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32)
- 2023(15020)
- 2022(13115)
- 2021(12206)
- 2020(10397)
- 2019(23883)
- 2018(23410)
- 2017(44772)
- 2016(24642)
- 2015(27557)
- 2014(27075)
- 2013(26764)
- 2012(24526)
- 2011(21992)
- 2010(21918)
- 2009(20005)
- 2008(19202)
- 2007(16483)
- 2006(14389)
- 2005(12396)
- 学科
- 济(96899)
- 经济(96790)
- 管理(68113)
- 业(65005)
- 企(53526)
- 企业(53526)
- 方法(47941)
- 数学(42408)
- 数学方法(41833)
- 农(25551)
- 中国(24384)
- 财(24155)
- 学(22979)
- 贸(21706)
- 贸易(21697)
- 易(21156)
- 业经(20334)
- 地方(20000)
- 农业(17214)
- 制(15477)
- 技术(15446)
- 理论(15213)
- 环境(15030)
- 和(14764)
- 务(14024)
- 财务(13948)
- 财务管理(13920)
- 出(13538)
- 融(13127)
- 金融(13126)
- 机构
- 大学(346735)
- 学院(343517)
- 管理(135998)
- 济(133146)
- 经济(130434)
- 理学(119289)
- 理学院(117893)
- 研究(116591)
- 管理学(115406)
- 管理学院(114820)
- 中国(83997)
- 科学(77127)
- 京(74127)
- 农(63813)
- 所(59633)
- 业大(58278)
- 财(58155)
- 研究所(55113)
- 江(52991)
- 中心(52654)
- 农业(50644)
- 财经(47533)
- 北京(45515)
- 范(44755)
- 师范(44164)
- 经(43374)
- 院(42437)
- 州(39615)
- 经济学(39527)
- 技术(36141)
- 基金
- 项目(247988)
- 科学(193373)
- 基金(180158)
- 研究(172705)
- 家(161054)
- 国家(159519)
- 科学基金(135330)
- 社会(108194)
- 社会科(102565)
- 社会科学(102535)
- 省(97550)
- 基金项目(95847)
- 自然(91807)
- 自然科(89670)
- 自然科学(89643)
- 自然科学基金(87982)
- 划(82474)
- 教育(79050)
- 资助(75005)
- 编号(68772)
- 重点(55806)
- 成果(54078)
- 部(53770)
- 发(51996)
- 创(51320)
- 科研(48339)
- 创新(47899)
- 计划(47362)
- 课题(47230)
- 教育部(45265)
- 期刊
- 济(137699)
- 经济(137699)
- 研究(94572)
- 学报(64867)
- 中国(61355)
- 农(56650)
- 科学(55552)
- 管理(47964)
- 大学(47495)
- 学学(44984)
- 财(42319)
- 农业(39282)
- 教育(34654)
- 技术(28181)
- 融(25492)
- 金融(25492)
- 业经(22935)
- 经济研究(22561)
- 财经(22347)
- 业(20807)
- 经(18936)
- 图书(18859)
- 科技(18640)
- 问题(18277)
- 版(17621)
- 业大(17426)
- 资源(16251)
- 技术经济(16243)
- 理论(15830)
- 统计(15825)
共检索到4880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青森 戴凌全 任玉峰 汤正阳 戴会超 刘新波 吴倩
为应对金沙江向家坝水库下游可能发生的船舶溢油等突发水污染事件,以向家坝水库下游宜宾江段为研究区域,基于实测地形和水文等数据建立起宜宾江段二维溢油扩散模型,模拟向家坝水库典型出库流量下,坝下1 km处船舶发生20 t溢油事故后油膜的漂移路径和扩散面积。结果表明:(1)通航期向家坝水库出库流量由小到大的过程中,溢油抵达不同水域和通过不同位置的用时明显缩短,抵达普安水厂的用时在1.58~3.05 h之间,通过普安水厂的用时在0.28~0.78 h之间,抵达宜宾水文站的用时在3.45~8.62 h之间,通过宜宾水文站的用时在0.33~1.62 h之间;(2)随着向家坝出库流量的增大,溢油的扩散面积呈递减趋势,平均厚度呈递增趋势,抵达普安水厂的溢油扩散面积在0.141~0.224 km~(2)之间,平均厚度在0.351~0.491 mm之间,抵达宜宾水文站的溢油扩散面积在0.229~0.423 km~(2)之间,平均厚度在0.205~0.328 mm之间;(3)枯水期水域面积较小,溢油在向下游漂移扩散过程中易黏附在弯曲河道两岸的浅滩和湿地,当向家坝出库流量为1650 m~(3)/s时,黏附在河道两岸的油膜总面积最大为0.137 km~(2),随着向家坝出库流量的增大,黏附在河道两岸的油膜面积越来越小。研究成果可为向家坝下游宜宾江段突发性水污染溢油事故应急抢险方案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沈忱 吕平毓 冯顺新 王义成 倪广恒
为深入了解向家坝水库建成开始蓄水后,其下游江段的溶解氧浓度和饱和度的变化规律,对2012年7月至2013年11月间向家坝下游江段的溶解氧浓度与饱和度的时空变化情况进行了监测,并进行了其与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坝下断面在监测期间出现了3次溶解氧过饱和现象,但位于岷江入汇口以下的长江上游鱼类保护区干流基本未出现溶解氧过饱和现象;水库蓄水导致的流量变化以及随季节的水温变化均对坝下河道的溶解氧饱和度有影响;溶解氧浓度与河道水温及向家坝电站的发电流量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溶解氧饱和度与大坝中孔泄流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发电流量占总流量的百分比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因此,为了减少发生溶解...
