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61)
- 2023(15315)
- 2022(13433)
- 2021(12460)
- 2020(10593)
- 2019(24233)
- 2018(23672)
- 2017(45135)
- 2016(24854)
- 2015(27814)
- 2014(27537)
- 2013(27152)
- 2012(25074)
- 2011(22619)
- 2010(22396)
- 2009(20540)
- 2008(19996)
- 2007(17452)
- 2006(15478)
- 2005(13443)
- 学科
- 济(94665)
- 经济(94517)
- 管理(68122)
- 业(65087)
- 企(53307)
- 企业(53307)
- 方法(43570)
- 数学(37116)
- 数学方法(36675)
- 农(26775)
- 中国(24887)
- 学(24627)
- 财(23857)
- 业经(21144)
- 地方(20264)
- 制(18347)
- 农业(18017)
- 贸(17562)
- 贸易(17553)
- 易(17024)
- 理论(15720)
- 环境(15402)
- 和(15020)
- 技术(14953)
- 务(14030)
- 银(14029)
- 财务(13959)
- 银行(13952)
- 财务管理(13931)
- 融(13655)
- 机构
- 大学(355084)
- 学院(351106)
- 管理(136140)
- 济(133240)
- 经济(130281)
- 研究(124165)
- 理学(118305)
- 理学院(116858)
- 管理学(114549)
- 管理学院(113952)
- 中国(89575)
- 科学(82794)
- 京(77311)
- 农(68335)
- 所(64307)
- 业大(60336)
- 财(59963)
- 研究所(59428)
- 中心(55575)
- 江(55266)
- 农业(54206)
- 北京(48145)
- 财经(48085)
- 范(47548)
- 师范(46882)
- 院(45252)
- 经(43727)
- 州(41432)
- 经济学(39118)
- 省(38430)
- 基金
- 项目(249852)
- 科学(194001)
- 基金(180772)
- 研究(173498)
- 家(162561)
- 国家(161009)
- 科学基金(135553)
- 社会(107843)
- 社会科(101927)
- 社会科学(101896)
- 省(98177)
- 基金项目(96833)
- 自然(92270)
- 自然科(90015)
- 自然科学(89986)
- 自然科学基金(88380)
- 划(83679)
- 教育(78490)
- 资助(74363)
- 编号(68950)
- 重点(56637)
- 成果(54864)
- 部(53665)
- 发(53095)
- 创(51559)
- 科研(48715)
- 计划(48544)
- 创新(48182)
- 课题(47793)
- 大学(45036)
- 期刊
- 济(144824)
- 经济(144824)
- 研究(98455)
- 学报(68441)
- 中国(66353)
- 农(61419)
- 科学(59479)
- 大学(49941)
- 管理(48428)
- 学学(47268)
- 财(43537)
- 农业(42235)
- 教育(35784)
- 融(27327)
- 金融(27327)
- 技术(27188)
- 业经(24112)
- 财经(22887)
- 经济研究(22685)
- 业(22063)
- 经(19456)
- 科技(18985)
- 图书(18952)
- 问题(18829)
- 业大(18645)
- 版(18565)
- 资源(17000)
- 理论(15989)
- 林业(15801)
- 技术经济(15465)
共检索到5082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沈忱 吕平毓 冯顺新 王义成 倪广恒
为深入了解向家坝水库建成开始蓄水后,其下游江段的溶解氧浓度和饱和度的变化规律,对2012年7月至2013年11月间向家坝下游江段的溶解氧浓度与饱和度的时空变化情况进行了监测,并进行了其与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坝下断面在监测期间出现了3次溶解氧过饱和现象,但位于岷江入汇口以下的长江上游鱼类保护区干流基本未出现溶解氧过饱和现象;水库蓄水导致的流量变化以及随季节的水温变化均对坝下河道的溶解氧饱和度有影响;溶解氧浓度与河道水温及向家坝电站的发电流量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溶解氧饱和度与大坝中孔泄流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发电流量占总流量的百分比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因此,为了减少发生溶解...
