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10)
- 2023(6106)
- 2022(5106)
- 2021(4761)
- 2020(3989)
- 2019(8798)
- 2018(8502)
- 2017(15704)
- 2016(8988)
- 2015(9522)
- 2014(9375)
- 2013(9258)
- 2012(8619)
- 2011(7989)
- 2010(7868)
- 2009(7092)
- 2008(6967)
- 2007(6265)
- 2006(5412)
- 2005(4936)
- 学科
- 济(30543)
- 经济(30502)
- 管理(20922)
- 业(20733)
- 企(16970)
- 企业(16970)
- 方法(14341)
- 数学(12661)
- 数学方法(12378)
- 学(11685)
- 财(8513)
- 中国(8258)
- 农(7271)
- 制(6861)
- 业经(6225)
- 融(5770)
- 金融(5769)
- 银(5675)
- 银行(5622)
- 地方(5615)
- 务(5433)
- 财务(5408)
- 行(5397)
- 财务管理(5393)
- 理论(5353)
- 企业财务(5196)
- 贸(5148)
- 贸易(5146)
- 易(5002)
- 技术(4935)
- 机构
- 大学(128460)
- 学院(126684)
- 研究(51765)
- 济(44243)
- 经济(43197)
- 管理(39379)
- 科学(38745)
- 农(36062)
- 中国(35786)
- 理学(34367)
- 理学院(33776)
- 管理学(32648)
- 管理学院(32454)
- 所(29614)
- 农业(29314)
- 京(28275)
- 研究所(27613)
- 业大(27559)
- 中心(22022)
- 财(20915)
- 江(19546)
- 院(19022)
- 省(18943)
- 农业大学(18849)
- 室(18487)
- 北京(17298)
- 实验(16992)
- 财经(16667)
- 科学院(16649)
- 技术(16624)
- 基金
- 项目(92970)
- 科学(70225)
- 基金(67313)
- 家(64754)
- 国家(64311)
- 研究(55386)
- 科学基金(51737)
- 自然(38345)
- 自然科(37506)
- 自然科学(37482)
- 省(37361)
- 自然科学基金(36826)
- 基金项目(34664)
- 社会(33362)
- 划(32870)
- 社会科(31619)
- 社会科学(31604)
- 资助(29207)
- 教育(25741)
- 重点(22492)
- 计划(22440)
- 科技(20824)
- 发(19859)
- 部(19251)
- 科研(19183)
- 创(19031)
- 编号(18904)
- 创新(18029)
- 业(17422)
- 专项(16985)
共检索到1856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穆文强 尚庆茂 武瑞赟 康慎敏 李平兰
针对目前功能性育苗基质生产工艺中存在固态菌剂直接添加到育苗基质中分布不均匀的问题,基于两步混配法对以γ-聚谷氨酸为菌剂载体与传统基质混合制备功能性育苗基质的工艺进行研究。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试验,考察载体添加量、育苗基质水分质量分数、混合转速和混合时间对贝莱斯芽孢杆菌在育苗基质中均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功能性育苗基质制备的最佳混合工艺参数为,γ-聚谷氨酸添加量5.6 g/L、育苗基质水分质量分数35%、混合转速42 r/min、混合时间333 s,在此条件下,贝莱斯芽孢杆菌的变异系数为4.59%。优化后的功能性育苗基质容重和孔隙度与传统基质无显著差异,基质的持水孔隙和最大持水量分别提升了5.68%和7.92%。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惠明 马晓娜 贾洁 牛天贵
从超高压灭菌的瓜汁中筛选出 1株产高分子聚合物的芽孢杆菌B53 。经紫外扫描、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及SDS PAGE分子量表征 ,确定该高分子是由谷氨酸单一成分组成的聚合物 ,最大吸收波长为 2 12nm ,分子质量集中在 5 70~ 6 6 9ku ,呈多分子质量聚集体形式 ,不具备典型肽或蛋白质特征。依据B53 的菌株形态、生理生化特征、G +C含量 (摩尔分数 )及 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 ,将芽孢杆菌B53 菌株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
关键词:
芽孢杆菌 聚γ-谷氨酸 分离 鉴定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丽芳 李欣 冀志霞 陈守文
