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31)
- 2023(7865)
- 2022(6636)
- 2021(5927)
- 2020(5033)
- 2019(11183)
- 2018(10641)
- 2017(19789)
- 2016(10940)
- 2015(11931)
- 2014(11499)
- 2013(11302)
- 2012(10495)
- 2011(9599)
- 2010(9308)
- 2009(8624)
- 2008(8420)
- 2007(7409)
- 2006(6595)
- 2005(5975)
- 学科
- 济(42545)
- 经济(42451)
- 管理(31381)
- 业(29563)
- 企(23331)
- 企业(23331)
- 方法(20132)
- 数学(18087)
- 数学方法(17903)
- 财(12275)
- 农(12016)
- 学(11486)
- 中国(11222)
- 制(9973)
- 贸(9611)
- 贸易(9608)
- 易(9388)
- 业经(9204)
- 农业(8056)
- 环境(7240)
- 银(7043)
- 银行(6992)
- 务(6904)
- 融(6900)
- 金融(6900)
- 财务(6895)
- 财务管理(6878)
- 体(6811)
- 技术(6793)
- 行(6663)
- 机构
- 大学(162414)
- 学院(158688)
- 济(65414)
- 经济(64279)
- 研究(60006)
- 管理(57760)
- 理学(50874)
- 理学院(50227)
- 管理学(49141)
- 管理学院(48877)
- 中国(44028)
- 科学(40286)
- 农(38484)
- 京(34674)
- 所(32280)
- 业大(31029)
- 农业(30872)
- 研究所(29924)
- 财(29289)
- 中心(26422)
- 财经(23536)
- 江(23011)
- 院(21793)
- 经(21617)
- 北京(21533)
- 经济学(20955)
- 农业大学(20598)
- 省(19141)
- 经济学院(19049)
- 范(19045)
- 基金
- 项目(115580)
- 科学(90037)
- 基金(86505)
- 家(80707)
- 国家(80085)
- 研究(73797)
- 科学基金(66406)
- 社会(48629)
- 自然(46473)
- 社会科(46068)
- 社会科学(46057)
- 基金项目(45849)
- 自然科(45396)
- 自然科学(45376)
- 自然科学基金(44629)
- 省(43526)
- 划(38673)
- 资助(35041)
- 教育(32929)
- 重点(26918)
- 编号(25954)
- 部(25402)
- 计划(24667)
- 创(24142)
- 发(24006)
- 科研(23384)
- 创新(22759)
- 科技(21675)
- 业(21236)
- 国家社会(21200)
共检索到2274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婉 张爱军 陈佳玫 刘毅
【目的】研究不同干密度和含水率对伊犁黄土湿陷性的影响,为类似黄土区填土工程设计提供试验数据。【方法】以伊犁黄土为研究对象,利用YS-I高压固结仪对5种含水率(6.6%,12.5%,14.1%,18.2%,21.0%)和5种干密度(1.24,1.31,1.39,1.47,1.55g/cm3)的黄土试样进行完全正交湿陷试验,选用双线法测定不同含水率和干密度下黄土的湿陷系数,研究压缩变形和湿陷变形占总变形的比例以及湿陷系数的变化,并与西安、兰州地区黄土的湿陷性进行比较。【结果】在干密度相同的条件下,伊犁黄土压缩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盛叶 黄庚浪 叶小凡 廖飞宇 杨文斌
【目的】探究不同密度和含水率下重组竹顺纹抗拉强度的变化规律,提出重组竹顺纹抗拉强度与密度、含水率的相关模型,为推进重组竹在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参考ASTM D143—14《木材无疵小试样的标准试验方法》,选取不同密度(1.1、1.2、1.3 g·cm~(-3))和含水率(4%、8%、12%、16%、20%)的重组竹试件进行正交抗拉试验,分析重组竹顺纹抗拉的主要破坏形态;采用线性模型和抛物线模型拟合重组竹顺纹抗拉强度随密度的变化规律,采用线性模型和ASTM模型拟合重组竹顺纹抗拉强度随含水率的变化规律,提出重组竹顺纹抗拉强度在密度和含水率双因素影响下的耦合模型。【结果】重组竹顺纹抗拉的主要破坏形态为平口破坏和斜口破坏,重组竹密度越大,平口破坏概率越大;重组竹含水率越大,斜口破坏概率越大。基于试验研究和数据拟合提出重组竹顺纹抗拉强度的单因素影响模型和双因素耦合模型,理论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结论】在本研究密度范围内,重组竹顺纹抗拉强度随密度增加而增大,随含水率升高而减小。线性组合模型和ASTM组合模型均能较好预测重组竹顺纹抗拉强度在密度和含水率双因素影响下的理论值,线性组合模型计算更为简便,在实际预测中建议直接使用线性组合模型。
关键词:
重组竹 顺纹 抗拉强度 密度 含水率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昊 高建民
为了用应力波检测木材含水率,采用ARBOTOM应力波测试仪测量了木材径向不同位置上的试件在不同含水率(0~65%范围内)条件下的应力波纵向传播速度。结果表明:木材中应力波传播速度随含水率的下降而增加;当含水率低于纤维饱和点时,传播速度随含水率下降增加较大,其中山毛榉的增幅为17.4%~19.5%,落叶松的增幅为18.2%~20.8%;当含水率高于纤维饱和点时,传播速度随含水率下降增加较小,其中山毛榉的增幅为6.0%~7.9%,落叶松的增幅为8.0%~10.6%。当含水率相同时,应力波在同一树种木材不同位置上的传播速度不同,这与木材不同位置的基本密度差异有关。应力波传播速度随木材基本密度的增大而...
