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81)
- 2023(5560)
- 2022(4511)
- 2021(4088)
- 2020(3377)
- 2019(7218)
- 2018(6853)
- 2017(12755)
- 2016(7050)
- 2015(7346)
- 2014(6974)
- 2013(6713)
- 2012(6004)
- 2011(5393)
- 2010(5045)
- 2009(4554)
- 2008(4362)
- 2007(3722)
- 2006(3061)
- 2005(2439)
- 学科
- 济(25207)
- 经济(25173)
- 管理(20691)
- 业(20610)
- 企(15763)
- 企业(15763)
- 方法(12417)
- 数学(11263)
- 数学方法(11204)
- 农(8310)
- 财(7247)
- 学(6989)
- 贸(6745)
- 贸易(6744)
- 易(6597)
- 中国(6415)
- 业经(6120)
- 农业(5760)
- 技术(5397)
- 环境(4847)
- 务(4559)
- 财务(4556)
- 财务管理(4549)
- 企业财务(4346)
- 制(4218)
- 产业(4143)
- 划(4040)
- 技术管理(3950)
- 地方(3844)
- 银(3732)
- 机构
- 大学(100627)
- 学院(99878)
- 济(39666)
- 经济(39067)
- 管理(38244)
- 理学(34862)
- 研究(34514)
- 理学院(34444)
- 管理学(33758)
- 管理学院(33614)
- 农(28824)
- 科学(25433)
- 中国(24391)
- 农业(23539)
- 业大(23221)
- 京(20273)
- 所(18672)
- 研究所(17709)
- 农业大学(16456)
- 财(15716)
- 中心(15420)
- 江(13495)
- 财经(13388)
- 经(12418)
- 院(12222)
- 室(12121)
- 经济学(12050)
- 业(11915)
- 省(11757)
- 北京(11728)
- 基金
- 项目(78470)
- 科学(61427)
- 基金(59242)
- 家(55653)
- 国家(55215)
- 研究(47534)
- 科学基金(46430)
- 自然(33327)
- 自然科(32649)
- 自然科学(32636)
- 基金项目(32445)
- 社会(32268)
- 自然科学基金(32102)
- 省(30962)
- 社会科(30667)
- 社会科学(30658)
- 划(26721)
- 资助(22668)
- 教育(21274)
- 重点(17977)
- 计划(17738)
- 创(17197)
- 部(16529)
- 发(16306)
- 编号(16298)
- 创新(16114)
- 科研(15966)
- 科技(15937)
- 业(15909)
- 农(14172)
共检索到1289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谭高翼 郑姗姗 张敏红 冯京海 谢鹏 毕晋明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吡啶甲酸铬(CrPic)对新生仔猪原代肝细胞氧化作用的影响。【方法】选用3日龄新生仔猪作为细胞供体,用剪切消化法分离肝细胞,分别用0、8、200、400μmol·L-1的吡啶甲酸铬处理细胞48h,研究吡啶甲酸铬对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丙二醛(MDA)的含量、培养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以及对细胞DNA单链断裂(彗星试验)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各处理组ROS水平、LDH活力和彗星试验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8μmol·L-1组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8μmol·L-1组相比,400μmol·L-1处理组ROS、MDA、LDH和DNA...
关键词:
吡啶甲酸铬 猪 氧化 肝细胞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敏 程珂 马春松 王猛 王春芳
为探究6-姜烯酚对鱼类的免疫调节作用,用不同浓度的6-姜烯酚孵育斑马鱼肝脏细胞48 h后,检测其生长率、胞内活性氧(ROS)水平、抗氧化酶活性,并进行抗炎、抗氧化基因表达量的检测。结果显示:高浓度的6-姜烯酚抑制肝脏细胞的增殖(P<0.05),而活性氧ROS和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含量最低(P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莲军 韦精卫 黎宗强 卢盛晟 卢克焕
体外培养雄性新生仔猪生殖细胞,并检测其碱性磷酸酶活性及O ct-4蛋白,探讨用雄性新生仔猪生殖细胞建立干细胞系的可行性及检测方法。结果表明,雄性新生仔猪生殖细胞在BRL细胞饲养层上培养2 d,大部分生殖细胞呈碱性磷酸酶阳性(AP+),而全部呈O ct-4蛋白阴性(O ct-4-);培养1周后,生殖细胞及细胞克隆均为AP-和O ct-4-。雄性新生仔猪生殖细胞体外培养时出现2类细胞克隆,一类体积较小,数量众多,形成1周后又开始分化,仅能传至第2代;另一类细胞克隆的形态与猪原生殖细胞来源的胚胎生殖细胞(EGC)克隆相似,细胞克隆与周围细胞分界明显,而克隆中细胞相互间界限不清,这类细胞克隆易于分化,...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贾睿 曹丽萍 杜金梁 徐跑 殷国俊
