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41)
2023(5379)
2022(4511)
2021(3948)
2020(3277)
2019(7316)
2018(7253)
2017(13915)
2016(7438)
2015(8529)
2014(8698)
2013(8662)
2012(8679)
2011(7954)
2010(8410)
2009(8098)
2008(7917)
2007(7522)
2006(7028)
2005(6601)
作者
(23498)
(20061)
(19776)
(19061)
(12931)
(9581)
(8958)
(7774)
(7564)
(7202)
(7052)
(6690)
(6550)
(6518)
(6340)
(6274)
(5970)
(5847)
(5752)
(5450)
(5301)
(4822)
(4822)
(4661)
(4570)
(4541)
(4338)
(4228)
(4166)
(3950)
学科
(57845)
经济(57807)
管理(20712)
(16780)
地方(16616)
方法(16393)
数学(14371)
数学方法(14200)
(12720)
企业(12720)
地方经济(12155)
中国(11325)
(11009)
(9235)
业经(9172)
(7680)
(7211)
经济学(7012)
(6659)
金融(6659)
农业(6628)
(6395)
贸易(6388)
环境(6383)
(6208)
(6074)
(5948)
(5915)
(5558)
银行(5544)
机构
大学(120972)
学院(119474)
(60877)
经济(59630)
研究(47240)
管理(40666)
中国(35333)
理学(33827)
理学院(33380)
管理学(32763)
管理学院(32516)
科学(27012)
(26151)
(25362)
(24715)
研究所(21961)
中心(20501)
经济学(20432)
财经(20383)
(19005)
(18372)
(18146)
经济学院(17961)
(16419)
北京(16318)
(15980)
师范(15823)
业大(15002)
财经大学(14800)
(14657)
基金
项目(70075)
科学(54497)
基金(51152)
研究(50484)
(44454)
国家(44133)
科学基金(37048)
社会(34063)
社会科(32278)
社会科学(32269)
基金项目(25768)
(25720)
自然(22193)
教育(22184)
资助(22000)
(21765)
自然科(21656)
自然科学(21651)
自然科学基金(21263)
编号(19075)
(16696)
成果(16627)
重点(16123)
(15486)
国家社会(14815)
(14153)
经济(14003)
发展(13843)
课题(13837)
(13687)
期刊
(78960)
经济(78960)
研究(43473)
中国(25167)
(20668)
学报(18728)
管理(18042)
(17104)
科学(17030)
大学(14507)
经济研究(14129)
学学(13783)
(12134)
金融(12134)
财经(11781)
农业(11246)
技术(11239)
(10481)
教育(10297)
问题(9803)
业经(9380)
技术经济(8135)
(7861)
统计(7632)
世界(7436)
国际(7299)
(6329)
经济管理(6148)
经济问题(6133)
决策(5956)
共检索到2016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上海经济发展研究所“发展报告”课题组  
1992年上海经济的持续回升,和由此诱发的种种外在事实,引起社会各界对上海经济增长格局的不同判断,分歧的焦点集中于两个方面:经济增长速度是否正常,经济增长是否已经进入稳定增长阶段。我们认为,自1992年经济效益滑坡受到有效控制后,上海经济增长进入了由过去的非常规增长向新型的市场体制下的常规增长转变的过渡阶段。根据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传导周期,过渡阶段将持续大约三年,1992年是第一年,也是最为关键的一年,无论是存量结构的恢复与调整,还是增量扩张,都会以很大的力度影响经济增长及其形态转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葛霖生  
本文首先概括的阐述了苏联经济发展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的过程,以及它的失败。接着从产业结构、生产力布局与集约化,科技、教育与集约化,传统经济体制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政治形势与经济集约化等四个方面,深入地分析它们的基本关系和矛盾,揭示了苏联向集约化过渡失败的根本症结。最后,着重论述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内在规律和制约因素,并提出了经济增长方式及其转变的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连国  
低碳经济是"浅绿色"的经济向生态经济过渡的生态资本主义的历史形态。这是因为从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来看,它并未超越主流经济学的理论范式;从低碳经济的倡议来看,它是民主社会主义的生态化改良纲领;从低碳经济话语霸权和实践来看,碳市场本质是资本主义经济形态的生态化转型。面临"低碳陷阱",我们应该建立生态社会主义低碳经济的话语权,并以循环经济的作为低碳经济运行的长效客观机制。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叶芳和  马成三  
本文作者为日本著名经济评论家,他在"世界同时衰退的突破:中国V字型复苏、日本出口主导型复苏"(刊登于日本《现代的理论》2009年春季号)的论文里提出了"中国的出口依存度并没有那么高"的论点,在日本学术界引起很大反响。本文是作者补充各种数据进一步阐述这一论点的。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周震虹  