关键词:
木材含水率 基本密度 应力波传播速度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钟莎 张双保 覃道春 罗朝晖
为探讨竹材在使用中易开裂的问题,该文对毛竹的开裂机理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以2008年4月采于安徽省旌德县的4年生毛竹材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毛竹生材的含水率、基本密度和干缩性的变异规律。结果表明:毛竹生材含水率沿高度方向呈下降趋势,基本密度沿高度方向呈上升趋势;在非竹节部位,干缩率弦向>径向>纵向;弦向干缩率靠近竹青部位>靠近竹黄部位;随着生材含水率的降低或基本密度的增大,弦向干缩率有下降趋势,而径向干缩率有上升趋势。
关键词:
毛竹 含水率 基本密度 干缩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彭辉 蒋佳荔 詹天翼 吕建雄
【目的】研究木材密度和含水率对其轴向超声波传播速度的影响及其规律,为木材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超声波探伤仪Epoch XT对6个树种木材(3种针叶材:杉木、红松和樟子松,3种阔叶材:核桃楸、白桦和蒙古栎)在不同相对湿度环境(20℃,50%Rh,65%Rh,85%Rh和95%Rh)达平衡含水率的木材试样轴向声速进行测定,分析木材密度和含水率对其轴向声速的影响,探讨含水率的增加在不同树种木材间引起轴向声速降低量的差异及其原因。【结果】6个树种木材在同一相对湿度下的平衡含水率存在差异,随着相对湿度增加,不同树种木材之间平衡含水率的差异增大。3种阔叶材的绝干密度均高于3种针...
关键词:
超声波 木材密度 平衡含水率 轴向声速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佩岩 马岚 梅雪梅 张栋 薛孟君 孙一惠
【目的】以晋西黄土区典型油松林及刺槐林为研究对象,对其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水文效应进行初步研究,以期为该区建设水源涵养林及水土保持林提供一定的借鉴依据。【方法】分别选取对应林分3种密度枯落物后进行野外人工降雨,并对其覆盖下0~20 cm、20~40 cm、40~60 cm、60~80 cm、80~100 cm、100~120 cm 6个土层含水量实时监测。【结果】(1)在同一雨量级别下,当枯落物覆盖密度增加时,其在降雨过程中的截留量以及枯落物最终达到饱和截留量的时间也随之增加;此外,随着降雨试验的进行,截留率随之减小,且其随枯落物的密度增加而升高。(2)降雨过程中,随着枯落物密度的增加,两种林地上层土壤(0~60 cm)的含水率均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其中0~20 cm土层含水率对降雨的响应最为直接和迅速,而20~40 cm与40~6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率变化有一定的滞后和延长,较深层(60~12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对降雨过程几乎无响应过程。(3)降雨结束后,各深度土层的含水率均表现出随时间的持续缓慢减小;降雨结束24 h内,裸地及各密度枯落物覆盖下的土壤含水量最高均出现在0~20 cm层;当入渗48 h后,裸地土壤含水量最高则出现在20~40 cm土层,但是对于有枯落物覆盖的土壤,0~20 cm土层含水率在降雨结束48 h内始终最高,并且随着密度的增加其随时间延续而减小的幅度越小。【结论】截留量、截留率与降雨历时(降雨量)均符合幂函数关系(R2>0.9);在降雨前后及过程中,不同密度枯落物对其覆盖下的土壤含水率有较大影响;不同深度土层含水率对降雨响应差异显著。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郝晓峰 吕建雄 俞昌铭 蒋佳荔 江京辉
针对X射线法计算木材含水率的算法进行理论推导及试验研究。首先,介绍X射线法测量木材密度的基本原理;其次,引入多孔材料容积密度的概念,量化分析木材各相(细胞壁物质与水)在体积变化情况下的容积密度,推导出以纤维饱和点为分界线的含水率计算公式;最后,以杉木为试验材料,利用X射线剖面密度仪测量干燥过程中试样密度的经时变化数据。基于这些密度数据,分别采用Cai计算方法与容积密度计算方法计算木材干燥过程中的含水率分布;同时,以传统切片法测量的含水率分布为对照组,将三者之间得到的含水率分布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整个含水率范围内,容积密度计算方法计算的含水率与切片法测得的含水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当含水率在纤维...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宇瑞
