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21)
2023(5033)
2022(4129)
2021(3616)
2020(2938)
2019(6509)
2018(6339)
2017(11917)
2016(6305)
2015(7197)
2014(7276)
2013(7290)
2012(7252)
2011(7005)
2010(7459)
2009(7095)
2008(6902)
2007(6360)
2006(6200)
2005(5649)
作者
(20799)
(17710)
(17647)
(16754)
(11525)
(8190)
(7866)
(6788)
(6668)
(6528)
(6408)
(6016)
(5833)
(5715)
(5702)
(5420)
(5166)
(5127)
(5079)
(4745)
(4679)
(4346)
(4318)
(4273)
(4079)
(4053)
(3863)
(3580)
(3540)
(3468)
学科
(54309)
经济(54273)
管理(16105)
地方(15113)
方法(14491)
数学(12628)
数学方法(12502)
(12025)
地方经济(11734)
(10917)
中国(10098)
(9164)
企业(9164)
业经(8770)
(7980)
经济学(6787)
环境(6498)
(6077)
金融(6076)
(5943)
(5899)
(5807)
农业(5600)
(5553)
(5310)
产业(5206)
理论(5187)
(5070)
贸易(5067)
资源(4969)
机构
大学(110764)
学院(108766)
(56152)
经济(55211)
研究(44686)
管理(35750)
中国(32077)
理学(30200)
理学院(29737)
管理学(29170)
管理学院(28958)
科学(25904)
(23501)
(23254)
(23246)
研究所(21286)
经济学(19314)
财经(18541)
中心(18154)
(17177)
经济学院(16963)
(16749)
(16690)
(15966)
师范(15846)
(15379)
北京(14984)
科学院(14042)
财经大学(13561)
业大(13546)
基金
项目(65508)
科学(51691)
基金(48314)
研究(47383)
(42265)
国家(41958)
科学基金(34850)
社会(32783)
社会科(30941)
社会科学(30931)
基金项目(24601)
(24381)
教育(21089)
(20715)
自然(20574)
自然科(20050)
自然科学(20041)
资助(19926)
自然科学基金(19678)
编号(17412)
(15772)
成果(15554)
重点(15346)
(14647)
国家社会(14230)
(13439)
经济(13320)
发展(13147)
课题(13112)
(12965)
期刊
(72604)
经济(72604)
研究(38694)
中国(20195)
学报(17200)
(16936)
科学(16401)
(15778)
管理(15060)
大学(13092)
经济研究(12691)
学学(12498)
财经(10793)
农业(10513)
(10061)
金融(10061)
(9530)
教育(9304)
技术(9178)
问题(9144)
业经(8578)
世界(7289)
技术经济(7273)
(6978)
统计(6547)
国际(6482)
经济问题(5782)
改革(5707)
(5707)
(5299)
共检索到1764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吕佳翼  
《评经济浪漫主义》是列宁早年通过批判瑞士经济学家西斯蒙第的经济学说批判俄国民粹派理论家的一部长篇专著。这部著作不仅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危机的肇因、商品总价值的构成、资本主义积累规律与产业后备军的关系等方面捍卫了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而且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若干重要观点上捍卫了马克思主义。列宁通过剖析西斯蒙第的学说揭示了民粹派理论的小资产阶级性质,以及作为西斯蒙第和俄国民粹派共同本质的经济浪漫主义的空想、反动特质。列宁对民粹派理论的批判以及关于历史地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思想,为俄国革命开辟了道路。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罗·D.托利森   理·E.瓦格纳  李政军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孝兵  
西斯蒙第既是法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结束者,又是小资产阶级经济浪漫主义的创始者,这使他在政治经济学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他从斯密那里继承了古典政治经济学传统,并且发展了它,但后来却成为古典学派的诘难者。西斯蒙第提出消费先于生产的理念及其价值论主张,强调资本主义的危机和对立的不可避免性,表明了政治经济学对自身的怀疑,从而开启了资产阶级经济浪漫主义的先河。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高伟  
儿童哲学的兴起对儿童教育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儿童哲学所表现出来的浪漫主义化倾向却不得不谨慎提防。文章认为,存在着两种面孔的儿童哲学,这两种面孔的儿童哲学都有可能走向浪漫化,对"作为普遍哲学的儿童哲学"、"儿童的哲学"以及"作为隐喻的儿童哲学"来说尤其如此。儿童哲学的浪漫主义倾向主要表现在感性自我的确立、通过艺术获得解放以及重新发现自然三个方面。文章通过对儿童哲学的法理分析,在法权与伦理、独立性的界限、自由的限度三个层面,反思与批判了这种浪漫化倾向。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孔令新  
当下兴起的生命教育思潮可大致分为强调自我保存与安全的生命教育与追求生命灵动、个性与活力的浪漫主义生命教育(或生命化教育)两类。从思想史上看,浪漫主义是反启蒙的,但同时又进一步推进了启蒙所导致的现代性困境。浪漫主义的生命教育在避免了以自我保存为本的生命教育所固存的动物化倾向的同时,又进一步推进了后者所带来的教育困境。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孙艳华  