关键词:
向家坝水库 下游江段 溶解氧 水温 流量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煜 戴会超
大坝通过坝身泄流时,巨大的洪水卷吸空气中的大量气体直泻到下游河床,造成下游河道特别是近坝区域气体含量过饱和,给下游水生生物带来不利影响,其中鱼类气泡病就是水体气体过饱和造成的典型病症。为探明大坝泄流对坝下河道溶解氧饱和度的影响,以三峡-葛洲坝区域坝下近坝区定点区域的溶解氧实测资料为基础,建立溶解氧饱和度的BP网络预测模型,对大坝不同运行工况进行下游溶解氧饱和度的预测仿真计算,并将仿真预测值与实测及数值模拟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得出BP网络模型能很好地逼近坝下近坝区指定区域的溶解氧饱和度,可根据大坝运行工况对下游水体溶解氧饱和度进行快速预测,为有效控制坝下水体溶解氧饱和度提供借鉴。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模型 溶解氧饱和度 仿真计算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晨笛 王兆印 李志威 赵娜 李文哲
水库底层低温低氧水从坝体下泄或渗漏,可能对下游生态产生不利影响。通过对湖北温峡水库下游温峡河2.25km河段的野外试验,测量溶解氧、水温等指标的日变化和沿程变化,开展复氧试验研究阶梯深潭结构和沙洲对溶解氧的影响,并取样分析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的沿程分布。结果表明,流速对水温与溶解氧日变化规律无明显影响。试验河段水温和溶解氧恢复很快,经过1.7km的河段,水温从12.3℃升高至30.0℃,且溶解氧饱和度基本达到饱和。河宽对水温恢复起重要作用,对溶解氧影响较小,对复氧速度基本无影响。流量通过改变淹没程度影响阶梯深潭的复氧能力。溶解氧在沙洲下游存在横向分布,滞水区溶解氧高于左右汊道。溶解氧是水库下游水...
关键词:
水库 溶解氧 水温 复氧 水生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余世鹏 杨劲松 刘广明 谢文萍
利用基于噪声辅助经验模态分解(EEMD)的改进型希尔伯特-黄变换(HHT),对三峡蓄水后8a的三峡日入库、出库流量和坝下各水文站日水情信号进行多尺度时频分析,并与连续小波和离散小波变换进行异同性比较。结果表明,三峡蓄水后2004~2011年三峡日入库、出库流量和宜昌、大通站日径流量均具显著的1a尺度主周期振荡规律,三峡季节性调蓄对坝下流量1a尺度的主周期振荡规律无显著影响。三峡蓄水后河口北支江水位的半月主周期振荡特征始终占主导地位,表明三峡调蓄影响下上游来水量变化对河口北支水位波动的影响权重小于河口自身海潮波动的影响权重。与离散小波变换固定频带下的信号分解比较,基于HHT的水文信号多尺度分解有...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青森 戴凌全 任玉峰 汤正阳 戴会超 刘新波 吴倩
为应对金沙江向家坝水库下游可能发生的船舶溢油等突发水污染事件,以向家坝水库下游宜宾江段为研究区域,基于实测地形和水文等数据建立起宜宾江段二维溢油扩散模型,模拟向家坝水库典型出库流量下,坝下1 km处船舶发生20 t溢油事故后油膜的漂移路径和扩散面积。结果表明:(1)通航期向家坝水库出库流量由小到大的过程中,溢油抵达不同水域和通过不同位置的用时明显缩短,抵达普安水厂的用时在1.58~3.05 h之间,通过普安水厂的用时在0.28~0.78 h之间,抵达宜宾水文站的用时在3.45~8.62 h之间,通过宜宾水文站的用时在0.33~1.62 h之间;(2)随着向家坝出库流量的增大,溢油的扩散面积呈递减趋势,平均厚度呈递增趋势,抵达普安水厂的溢油扩散面积在0.141~0.224 km~(2)之间,平均厚度在0.351~0.491 mm之间,抵达宜宾水文站的溢油扩散面积在0.229~0.423 km~(2)之间,平均厚度在0.205~0.328 mm之间;(3)枯水期水域面积较小,溢油在向下游漂移扩散过程中易黏附在弯曲河道两岸的浅滩和湿地,当向家坝出库流量为1650 m~(3)/s时,黏附在河道两岸的油膜总面积最大为0.137 km~(2),随着向家坝出库流量的增大,黏附在河道两岸的油膜面积越来越小。研究成果可为向家坝下游宜宾江段突发性水污染溢油事故应急抢险方案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茹辉军 李云峰 沈子伟 张燕 吴湘香 李荣 刘晓娟 倪朝辉
