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14)
2023(6334)
2022(5362)
2021(4699)
2020(3926)
2019(9023)
2018(9070)
2017(16517)
2016(8381)
2015(9524)
2014(9486)
2013(9432)
2012(9164)
2011(8656)
2010(8996)
2009(8382)
2008(8268)
2007(7716)
2006(7230)
2005(6702)
作者
(25013)
(21293)
(21079)
(20106)
(13746)
(9916)
(9640)
(8093)
(7866)
(7601)
(7401)
(7037)
(6963)
(6828)
(6725)
(6381)
(6367)
(6103)
(6071)
(5805)
(5559)
(5141)
(5021)
(4801)
(4796)
(4777)
(4636)
(4398)
(4241)
(4126)
学科
(61790)
经济(61755)
管理(24579)
(21250)
(18354)
企业(18354)
地方(17390)
方法(15380)
数学(12987)
数学方法(12882)
地方经济(12871)
中国(12870)
业经(11093)
(10039)
(9232)
关系(7959)
(7763)
(7638)
贸易(7633)
(7397)
金融(7395)
(7299)
(7243)
(7193)
环境(7138)
(7135)
(6845)
经济学(6784)
(6527)
银行(6525)
机构
学院(131951)
大学(130936)
(66178)
经济(64932)
研究(50958)
管理(47155)
理学(39435)
理学院(38960)
管理学(38457)
管理学院(38177)
中国(37690)
(27394)
科学(27265)
(27030)
(25572)
研究所(22915)
财经(21547)
中心(21464)
经济学(21176)
(20580)
(19298)
经济学院(18594)
(18228)
(17876)
师范(17766)
北京(17627)
(16536)
(16003)
财经大学(15577)
科学院(15475)
基金
项目(78266)
科学(61565)
研究(60489)
基金(55812)
(47505)
国家(47134)
社会(39979)
科学基金(39901)
社会科(38039)
社会科学(38028)
(30123)
基金项目(28112)
教育(27366)
(25012)
编号(24756)
资助(22852)
自然(22485)
自然科(21923)
自然科学(21921)
自然科学基金(21514)
成果(21116)
(18911)
重点(17976)
课题(17952)
(17122)
国家社会(16853)
发展(16108)
(15847)
(15842)
项目编号(15243)
期刊
(85188)
经济(85188)
研究(46003)
中国(27942)
管理(21172)
(20530)
科学(15875)
学报(15457)
(15332)
经济研究(14900)
教育(14675)
(13232)
金融(13232)
技术(12993)
大学(12113)
业经(11599)
财经(11544)
学学(11256)
问题(10431)
农业(10370)
(10214)
(9580)
国际(9537)
世界(8898)
技术经济(8204)
统计(7152)
(7041)
论坛(7041)
商业(7024)
改革(6779)
共检索到2188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郭濂  
由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海南)举办的以"2014新兴经济体智库经济政策论坛——走向新常态的新兴经济体"为主题的第79次中国改革国际论坛于2014年11月1~2日在海口举行。本刊征得张军扩、王一鸣、吴晓求、宋立、倪红日、曹文炼、刘尚希、王小鲁、汪玉凯、张占斌、郑新立、郭濂、欧阳康、李实、薛澜等专家学者的同意,编发该组演讲论文。文章在"走向新常态的新兴经济体"的背景下,纵论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发展,涵盖中国追赶型增长的阶段转换与增长前景;以创新推动产业向中高端水平发展;资本市场发展与中国金融的结构性改革;中国经济新常态与城镇化新趋势;中国经济新常态下财税改革的目标、路径以及面临的挑战;经济增长、收入分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永生  李永宠  
丝绸之路经过传统畜力阶段到西伯利亚大铁路、第二亚欧大陆桥阶段再到当今的各方面互联互通阶段。亚欧大陆桥新线地带相对于传统陇海线,优势明显。新线建设对于构建亚欧大陆桥中国境内东部的"多端束状桥"体系、推动沿线丰富资源的开发、净化山西的政治生态、改善山西的经济生态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霍建国  
汉朝的"丝绸之路"是中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标志,丝绸之路开启的不仅是通商之路,更重要的是开启了中国与西方文明的交流通道,彰显了中国对外开放的悠久历史,中华民族对外开放的愿望与精神一直延续至今。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访问哈萨克斯坦期间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其战略意义十分深远,不仅给中国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佳骏  汪川  
中国出于能源效益和安全的考虑,非常重视丝绸之路的发展,早在2000年就提出了丝绸之路的倡议,并在中亚地区重新提出了多边倡议。中国公开提出倡议,目的是促进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和经济发展。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共同建设,实现以点(港口)带线(通道),由线扩大到面(腹地),再从面到区域(国家)的发展进程,逐步形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区域合作,促进该区域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成为全球新的经济增长点。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周忠菲  
"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为亚欧经济合作带来机遇,也使中国沿海、内陆以及泛北部湾这样的地区,有条件按自己的方式在该战略中扮演角色。本文从区域经济发展角度,提出泛北部湾应重视与印度发展经贸关系。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黄卫平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既是中国面向欧亚内陆开放的新战略,又是涉及中欧乃至亚欧大陆相关国家与地区共同利益的发展战略,必将推动国际区域合作,改变中欧经贸格局。跨亚欧高铁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主要交通载体,对于高铁的投入、客货运比率、安全性等问题,都应高度重视。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与高铁外交需要与相关国家展开合作,通过国际合作在发展中解决相应的问题,实现中欧与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周边国家与地区的共赢。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刘云中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高度平等开放的全球性合作,需要各国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总体看,我国应着眼长远,逐步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目标;务实合作,有效应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地缘政治挑战;以道路联通和贸易畅通为核心,架构"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合作走廊;文化与经济相映衬、对外援助与互利合作相携手,凝聚国际合力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加大国土开发空间结构调整力度,夯实增强国际影响力的基础。