以地衣芽胞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WX-02为研究对象,在摇瓶发酵中得到优化的葡萄糖补料方案,即初始葡萄糖质量浓度为70g/L时,发酵至15h一次性补加15g/L葡萄糖。将此补料方案在3L发酵罐上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发酵生物量和聚γ-谷氨酸产量最大值分别为3.9g/L和44.5g/L,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56%和50%;谷氨酸利用率达到46%,而对照中仅为30%。通过补糖可以提高生物量,提高对谷氨酸的利用率,从而提高聚γ-谷氨酸发酵水平。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魏艳侠 李卓然 张斌 苑瑜瑾 于玮玮 常若葵 王远宏
【目的】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LJ02菌株能够诱导黄瓜等植物产生免疫抗病反应。本研究从生防菌LJ02中分离鉴定具有激发植物免疫活性的蛋白分子,通过验证其功能,进一步解析免疫蛋白的免疫信号通路。【方法】用硫酸铵沉淀法处理LJ02菌株发酵液,离心获得LJ02蛋白粗提物,将其经凝胶层析后再利用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分离,收集不同峰值处的蛋白组分。以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为靶标进行活性组分的筛选,从而获得具有免疫活性的组分。液相质谱联用仪(LC-MS)检测分析活性组分后发现,在组分F-23中含鞭毛蛋白(flagellin,Flg~(LJ02))。将鞭毛蛋白Flg~(LJ02)进行原核表达并纯化,经过敏性坏死反应(hypersensitive reaction,HR)和抗病试验验证其免疫功能。为确定其主要免疫信号通路,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和乙烯(ethylene,ET)途径的相关合成酶基因ICS1、PAL、ACS1以及免疫相关抗性基因NPR1、PR-1、EIN2和EIN3,通过免疫相关抗性基因的相对表达量解析鞭毛蛋白Flg~(LJ02)免疫信号转导途径。【结果】HPLC层析分离出贝莱斯芽孢杆菌LJ02菌液产生的60个外泌蛋白组分(F-1—F-60),免疫烟草接种TMV后,观察分析发现组分F-20、F-23、F-41、F-44具有显著的免疫抗病效应,其中组分F-23抗TMV效果最为显著,其抑制率为81.7%。经过质谱数据分析发现该组分包含鞭毛蛋白Flg~(LJ02)等7种物质。选择鞭毛蛋白Flg~(LJ02)为研究对象构建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BL21,诱导表达后破碎细胞,获得粗提蛋白。将粗提蛋白过柱、透析纯化后的Flg~(LJ02)渗入珊西烟(Nicotiana tabacum var. xanthi)叶片,24 h后能观察到过敏性坏死反应。将Flg~(LJ02)稀释为终浓度50、100、200μg·mL~(-1)的稀释液后预处理珊西烟叶片,24 h后接种TMV,其对TMV的枯斑抑制率分别为65.6%、76.1%、88.1%。用鞭毛蛋白Flg~(LJ02)处理珊西烟,其SA途径和ET信号途径的免疫抗病相关基因ICS1、PAL、NPR1、PR-1、ACS1、EIN2、EIN3的相对表达量在24—48 h均显著上调。【结论】贝莱斯芽孢杆菌LJ02外泌的鞭毛蛋白Flg~(LJ02)可以激发珊西烟植株的免疫防御反应,提高烟草植株对TMV的抗病性。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辉 刘丽 于舒怡 关天舒 邹春蕾 李柏宏 郑丽娇
近年辽宁地区辣椒细菌性斑点病[(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vesicatoria (Doidge) Dye]发生严重,为挖掘新的优质高效生防资源,以辣椒细菌性斑点病菌BWB3为靶标,采用稀释平板涂布法从动物粪肥混合物中分离获得1株高效生防细菌SF18-3。为进一步明确SF18-3的生防潜力,利用抑菌圈法优化最佳发酵条件后,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其发酵液中6种胞外酶活性,测定其室内抑菌活性并评价田间盆栽防治效果,并通过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与16S rDNA序列分析确定其分类地位。结果表明:以NB为基础培养基140 r·min-1恒温30℃发酵84 h后SF18-3抑菌效果最好,发酵液中蛋白酶活性与木聚糖酶活性较高,分别为536.13 U·L-1与564.22 U·L-1;最佳发酵条件下平板抑菌圈直径为3.40 cm,盆栽防治效果达70.17%;显微镜观察SF18-3菌体呈杆状、有芽孢;革兰氏染色为阳性。16Sr DNA序列与已知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 OK169608及(B. velezensis) OK147645聚为一类,结合其菌落形态与生理生化特征,确定菌株SF18-3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双凤 谭武贵 丰来 罗志威 徐滔明 张冬雪 谭石勇
