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27)
2023(10021)
2022(8781)
2021(8051)
2020(6978)
2019(15739)
2018(15629)
2017(29933)
2016(16433)
2015(18238)
2014(17766)
2013(17440)
2012(16098)
2011(14422)
2010(14767)
2009(13931)
2008(13691)
2007(12531)
2006(10576)
2005(9466)
作者
(46795)
(39338)
(39152)
(37391)
(24788)
(18932)
(17988)
(15256)
(14593)
(13867)
(13224)
(13185)
(12361)
(12296)
(12253)
(12236)
(12235)
(11682)
(11553)
(11203)
(9777)
(9664)
(9487)
(8976)
(8870)
(8744)
(8737)
(8705)
(7887)
(7826)
学科
(65439)
经济(65370)
管理(42334)
(42288)
(34111)
企业(34111)
方法(30721)
数学(27129)
数学方法(26854)
(19370)
(18260)
贸易(18256)
(17860)
中国(17539)
(17223)
(14547)
业经(13515)
地方(12781)
(12647)
农业(12317)
(11176)
(10573)
财务(10549)
财务管理(10519)
(9986)
(9913)
银行(9881)
企业财务(9854)
(9766)
金融(9764)
机构
学院(230583)
大学(229878)
(94637)
经济(92696)
管理(85551)
研究(78331)
理学(73701)
理学院(72851)
管理学(71438)
管理学院(71007)
中国(58071)
科学(49237)
(48082)
(42585)
(41088)
(40425)
研究所(36942)
中心(36092)
业大(35437)
(35004)
财经(34223)
农业(32668)
(31014)
(30979)
师范(30617)
经济学(30016)
北京(29943)
(28317)
(27404)
经济学院(27334)
基金
项目(154147)
科学(120235)
研究(112161)
基金(110901)
(97870)
国家(96718)
科学基金(81461)
社会(70268)
社会科(66566)
社会科学(66543)
(60907)
基金项目(58234)
自然(52499)
教育(52105)
自然科(51235)
(51218)
自然科学(51216)
自然科学基金(50298)
编号(46398)
资助(45821)
成果(37661)
重点(35344)
(34160)
(33923)
(31998)
课题(31626)
科研(30197)
创新(29901)
教育部(29121)
大学(28957)
期刊
(103368)
经济(103368)
研究(64894)
中国(41247)
学报(38556)
(37564)
科学(34310)
(33716)
管理(29464)
大学(28422)
学学(26847)
农业(25442)
教育(23790)
技术(19420)
(18683)
金融(18683)
业经(18128)
经济研究(17475)
财经(16738)
(14449)
问题(14235)
(14010)
(13703)
(12001)
商业(11399)
国际(11302)
技术经济(11231)
图书(11207)
统计(10625)
世界(10585)
共检索到3364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熊美华  闫书祥  邵科  朱滨  
通过对向家坝坝上坝下不同地点和不同年龄的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enoti)样本的遗传结构进行计算和分析,从时空两个维度上评估向家坝水电站对圆口铜鱼种群所造成的影响。从10个采样点共获得254尾铜鱼,年龄分别在1~7龄,依据各年龄组样本数,将其分为5个世代群体。用于分析的线粒体DNA控制区的片段序列为944 bp,在254个序列中,共检测出变异位点40个,单倍型62种,共享单倍型比例较高,为37.1%(23/62)。254个个体的平均单倍型多样性(Hd)和平均核苷酸多样性(π)分别为0.947 09和0.004 89,遗传多样性相对较丰富。10个地理群体间的分化指数(Fst值)、分...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建武  汪登强  张燕  段辛斌  刘绍平  陈大庆  