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韩玉军  王丽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是由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9月7日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提出来的。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不仅具有重要的国内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国际意义。从国内意义上来说,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中国对外开放的新战略,是加快西部大开发、促进西部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能够带动沿线城市的开放和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开放前沿。从国际意义上来说,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能够推进中国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之泰  
习近平主席关于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启发我们对丝绸之路进行重新审视。从战略价值看,丝绸之路经济带是远远高于丝绸之路的一个全新的概念,是丝绸之路的升华,体现了我国战略方面的全新思维,将影响我国经济的长远部署,是经济领域事关我国世界地位的重要战略考虑,可以形成我国改革开放新的前沿,是影响未来世界的一件大事,探讨并落实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建和发展是我国很长一段时期内的重要任务。然而,如果没有物流的基础和支持作用,任何地区的发展和对外沟通都会受到制约,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开发和建设必须物流先行,要下大力气进行现代物流系统建设。为更好地奠定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物流基础,我们必须注重物流"桥头堡"的建设;注重当...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关兵  
西北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有效发展需要充分发挥其发展轴上中心城市的战略支点作用。目前西北丝绸之路经济带黄河上游城市群战略支点中心城市与新疆城市群战略支点中心城市之间距离遥远,使得其中心城市作为战略支点和核心增长极的功能作用难以充分发挥。而甘肃省"酒嘉"合并形成的"酒嘉一体化新区",区位优势明显,具备发展成为中心大城市的潜力,具有弥补当前西北地区丝绸之路经济带空间布局缺陷,发展成为西北丝绸之路经济带新战略支点之一的良好前景。甘肃省应考虑将酒嘉一体化目标从省内区域协同发展的角度提升到实现西北丝绸之路经济带主城市群、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关兵  
西北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有效发展需要充分发挥其发展轴上中心城市的战略支点作用。目前西北丝绸之路经济带黄河上游城市群战略支点中心城市与新疆城市群战略支点中心城市之间距离遥远,使得其中心城市作为战略支点和核心增长极的功能作用难以充分发挥。而甘肃省"酒嘉"合并形成的"酒嘉一体化新区",区位优势明显,具备发展成为中心大城市的潜力,具有弥补当前西北地区丝绸之路经济带空间布局缺陷,发展成为西北丝绸之路经济带新战略支点之一的良好前景。甘肃省应考虑将酒嘉一体化目标从省内区域协同发展的角度提升到实现西北丝绸之路经济带主城市群、省域间有效交流合作的战略高度,构建其为西北丝绸之路经济带新战略支点中心城市。为加速实现这一战略目标,进一步提出以"酒嘉一体化新区"为甘肃省第二省会,打造"酒嘉一体化新区"为甘肃省新的工业中心、经济中心的战略构想。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展妍男  
"丝路带"与"欧亚盟"在战略定位、合作模式、开放程度、政治内涵等方面存在深层次差异。"欧亚盟"力求实现特定区域的一体化,"丝路带"则着眼于更广范围的跨区域经济合作,二者得以错位发展,避免冲突。"欧亚盟"遵循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式,"丝路带"则灵活多元,二者形成互补。"丝路带"更为开放,能兼容和提升"欧亚盟"。"欧亚盟"有鲜明的地缘政治色彩,"丝路带"则探索全球治理新模式,二者能够相互协调。准确和充分把握二者的深层次差异,才能深化共识,为二者的对接寻求更广阔的空间、更切实可行的路径。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展妍男  
"丝路带"与"欧亚盟"在战略定位、合作模式、开放程度、政治内涵等方面存在深层次差异。"欧亚盟"力求实现特定区域的一体化,"丝路带"则着眼于更广范围的跨区域经济合作,二者得以错位发展,避免冲突。"欧亚盟"遵循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式,"丝路带"则灵活多元,二者形成互补。"丝路带"更为开放,能兼容和提升"欧亚盟"。"欧亚盟"有鲜明的地缘政治色彩,"丝路带"则探索全球治理新模式,二者能够相互协调。准确和充分把握二者的深层次差异,才能深化共识,为二者的对接寻求更广阔的空间、更切实可行的路径。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兴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中国梦"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高度关联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实质是东西兼顾,南北并重,海陆平衡,内外联通,是中国周边外交的创新内容和优先方向,也是实现"中国梦"的战略支撑和策略保障。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就是要历史为现实服务,以经济换政治,以陆上空间换海上时间,以陆权优势平衡海权劣势。"丝绸之路经济带"不是古丝绸之路的简单复制,它有更宽广的领域和更丰富的内涵,是中国面向未来的宏大战略和深邃的策略构想。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新  
专家们普遍认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接欧亚经济联盟存在方法论上的错误,即欧亚经济联盟是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是政治机构;而丝绸之路经济带只是一个倡议,且最终要体现为具体的基础设施、产业合作等投资项目。二者是根本无法对接的。本文认为,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发展趋势客观地为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创造了必要条件,从上海合作组织与欧亚经济联盟的比较优势、上合组织的宗旨、原则和内容及其成员国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支持以及上合组织空间内的安全合作等方面的分析论证了上合组织是实现对接的重要平台。本文设定的对接路线图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软环境将对接,即在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对话和上合组织框架内讨论贸易、投资规则和商品技术标准的对接,实现贸易投资便利化,以及商品、资本和技术、服务自由流动,从上合自贸区经过经济伙伴关系到整个欧亚大陆经济空间;第二,硬环境对接,即务实推进六大经济走廊贯通整个欧亚共同经济空间,实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进产能合作,促进中国对相关国家的投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