欧洲浪漫主义文学思潮产生于18世纪末的英德两国,继而影响法国,席卷欧洲大陆,点燃了北欧、俄国、美国以及亚洲的星星浪漫之火。借助欧洲浪漫主义的火种,在大约一个世纪后日本浪漫主义悄然兴起。日本浪漫主义虽然未能像欧洲浪漫主义那样在日本文学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但也在欧洲浪漫主义的催发下,荡起了一串涟漪。吉田精一曾说过"日本近代文学离开欧洲文学的影响是不能成立的。"[1]众所周知,当一个国家的文学接受外来影响的时候,不是被动的,而是有选择的。通过对代表作家的个案分析,可以进一步理清日本浪漫主义和欧洲浪漫主义的文学关系。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孙全胜  
城市空间不仅融入资本运作过程中,而且直接成为资本追求的目标;除了是生产的原料、消费的对象,还是政治权力的基础、意识形态的工具,推动社会走向资本化、消费化和景象化,引起日常生活分裂化、虚拟化、颠倒化等问题。城市空间生产批判不仅有利于认清空间的不平等现象,而且对中国城镇化有重要意义。中国城镇化长期采用粗放的增长方式,不仅存在较严重的城乡二元格局,而且存在市场在空间资源配置中作用不彰的现象,需要转变城镇化增长模式,调整产业结构,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公共服务体系。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孙全胜  
城市空间不仅融入资本运作过程中,而且直接成为资本追求的目标;除了是生产的原料、消费的对象,还是政治权力的基础、意识形态的工具,推动社会走向资本化、消费化和景象化,引起日常生活分裂化、虚拟化、颠倒化等问题。城市空间生产批判不仅有利于认清空间的不平等现象,而且对中国城镇化有重要意义。中国城镇化长期采用粗放的增长方式,不仅存在较严重的城乡二元格局,而且存在市场在空间资源配置中作用不彰的现象,需要转变城镇化增长模式,调整产业结构,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公共服务体系。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莉  
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都提出过自己的美学观点。华兹华斯和柯勒律治就诗的本质、目的、题材、形式、想象力等重大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美学主张。济慈的唯美主义、消极感受力与雪莱的柏拉图主义等为后世提供了极富价值的参考。梳理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美学思想,从诗歌的题材、想象力和语言等角度讨论了华兹华斯与柯勒律治的美学主张,分别阐述济慈与雪莱的柏拉图主义与唯美主义以及济慈的消极感受力;从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创新、文学审美价值观和自然观等几个方面分析了浪漫主义美学思想的影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何花  
马克思的《哥达纲领批判》一文充分阐述了关于分配的一般理论和特殊分配原则,即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按劳分配原则和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按需分配原则。马克思的分配理论不仅是社会主义国家分配的理论渊源,而且是中国当下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勇  
关键词: 钢琴诗人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妥建清  
肇始于古希腊的诗与哲学之争在西方思想文化史上有着悠久的传统。德国早期浪漫主义者对现代性所造成的诸种异化进行了反思,在康德哲学、古典哲学的有关百科全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总汇诗”思想,并通过反讽和想象让“总汇诗”成为百科全书式的统领性的学科,具有形而上的超验意味。“总汇诗”思想不仅统一了诗与哲学,弥合了由启蒙运动所造成的人与自然、感性与理性的分裂,而且对后世的唯美主义和象征主义等思潮产生了深远影响,为反思现代性的危机提供了新的可能,具有重要的文学史和哲学史意义。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初清华  
对于新时期文学的认识,很多论者将其归纳为"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两分天下,或者简化为"左"与"右"的区别。在新时期文学知识场,最初文学批评中看似缺席的"浪漫主义"文学知识,隐匿于古典文学研究、现代文学研究及外国文学研究译介之中,并在科幻小说,舒婷、顾城等部分"朦胧诗"创作,昌耀和海子的诗歌,以及部分所谓的"知青小说"创作中得以延续。主要经历了由"想象"到"抒情性"的认识过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赖光宝  王晓刚  
如何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不同制度国家间关系 ,是列宁当时面临的一个全新问题。对这一问题马克思没有提出更多的建议 ,因为他始终认为未来的社会主义革命将在几个或多数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 ,社会主义很快取代资本主义 ,不存在两种制度长期共存的情况。列宁从俄国的实际和当时的国际形势出发 ,开创性地提出以和平的方式处理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 ,并逐步形成了其处理国际关系的和平共处思想。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艳存  刘常飞  
文章通过对史料和穆旦前期诗歌的深入分析,提出穆旦前期诗歌创作不仅受到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的影响,同时也受到了浪漫主义诗歌的影响。穆旦创作在回归自然、追求理想、挖掘人的内心世界、创作技巧和语言运用上与浪漫主义诗歌之间内在的联系。现代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诗歌精神始终交织在他的诗歌创作中,正是由于穆旦的诗歌中贯穿着浪漫抒情诗歌的影响,他的创作才呈现出复杂而独特的魅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