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70)
- 2023(8186)
- 2022(6792)
- 2021(6312)
- 2020(5213)
- 2019(11844)
- 2018(11523)
- 2017(22282)
- 2016(12250)
- 2015(14351)
- 2014(14567)
- 2013(14633)
- 2012(14229)
- 2011(12835)
- 2010(13678)
- 2009(13272)
- 2008(13673)
- 2007(13106)
- 2006(12201)
- 2005(11687)
- 学科
- 济(73770)
- 经济(73703)
- 管理(46561)
- 业(36934)
- 企(32563)
- 企业(32563)
- 方法(23284)
- 数学(19431)
- 数学方法(19150)
- 地方(17638)
- 财(17104)
- 中国(16883)
- 制(14562)
- 业经(13831)
- 农(13624)
- 学(13563)
- 地方经济(12509)
- 银(11879)
- 银行(11873)
- 融(11339)
- 金融(11339)
- 行(11289)
- 务(10715)
- 财务(10676)
- 财务管理(10638)
- 策(10160)
- 体(10086)
- 企业财务(10083)
- 理论(9720)
- 贸(9465)
- 机构
- 大学(191628)
- 学院(189787)
- 济(88466)
- 经济(86422)
- 管理(71460)
- 研究(67821)
- 中国(58393)
- 理学(57314)
- 理学院(56649)
- 管理学(55781)
- 管理学院(55380)
- 财(45155)
- 京(42124)
- 科学(36871)
- 所(35115)
- 财经(33318)
- 江(32085)
- 中心(31657)
- 研究所(30372)
- 经(29975)
- 经济学(28223)
- 北京(27861)
- 农(25682)
- 州(25544)
- 经济学院(24798)
- 财经大学(24388)
- 范(24112)
- 师范(23931)
- 院(23480)
- 省(22302)
- 基金
- 项目(103686)
- 科学(81165)
- 研究(77931)
- 基金(75246)
- 家(63987)
- 国家(63443)
- 科学基金(54333)
- 社会(50461)
- 社会科(47731)
- 社会科学(47713)
- 省(38721)
- 基金项目(37994)
- 教育(35417)
- 自然(33228)
- 资助(32939)
- 自然科(32439)
- 自然科学(32434)
- 划(32182)
- 自然科学基金(31868)
- 编号(31036)
- 成果(27597)
- 部(23290)
- 重点(23019)
- 发(22587)
- 课题(22240)
- 国家社会(20873)
- 教育部(20559)
- 性(20532)
- 创(20043)
- 大学(20017)
- 期刊
- 济(118503)
- 经济(118503)
- 研究(68366)
- 中国(44958)
- 财(38571)
- 管理(34206)
- 融(27018)
- 金融(27018)
- 学报(25089)
- 科学(24421)
- 农(24006)
- 大学(20123)
- 教育(19639)
- 财经(19325)
- 学学(18687)
- 经济研究(18601)
- 技术(17960)
- 经(16931)
- 业经(15688)
- 农业(15184)
- 问题(14607)
- 贸(12091)
- 技术经济(11649)
- 国际(11468)
- 世界(10597)
- 理论(10068)
- 统计(10057)
- 经济管理(10027)
- 现代(9494)
- 业(9146)
共检索到3335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戴园晨
在迈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如何进行宏观经济管理,有着一系列理论问题需要探讨。宏观经济管理,通常包括管理手段的运用操作与方针政策两个方面,两者相比,后者更为重要,也更有待于探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谭崇台
向市场经济迈进是发展中国家的必由之路,但在其进程中必须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在实施调控时应注意;宏观调控必须是适时适度的;应当更多地采用经济手段;防止往昔的计划管理意识潜入宏观调控的思想;宏观调控是外生变量而非内生变量,因而不属于市场经济范畴;要防止工作人员滥用权力,把权力推入市场。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璟
宏观经济管理是国家及政府为了促进国民经济实现平稳运行而采取的一种对市场的干预手段。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企业要想壮大,离不开宏观经济管理的指导。本文从宏观经济管理的存在意义出发,探讨了中国宏观经济特征及所受影响,并分析了宏观经济管理对于企业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
企业 市场经济 宏观经济管理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我国这些年的实践表明,宏观经济管理的难度,主要在于它的具体操作。操作中的偏颇或失误,往往会在解决一个问题的同时引起两个或者三个新问题,宏观调控的成本有可能大于调控的收益,以至于不得不一再更换调控的目标和方法,引起“统——死——放——乱——统”的循环。总结这些年的经验教训,改进宏观经济管理的操作,需要探讨一系列问题,其中主要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房维中
