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21)
2023(9736)
2022(8659)
2021(8151)
2020(6869)
2019(15849)
2018(15995)
2017(30686)
2016(16748)
2015(18903)
2014(18944)
2013(18797)
2012(17071)
2011(15170)
2010(14852)
2009(13326)
2008(12856)
2007(11036)
2006(9395)
2005(8002)
作者
(49325)
(40750)
(40692)
(38431)
(25918)
(19645)
(18355)
(16256)
(15588)
(14561)
(14082)
(13661)
(12907)
(12806)
(12582)
(12473)
(12406)
(12286)
(11640)
(11580)
(10328)
(9906)
(9870)
(9212)
(9176)
(9107)
(9054)
(8932)
(8213)
(8110)
学科
(63769)
经济(63704)
管理(50576)
(49205)
(41831)
企业(41831)
方法(32123)
数学(27722)
数学方法(27415)
(16565)
技术(16300)
(15839)
(15720)
中国(15257)
业经(14204)
地方(12473)
理论(11494)
农业(11404)
(11284)
贸易(11280)
(10957)
(10861)
(10836)
财务(10772)
财务管理(10758)
环境(10712)
企业财务(10202)
(9600)
(9233)
技术管理(9197)
机构
大学(236245)
学院(235275)
管理(97273)
(87705)
经济(85669)
理学(85250)
理学院(84334)
管理学(82864)
管理学院(82450)
研究(76525)
中国(53668)
科学(51181)
(50505)
(39765)
业大(39048)
(38801)
(37328)
研究所(35763)
中心(34340)
(32788)
北京(31687)
农业(31432)
财经(30907)
(30684)
师范(30346)
(28139)
(27976)
技术(27645)
(27184)
经济学(24862)
基金
项目(169889)
科学(132327)
研究(122447)
基金(121992)
(107046)
国家(106188)
科学基金(90884)
社会(74310)
社会科(70408)
社会科学(70388)
(67424)
基金项目(66045)
自然(61160)
自然科(59694)
自然科学(59680)
自然科学基金(58599)
(56644)
教育(55790)
编号(50198)
资助(49958)
成果(39524)
重点(37756)
(36564)
(36090)
(35758)
课题(34109)
创新(33633)
科研(32766)
计划(31616)
大学(31233)
期刊
(90924)
经济(90924)
研究(64764)
中国(40992)
学报(40768)
科学(36831)
(35459)
管理(34391)
大学(29991)
学学(28322)
(27699)
教育(26627)
农业(25639)
技术(22939)
业经(15038)
(14607)
金融(14607)
科技(14262)
财经(13922)
经济研究(13905)
图书(13904)
(13105)
技术经济(12895)
理论(12199)
(11678)
问题(11656)
实践(11505)
(11505)
业大(11039)
(11035)
共检索到3259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包木太  王兵  李希明  郭省学  
含油污泥的成分非常复杂,主要是石油烃、沉积物、重金属和水的复杂混合物,对周围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危害,且处理难度大,一直是困扰油田的一大难题。目前所采用的处理方法主要有3种:物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和综合利用。由于生物处理法具有节约能源、投资少、运行费用低等优点,成为最具应用潜力的含油污泥处理方法之一。论文介绍了含油污泥的危害及处理方法,简要分析了目前几种处理方法的特点,综述了4种生物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并探讨了含油污泥生物处理的影响因素。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巩志强  王振波  李强  刘兆增  孙治谦  朱丽云  
以含油污泥处置为例,介绍固体废弃物处置在环保设备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让学生对含油污泥等固体废弃物的处理过程有深入的认识。含油污泥处置的实验教学以清洁、高效和高值化利用为目标,通过热解处理工艺,实现固体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综合利用。学生通过实验深刻了解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思想和方法,树立环保节能的理念。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李金灵  张甜甜  鱼涛  杨博  屈撑囤  