采用6对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enoti)微卫星引物对长江重庆、沙市、湖口和常熟4个江段的铜鱼(Coreius heterodon(Bleeker))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PCR分析结果表明:6对引物均能成功扩增出DNA片段并具有一定的多态性,等位基因数在2~7个。每个群体的平均等位基因数为3.0~3.7,平均观测杂合度(Ho)在0.4844~0.6301,平均期望杂合度(He)在0.4695~0.5622,多态信息含量(PIC)范围在0.1638~0.7392。有部分微卫星座位在一些群体中偏离哈代-温伯格平衡。遗传距离分析表明沙市群体与常熟群体遗传距离最远,而重庆群体与湖口群体...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桂媛  陈静  段中元  马树清  
水电工程的建设对区域环境会产生不可逆转的重大扰动,生态环境监测与预警作为大型水电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为工程区域环境问题分析与研究提供详实的数据支撑,对区域生态环境的修复至关重要。以向家坝水电站为例,分析水电工程建设对区域环境产生扰动的特点,结合产生扰动的各环境要素,构建工程施工区环境监测体系。收集、整理相关监测数据,采用环境因子综合评价法对监测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价,结合各种环境因子的现状以及变化过程、总结区域环境总体状况的变化规律及空间分布。结果表明:自2007年工程大规模动工以来,区域的生态脆弱度大幅度升高,2008年达到顶峰,自2009年起环境开始改善,保持优于2007、2008年的状...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蒋晓华  周铭东  昝瑞光  谷鳘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罗婷  许文年  程虎  邱辉  夏露  赵冰琴  夏栋  
为探究水电站扰动区人工植被恢复后土壤质量及肥力的变化,以向家坝植被混凝土、厚层基材和框格梁3种典型边坡下优势物种荩草根际与非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土壤的养分和微生物生态化学计量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植被混凝土、厚层基材样地的养分平均含量均显著高于框格梁样地;植被混凝土、框格梁样地下土壤养分含量在根际存在一定的富集,以有机碳的富集作用最为明显,而厚层基材样地则表现为土壤全量养分在根际土壤中存在亏缺;(2)植被混凝土和框格梁修复模式样地的土壤微生物量为根际土壤较高,MBC/MBN、MBC/MBP表现为非根际土壤较高,3种样地下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生态化学计量比差异性显著(P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大命  唐晟凯  刘燕山  谷先坤  刘小维  殷稼雯  张彤晴  潘建林  
为了解江苏省湖泊大银鱼种群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基于PCR扩增与测序技术对太湖、高邮湖、洪泽湖和骆马湖4个群体共160尾鱼的线粒体Cyt b基因序列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60条Cyt b基因序列共发现25个变异位点,其中单一信息位点11个,简约信息位点14个。4个群体中共检测到23个单倍型,单倍型和核苷酸多样性分别为0.878±0.014和0.0021± 0.0001,呈现出高单倍型多样性和低核苷酸多样性模式。4个群体中,高邮湖群体的单倍型多样性最高(0.871±0.031),太湖群体的核苷酸多样性最高(0.0029±0.0001)。洪泽湖群体的单倍型和核苷酸多样性均最低,分别为0.755±0.455和0.0013±0.0001。分子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大银鱼群体间的遗传变异占15.13%,群体内的遗传变异占84.87%,遗传变异主要发生在群体内。遗传分化指数F_(st)值统计表明,高邮湖、洪泽湖和骆马湖群体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但均与太湖群体存在显著性差异,这表明应将太湖群体与其他3个群体作为不同的进化单元进行管理和保护。核苷酸不配对分布和中性检验结果均显示大银鱼经历了近期的群体扩张事件,推测扩张时间大约在10.3~4.1万年前,属于更新世晚期。虽然江苏省4个湖泊大银鱼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较高,但其资源量已经呈现出明显衰退迹象,应加强相应的渔业管理和保护措施,合理开发和利用大银鱼资源做到可持续发展。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李大命  唐晟凯  刘燕山  谷先坤  刘小维  殷稼雯  张彤晴  潘建林  