关键词:
向家坝水库 下游江段 溶解氧 水温 流量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孙立元 危起伟 张辉 王成友 杜浩 谢晓
为了探明长江上游向家坝至宜宾44 km江段鱼类在枯水期(1—4月)的分布特征,2006—2012年期间采用裂波式探鱼仪BioSonics DT-X对该江段进行了7次水声学调查,并使用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ADCP)采集流速等环境特征数据,此外,还在2011年3月同期进行试验性捕捞。水声学探测目标(Max.(TSc)≥-45 dB)的平均强度为(-42.32±5.02)dB,推算平均体长为22.71 cm。试验性捕捞共采获20种鱼类,平均体长21.31 cm。鱼类在研究区域呈现聚集分布的特征,主要分布在横河口、岷江口、南广河口三处河口以及打铁窝、李家沱两处深水区。分析认为枯水期该江段鱼类对环境有...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亚娇 李怀恩 沈冰
蓄洪排沙是冯家山水库的排沙方式,然而在实际调度运行过程中,对入库洪量和出库排沙泄量的调配缺乏共性关联,排沙泄量未能从定性定量上予以科学界定。针对此问题,文章对冯家山水库蓄洪排沙过程进行了研究,采用RBF网络建立了该水库出库含沙量预测模型,模型根据沙峰、洪峰入库时间与开闸排沙时间的不同分别选择网络结构。采用冯家山水库历史排沙资料对模型进行检验的结果表明,模型训练及检验结果确定性系数均较大。可见,采用RBF网络建立的出库含沙量预测模型是可行的。
关键词:
RBF网络 冯家山水库 出库含沙量 预测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周雪 王珂 陈大庆 刘绍平 段辛斌 汪登强 高雷
为探究生态调度对长江中游四大家鱼繁殖的影响,并了解影响家鱼产卵的关键生态水文指标的量化范围,于2013—2017年5—7月三峡水库生态调度期间在长江中游监利江段进行了鱼类早期资源调查,同时对采集到的四大家鱼卵苗与生态水文指标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家鱼卵苗量与流量增长率呈显著正相关。每年6月下旬的生态调度,监利江段涨水持续时间为4 d及以上,流量增长率为1 600~2 833 m~3/(s·d)时,家鱼卵苗发生量较大,可占年总规模的45%以上。三峡水库生态调度涨水过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监利江段四大家鱼繁殖的水文需求,对减缓三峡水库运行引起的长江中游鱼类繁殖的不利影响和维持鱼类种群资源补充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李祥艳 田辉伍 蒲艳 唐锡良 严忠銮 陈大庆 刘绍平 段辛斌
本研究于2017―2019年的每年4―7月在宜宾江段开展鱼类早期资源调查。结果显示,宜宾江段现有鱼类22种,隶属于3目5科,以鲤科(Cyprinidae)鱼类为主,其中,产漂流性卵鱼类13种,特有鱼类6种。不同鱼类繁殖时间具有明显的年内和年间差异,但均在6月进入繁殖盛期。2017―2019年,鱼卵总径流量分别为12.10×10~(6)、70.42×10~(6)和35.77×10~(6)粒,鱼苗总径流量分别为30.95×10~(6)、41.47×10~(6)和39.44×10~(6)尾,其中,特有鱼类3年累计总卵径流量为15.91×10~(6)粒。经推算,在宜宾江段分布着多个产漂流性卵鱼类的产卵场,规模较大的产卵场主要分布在周坝、桃子湾和华龙码头3处。吻■(Rhinogobio typus)产卵场从东岳庙至向家坝坝下均有分布,3年累计产卵量最大达40.93×10~(6)粒,且吻■产卵场有向下游迁移的趋势。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产卵场主要分布在马铭溪码头和桃子湾。CCA分析结果显示,水位、水温和流量等环境因子对鱼卵密度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犁头鳅(Lepturichthys fimbriata)和花斑副沙鳅(Parabotia fasciata)在水温和流量较高时产卵;草鱼和小眼薄鳅(Leptobotia microphthalma)繁殖条件相近,与水位、流量和流速相关性较高;吻■和铜鱼(Coreius heterokon)产卵受溶解氧和透明度变化的影响较大。虽然受到金沙江下游梯级水电开发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但宜宾江段作为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仍是多种鱼类产卵繁殖的重要分布区,近年来,资源量呈上升趋势缓慢恢复。建议加强该江段早期资源研究,开展生境保护与修复,落实好“十年禁渔”,以促进资源恢复。
关键词:
长江上游 宜宾江段 种类组成 鱼类资源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胡飞飞 朱挺兵 龚进玲 杜红春 孟子豪 郭祉宾 杨德国