该文针对当前含油污泥热解处理后残渣的资源化利用问题,进行了含油污泥热解残渣的制备及吸附亚甲基蓝的综合性教学实验设计。该实验采用热解法制备了含油污泥热解残渣,对其进行了FT-IR、XRD、SEM结构表征,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析了残渣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效果。该实验可操作性强,涵盖了含油污泥资源化处理、材料表征和吸附性能测试等多方面知识,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立祥  
污泥高水分含量和存在重金属已成为影响我国污泥处置与资源化的重要"瓶颈"。生物沥浸技术被证实是一种即可以有效去除污泥重金属,同时显著提高污泥脱水性能的生物方法。本文较系统介绍了目前我国污泥深度脱水的几种方法及生物沥浸处理技术在污泥处理上的优势,生物沥浸法促进污泥深度脱水和重金属去除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及影响因素。以无锡芦村污水处理厂日处理200 t污泥的生物沥浸处理———高温发酵堆肥的实际工程为例,阐述该工艺的技术参数、污泥处理及其后续堆肥和土地利用的效果。连续2年多的生产性试验和工程实践表明,经生物沥浸处理的污泥可不加任何絮凝剂能一步机械脱水到含水率60%以下,呈土黄色无臭的半干化饼状。且污泥...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张秀霞  任文海  丁明山  陈琼瑶  顾莹莹  刘春爽  刘其友  
为了强化学生对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和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的理解,设置了污泥基生物炭固定化微生物修复石油污染土壤教学实验,旨在使学生掌握污泥基生物炭及其固定化微生物的制备方法、石油污染土壤修复方法及观测指标测定方法,学会数据分析和处理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开展创新实验能力。该文研究了污泥基生物炭固定化微生物修复石油污染土壤过程中总石油烃、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数量、酶活性的变化,分析了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和污染物质组成的变化。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涛  宋元红  李贵桐  赵小蓉  林启美  
为了探索污泥资源化利用的新途径,在200、300、500和700℃下裂解温度下,将干燥的市政污泥制备成生物质炭,分析其主要重金属形态及其含量,了解裂解温度对污泥生物质炭重金属形态及其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裂解处理不仅影响污泥生物质炭重金属总量,而且还影响其形态。随着裂解温度提高,污泥生物质炭中重金属含量增加;低温(200℃)裂解处理导致汞损失殆尽,但提高了酸溶态As、Cd、Mn和Zn的含量;裂解温度超过300℃,重金属残渣态含量大幅度增加,比例占50%以上,可氧化态、酸溶态和可还原态重金属含量均随裂解温度的提高而降低。结果显示,尽管污泥生物质炭重金属含量比干燥污泥高一些,但大部分转化为生物...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周东兴  В.А.Касатиков  
蚯蚓生物处理城市污水污泥过程中,有机质、全氮含量表现出下降,速效磷、交换态钾和硝态氮的浓度增加。重金属Mn、Zn、Ni、Pb、Cr和Ag的全量减少。Mn、Zn和Cr的浓度降低水平最大分别达到30%-40%,18%-27%和19%-22%。可移动态的Cu浓度降低达到38%-62%,而可移动态的Mn、Zn、Ni、Pb、Cr、Co和Cd达到了17%-44%。蚯蚓处理以高灰分城市污泥№1为主要成分的培养料时,利用有机氮的微生物群数量与最小值相比增加了10-16倍。处理以低灰分的城市污泥№2为主要成分的培养料时,微生物群的数量增加了24-41倍。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颜智勇  胡勇有  谢磊  
