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96)
- 2023(8841)
- 2022(8003)
- 2021(7623)
- 2020(6356)
- 2019(14911)
- 2018(15072)
- 2017(29142)
- 2016(15917)
- 2015(17956)
- 2014(17957)
- 2013(17837)
- 2012(16167)
- 2011(14470)
- 2010(14163)
- 2009(12753)
- 2008(12175)
- 2007(10262)
- 2006(8788)
- 2005(7451)
- 学科
- 济(60602)
- 经济(60535)
- 管理(44801)
- 业(42491)
- 企(36003)
- 企业(36003)
- 方法(31075)
- 数学(26979)
- 数学方法(26673)
- 农(15504)
- 中国(14598)
- 学(14415)
- 财(14415)
- 业经(13303)
- 地方(12558)
- 理论(10741)
- 和(10536)
- 贸(10435)
- 贸易(10430)
- 农业(10379)
- 易(10110)
- 技术(10016)
- 环境(9882)
- 务(9520)
- 财务(9462)
- 财务管理(9448)
- 制(9281)
- 企业财务(8960)
- 教育(8764)
- 划(8737)
- 机构
- 大学(222977)
- 学院(220869)
- 管理(91880)
- 济(82018)
- 理学(80843)
- 经济(80120)
- 理学院(79968)
- 管理学(78539)
- 管理学院(78167)
- 研究(71773)
- 中国(50791)
- 科学(47822)
- 京(47747)
- 农(37785)
- 业大(36695)
- 所(36310)
- 财(35765)
- 研究所(33621)
- 中心(32048)
- 农业(29943)
- 北京(29918)
- 江(29861)
- 财经(29600)
- 范(29054)
- 师范(28799)
- 经(27008)
- 院(26045)
- 州(25109)
- 技术(23740)
- 师范大学(23418)
- 基金
- 项目(160787)
- 科学(125677)
- 基金(116451)
- 研究(115650)
- 家(102161)
- 国家(101337)
- 科学基金(86761)
- 社会(70478)
- 社会科(66702)
- 社会科学(66682)
- 省(63342)
- 基金项目(63038)
- 自然(58766)
- 自然科(57360)
- 自然科学(57348)
- 自然科学基金(56277)
- 划(53522)
- 教育(52590)
- 资助(48027)
- 编号(47462)
- 成果(37611)
- 重点(35505)
- 部(34819)
- 发(33530)
- 创(33497)
- 课题(32104)
- 科研(31215)
- 创新(31170)
- 计划(29818)
- 大学(29794)
共检索到3040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欧阳文森 杨仁斌 魏凤 蒋诗琪 卢静宜
为评价吡虫啉在小麦中的农药残留安全性,应用HPLC法研究了湖南地区和吉林地区小麦植株上吡虫啉消解动态和小麦中的残留动态规律。样品采用乙腈恒温震荡提取,提取液先经石油醚萃取杂质,再经二氯甲烷萃取吡虫啉,萃取液浓缩后过弗罗里硅土活性炭层析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在0.02、0.05和0.25 mg·kg-13个添加水平下,吡虫啉在麦粒和麦秆中添加回收率为82.17%~103.84%,83.82%~111.39%,变异系数分别为4.30%~6.82%、2.30%~5.98%。在湖南和吉林两地小麦麦秆样品中的吡虫啉均消解较快,半衰期分别为4.53、2.99 d。以推荐使用剂量225 g...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红 章维华 黄丽琴 杨春龙 邵苏宁 陈道文
1997年在江苏省灌云县烟草中进行了吡虫啉的残留试验。烟草中残留的微量吡虫啉经过溶剂提取, 柱层析纯化, 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色谱柱为 Spherisorb C18 (10 μm ) 250 m m ×46 m m ( I D); 甲醇、乙腈、水的混合液为流动相 (1m L/m in); 紫外检测波长为245 nm 。样品的添加回收率为8734% ~9275% ; 最低检测浓度为001 m g/kg。试验结果表明,吡虫啉在烟草中的消解半衰期为3~4 d 左右, 喷药一个月后, 最终残留量均低于001 m g/kg。
关键词:
吡虫啉 烟草 残留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治科 李少南 张蓉 南宁丽 钱锋利 杨彩霞