为掌握向家坝和溪洛渡水库蓄水前后,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质变化情况,基于2011年12月-2013年保护区渔业环境水质监测数据,对保护区该两阶段水质总体特征进行分析评价,并就水质指标变化做出分析。结果表明,蓄水前后保护区多数水质指标特征总体平稳,变异不大,仅悬浮物及重金属Zn、Cd和Pb变异较大。评价显示蓄水前后保护区水质总体良好,但总氮和总磷均超标,表明保护区存在有机污染的较高风险。蓄水后保护区水温、总氮和硝酸盐氮显著高于蓄水前,p H、悬浮物、氨氮、镁和重金属Cu、Pb、Cd和As显著低于蓄水前,说明蓄水对保护区水质指标可造成不同影响。
关键词:
向家坝 溪洛渡 鱼类自然保护区 水质评价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和来 吴野 顾家冰 刘玉涛 丁为民 赵三琴
[目的]增氧机作为提升水体溶解氧含量的关键设备,在水产养殖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在增氧过程中,溶解氧浓度的变化如何影响增氧机的增氧性能,至今仍是一个尚未明确的问题。[方法]为了深入探讨这一问题,本研究构建了增氧试验平台,选取曝气式、喷泉式、造浪式三种具有代表性的增氧机进行拓扑组合,共组成31种增氧方式,分别在20 ℃水温条件下进行增氧试验,以系统研究初始溶解氧浓度在增氧过程中对增氧机增氧性能的影响。[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在溶解氧浓度增量一定的条件下,随着溶解氧浓度的逐步增加,增氧时长呈现指数增长趋势;当溶解氧浓度低于7 mg·L~(-1)时,氧质量转移系数的变异系数均在8%以内,溶解氧浓度对氧质量转移系数的影响较小。且随着溶解氧浓度增量的增加,计算得到的增氧机增氧能力与标准中的计算结果越接近。当溶解氧浓度增量为6 mg·L~(-1)时,增氧机增氧能力的平均值偏差为0.009 g·h~(-1),标准差为0.044。[结论]本研究对于提高增氧机增氧效率、及其智能控制参数的确定和优化具有重要价值。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玉全 李健 王清印 刘德月
研究溶解氧(DO)含量、养殖密度及两者交互作用对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生长、存活率、蜕皮率、摄食量及饵料转化率(FCE)的影响,同时通过生产试验探讨中国对虾工厂化养殖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养殖密度显著影响中国对虾的体重增长量、存活率和体长增长量,影响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50尾/m3组(LSD,0.032 8 g.d-1,91%和0.041 5 cm.d-1)、200尾/m3组(MSD,0.030 0 g.d-1,61%和0.040 3 cm.d-1)、600尾/m3组(HSD,0.021 0 g.d-1,39%和0.034 8 cm.d-1)。养殖密度对中国对...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郑慧 李彬 荣小军 廖梅杰 陈贵平 张正 王岚 王印庚 邹安革
测定了不同盐度(20、25、30、35、40)和不同溶氧水平(充空气,DO 7~9mg/L)充纯氧,DO15~20mg/L;不充气,DO 2~5mg/L)对刺参体腔液中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溶菌酶(LZM)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变化的影响。盐度试验结果表明,盐度急性变化会引起刺参体腔液ACP、AKP、LZM活性的升高和SOD活性降低,其中第10天时盐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最大。溶氧试验显示,过饱和溶氧(DO 15~20mg/L)可使刺参体腔液ACP、AKP、LZM、SOD活性维持在较高水平,不充气组(DO 2~5mg/L)刺参体腔液中ACP、AKP、LZM活性出现短暂升...