研究了厌氧颗粒污泥膨胀床(EGSB)反应器处理高浓度酵母废水的启动规律及微生物相.研究表明:在上升流速为6 m/h,温度控制在30℃,进水CODcr和FeCl2分别为20 g/L和500 mg/L的条件下,反应器COD容积负荷可达15.9 kg/(m3.d)左右,容积产气率稳定在5.2~5.5 L/(L.d)以上,COD去除率为65%~69%,容积负荷与产气率呈显著线性关系.当负荷超过15.9 kg/(m3d.)时,反应器中的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达到了1.26 g/L,最大产甲烷活性只有0.24 g/(g.d),对产甲烷菌活性产生了明显的抑制作用.颗粒污泥微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较稳定,球...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单丽伟  冯贵颖  朱丹  王正林  
 采用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进行了常温条件下皂素废水的处理研究。结果表明,UASB处理工艺以消化污泥为接种污泥,进水化学需氧量(COD)浓度为4000~6000mg/L,有机负荷为13~25kg/(m3·d),水力停留时间(HRT)为5~7h时,COD去除率可达到70%以上,同时最大产气率为0.34m3/kg,甲烷含量为60%左右,取得了较好的试验效果。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戈乃玢  成杰民  曹洪生  周立祥  顾伟芳  
未经消化的二级生活污水处理厂脱水污泥含氮4.12%,其中有机态氮占93%。土柱试验用差值法测算污泥氮去向为:回收率46%,残留率47%,亏缺率7%。连续5茬的田间小区试验中,2/3化肥氮用污泥氮替代,水稻和小麦可得到相同的籽粒产量和肥料回收率。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庆玉  郑良灿  张朝龙  
为了提高污泥的破解效果及改善其厌氧消化性能,采用双频超声波对污泥进行预处理后再进行厌氧消化试验,分别考察超声时间、声能密度和污泥pH对污泥破解效果以及厌氧消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污泥超声预处理试验中,超声时间、声能密度和污泥pH对污泥溶解性化学需氧量增加值(SCOD+)和污泥溶出率(DDSCOD)有显著影响,对氨氮(NH3-N)影响不显著;超声时间为55min、声能密度为125W·L-1及pH为9时,SCOD+和DDSCOD均达到最优值。在厌氧消化试验中,处理组污泥产气高峰期比未处理组污泥出现晚,但产气量高于未处理组,当超声时间为25min、声能密度为75W·L-1和污泥pH为8时,累计产...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陈亚男  陈洁芸  李振华  李娟英  
研究不同因素对城市污水污泥中重金属浸出的影响可以为城市污水污泥最终处理方法的选择、污泥投海对海洋环境的影响评估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撑。为了解不同因素对污水污泥中重金属浸出情况的影响,以上海7处污水处理厂的污水污泥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进的水平振荡法,探讨了海水温度、盐度和微生物活动对污水污泥中重金属浸出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不同季节海水温度的差异,而温度影响重金属的存在形态,污泥中Zn和Hg在水温较高的夏季释放的较多,Cu、Cd、Pb和As则在春秋时释放的较多;海水盐度的高低影响海水中电解质的浓度和部分生物体内相关酶的活性,因此污泥在低盐度水域环境中释放出较多的Zn、Cu、Pb和Cd...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朱丹  冯贵颖  呼世斌  单丽伟  李新国  
分析了皂素废水水质情况,并研究了温度、pH和Co2+、Ni2+、Mg2+、Zn2+等2价金属离子不同组合 对厌氧颗粒污泥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0C和进水pH=6的条件下,经升流式厌氧反应器(UASB)驯化后的厌 氧颗粒污泥的活性较高,另外,添加微量元素Co2+、Ni2+、Mg2+和Zn2+,可以显著提高厌氧污泥的生物活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嘉  李顺鹏  黄焕忠  顾向阳  
对好氧剩余污泥重金属生物沥滤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抑制作用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丽华污泥(取自常州丽华污水处理厂)和城东污泥(苏州城东污水处理厂)及其上清液对氧化亚铁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的生长及Fe2+氧化作用均具有强烈抑制作用,而乙酸和丙酸是引起上述抑制作用的主要因子。采用不同固体含量污泥悬液进行模拟培养试验,结果证明污泥中的乙酸和丙酸主要来源于浓缩池内污泥有机质的厌氧分解。在污泥生物沥滤过程中,乙酸和丙酸的存在对Zn的溶出效率没有不利影响,但污泥的酸化速率显著下降,丽华污泥和城东污泥中Cu的沥滤时间分别比对照延长6 d和2 d,严重影响生物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