【目的】研究吡虫啉在宁夏甘草及对应根际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为甘草规范化种植中吡虫啉安全使用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灌根法,将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依推荐剂量设1次和2次施药处理,于施药后不同时间采样,样品经盐酸溶液和甲醇提取及氯化钠溶液和二氯甲烷净化后,采用AgilentHPLC-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检测,对吡虫啉在甘草根部及其根际土壤中的添加回收率、残留动态进行分析。【结果】在设定的色谱条件下,样品的最低检出量为7.49×10-10g,最低检出浓度为3.75μg/kg。标准品不同进样量的测定结果表明,进样量为0.1~10μg/mL时,吡虫啉峰面积与进样量之间有良好的线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唐小琴 陈喻虹 马燕 段红星
为初步了解云南普洱茶中吡虫啉残留状况,从茶叶市场中随机选取了30份样品(10份生茶20份熟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吡虫啉残留量。结果显示,4份普洱生茶检测出吡虫啉,占总样品数的13.3%,但含量均未超出国家规定MRL0.5 mg/kg。普洱熟茶中未检出吡虫啉。为了进一步研究分析吡虫啉在茶汤中的浸出规律,用蒸馏水对这4份普洱茶样进行提取、测定,结果显示,随着浸提时间的延长,茶叶中的吡虫啉浸出率呈现递增的趋势,但浸出率都很低,浸提45 min后,其最高浸出率为6.59%。本研究为普洱茶的生产和健康饮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普洱茶 吡虫啉 农药残留 浸出率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许志春 田海燕 陈学英 闫世才 郝俊宝
该文以二氯甲烷为提取剂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测定了吡虫啉 (imidacloprid)在杨树 (北京杨 )中的持留量 .结果表明 ,采用打孔注药法在树干基部注入吡虫啉 (商品名 :康福多 ) ,药剂在树体内可持留 40d以上 ,其中叶片中的药剂含量最高 ,侧枝中的含量居中 ,树干中含量最低 .杨树主干韧皮部的持留量明显高于木质部的持留量 ,施药后 ,吡虫啉在树干木质部中的持留量是随时间而变化的 ,施药后 5d左右持留量最高 ,以后又逐渐下降 .树干基部的持留量为 0 2 8μg kg ,小于树干上部的持留量 0 64μg kg ;杨树主干韧皮部的持留量在施药后初期持留量呈上升趋势 ,1...
关键词:
吡虫啉 持留量 高效液相色谱 杨树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熊兴明 黎理 刘春来 刘照清 李拥兵 李建国
为探明噻吩磺隆在小麦上使用后的残留降解动态,评价其安全性,2005年和2006年分别在湖南省浏阳市城关镇和长沙县黄花镇进行了噻吩磺隆在小麦植株和土壤中的残留降解动态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施药37.13g/hm2时,浏阳市城关镇试验点噻吩磺隆在小麦植株和土壤中的降解动态方程分别为y=8.9172e-0.1959t和y=0.7962e-0.3174t,半衰期分别为3.54d和2.18d;长沙县黄花镇试验点噻吩磺隆在小麦植株和土壤中的降解动态方程分别为y=0.7277e-0.1909t和y=0.623e-0.3881t,半衰期分别为3.63d和1.79d.噻吩磺隆在小麦植株和土壤中都能迅速降解,在土...
关键词:
噻吩磺隆 小麦 土壤 残留 降解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洪波 崔永亮 丁建 张军 邵宝林
为了制定多菌灵在猕猴桃上的安全使用标准,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多菌灵在猕猴桃上的残留动态,应用HPLC分析方法,测定了多菌灵在猕猴桃上的残留量。多菌灵在猕猴桃中消解较快,在套袋果实半衰期为7.18 d,安全间隔期为5 d,在不套袋的果实上的半衰期为5.92 d,安全间隔期为10 d,属于易降解的农药(T1/2
关键词:
多菌灵 残留 猕猴桃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于福利 王玉萍 雷琪 王旭
【目的】研究霜霉威在花椰菜上的消解动态及最终残留量,评价其在花椰菜上使用的安全性,为霜霉威在花椰菜上的科学合理使用及限量标准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建立测定花椰菜中霜霉威残留量的色谱-质谱法;按照农药残留试验准则,于2013和2014年在河北保定、陕西西安、四川广元进行霜霉威在花椰菜上残留的田间试验,采集样品并经乙酸乙酯匀浆提取和液-液萃取净化,减压浓缩定容后,采用液相色谱-质谱法进行霜霉威残留量检测。【结果】霜霉威在花椰菜植株及可食用部分中的添加回收率分别为85.9%104.5%,87.5%101.5%,