关键词:
溶解氧 盐度 海参 非特异性免疫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宽意 刘正文 王春忠 王传海 史加达 胡耀辉
针对太湖梅梁湾生态净化示范区内重建的沉水植物存在的腐烂死亡问题及伴随的底层水体溶解氧偏低现象,在室外模拟生态系统内进行了低氧对沉水植物(苦草)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无论沉积物类型如何,一个月的低氧处理(溶解氧平均值为1.6mg/L)对苦草株重、株高、分蘖数及叶片数等指标的影响均不明显,对块茎的影响则较显著,表现为块茎数量与重量显著下降。对岸边沉积物处理组而言,低氧对苦草根系的影响显著,表现为根须变细且数量增加,根系活力明显下降,中心沉积物处理组则不显著。同时,低氧处理使岸边沉积物处理组的沉积物氧化还原电位显著下降、水体营养盐浓度上升,尤其是磷酸盐浓度显著增加,中心沉积物处理组的环境理化因子...
关键词:
低溶解氧 苦草 生长 沉积物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周晓梦 张秀梅 李文涛
为探究温度和溶解氧(DO)对仿刺参存活、代谢及运动能力的影响,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测定了水温为15°C、DO浓度为(1.0±0.1)mg/L低氧胁迫条件下大规格仿刺参[(39.35±0.40)g]单位时间内的移动距离和体表面积的变化;测算了水温15°C(适宜温度)、20°C和25°C条件下,2种规格[大(32.70±4.46)g、小(10.31±2.03)g]仿刺参在(1.0±0.1)mg/L低氧胁迫下的半致死时间(LT50),比较分析了3个温度水平(15、20及25°C)和3个DO水平[(1.0±0.1)、(3.0±0.1)及6.5 mg/L(正常DO含量)]交互作用下2种规格仿刺参的呼吸代谢强度。结果显示,水温15°C、(1.0±0.1)mg/L低氧胁迫下,随胁迫时间的增加,仿刺参运动速度总体呈现降低趋势,至胁迫72 h全部死亡;体表面积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整个胁迫期间,身体均处于伸长状态,至死亡仍显著高于对照组。(1.0±0.1)mg/L低氧胁迫时,水温15°C条件下大规格仿刺参半致死时间(LT50)为54.0 h,小规格为44.7 h;水温20°C条件下大规格仿刺参LT50为48.9 h,小规格为39.3 h;水温25°C条件下大规格仿刺参LT50为33.4 h,小规格为28.9 h。15°C组大小2种规格仿刺参的半致死时间均高于对应的20°C和25°C组,且大规格个体的低氧耐受能力高于小规格个体。相对于20°C和25°C组,在3个DO水平下,15°C组2种规格仿刺参的呼吸代谢均最为活跃,但与15°C常氧组相比,(1.0±0.1)mg/L低氧胁迫时仿刺参的呼吸代谢强度均受到明显抑制。研究表明,低氧胁迫下,仿刺参可能会通过拉长身体增加体表面积来增加氧气摄入量,并以减少运动、降低代谢强度等策略来应对低氧环境,延长存活时间。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志威 王兆印 贾艳红 李文哲
长江中下游河道存在数量众多的江心洲,三峡水库蓄水运行后这些江心洲的演变深为人们关注。选取2000~2011年宜昌、汉口、大通站的年均流量和输沙量,1999、2001、2003、2005、2007、2009和2011年长江中下游20个代表性江心洲的遥感影像,分析三峡水库蓄水前后水沙变化及江心洲面积变化过程,同时利用概念模型分析江心洲面积变化与流量和含沙量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1)三峡水库蓄水后(2003~2011年)宜昌、汉口、大通站的年均径流量较蓄水前分别减少6.1%、7.3%、9.5%,输沙量分别减小90.3%、72.1%、66.9%,平均含沙量分别减少了89.6%、70.8%、64.8%...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展 王林龙 李文涛 张秀梅
