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90)
2023(8391)
2022(6901)
2021(6200)
2020(4890)
2019(11098)
2018(10490)
2017(20280)
2016(10530)
2015(11716)
2014(11789)
2013(11773)
2012(11274)
2011(10411)
2010(10819)
2009(10421)
2008(9574)
2007(8769)
2006(8245)
2005(8117)
作者
(30810)
(25155)
(25057)
(23759)
(16232)
(12014)
(11467)
(10003)
(9583)
(9207)
(8719)
(8592)
(8197)
(8138)
(8011)
(7967)
(7378)
(7337)
(7334)
(6867)
(6553)
(6208)
(6017)
(5876)
(5840)
(5745)
(5712)
(5672)
(5179)
(5033)
学科
(49005)
经济(48965)
(33434)
银行(33289)
(31784)
(29724)
金融(29724)
(28560)
管理(25386)
中国(24307)
(21826)
企业(21826)
地方(19822)
(19083)
(13814)
业经(13295)
方法(12650)
业务(11944)
中国金融(11784)
(11716)
制度(11714)
(11265)
数学(10687)
数学方法(10629)
银行制(10355)
农业(10156)
地方经济(10032)
(9818)
(9109)
(8845)
机构
学院(146805)
大学(143105)
(65514)
经济(63974)
中国(56171)
研究(55518)
管理(51444)
理学(41402)
理学院(40897)
管理学(40394)
管理学院(40116)
(32845)
(31609)
(31128)
科学(30551)
银行(29914)
中心(28283)
(28146)
(27932)
(25213)
研究所(24963)
(24683)
财经(24635)
(22535)
(22203)
金融(22137)
(21562)
北京(21040)
经济学(20965)
人民(20094)
基金
项目(86641)
科学(67795)
研究(67399)
基金(60524)
(51223)
国家(50702)
科学基金(43258)
社会(42959)
社会科(40953)
社会科学(40946)
(35453)
基金项目(31075)
教育(29492)
(29005)
编号(27833)
(25927)
资助(25125)
自然(24999)
自然科(24373)
自然科学(24371)
自然科学基金(23914)
成果(23058)
发展(21506)
(21126)
课题(20406)
重点(20025)
(18904)
(18461)
(17808)
创新(17716)
期刊
(81545)
经济(81545)
研究(55214)
(47642)
金融(47642)
中国(38061)
(25113)
(24298)
管理(21196)
学报(18519)
科学(18318)
教育(17030)
农业(14933)
大学(14585)
业经(14503)
学学(13741)
经济研究(13173)
财经(12784)
技术(12446)
(10875)
问题(9985)
国际(8799)
理论(8683)
农村(8148)
(8148)
商业(8107)
(8018)
实践(7849)
(7849)
(7760)
共检索到2634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薛小飞  
21世纪是“海洋世纪”,纵观世界海洋强国,无不是海洋金融强国,海洋成为全球新时代发展的资源动力和经济战场,影响着国际政治关系和世界经济格局的变迁。建设海洋强国、发展海洋经济,是新形势下构筑经济发展新引擎、形成经济发展新模式的重要战略布局,而海洋金融(Marine Finance)作为海洋经济发展的核心,是推动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战略成功实施的重要驱动力。本文对国内商业银行海洋金融业务模式进行分析,并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程华  蔡昌达  
互联网金融、金融互联网的争议还未偃旗息鼓,金融科技(Fintech)早已腾空而起。在强势资本的支持下,全球超过2000家的金融科技公司正在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颠覆传统银行的业务模式,各个领域独角兽级别的公司不断涌现,Fintech已经成为未来十年银行业无可辩驳的发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张晓娟  黄春铭  王彦博  
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国内经济发展步入新时代,在当前利率市场化、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金融科技跨界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国内金融行业竞争加剧。对商业银行而言,如何批量化开发客户、规模化发展中小企业市场、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能力、改善资产质量及盈利能力,已经成为银行对公业务发展的重中之重。面对上述问题,"供应链金融"探索了有益的发展思路,并为基于供应链生态圈的企业发展注入了活力。近年来,以物联网、大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吴汝江   杜宝起   楼永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与发展,一直作为国有资金主渠道的国有商业银行在新的条件下继续发挥资金主渠道的作用成为国有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保证。在传统的单一银行体制的条件下,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是依附在经济发展的条件之中,没有对经济的发展起到应有的润滑和催化作用,而是陷入它与政府和国有企业所形成的死三角之中,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的要求。同样,国有商业银行在金融发展过程中由于资本市场的不完善与不规范,它与债权与债务的不对称现象进一步恶化,资金来源有减少的趋势,债权结构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在充当新形势下的社会稳定器时,面临的是各级政府影响之下的效益更差的国有企业的依赖,贷款压力上升、资产质量下降。本文...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沈琳  叶敏  