中国宏观经济管理的基本任务,大体可以概括为,既要实现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又要防止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中国目前经济落后,人口众多,无论是增强国力,改善人民生活,还是解决大量的社会矛盾和问题,都需要经济有一个较快的发展速度。从当前的国际环境和国内条件来说,只要工作做得好,也有可能使经济发展得快一些。我们要抓住有利时机,加快发展经济。国际国内的经验表明,经济快速增长可能带来的最大危险是通货膨胀。因此,快要有个度,这个度就是快到什么程度不致于引起严重的通货膨胀。出现严重通货膨胀,经济快速增长就不可能持久,而且会造成社会的不稳定。 1993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取得重大成绩的一年,也是我国向...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章奇
经济公平是社会收入分配的公平,即社会成员的各项投入与其所得相符。公平与效率是互相促进的,经济公平是公平竞争和机会公平的统一。实现经济公平是一个渐进过程,必须克服平均主义,解决以往积累的不公平问题。目前我国群体外收入差距过大而群体内收入差距过小,应合理地拉开群体内收入差距以促进提高效率,并为经济公平目标确定数量界限。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谷岩
提高土地管理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地位目前,我国土地管理的最高行政长官是副部长级,从地方的机构设置来看,土地管理工作也没有摆在应有的高度,类似珠海市管理土地的毕竟是少数,而多数地区的土地管理仍游离于决策层之外。在地方的机构改革中,土地管理机构存在着不同形...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宋光茂 刘兴云
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如何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如何建立起适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宏观经济管理体制,这是经济工作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文祥
本文就新形势下国家审计如何更好地适应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发挥其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作用,分别从健全审计监督机制、完善审计监督职责、创新审计工作思路等不同角度提出了一些对策。
关键词:
国家审计 宏观经济管理 作用 对策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上海市审计学会课题组
国家审计在宏观经济管理中属于监督保障系统的一部分。国家审计能否发挥作用 ,关系到国家的宏观经济管理是否有效。尽管自国家审计机关成立以来 ,国家审计为国家加强和改进宏观经济管理提供了有益的信息和意见 ,但站在宏观经济管理角度来看 ,国家审计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明确国家审计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重要职责 ,解决各种矛盾 ,是国家审计发挥作用的关键
关键词:
国家审计 宏观经济管理 职责 体制改革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张文祥 王羚 马绪忠
国家审计作为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监督保障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当而且能够在国家的宏观经济管理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本文以国家审计与宏观经济管理的新型关系为视角,从国家审计的本质出发,结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组织体系,研究了国家审计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在分析当前我国国家审计在宏观经济管理中发挥作用的问题和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国家审计在加强和改进宏观经济管理中作用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谈丰
灰色系统理论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应用谈丰灰色系统理论是由邓聚龙教授于八十年代初创立并发展的。它是研究解决灰色系统分析、建模、预测、决策和控制的理论,它把一般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观点和方法延伸到社会经济、生态等抽象系统,结合运用数学方法,发展成一套解...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胡季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国家宏观经济平衡调控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调控机制的发挥和调控目标的实现,必须依靠一个能够达到内部高度协调一致的宏观经济平衡调控体系。作为宏观平衡调控体系的组成部分的宏观经济计划与作为宏观平衡调控手段之一的计划手段,既不同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指令性计划,实行宏观与微观大一统、政府部门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直接计划管理;又不能削弱乃至否定宏观经济计划的作用。而应同财政、金融等手段一起,主要通过综合运用经济政策、经济杠杆来实现间接平衡调控。这里的关键是要更新计划观念,转换计划职能,改进计划方法,使计划的内容和形式适应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胡乃武 王春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