为了解金乌贼(Sepiaesculenta)精子对外界环境变化的响应和存活机制,分析测定了不同温度(16℃、20℃、24℃)和不同溶解氧(1 mg/L、3 mg/L、6 mg/L)条件下保存36 h后精荚能量物质含量、糖脂代谢关键酶活性以及精子激活后的活力变化。结果显示,温度和溶氧处理36h后精荚糖原和甘油三酯含量均显著低于未处理组(P0.05)。当温度从16℃升高至24℃时,精荚糖原含量逐渐下降,甘油三酯的含量则先降后稳;己糖激酶(HK)、乳酸脱氢酶(LDH)、丙酮酸脱氢酶(PDH)和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随温度升高而升高,脂肪酶(LIP)活性先升后稳;精子激活初期运动速度和不运动率随温度升高无显著变化,而快速运动率则先稳后降。当海水溶解氧从1 mg/L升至6 mg/L时,精荚糖原含量逐渐下降,甘油三酯含量先稳后降; HK、PDH、SDH活性随溶解氧上升呈逐渐上升趋势, LDH先升后降, LIP则先稳后升;精子激活初期运动速度和快速运动率随溶解氧升高呈先升后稳的变化趋势,而不运动率则呈先降后稳趋势。上述结果表明,精荚中的糖原和甘油三酯是精子的主要供能物质,精子较低的能量物质消耗为其长期存活提供了保障,低温和低氧环境可抑制精子的耗能,更利于其在精荚中长期存活。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柏慕琛 班璇 DIPLAS Panayiotis 肖飞
采用变化范围法(RVA)定量研究了丹江口水库蓄水后汉江中下游水文情势的时空变化,评估出汉江干流变化度最大的江段和水文特征指标类别,分析了其对应的生态影响,并针对汉江流域的四大家鱼和水华问题进行了敏感水文指标的变化度分析。结果显示:丹江口大坝蓄水后,汉江下游河道流量是中变化度占主导,比例范围为47~63%;水位是高变化度占主导,襄阳站和皇庄站高变化度的水文指标所占比例远大于其它站点,依次为53%和75%,各站水位较蓄水前下降了1~2 m。黄家港站高/低流量脉冲出现的频率减少(变化度为-0.49和-0.62),且持续的时间变短(变化度为-0.87和-0.74)。皇庄站和襄阳站流量和水位的月均值和极值较蓄水前减少,逆转次数在高RVA范围内较蓄水前增加(变化度为1.82)。四大家鱼产卵的敏感水文指标出现频率较蓄水前减少,且为中高变化度。下游河道枯水期流量和水位减小,增加了水华发生几率。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叶森 刘晶晶 宿宪朋 王芳
为查明溶解氧浓度对三疣梭子蟹(Portunustrituberculatus)争斗行为和能量代谢的影响,本研究利用室内构建的水生动物争斗行为观测系统,量化了(2.5±0.5)mg/L、(4.5±0.5)mg/L和(6.5±0.5)mg/L溶解氧浓度下三疣梭子蟹的争斗行为,测定了三疣梭子蟹肝胰脏中糖原以及血淋巴中葡萄糖和乳酸含量的变化,主要结果如下:(1)随着溶解氧浓度的降低,三疣梭子蟹争斗持续时间显著减少,在2.5mg/L处理组达到最小值,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P<0.05)。(3)随着溶解氧浓度的降低,三疣梭子蟹血淋巴中葡萄糖和乳酸含量均显著增加,肝糖原含量显著降低(P<0.05)。(4)在3个溶解氧浓度下,与争斗前的个体相比,争斗后三疣梭子蟹肝糖原的含量显著降低,血淋巴中葡萄糖和乳酸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研究结果初步表明,低氧条件下三疣梭子蟹无氧呼吸强度增加,能量供应效率降低且乳酸累积增加,三疣梭子蟹个体的争斗意愿和争斗强度降低,能量代谢的差异是导致其争斗行为表现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
关键词:
三疣梭子蟹 溶解氧 争斗行为 能量代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