为了评价水飞蓟素(Silymarin,SM)对鲫(Cyprinus carpio)肝(细胞)的保护和抗氧化作用,分别从体外和体内两个方面探讨其作用效果。在体外,利用8 mmol/L的四氯化碳(CCl4)作用肝细胞4 h构建鲫肝细胞体外损伤模型,用不同质量浓度的水飞蓟素(100、300和600μg/mL)对鲫肝细胞进行前处理(CCl4损伤前加药)、后处理(CCl4损伤后加药)和前后处理(CCl4损伤前后均加药),然后检测细胞活力和细胞上清中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在体内,用含水飞蓟素的饲料(0.1、0.5和...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晶晶 刘文斌 鲁康乐 蒋阳阳 姜雪姣 梁丹妮
选取240尾初始体重为(31.80±1.07)g的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分为4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μg/kg(对照组和热应激1组)、300μg/kg(热应激2组)、600μg/kg(热应激3组)吡啶甲酸铬(以Cr3+计)的试验饲料,在室内可控温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常温(25℃)下饲养3 d后,进行热应激(31℃)处理,分别测定热应激0 h、12 h、24 h和恢复(25℃)12 h鱼的血清生化指标。结果显示:对照组在25℃下试验36 h内各项血清生化指标变化较小,各时间点差异不显著(P>0.05)。热应激12 h时,各热应激组血清葡萄糖含量均显著...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霞 邬静
以原代分离培养仔猪睾丸支持细胞为模型,经含不同浓度(0、2.5、5、10、20、40、80、160μmol/L)乙酸棉酚或40μmol/L乙酸棉酚加800μmol/L的乙酰半胱氨酸(NAC)的培养基培养24 h后,检测细胞增殖率、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和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培养基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及细胞凋亡情况,研究棉酚对仔猪睾丸支持细胞的氧化应激及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显示:棉酚呈浓度依赖性抑制仔猪睾丸支持细胞增殖率,棉酚浓度大于等于10μmol/L时,细胞增殖率极显著降低;棉酚造成细胞内ROS水平显著升高、SOD活性显著降低、MDA含量升高及培养基中LDH活性升高;NAC显著抑制棉酚诱导的细胞内ROS水平升高、细胞增殖抑制及细胞凋亡。表明棉酚能诱导仔猪睾丸支持细胞凋亡,这可能与过量ROS生成而造成细胞氧化应激有关。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叶凤江 韩春春 刘丹丹 万火福 杨文兰 翁梦珂 苟丹 龚金祥
【目的】探讨葡萄糖对鹅肝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以四川白鹅为供试动物,采用半原位二步胶原酶灌注法采集鹅的肝细胞,之后用含不同浓度(0(对照组,CK),5,20,35mmol/L)葡萄糖的培养基培养鹅原代肝细胞,培养48h后用BrdU免疫荧光染色检测BrdU阳性细胞率,BrdU-ELISA法检测肝细胞DNA含量,ELISA法检测Cyclin D1蛋白质量浓度。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细胞增殖相关基因(Cyclin D1、Cyclin D2和Cyclin D3)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20和35mmol/L葡萄糖可以显著增加BrdU阳性细胞率,并可以明显提高原代肝细胞的DNA...
关键词:
葡萄糖 鹅原代肝细胞 细胞增殖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汪纪仓 刘学忠 袁燕 裔传卉 卞建春 刘宗平
【目的】探讨氧化应激在镉诱导大鼠肝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采用两步灌流法获得大鼠肝细胞,经过24 h培养,用醋酸镉处理细胞,或者Z-VAD-fmk、NAC和镉共同处理细胞。应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细胞内ROS水平和线粒体膜电位,分光光度法检测caspase-3活性、GSH和MDA含量。【结果】结果表明,肝细胞暴露于浓度为2.5、5、10μmol.L-1的镉后,细胞相对存活率显著下降(P<0.01),凋亡率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
关键词:
镉 大鼠肝细胞 细胞凋亡 氧化应激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尹晓燕 田兴 李大鹏 汤蓉