[目的]优化枯草芽孢杆菌NTGB-178发酵工艺,为提高发酵液中的生物量与芽孢产量,降低该菌产品制剂生产成本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采用响应面法(RSM)对NTGB-178发酵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Plackett-Burman设计试验,筛选出影响NTGB-178芽孢产量的主要影响因子。利用最陡爬坡试验,确定逼近存在最大响应值的中心点。最后利用Design-Expert软件设计Box-Behnken试验,对其结果进行多元二次回归拟合,建立响应面方程,绘制响应面图,并对影响发酵产孢的主要因素及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沙月霞 隋书婷 曾庆超 沈瑞清
【目的】明确水稻内生菌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菌株E69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拮抗作用,尤其是对稻瘟病的生物防治效果,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方法】贝莱斯芽孢杆菌菌株E69和枯草芽孢杆菌(B. subtilis,稻瘟病生物防治最常用微生物)菌株E66分离于水稻叶片内生细菌,采用对峙培养法测试菌株E69和E66及其发酵液、无菌上清液对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的拮抗作用,并测试两株内生芽孢杆菌对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镰孢菌(Fusarium spp.)、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草莓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ioides)、烟草黑胫病菌(Phytophthora parasitica var. nicotianae)、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e)、西瓜枯萎病菌(F. oxysporum)等11种植物病原菌的拮抗作用,温室条件下检测对水稻叶瘟的预防效果,田间试验检测对水稻叶瘟和穗颈瘟的预防效果,常规抑菌测试法研究对稻瘟病菌分生孢子萌发和附着胞形成的抑制作用。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绿色荧光蛋白标记后的工程菌株E69在水稻茎部的定殖情况。【结果】菌株E69和E66对稻瘟病菌菌丝生长具有显著拮抗作用,温室条件下两个菌株对稻瘟病的预防效果分别为83.24%和76.57%,对叶瘟的田间预防效果分别为85.97%和79.76%,对穗颈瘟的田间预防效果分别为69.67%和68.82%,E69对叶瘟的预防效果显著高于75%的三环唑可湿性粉剂,对穗颈瘟的预防效果与三环唑无显著差异。菌株E69和E66对立枯丝核菌、镰孢菌、番茄灰霉病菌、草莓炭疽病菌、烟草黑胫病菌、叶枯病菌、西瓜枯萎病菌等11种植物病原菌有显著拮抗作用,E69的拮抗作用明显高于E66。菌株E69和E66能够强烈抑制稻瘟病菌分生孢子萌发和附着胞的形成,E69发酵液的抑菌效果分别为95.28%和94.16%,无菌上清液的抑菌效果分别为85.36%和84.31%;E66发酵液对分生孢子萌发和附着胞形成的抑菌效果分别为89.15%和87.38%,无菌上清液的抑菌效果分别为79.65%和72.45%。绿色荧光蛋白GFP78标记后的工程菌株E69在水稻茎部具有较好的定殖能力,可以稳定定殖在水稻茎部表皮、薄壁组织和维管束。【结论】贝莱斯芽孢杆菌菌株E69是一种潜在的、预防效果明显的生防菌株,具有预防稻瘟病兼防纹枯病等多种真菌病害的应用潜力。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金燕 李彬 王印庚 廖梅杰 荣小军 张正 牛盈盈 宁鲁光
2014年5月,在东营的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养殖池塘环境中对水样和底泥样品进行了细菌分离和益生菌的筛选,共获得66株可培养细菌。以刺参"腐皮综合征"主要致病菌为指示菌进行拮抗作用实验,使用选择培养基对菌株的产淀粉酶和蛋白酶能力进行测定,筛选获得一株潜在益生菌株——DY-6,并进行了生理生化实验、16S r DNA基因序列分析、菌株生长特性及其对刺参的安全性研究。结果表明,DY-6对其指示菌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nigrifaciens)、灿烂弧菌(Vibrio splendidus)、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和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均有良好的抑制作用,抑菌圈直径分别达到24 mm、22 mm、27 mm和37 mm,对淀粉和蛋白培养基的水解直径分别为28 mm和20 mm。利用该菌对刺参进行高浓度胁迫实验测试其安全性,实验期间浸浴组和投喂组刺参状态良好,没有发病和死亡现象。利用细菌生理生化和16S r DNA基因序列分析表明,DY-6与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 CP015911)的相似性为99%。因此,初步鉴定该菌株为贝莱斯芽孢杆菌。同时,将该菌株与商品化微生态制剂产品中分离的4株益生菌进行了比较,DY-6在温度20~35℃、盐度0~35范围内生长较快,优于上述4株菌,4 h进入对数生长期,10 h达到生长高峰。筛选的贝莱斯芽孢杆菌具有良好的抑菌能力,生长速度快,并且具有广温广盐的优点,不仅能够降低疾病发生率,还可更好地适应黄河口地区夏季水温偏高、盐度波动大的特点,由此具有良好的益生菌商业化开发潜力。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佳晖 王硕 龙淼
