在听力残疾学生歧视知觉与手机成瘾之间起中介作用。综上,未来可从降低听力残疾学生歧视知觉感知、强化其安全感体验,引导他们从虚拟社交转向现实社会中的人际交往,进而降低对手机的依赖。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相英  
本研究采用《手机成瘾倾向量表》、《UCLA孤独感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对287名大学生进行测量,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突显行为在生源地上存在显著差异,城镇学生显著高于农村学生,心境改变在是否独生子女上存在显著差异,独生子女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2)孤独水平与戒断症状、突显行为、社交抚慰、心境改变及手机成瘾总分存在显著的正相关;(3)孤独感在手机成瘾与人格特质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方小平  
文章使用手机成瘾倾向量表和手机使用动机量表,调查职教师资本科生手机成瘾和使用动机的关系,结果显示职教师资本科生手机成瘾人数所占百分比略高于普通师范本科生;农村学生比城镇学生更容易出现手机成瘾现象;女生比男生更易出现手机成瘾的戒断症状和心境改变;文科生比理科生和艺术生更易手机成瘾。结果还显示信息获取是职教师资本科生使用手机的首要动机,后面依次是人际沟通、休闲娱乐和自我表达。人际沟通和休闲娱乐可以显著预测戒断症状和心境改变,休闲娱乐对突显行为和手机成瘾有显著的预测作用,信息获取和休闲娱乐可以显著预测社交抚慰。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高峰强  张雪凤  耿靖宇  胥兴安  韩磊  
本研究采用孤独感量表、手机成瘾指数量表、安全感量表和沉浸量表对527名大学生进行测量,旨在探索孤独感与手机成瘾之间的关系以及安全感与沉浸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安全感和孤独感、沉浸、手机成瘾之间均呈显著负相关,手机成瘾和孤独感、沉浸之间呈显著两两正相关;安全感在孤独感与手机成瘾之间起中介作用,安全感和沉浸在孤独感与手机成瘾之间起到链式中介作用。该结果说明孤独感会导致个体缺乏安全感,缺乏安全感一方面导致个体容易手机成瘾,另一方面也使个体沉浸倾向增加,这进一步加剧了个体陷入手机成瘾的风险。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詹启生  许俊  
目的:探讨大学生反向自尊和心理压力对自我隐瞒和手机成瘾的中介作用。方法:本研究采用手机成瘾倾向量表、自我隐瞒量表、大学生心理压力感量表和自尊量表对806名大学生进行施测。结果:手机成瘾、自我隐瞒、反向自尊与心理压力均呈现两两相关,中介效应模型拟合良好。结论:自我隐瞒不仅直接作用于手机成瘾,并通过反向自尊和心理压力间接作用于手机成瘾。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杜琼  秦喆  
随着通信制造技术和无线网络技术的日益精进,手机已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大学生是使用手机的主力军,由于过度或不恰当地使用手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沉湎于虚拟的手机世界,从而引发大学生手机成瘾问题,对其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文章从心理学角度对引发大学生手机成瘾的诸多因素进行了探析,并从大学生、学校、政府三个方面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刘鑫  徐伟功  
美国有着完备的反残疾人就业歧视的法律体系,包括宪法、基本法律及专门法律三个层次。通过颁布《康复法》及《美国残疾人法》,确立了反残疾人就业歧视的基本法律制度,并设有独立的平等就业机会委员会作为反残疾人就业歧视的联邦执法机构,通过接受投诉、展开调查、进行调解、提起诉讼及执行等程序来保障其权力的行使,有效地维护了残疾人就业的基本权利。美国的反残疾人就业歧视基本法律制度及其执法程序保障对我国完善反残疾人就业歧视制度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周林刚  陈永海  
文章以广东省深圳和东莞市的调查为基础,从制度视角出发,重点考量社会保障制度对消除残疾歧视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个体因素中,年龄、宗教信仰、残疾程度等与残疾歧视呈显著相关;当控制个体特征变量,分步引入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助残政策等制度变量后,低保和临时困难救助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残疾歧视,纳入低保或临时救助者所感知的残疾歧视程度高于一般人群;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有助于消除残疾歧视;社会福利与残疾歧视没有统计上的相关性;助残政策满意度与残疾歧视呈负相关关系。文章认为,消除残疾歧视是一个复杂而漫长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周林刚  陈永海  
