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471)
- 2023(3638)
- 2022(3138)
- 2021(2915)
- 2020(2639)
- 2019(5993)
- 2018(5972)
- 2017(12375)
- 2016(6670)
- 2015(7299)
- 2014(7575)
- 2013(7633)
- 2012(6726)
- 2011(6125)
- 2010(5912)
- 2009(5435)
- 2008(5171)
- 2007(4607)
- 2006(4099)
- 2005(3661)
- 学科
- 济(32019)
- 经济(31989)
- 业(19527)
- 管理(18156)
- 方法(16035)
- 数学(14633)
- 企(14605)
- 企业(14605)
- 数学方法(14550)
- 财(11422)
- 农(9249)
- 收入(9081)
- 中国(8925)
- 结构(7502)
- 地方(6627)
- 农业(6606)
- 制(5972)
- 学(5697)
- 业经(5472)
- 贸(5227)
- 贸易(5226)
- 易(4989)
- 产业(4956)
- 国民(4926)
- 人民(4867)
- 国民收入(4578)
- 银(4440)
- 发(4438)
- 融(4433)
- 金融(4432)
- 机构
- 大学(96388)
- 学院(96319)
- 济(43894)
- 经济(43159)
- 管理(36817)
- 研究(32985)
- 理学(32792)
- 理学院(32418)
- 管理学(31769)
- 管理学院(31622)
- 中国(24130)
- 科学(20217)
- 财(20032)
- 京(19216)
- 农(17488)
- 所(16997)
- 财经(16312)
- 研究所(15576)
- 经(14940)
- 业大(14837)
- 经济学(14782)
- 中心(14038)
- 农业(13742)
- 江(13558)
- 经济学院(13405)
- 财经大学(12214)
- 范(12010)
- 师范(11863)
- 北京(11835)
- 院(11760)
- 基金
- 项目(66669)
- 科学(53368)
- 基金(50968)
- 家(45030)
- 研究(44967)
- 国家(44657)
- 科学基金(38616)
- 社会(31461)
- 社会科(29913)
- 社会科学(29909)
- 基金项目(27015)
- 自然(25398)
- 省(25386)
- 自然科(24904)
- 自然科学(24897)
- 自然科学基金(24482)
- 资助(21357)
- 划(21059)
- 教育(20599)
- 编号(16451)
- 部(15270)
- 重点(14843)
- 发(13939)
- 国家社会(13523)
- 创(13194)
- 教育部(13187)
- 科研(12925)
- 人文(12670)
- 成果(12488)
- 创新(12443)
共检索到1360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孙燕
考虑到改革开放以来的制度变迁因素,本文采用Gregory和Hansen等首先提出的考虑结构突变可能性的5种模型对1978-2007年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与收入进行了Gregory-Hansen协整检验,为了进一步验证检验结果的可靠性,我们基于不同方法检验了变结构协整关系的存在性和协整向量的稳定性。实证结果表明:转轨时期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与消费之间确实存在着含时间趋势的水平项漂移的协整关系。在此基础上我们又建立了消费收入的误差修正模型,由此可以看出消费者会根据长期均衡关系很快调整消费。要扩大消费就要在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同时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制。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春风 刘建江 齐祥芹
考虑居民收入等级不同,对住房属性偏重不同,将居民分为不受到流动性约束型、不完全受到流动性约束型、完全受到流动性约束型三类。基于各自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确定动态面板模型检验房价与消费的协整关系,并构建动态面板误差修正模型,结果显示:全国层面,收入是影响消费的核心因素,房价上涨、预期房价上涨影响消费为挤出效应,且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居民层面:不受到流动性约束的居民,收入不是消费的重要因素,而其余两类居民的消费受收入、习惯强度影响较大,且流动性约束越强,影响更为明显;不受到流动性约束的居民,在短期及长期内,房价上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杭斌 申春兰
本文依据中国实际对Davidson等人提出的误差修正机制(ECM)作了重要修正:即经济转型时期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与收入之间存在不断变化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动态关系,并利用1978~2002年的有关数据和状态空间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我们的主要结论是:(1)1990年之前,我国城镇居民消费与收入的长期均衡比例相对稳定,而1990年之后长期边际消费倾向和长期平均消费倾向为持续下降趋势。与此同时,派生控制机制和比例控制机制对短期消费的影响也发生了相应变化。(2)受长期均衡比例下降影响,1990年后消费和收入的走势开始分叉,但这并不说明消费与收入之间没有协整关系,而是存在一种变协整关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永建 王津港
文章以理性预期消费函数为基础,设定了具有结构突变的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使用Wachter(2004)内生结构突变检验方法,对中国城镇居民消费函数的结构突变进行检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应用系统广义矩估计,对中国的城镇居民边际消费倾向进行估计。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城镇居民消费函数在1999年发生结构性变化,边际消费倾向总体呈下降趋势。因此,中国政府目前实行的扩大内需政策对于改善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结构,刺激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志刚 李腾飞 许前军
本文在总结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利用一个嵌入时间路径的LA/AIDS模型,探索了城镇居民食品消费结构的转变规律。结果显示,城镇居民主要食品的消费结构发生了渐进式转变,其转变期为1994—1995年。从需求弹性值变化来看,肉类从奢侈品转变为必需品,发生了本质变化,其消费量逐年上升。粮食和禽蛋类一直是必需品,其弹性值变化不大,消费量逐年下降。而水产品仍是富于弹性的奢侈品,但其弹性值逐渐下降,并趋于必需品。
关键词:
城镇居民 消费结构 结构转变 时间路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郭丽芳