为分析贝莱斯芽孢杆菌与戊糖片球菌联合使用对饲喂霉变饲料肉鸡的生产性能与肠道损伤的影响,本研究选取96只1日龄白羽肉鸡公雏,随机平均分为空白组、攻毒组、益生菌组和解毒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试验周期为21 d。统计并比较分析不同组肉鸡体重、采食量、料重比;利用ELISA检测血清生化指标的变化;应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空肠组织紧密连接蛋白和炎症因子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应用病理组织学观察各组肉鸡肠道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1)与攻毒组相比,解毒组21日龄肉鸡的体重、平均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攻毒组(P<0.05)。2)与攻毒组相比,解毒组肉鸡的血清SOD活性、GSH-px活性和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T-AOC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各项血清生化指标均显著回调(P<0.05)。3)与攻毒组相比,解毒组肉鸡空肠绒毛形态显著改善,空肠组织中CIT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DAO、D-乳酸和IFABP含量均发生极显著降低(P<0.01)。4)与攻毒组相比,解毒组肉鸡空肠紧密连接蛋白相关基因闭锁蛋白1(ZO-1),闭合蛋白(Occludin)和紧密连接蛋白1(Claudin-1)的mRNA表达水平极显著上升(P<0.01)。5)与攻毒组相比,解毒组肉鸡空肠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mRNA表达水平均发生极显著回调(P<0.01),白介素1(IL-1)的mRNA表达水平均发生显著回调(P<0.05)。综上,贝莱斯芽孢杆菌和戊糖片球菌联合使用可改善霉变饲料造成的肉鸡生产性能下降,减轻霉变饲料导致的肉鸡肠道形态学改变、屏障损伤与炎症反应。本研究为生产实践中联合使用这2株益生菌作为饲料添加剂防控畜禽霉菌毒素中毒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邢嘉韵 兰时乐 李姣 王惠群
采用随机区组盆栽试验,以蒸馏水处理为对照,研究33.33%(T1)、16.67%(T2)、8.33%(T3)的巨大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混合菌剂对‘费乌瑞它’马铃薯生长生理及其根际土壤微生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T1、T2和T3都能提高‘费乌瑞它’马铃薯块茎形成期和块茎膨大期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和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也能提高收获期的块茎产量和水分利用率,根际土壤的细菌、真菌和放线菌含量增加,其中,T2处理的效果最明显,块茎形成期和块茎膨大期的净光合速率分别为7.17、6.40μmol/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孙静 宋晓玲 黄倢
坚强芽孢杆菌(Bacillus firmus)PC024是一株分离自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养殖环境,且能够提高对虾免疫力和抗病力的益生菌。本研究优化其发酵豆粕的工艺条件,单因素优化结果:最佳接种量为2×106 CFU/g,最佳料水比为1∶0.8,最佳发酵时间为90 h,最佳发酵温度为37℃。在单因素实验结果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4个因素进行了优化,最终确定最佳发酵条件:发酵温度为39.0℃,发酵时间为100 h 18 min,料水比为1∶0.96,接种量为3.84
关键词:
坚强芽孢杆菌 响应面法 豆粕 固态发酵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志方 肖潇 司美茹 成娟丽 沈锡辉 王瑶
【目的】鉴定谷氨酸棒状杆菌中ncgl2588基因编码的苯酚羟化酶,并验证其在苯酚降解中的作用。【方法】构建谷氨酸棒状杆菌ncgl2588基因缺失突变株,比较突变株和野生型菌株利用苯酚能力的差异;同时将ncgl2588基因克隆到表达质粒pET28a中并转化入大肠杆菌BL21(DE3),利用IPTG诱导重组菌株原核表达,纯化并测定重组蛋白对苯酚的羟化作用。【结果】成功构建了谷氨酸棒状杆菌ncgl2588基因缺失突变株,其在以苯酚为惟一碳源和能源的培养基中不能生长,而野生型谷氨酸棒状杆菌能正常生长;pET28ancgl2588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成功表达分子质量为73 ku的目的蛋...