基于电流 -电压四端法的“polar- dipole array”形式 ,以壤土作为研究对象 ,对土壤含水率和土壤盐分与土壤电导率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在土壤盐分和含水率 2个相关因素中 ,土壤盐分对土壤电导率的影响较土壤含水率要大得多
关键词:
土壤电导率 土壤含水率 土壤盐分 测量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靳志强 王顺喜 韩培
应用网络分析仪和同轴探头技术,研究含水率为13%~22%的玉米在频率10~3 000 MHz,温度25~85℃下的介电性能。结果表明:玉米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因数随频率升高而降低,随温度和含水率的增加而增大。高温低频条件下,在双对数图中高含水率玉米的介电损耗因数与频率呈现明显的负线性关系,表明离子导电引起介电损耗是主要的加热机理。玉米射频加热时容易引起"热逸散"现象,因此均匀的电磁场分布至关重要。微波、射频在玉米中的能量穿透深度随水分、温度和频率的升高而降低。射频频段的电磁能比微波频段有更深的穿透深度,因此玉米射频加热适合于大容器厚层物料,而微波加热时可采用小容器薄层物料。
关键词:
玉米 介电特性 含水率 温度 频率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赵小蓉 蒲波 李浩 王昌桃 赵燮京
通过在成都平原稻油轮作田2种秸秆覆盖栽培模式与传统栽培模式的4年定位试验,进行了油菜土壤含水率与油菜产量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油菜全生育期,覆盖处理土壤含水率含量均极明显地高于翻耕不覆盖处理(CK),而免耕覆盖处理的土壤含水率又明显高于翻耕覆盖处理。油菜苔花期,覆盖处理比翻耕不覆盖处理(CK)的土壤含水率增加4.7%~29.8%,而免耕覆盖处理的土壤含水率又比翻耕覆盖处理高5.4%~13.0%;覆盖处理的油菜单株角果数极显著多于翻耕不覆盖处理(CK),增加2.0%~13.1%,而免耕覆盖处理又比翻耕覆盖处理增加1.6%~5.6%;覆盖处理的油菜产量比翻耕不覆盖处理(CK)的增产幅度为3.3%...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武广源 田玲玲 张运林 刘璐
【目的】凋落物含水率的高低,决定林火发生的可能性和火行为指标,对预测森林火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缩短预测步长是提高含水率预测精度的重要途径,但步长过小,则会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因此,选择合适的步长来预测凋落物的含水率,对于研究步长对预测凋落物含水率的准确度是必不可少的。【方法】本研究以西南林区常见的阔叶树白栎和针叶树马尾松为研究对象,在森林防火期以1 h为间隔监测凋落物含水率,得到不同的步长含水率变化情况,对变化情况的影响因子进行分析,选择气象要素回归法和直接估计法建立预测模型,确定最适宜的步长预测含水率。【结果】1)监测步长低于4 h时,基本能够反映凋落物含水率日动态变化情况。2)随着采样时间延长,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与凋落物含水率的相关性先增加后下降。白栎凋落物含水率动态变化主要受空气温湿度的影响,而马尾松凋落物含水率的变化则主要受风速的影响。3)对于气象要素回归法,两种不同类型的凋落物选择不同步长时的含水率预测精度都没有显著差异;对于直接估计法,白栎凋落物含水率以1 h为步长时预测精度显著高于其他步长,而不同步长对马尾松凋落物则没有显著影响。【结论】本研究得到的步长适用于西南林区典型凋落物含水率预测,有利于理解凋落物含水率动态变化,对构建凋落物含水率预测模型和火险预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伍威 张运林 满子源