本文通过VECM实证模型建立协整方程,从宏观角度分析我国居民财富(即居民收入、住房资产、居民净资产)与居民消费之间的长短期关系。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居民收入的增加能够使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居民住房资产的增加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不大;而居民净资产的增加反而使居民消费水平降低。从短期来看,当居民消费偏离消费平衡态时,居民收入有助于恢复居民消费的平衡,而居民的净资产与住房资产对非平衡态恢复的影响不大。
关键词:
协整方程 居民财富 居民消费 消费平衡态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任鑫 葛晶
本文基于2003-2014年中国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ELES)模型和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金融发展水平对中国城镇居民家庭收入结构和消费结构关系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第一,金融发展程度增加了工资性收入对耐用品的消费支出;第二,"金融抑制"现象在经营性收入的消费支出上存在;第三,金融效率降低了财产性收入的文娱教育设备及服务消费弹性。研究结论对于厘清金融发展与家庭消费结构的关系,从金融发展视角,升级消费结构、扩大内需具有很好的政策性启示意义。
关键词:
ELES 金融发展 消费结构 金融抑制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罗娟 王露露
金融可得性、金融知识是影响居民金融行为的重要因素,本文利用清华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定量研究金融可得性和金融知识对居民短期消费信贷参与意愿和贷款数额的影响。研究表明,金融可得性的增加将提升居民使用短期消费信贷的可能性及贷款数额;短期消费信贷金融知识对居民是否选择使用短期消费信贷无显著影响,但对于选择使用短期消费信贷的居民而言,短期消费信贷金融知识的增加显著提高了居民短期消费信贷的数额。因此,增加短期消费信贷产品供给、改善金融服务及提高居民金融知识特别是消费信贷金融知识等措施可以促进消费信贷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莹
本文基于我国西部地区各省份面板数据,在对其电子商务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的基础上,就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和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电子商务发展水平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在短期内电子商务的发展会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但在长期中电子商务发展对扩大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有轻微促进作用;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扩大不利于电子商务的发展。
关键词:
消费差距 电子商务 数字经济 西部地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攀娜 徐博韬
文章通过对近年来的国民经济数据的收集,建立模型,利用EViews软件对建立的计量模型进行估计和检验,研究城镇居民消费与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关系。针对不同的分类特征分别进行分析引导,以提高居民收入、促进消费增长,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宏观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
关键词:
城镇居民消费 可支配收入 实证分析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孙文海 丁洪福
一、引言消费活动是经济活动的终点,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但另一方面,消费活动又是经济活动的起点,是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左芊
文章以全国城镇居民1995—2016年数据为样本,采用简单散点图对影响消费的两因素进行基本分析。并进一步建立消费的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利用方差分解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各因素对消费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消费与收入以及消费价格指数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线性关系;短期内,对消费影响最大的是可支配收入,且是正向拉动作用;从长期来看,消费价格指数对消费的影响显著,且是负向的作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杭斌
利用 1990 - 1998年的季度资料 ,对山西城镇居民消费与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协整研究。结果表明 :1990 - 1996年期间 ,山西城镇居民的消费与收入之间存在稳定的均衡关系 ,这期间平均消费倾向的下降是收入提高引起的 ;1997年后 ,这种均衡关系不复存在。
关键词:
平均消费倾向 季节单位根检验 协整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张学鹏
研究消费结构,就其所包涵的内容而言,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消费支出结构,即以货币表现的各种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它是居民货币收入的函数;一是实际消费结构,即各种实际消费在实际总消费中所占的比重。这里所谓实际消费,不仅包括以货币支出表现的各种消费支出、而且包括既不计入货币收入也不计入消费支出的非货币收入。所以,实际消费结构是货币收入与非货币收入之和的函数。在我国这样一个具有浓厚福利性消费色彩的国家里,如果只研究消费支出结构,未免会使研究结果失之偏颇。本文认为,我国城镇居民的这两种消费结构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一差异是由于各种非货币收入大量界入居民消费所引起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魏勇 杨孟禹
文章构建"收入结构—社会保障—消费升级"理论分析框架,运用扩展线性支出模型对2003-2014年城镇居民消费升级进行特征研判,并利用省际面板模型考察城镇居民收入结构、社会保障与消费升级的真实动态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居民前期收入、非工资性收入占比和消费物价水平对城镇居民消费升级具有促进作用,而当期收入、工资性收入占比、个人社保缴费、消费习惯和不确定性因素对消费升级形成不同程度的抑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