关键词:
霜霉威 花椰菜 消解动态 最终残留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游 张宁 黄其亮 张志祥
建立了甘蓝上鱼藤酮残留的简便检测方法,并对其消解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甘蓝中鱼藤酮经乙腈提取,柱层析法净化,UVD-HPLC检测,外标法定量,在浓度为0.02~0.5 mg/kg的添加范围内,鱼藤酮在甘蓝上的平均回收率为89.68%~98.20%,相对标准偏差为3.13%~6.45%。甘蓝中鱼藤酮的消解趋势符合方程Ct=C0e-kt,消解半衰期为1.21~1.68 d,属易降解农药。
关键词:
鱼藤酮 甘蓝 检测方法 消解动态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丁建 周洪波 崔永亮 张军 邵宝林
为了制定毒死蜱在猕猴桃上的安全使用标准,采用田间试验法研究了毒死蜱在猕猴桃上的残留动态,应用气相色谱分析方法,测定了毒死蜱在猕猴桃上的残留量。毒死蜱在猕猴桃中消解较快,在套袋果实中半衰期为3.16 d,安全间隔期为19 d,在不套袋的果实上的半衰期为3.37 d,安全间隔期为18 d,属于易降解的农药(T1/2
关键词:
毒死蜱 残留 猕猴桃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何炼 曾华兰 叶鹏盛 刘朝辉 韦树谷 张骞方 李琼英
为评价福美双在川麦冬上使用的安全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在川麦冬及其土壤中的残留动态。结果表明,川麦冬喷施福美双比较安全,在有效成分含量900、1800 g·hm-22种剂量下,福美双在川麦冬茎叶上的半衰期为2.32~2.54 d,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4.09~4.63 d,喷施后1 h到30 d在川麦冬根部均未检测到福美双。
关键词:
福美双 川麦冬 残留动态 高效液相色谱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志坚 陈道文 蒋木庚 金克明 周国新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可检测到甲黄隆在土壤中的最低含量为2ng/g,平均添加回收率为90.36%,在土壤中的消解半衰期为28d 左右,到麦收时(喷药后139d)的最终残留量为3.4~4.3ng/g,消解率为98.73%~99.26%。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邱高辉 姚远 韩召军
通过室内筛选获得了麦长管蚜对吡虫啉的抗性品系(25.22倍),并利用增效试验和解毒酶活力测定,对其抗性机理进行了研究。增效试验结果表明:顺丁烯二酸二乙酯在抗、感品系中对吡虫啉都没有明显的增效作用,但氧化胡椒基丁醚和磷酸三苯酯在2个品系均有增效作用,而且在抗性品系中的增效比(3.49和2.62)显著大于敏感品系(1.59和1.29)。解毒酶活力测定发现,抗、感品系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比活力没有显著差异,但抗性品系中羧酸酯酶的比活力是敏感品系的1.53倍(P<0.05)。综合分析认为,多功能氧化酶和羧酸酯酶活力增强在该麦长管蚜品系对吡虫啉的抗性中起重要作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雷 王树槐 汪霞 宋志超 班付国 周红霞
研究吡利霉素在牛奶中的残留消除规律。常规饲养条件下,对6头健康奶牛乳房注入方式给予盐酸吡利霉素乳房注入剂(5 mg/mL),每个乳区10 mL,连续2次给药,间隔24 h。停药后分别于第6、12、24、36、48、60、72、96和120 h对每头奶牛4个乳区挤得的混合奶进行采样,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法测定各时间点牛奶中吡利霉素的残留量,结果统计以盐酸吡利霉素残留消除规律曲线及平均消除规律曲线表示。结果表明:吡利霉素在牛奶中的残留消除较快,48 h时6头奶牛牛奶中吡利霉素残留量平均值为94.0μg/L,已低于最高残留限量MRL(100μg/L),到60 h时6头奶...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智文 梁渡湘 马凡如 程淑华 张艳 陈旭红
1991,1992年在宁夏银川市郊对甜安宁在甜菜和土壤中的消解与残留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甜安宁在甜菜中的消解速度较快,半衰期为1.4d,而在土壤中消解速度较慢,半衰期为14.8d。最终残留测定表明:16%甜安宁乳油,按有效成分计,每公顷用量820~980g,在甜菜定苗后施药一次,至甜菜收获时其植株,根中均未检出甜安宁。(植株<0.05mg·kg(-1),根<0.01mg·kg(-1))。
关键词:
甜安宁 甜菜 消解动态 残留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