为探究亚硝态氮对于草鱼离体肝细胞抗氧化系统的影响,将分离得到的离体草鱼肝细胞在含0(空白),1,10和100 mg/L(浓度以氮计)的亚硝酸钠的M199生长培养基中,分别培养6、12、24、48和96 h后,检测肝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γ-GCS)和谷胱甘肽转移酶(GST)的活性,谷胱甘肽(GSH)水平以及总抗氧化能力(TAC)。结果显示:高浓度的亚硝酸钠会引起肝细胞内的SOD、CAT、GST、γ-GCS活性显著升高;除100 mg/L实验组外,各实验组的GSH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TAC则随着亚硝酸钠浓度的升高,表现为先升高后下降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董记红 吴金节 林根祥 王希春 冯士彬 郝宁 邹苏萍 陶焕青 李玉 王哲 刘国文 李心慰
【目的】研究高非酯化脂肪酸(NEFA)对体外培养奶牛肝细胞的氧化应激状态、氧化抗氧化酶活性及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分离奶牛肝细胞,培养72h后,添加不同浓度(0.0,0.3,0.6,1.2和2.4mmol/L)的NEFA继续培养12,24和36h,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过氧化氢(H2O2)、丙二醛(MDA)含量及总抗氧化能力(TAC)、羟自由基抑制能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
关键词:
非酯化脂肪酸 奶牛 肝细胞 氧化应激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恬 陈才勇 周根来 霍永久 石现瑞
选择新生仔猪 15头 ,分别于出生 0 (当日 )、 3和 7d屠宰取样 ,测定肝脏和血浆中多项生化指标和 β 羟基 β 甲戊二酸单酰CoA还原酶 (HMGCoA还原酶 )mRNA的丰度。结果显示 ,血浆中甘油三酯和葡萄糖的浓度在出生后 3d迅速升高 (P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弛 沈明霞 刘龙申 张宏 Cedrick Sean Okinda
[目的]新生仔猪目标检测是母猪分娩监测的关键环节。[方法]通过自制图像采集器采集母猪分娩视频图像,机器视觉系统获取分娩图像信息,选取Canny算子对图像进行边缘检测,采用Otsu算法对图像进行二值变换,应用滑动平均算法和形态学开运算对二值图像滤波消噪,提取图像最大连通域,利用团序列检测算法对母猪目标进行分割,对分割后区域进行仔猪目标识别。[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团序列检测算法能够准确分割出母猪目标,检测仔猪目标的正确率达到95.5%。[结论]提出一种能够有效识别新生仔猪目标的方法,为仔猪的出生预警提供了技术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贾睿 曹丽萍 丁炜东 杜金梁 徐跑 殷国俊
通过不同的分离方法和培养条件探索鲫鱼肝细胞的原代培养,以建立稳定的鲫鱼肝细胞原代培养模型。用台盼蓝染色检测细胞存活率;用WST-1检测细胞活力,同时观察长期培养过程中肝细胞的形态变化。结果显示:组织块培养4~5 d后肝细胞从组织块中迁出并增殖,但这种方法所需时间长且细胞不易收集;机械分散法收集的细胞少,细胞存活率低;而胰蛋白酶消化法获得良好稳定的分离和培养效果。用0.1%胰蛋白酶消化30 min,每克肝重可收集1.47×108个细胞,平均存活率为91.43%。培养基和血清浓度均会影响肝细胞的贴壁和生长。在含有10%(V/V)胎牛血清(FCS)M199培养基中,4%CO2、28℃,肝细胞培养8~...
关键词:
鲫鱼 肝细胞 胰蛋白酶 原代培养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喻文娟 杨先乐 唐俊 郑宗林 张宁
取材大口黑鲈肝脏组织,培养其原代细胞,比较研究了组织块法和酶消化法两种培养方法及不同的培养条件,以确定其最佳培养方法和条件,同时观察了长期培养过程中肝细胞的形态变化。结果表明:组织块方法不适于大口黑鲈肝细胞的培养,未见细胞从组织块中迁出。而胰蛋白酶消化法获得良好稳定的培养效果。胰蛋白酶浓度0.25%,消化时间20 min,分步收集肝细胞,经台盼蓝检测和血球计数板计数,平均活力>90%,每克肝重可获得3×106个分离肝细胞。在细胞活力和数量两方面达到最佳平衡。在含20%胎牛血清、10μg/mL胰岛素的M199/L15培养基中,于4%CO2,28℃培养箱中长期培养并传代。
关键词:
大口黑鲈 肝细胞 原代培养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金熠 唐彩婷 郭梦云 苏超茹 梁婷婷 黄维
通过自由基清除试验检测Biflorin和Isobiflorin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构建H_2O_2诱导的L02人肝细胞氧化损伤模型,以MTT法和化学荧光法测定两者对细胞存活率和ROS消除率的影响;运用RTq-PCR和Western blot分析两者对抗氧化信号通路中关键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Biflorin和Isobiflorin有明显去除DPPH、·OH和ABTS~+自由基的能力,提升了被H_2O_2氧化后L02细胞的生存率和ROS去除能力,并能促使肝细胞Nrf2蛋白通过胞浆向核内转移,进而显著上调了抗氧化反应信号途径中HO-1、NQO-1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Biflorin和Isobiflorin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通过调控抗氧化信号相关的通路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来抑制细胞的氧化损伤.
关键词:
圆齿野鸦椿 色原酮 自由基消除 氧化应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