关键词:
谷氨酸棒状杆菌 基因敲除 苯酚羟化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志鑫 束长龙 申培立 苏旭东 李志辉 于妍 张先舟 马雯 檀建新
为发掘对蛴螬有防治作用的苏云金芽孢杆菌及其cry基因,在河北省各县市共采集土壤样品254份,采用温度筛选法分离出Bt菌株42株,经PCR-RFLP方法鉴定,其中10株含有cry8型基因。这些菌株有如下特点:同一菌株含1种或多种质粒;PCR-RFLP鉴定证明有多种cry8基因存在,多数菌株中含2种cry8基因,如cry8E和cry8F常共存于同一菌株中;Cry8杀虫晶体蛋白分子量约为130~140 k Da,晶体形态均为球形。这10株菌采样地点分布于保定、衡水、邯郸、廊坊、唐山和邢台等地,植被类型多样化,说明cry8型Bt菌株在河北省分布广泛,可为蛴螬类害虫的防治提供丰富的Bt资源。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马素娟 王宇 刘汉嶂 韩晓义 陈帅 刘志华 陆秀君
【目的】探索芽孢杆菌3种组合菌剂对蒙古栎幼苗生长的影响,明确不同菌剂对其促生效果,为芽孢杆菌在蒙古栎苗木培育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一年生蒙古栎容器苗为材料,使用枯草芽孢杆菌单一菌剂(B1)、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等比例混合菌剂(B2)、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等比例混合菌剂(B3)进行接种。每种菌剂均设原液(C0)和20倍稀释液(C2)2个浓度,清水为对照(CK),分析不同种类和浓度的菌剂对蒙古栎幼苗生长指标、光合参数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的影响。【结果】芽孢杆菌增加了蒙古栎幼苗苗高、地径、叶片数和各器官生物量的积累,也增强了幼苗的光合作用,同时改变了幼苗根系形态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的分配模式。其中,B1、B2和B3菌剂分别增加了叶、茎和根系的生物量占比;3种菌剂均降低了幼苗的NSC含量,增加了叶片中可溶性糖与淀粉的比率,且促使NSC向根系中分配。B1菌剂对幼苗生物量和光合作用的促进效果优于B2菌剂;而B2菌剂对幼苗地上部分、根系形态和NSC的影响大于B1菌剂。【结论】芽孢杆菌菌剂对蒙古栎幼苗生长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可提高蒙古栎苗木生长潜力,3种菌剂中,枯草+地衣+解淀粉芽孢杆菌混合菌剂的处理效果最佳。该研究可为芽孢杆菌在蒙古栎优质苗木培育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曾晓希 周洪波 刘飞飞 邱冠周 胡岳华
从河南铝土矿中分离到菌株Lv1-2,将其接种到含伊利石矿粉的浸矿液中,170r/min摇床30℃培养7d,离心后测得接种Lv1-2的溶液中的硅浓度比对照液中的增加110.02%,说明Lv1-2对伊利石有脱硅作用.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革兰氏染色、荚膜染色、鞭毛染色和芽孢染色的观察,生理生化特性的测定,以及16SrDNA序列的比对分析,菌株Lv1-2鉴定为胶质芽孢杆菌.
关键词:
胶质芽孢杆菌 脱硅 筛选 鉴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