【目的】分析加拿大火险等级系统中湿度码预测江西典型地表细小死可燃物含水率的适用性,为该地区含水率研究提供基础数据以及更好的理解湿度码在我国的适用性。【方法】以江西省南昌市茶园山林场典型林分马尾松林(MWS)、杉木林(SM)、柳杉林(LS)和毛竹林(MZ)下地表细小死可燃物为研究对象,在2018年10月23日—2019年1月20日(江西省防火期)以非破坏性采样方法对其含水率动态变化进行监测,并同步监测气象要素,利用Spearman偏相关分析地表细小死可燃物含水率动态变化与气象要素和湿度码的相关性,选择气象要素回归法和湿度码回归法建立地表细小死可燃物含水率预测模型,并进行模型外推分析,得到预测模型精度和外推能力,分析湿度码预测江西典型地表细小死可燃物含水率的适用性。【结果】监测共进行90 d,主要得到以下结果:1)地表细小死可燃物含水率动态变化主要受相对湿度和降雨的影响,此外,马尾松还受空气温度极显著影响,柳杉和杉木含水率与风速呈极显著负相关;2)地表细小死可燃物含水率与细小可燃物湿度码、腐殖质码和干旱码都呈极显著负相关,且相关性逐渐降低;3)直接使用细小可燃物湿度码得到的含水率值与所有地表细小死可燃物含水率实测值均有极显著差异,平均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范围分别为43.717%~80.377%和49.576%~151.698%;4)气象要素回归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和平均相对误差范围分别为20.395%~40.765%和37.417%~59.175%,湿度码回归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和平均相对误差范围分别为19.366%~34.372%和33.895%~47.258%,湿度码回归模型误差显著低于气象要素回归模型;5)气象要素回归模型和湿度码回归模型的外推绝对误差均值分别为50.244%和45.824%,湿度码回归模型外推能力要优于气象要素回归模型。【结论】直接使用湿度码预测江西典型地表细小死可燃物含水率并不适用,选择回归法对其校正,虽然较气象要素回归法显著提高了预测精度,但依旧无法满足火险需要。在今后研究中,还需对湿度码中关键参数:平衡含水率和失水系数等进行校正,提高基于湿度码预测地表细小死可燃物含水率的精度。
关键词:
湿度码 江西 地表细小死可燃物 含水率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建丰 帖西宁 杨潇 王瑞 刘晶 张天福
通过室内模拟试验与理论分析,探究4种不同土壤初始含水率条件下深层坑渗灌土壤水分运动规律。结果表明:初始含水率对入渗特性有显著影响。相同入渗时间,初始含水率越大,累积入渗量越小,入渗率也越小;而湿润锋运移距离随初始含水率的增大而增加;初始含水率越大,湿润体也越大,且相同位置的含水率也越大。建立了改进的Kostiakov入渗模型,以及初始含水率与湿润锋运移距离的幂函数关系,对所建模型进行验证,精度较高。
关键词:
土壤初始含水率 深层坑渗灌 入渗 湿润锋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龙玲 陆熙娴
该文采用干燥器法和穿孔法,分析了板材含水率变化对干燥器值和穿孔值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含水率对不同种类板材干燥器值的影响有较大不同,但干燥器法受试件含水率影响较小.对于刨花板和中密度纤维板,含水率的影响规律基本相同,即含水率从4%到9%,干燥器值随含水率增加呈对数增加;含水率从9%到13%,干燥器值比较稳定;而含水率从13%到15%,中纤板的干燥器值迅速下降.对于饰面中纤板,干燥器值与含水率呈现较好的二次函数关系.对于细木工板和胶合板,干燥器值随含水率增加呈指数曲线增加.若采用干燥器法检测甲醛释放量,检测应对板材进行含水率平衡处理,即中纤板和刨花板的含水率约9%~13%,饰面中纤板含水率约7%...
关键词:
含水率 甲醛释放量 干燥器值 穿孔值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吕长平 徐艳 成明亮
以鲁荷红、藏娇、脂红、胡红4个牡丹品种为试材,研究了土壤含水率对其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壤含水率的升高,牡丹叶片的脯氨酸(Proline)含量、叶片电导率、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升高;丙二醛(MDA)含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蛋白质含量、叶片相对含水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下降;SOD变化不稳定.高土壤水分胁迫下,牡丹的叶绿素合成受阻.总体而言,随土壤含水率的升高,牡丹叶片的游离脯氨酸含量、MDA含量、CAT活性3个指标的变化趋势比较一致,可作为牡丹耐土壤含水率的鉴定指标.
关键词:
土壤含水率 牡丹 生理生化指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