本文结合国际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和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低碳金融的现状,指出我国商业银行应从两方面入手发展低碳金融业务:一是积极开展低碳授信工作,包括:开拓信贷市场,寻求有效信贷资源;根据赤道原则实行有差别的授信管理制度;完善我国低碳绿色信贷的良好环境。二是拓展中国银行业的低碳中间业务领域,包括:为CDM项目提供多元化的中介服务,积极参与和促进碳排放权交易的中介平台的建设;积极探索开发与碳排放权相关的理财产品。文章还指出政府需在政策层面激励商业银行开展碳金融业务,而商业银行也应主动转变经营策略以适应碳金融发展。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郭海鹏  李丽霞  李志芳  
面对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参与者不断大众化、资金供需双方直接交易、绕开银行券商等中介的现实,商业银行如何避免成为21世纪的恐龙,如何创造出更加多样化的业务并提供更加丰富的金融产品,满足企业和民众的金融需求,如何适应未来金融生态环境,以上问题将成为商业银行必须深入研究的课题。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蔡宁伟  
碳金融的兴起源于国际气候政策的变化,本文回顾了碳金融的概念和提出,总结了碳金融的现状和发展,分析了碳金融对中国商业银行的内外机遇和挑战,从6个方面探索了国内商业银行碳金融的业务、工具和产品创新。目前,国内碳金融市场机制亟待建立健全,国内商业银行对碳金融业务的认识不足,缺少专业机构和专业人才,碳金融业务存在较大和较多的风险等都制约了碳金融的发展。因此,仍需通过健全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碳金融业务专业团队、参与和促进中介组织建设、构建跨国金融战略联盟、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这5项创新促进碳金融发展。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蔡志强  
一80年代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的国际金融业出现了全面而深刻的创新,西方经济学家称之为金融革命。金融创新不仅表现为金融工具花样翻新,种类增多,而且表现在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发生了许多变化。金融创新是人们不断增长的需要促成的,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毕琦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20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64亿,占比达18.7%,处于轻度老龄化阶段,预计"十四五"末期将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2035年前后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人口老龄化将是我国今后较长时间的基本国情。"十四五"规划明确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也发布了相关政策文件,鼓励加大养老领域金融支持力度,推进产融结合。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刚  
发展数字普惠金融既是商业银行的责任和使命,也是发展机遇和转型方向。探索商业银行发展数字普惠金融的有效性和发展路径对商业银行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论文深入分析了发展数字普惠金融的意义,总结了农业银行在"三农"及普惠领域的实践和探索经验,阐述了发展过程中应关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面临的新挑战,为商业银行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越  
互联网金融或金融科技以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AI、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作为核心基础技术,对金融产品与服务模式进行创新,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呈现出数字化、智能化、扁平化、去中介化等特征,目前包括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P2P、众筹、资产管理、大数据金融等多种模式形态。金融科技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影响支付结算一直以来是商业银行最为基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黎映桃  王菲  
21世纪以来,传统互联网技术使金融服务从线下转移到线上,近几年兴起的金融科技则对金融服务内涵产生了深刻影响。以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创造了全新的用户需求与产品形态,催生了诸多新型金融业态。在金融业务形态转变的驱动下,金融行业的生态格局也随之改变。互联网企业由于其扁平的组织架构、快速的市场响应能力,在支付结算、理财贷款等方面快速崛起;而国内商业银行普遍进场时间晚、初期参与度低,在系统开发、产品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东强  崔晓蕾  
2018年4月,中国宣布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开放。论文详细归纳了中国金融开放的具体措施,分析了其与商业银行相关的效应,并从积极向外资金融机构学习、提高金融产品质量、提升客户服务水平和提升风险管理水平等角度提出了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胡予晓  
近年来,随着全球金融科技的迅速发展,我国金融科技方兴未艾,已经改变了传统的金融模式,加速了金融脱媒现象,颠覆了商业银行传统信用中介功能。金融科技给商业银行带来挑战的同时,也给商业银行发展新的业务模式和创新业务及产品提供了新的机遇。文章从金融科技谈起,分析了金融科技的发展阶段和我国发展现状,分析了金融科技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并探讨了商业银行的应对之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