文章以广东省深圳和东莞市的调查为基础,从制度视角出发,重点考量社会保障制度对消除残疾歧视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个体因素中,年龄、宗教信仰、残疾程度等与残疾歧视呈显著相关;当控制个体特征变量,分步引入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助残政策等制度变量后,低保和临时困难救助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残疾歧视,纳入低保或临时救助者所感知的残疾歧视程度高于一般人群;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有助于消除残疾歧视;社会福利与残疾歧视没有统计上的相关性;助残政策满意度与残疾歧视呈负相关关系。文章认为,消除残疾歧视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政府在加大残疾人社会政策倾斜性配置力度的同时,必须转变社会保障的供给理念和践行模式,引领社会各界共同构建残疾歧视的多元消除机制,为残疾人增权赋能。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丁倩  张永欣  周宗奎  
为考察父母低头族对中学生手机成瘾的影响以及父母监控在其中的调节作用,采用低头族量表、父母监控问卷、手机成瘾量表对555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父母低头族与父母监控呈显著负相关、与中学生手机成瘾呈显著正相关,父母监控与中学生手机成瘾呈显著负相关;(2)父母低头族能显著正向预测中学生手机成瘾;(3)父母监控调节父母低头族与中学生手机成瘾的关系。具体而言,对于低水平父母监控的中学生,父母低头族对手机成瘾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对于高水平父母监控的中学生,该预测作用不再显著。可见,父母监控可以缓冲父母低头族对中学生手机成瘾的不良影响。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志强  王雁  刘海涵  
研究以图片为实验材料,通过同音判断任务探讨听力残疾大学生的音节意识和亚音节意识。研究发现,听力残疾大学生音节意识高分组被试与健听大学生表现出相同的音节加工特征,而听力残疾大学生音节意识低分组被试在音节加工中更易受字形信息的干扰,在字形相似时倾向于做音同反应,在字形相异时倾向于做音异反应。部分听力残疾大学生的亚音节意识达到健听大学生水平,但声调意识整体相对偏低。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祥真  
文章以两所高职院校500名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在分析调查数据的基础上探讨高职学生手机成瘾倾向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并从学生、学校、社会三方面提出针对手机成瘾倾向学生的干预措施:激发学生自身潜能,提高使用手机的自我管理能力;学校层面为手机成瘾倾向学生提供心理支持与成长空间;监管部门致力于净化手机网络环境,以培育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期望能为高校工作者提供可能的理论参考和实践借鉴。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胡梦娟  关文军  
采用问卷法对501名自闭症儿童父母进行调查研究,考察自闭症儿童父母歧视知觉和群际关系的特点,并重点考察歧视知觉对群际关系的影响及自尊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自闭症儿童父母歧视知觉和群际关系在部分人口学变量上存在差异;(2)歧视知觉对自闭症儿童父母的群际关系具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3)自尊在歧视知觉和群际关系间具有调节作用,歧视知觉对高自尊水平自闭症儿童父母群际关系的预测力显著,而对低自尊水平自闭症儿童父母群际关系的预测力并不显著。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阳泽  张香玉  
为进一步探讨歧视知觉与自尊的关系,本研究引入自我补偿并假设它会调节歧视知觉与自尊的关系。采用自编听障大学生自我补偿问卷、歧视知觉问卷和自尊量表对289名听障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听障大学生的自我补偿处于中高水平;女生的自我补偿水平显著高于男生;城市的听障大学生自我补偿水平显著高于农村的听障大学生;(2)歧视知觉、自我补偿可显著正向预测听障大学生的自尊;(3)发展性补偿和社会性补偿在听障大学生歧视知觉和自尊之间起调节作用,较高的发展性补偿和较低的社会性补偿增强了歧视知觉对自尊的正向预测作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岩  杜岸政  周炎根  
目的:探讨流动儿童社会支持和认同整合在歧视知觉和城市适应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运用个体歧视知觉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双文化认同整合量表和少年儿童社会适应量表对江浙地区1131名流动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社会支持、认同整合、城市适应均呈显著负相关;社会支持、认同整合和城市适应两两均呈显著正相关(2)多重中介效应模型分析显示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不仅通过社会支持间接影响城市适应,而且通过社会支持——认同整合中介链对城市适应产生间接效应。结论:复合多重中介模型有效地揭示了社会支持和认同整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