太湖新银鱼(Neosalanx taihuensis)是我国特有的银鱼种类,主要分布在长江和淮河中下游及其附属湖泊,近年来其资源量呈明显下降趋势。为了解太湖新银鱼遗传背景,本研究采用线粒体细胞色素b (Cytochrome b, Cyt b)基因序列,分析了江苏省太湖、高邮湖、洪泽湖和骆马湖4个太湖新银鱼野生群体共144尾样本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结果显示,太湖新银鱼Cyt b基因序列共发现29个变异位点,定义25个单倍型;平均单倍型多样性(H_(d))为0.682±0.037,核苷酸多样性(π)为0.00231±0.00021;4个群体中,高邮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最高(H_(d): 0.609±0.078; π: 0.00094± 0.00027),太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最低(H_(d): 0.343±0.107; π: 0.00075±0.00033)。分子方差分析(AMOVA)显示,太湖新银鱼群体间遗传差异(71.53%)大于群体内遗传差异(28.47%),遗传变异主要来自于群体间。遗传分化指数F_(st)值统计检验表明,骆马湖群体与太湖、高邮湖和洪泽湖群体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分子系统树和单倍型网络进化图分析显示,25个单倍型形成2个明显地理分支,一支由太湖群体、高邮湖群体和洪泽湖群体组成,另一支由骆马湖群体组成。中性检验和错配分布图分析表明,太湖新银鱼历史上发生过群体扩张。整体来看,太湖新银鱼野生种群遗传多样性较低,应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建议将太湖、高群体和洪泽湖群体作为整体进行管理和保护,骆马湖群体单独管理和保护。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炎炎  孙一丁  李潘明  许明辉  
对转Ac基因成恢448与转Ds基因成恢448杂交获得的11个组合F2群体进行了田间Basta抗性鉴定和Ac/Ds基因的PCR检测。分蘖期对362个F2植株喷施0.25%的Basta溶液,叶片保持绿色的抗Basta植株有175株,占48.34%,叶片变黄敏感植株有187株,占51.66%;不同组合抗感植株比例并不相同,只有N7符合孟德尔性状分离定律理论值的3∶1,其他的组合都不符合这个比例。Basta敏感植株PCR检测表明均含Ac而不含Ds;,抗Basta植株PCR检测表明所有植株均携带Ds,其中137株含Ac和Ds,37株不含Ac仅含Ds。表明利用抗Basta基因的特性可排除不含Ds植株,而D...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陈孟娟  李鑫  袁冬冬  孙帅杰  于光晴  户国  栾培贤  王万良  扎西拉姆  周建设  
为明确亚东鲑(Salmo trutta fario)育种群体遗传背景,为今后亚东鲑的育种工作及家系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通过分子标记共祖技术,对雅鲁藏布江渔业资源繁育基地的245尾亚东鲑育种群体的遗传背景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245个个体被分为6个群体,StfA1、StfC2和StfC3群体中多数个体来源于不同祖先,StfB1、StfC1和StfC4群体中多数个体具有单一的祖先来源;245个个体中基因组近交系数大于0.062 5的个体比例为19.6%(48/245),其中StfA1群体为36.3%(37/102),StfC2群体为5.9%(3/51),StfC3群体为4.3%(2/47),StfC4群体为50%(6/12);基因组近交系数大于0.125的个体有14个,基因组近交系数大于0.25的个体有1个;6个群体内共有115对个体为全同胞近交类型(CC≥0.25),958对个体为半同胞、祖孙或叔侄近交类型(0.125≤CC<0.125);6个群体间个体亲缘关系无全同胞近交类型,半同胞、曾孙或叔侄近交类型的个体对为101对;堂兄妹、半叔侄或曾祖孙近交类型的个体对为584对;基因流结果表明StfC3群体和StfC4群体基因交流最大,流向为StfC4群体到StfC3群体,其余各种群间也存在相当程度的基因交流。该亚东鲑繁殖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可能存在一定的种质衰退。StfC1、StfC2、StfC3和StfC4四个群体两两间均达到了近亲繁殖的程度,在今后的亚东鲑育种过程中可做为一个家系使用。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丽艳  苏永全  丁少雄  牛素芳  刘东腾  王军  
以往研究表明,福建近海的蓝圆鲹分属2个地理种群,即东海西部种群和闽南—粤东近海地方种群。为研究这两个群系的遗传结构,对蓝圆鲹闽东(30尾)和闽南(32尾)种群进行了AFLP分析,8对选择性引物在2个种群62个个体中,共扩增出563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364个。闽东和闽南种群的多态位点比例、Nei遗传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62.70%、58.97%,0.1875、0.1809和0.2878、0.2763。与其他鱼类对比显示,福建近海蓝圆鲹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高,说明种群遗传结构尚未遭到明显破坏;基因分化系数GST、Shannon遗传多样性指数和AMOVA分析均显示蓝圆鲹的...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熊美华  邵科  赵修江  朱滨  史方  