向市场经济过渡中,我国消费需要的新变化周震虹消费需要受文化、环境、社会、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向市场经济过渡中,这些因素迅速变动、重组,引起我国消费需要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和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消费需要档次升级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排除了对消费...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宁吉喆  
我国目前正处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转轨时期,又处于从低收入水平向中下收入水平迈进的高速增长时期。投资体制的改革和大量投资的形成对于促进90年代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十分重要。而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过程中,投资政策的合理运用,又是投资改革和投资发展的基本保障。从投资政策赖以发挥的机制变化入手,分析投资政策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提出投资政策的目标、内容和措施,是本文基本的逻辑。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韩小明  张宇  
向市场经济过渡中的中央与地方关系韩小明,张宇当前,我国的经济改革进入了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全面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新阶段。整体化推进阶段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克服行政分权制的弊端,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中央和地方关系。本报告在总结中央和地...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兆铭  周鹏  
向市场经济过渡中的共有产权与市场●陈兆铭周鹏在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国家,存在着两个明显的制度特征:在产权制度上共有产权占主导地位,在经济运行机制上则是市场占主导地位。两者并存及其相互影响构成了过渡中特有的体制环境。本文将讨论过渡中共有产权...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郭克莎  
自从1998年以来,由于需求不足对经济增长的制约,更由于中央将扩张需要、促进增长的政策列为宏观经济政策的重点,我国的宏观经济问题集中表现为增长问题,甚至成为一个以速度为中心的问题。今年以来,美国经济的持续下滑对我国经济运行产生了越来越明显的影响。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继去年的回升之后又面临着波动的危险,速度问题再一次成为宏观决策部门和经济理论界关注的热点。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杰拉德·亚当斯  常修  
一 中国当前面临的是“两个转型”。首先,研究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必须要把“两个转型”结合在一起研究。第一种转型,是中国正从一个欠发达国家向发达的工业化国家过渡。第二种转型,是中国正从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宇  
从根本上讲,我国目前的经济体制还是含有市场因素的计划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只是我们的目标而不是现实。因而我们现在所面临的任务在于如何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这是一项极为艰巨、复杂的任务,我们必须重视对过渡理论的研究。本文试就过渡的实质、过渡的道路以及过渡的成本等问题作一分析、探讨。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朱显平,田威  
〕1996年俄罗斯经济继续滑坡,但是首次自推行市场经济以来出现了有利因素:通货膨胀、卢布贬值、预算赤字均得到控制,改善了宏观经济的发展环境。这种局面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有效地实行了货币政策,在抑制货币数量的增长速度、稳定汇率、降低利率等方面取得了成效。分析和了解俄罗斯货币政策有助于全面研究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俄罗斯经济的特点和趋势,为我所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许宪春  
本文从生产和需求两个角度对当前我国经济增长形势进行了分析。从生产角度,我国经济增长率表现出逐季回升的态势;从需求角度,最终消费和资本形成总额增长率逐季上升,对经济增长表现出较强的正拉动作用,货物和服务净出口表现为较大幅度的负增长,对GDP的负拉动作用逐季加大。本文还判断年底前我国经济增长将继续保持回升的势头。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国光  
本文对近年来中国经济的运行状况、特点、宏观调控政策与效应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分析研究,对21世纪初期中国经济增长的前景及其政策趋向进行了预期和展望。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国光  
In the 1990s China's economy started on the base of a low growth rate which was produced during the rectification of the overheated economy in the late 1980s.The annual growth rate of GDP rose rapidly from 3 8 percent(the lowest point) in 1990 to 14 2 percent(the highest point) in 1992.Up to 1993 ...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