为科学地开展圆口铜鱼人工繁殖和增殖放流等保护工作,研究采用9个四碱基重复的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enoti)微卫星标记,对采自宜昌、三峡库区、宜宾、永善、巧家、攀枝花6个江段的199尾圆口铜鱼样本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依照采样点不同将圆口铜鱼分成6个群体,研究结果显示,9个微卫星标记均具有较高的多态性,各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AMOVA显示6个群体并未达到显著遗传分化水平。Structure分析将6个群体分为2组,三峡库区群体中部分个体与宜宾群体中部分个体为一组,其他为另一组。分子方差分析(AMOVA)结果与Structure分析结果间存在一定差异,可能原因在于AMOVA结果是将每个群体作为一个整体来显示的,而Structure分析结果是将每个群体按照个体数所占比例来显示的。因此,为避免遗传背景污染事件的发生,进行圆口铜鱼人工繁殖的遗传管理,分析比较放流群体和野生群体的遗传结构是必须的。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安丹丹  代应贵  邹习俊  
本研究采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以筛选出的7对引物,对采自贵州乌江的30尾四川裂腹鱼(Schizothorax kolzovi)遗传结构和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用7对引物获得的扩增片段数为5~73,扩增片段长度范围为69~500 bp,共计检出扩增位点856个。其中,多态位点796个,占扩增总位点数的92.99%。该种群含有30个基因型,其观测等位基因数(N_(a))、有效等位基因数(N_(e))、Nei多样性指数(H)、Shannon信息指数(I)平均值分别为1.9336、1.3388、0.2122和0.3387。个体之间遗传距离为0.1691~0.5319,平均为0.3068。根据遗传距离,采用UPGMA法和NJ法得到了拓扑结构相似的30个个体的系统树,该系统树由2个分支组成。其中,个体1为一个分支,而其余29个个体聚为另一个分支。乌江四川裂腹鱼种群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然而,受水电站建坝、河流污染和酷渔滥捕的影响,该种群分布区已缩小,种群数量减少,处于生态受威胁状态,需要开展对乌江四川裂腹鱼种群及种质资源的保护。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曾生元  李闯  景德道  林添资  余波  钱华飞  孙立亭  姚维成  杜灿灿  盛生兰  周义文  龚红兵  
【目的】本文分析了江淮稻区常规粳稻超级稻的遗传背景与产量结构。【方法】利用41对SSR标记和4个重要产量性状的基因内标记对江苏历年选育的常规粳型超级稻品种的遗传结构进行分析,并测定主要产量性状。【结果】武运粳7号(及其衍生系)是江苏粳稻高产(超高产)育种的骨干亲本,江苏高产品种间的遗传背景较为狭窄;产量构成方面:穗数是制约江苏常规粳稻单产的首要因素,半矮秆(株高在100105 cm左右)、直立或半直立穗(含dep1基因型)、单位面积有效穗数较高(大于310万穗/hm2)、中等单穗籽粒数(120140粒)、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伟  周琼  张沙龙  王龙涛  李博  张家波  
选用10对微卫星引物,对金沙江观音岩江段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enoti)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统计分析了有效等位基因数、观测杂合度、期望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等遗传学指标,结果显示所选用的10对微卫星引物均表现为高度多态性,共检测到等位基因数84个,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5.4296;观测杂合度0.8000~0.9333、期望杂合度0.7747~0.8414;多态信息含量为0.649~0.753;Shannon’s指数为1.5237~2.2602;Hardy-Weinberg平衡偏离指数为0.0326~0.1277。结果表明该江段圆口铜鱼群体遗传多样性较丰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