为科学评价长江十年禁渔政策在金沙江下游水库的初步实施效果,实验于2020年11月和2022年5月在金沙江下游向家坝水库开展了渔获物调查和水声学调查,并分析了鱼类资源的变化情况。渔获物调查结果显示,2020年11月共采集到鱼类2科9种,其中?、瓦氏黄颡鱼占优势地位;2022年5月共采集到鱼类5科14种,其中蛇、瓦氏黄颡鱼占优势地位。水声学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年间、不同区域、不同水层间的鱼类目标强度分布存在显著性差异;2022年5月的鱼类密度(0.60尾/1 000 m~3)高于2020年11月(0.46尾/1 000 m~3),鱼类资源在时空分布上呈现不均匀性;不同调查时期的鱼群密集区域存在一定的差异,2020年11月大部分区域之间差异不显著,2022年5月则差异显著;2022年5月的上层鱼类密度(0.44±0.83尾/1 000 m~3)显著大于2020年11月(0.06±0.15尾/1 000 m~3);不同水层的鱼类分布差异显著,2次调查均表现为下层大于中、上层;估算得到向家坝水库鱼类资源尾数分别为3.22×10~6尾(2020年11月)和3.53×10~6尾(2022年5月)。综上所述,水声学调查方法适用于金沙江下游水库的鱼类资源监测工作,十年禁渔实施后向家坝库区鱼类资源已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朱妮妮 秦爱丽 郭泉水 朱莉 许格希 裴顺祥
消落带植被是三峡水库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确保水库安全和库岸社会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消落带植被的空间分布及优势植物组成是消落带治理植物材料选择的重要依据。本研究基于三峡水库干流巫山—秭归段典型消落带的植被调查,研究消落带植被的物种多样性、植物生活型、优势植物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海拔的下降,消落带植被的物种多样性减少;1年生草本植物在群落中所占比例增加,多年生草本植物所占比例因地而异(巫山消落带为增加,秭归消落带为减少),木本植物所占比例减少。淹水较深区段消落带植被的优势植物主要是莎草科的莎草和禾本科的狗牙根、毛马唐、狗尾草及菊科的鬼针草等;淹水较浅区段的优势植物种...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雷 危起伟 吴金明 杜浩 谢晓
于2011年5~7月和10月在长江干流宜宾江段进行了鱼类资源调查。共采集到鱼类62种(亚种),隶属于4目10科40属,其中19种为长江上游特有鱼类。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enoti)、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鲫(Carassius auratus)、长薄鳅(Leptobotia elongate)、中华沙鳅(Botia superciliaris)、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铜鱼(Coreius heterodon)、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鲇(Silurus asotus)等为宜宾...
关键词:
长江 宜宾江段 群落结构 渔业资源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博 郜星晨 黄涛 姜伟
于2014~2020年5~7月在长江中游宜昌江段开展鱼类早期资源监测,并对监测期间的四大家鱼自然繁殖状况与生态水文指标进行了相关性分析,评估生态调度实施效果,识别影响四大家鱼自然繁殖的关键生态水文指标。结果显示:(1)2014~2020年各年间宜昌江段四大家鱼鱼卵径流量为1.76~86.11亿粒,总体呈上升变化,共出现16次四大家鱼繁殖高峰,主要集中在5月下旬至6月下旬出现;四大家鱼鱼卵组成以鲢(61.12%)和草鱼(30.77%)为主,鳙和青鱼比例分别为3.45%和4.64%;鲢和草鱼繁殖盛期持续较长,青鱼和鳙相对较晚。(2)2014~2020年三峡水库共开展的11次生态调度中,有9次出现对应的四大家鱼繁殖高峰,除2020年外,生态调度期间鱼卵径流量占监测期间总卵量的比例变化范围为20.15%~78.35%,生态调度期间家鱼单日鱼卵径流量均高于非生态调度期间,证实生态调度的实施可促进四大家鱼自然繁殖。(3)各年四大家鱼繁殖期间鱼卵逐日密度和流量呈显著正相关(R=0.72~0.97,p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龙良红 徐慧 纪道斌 严萌 刘德富
水温是水环境评价的重要因子之一,其对水生态系统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起着重要作用。为了分析向家坝水库运行期内的水温分布特征及其成因,本文建立CE-QUAL-W2立面二维水温模型,并基于2014年野外原位监测水温数据对模型可靠性进行了验证,应用其对水温分布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发现向家坝水库水温存在季节性垂向分层,4~6月中上层水体(水深0~60 m)受入流水温和气温回升影响迅速升温,表底温差达10℃,垂向分层加剧;7、8月水库泄洪加快了库区水体交换,底层水温迅速升高,中间等温层水体厚度增加,表底温差减小在2℃内,9月以后表底温差进一步缩小,垂向水温分层逐渐消失。通过分析发现:气象要素、入流水温、电站取水口高程、泄洪方式成为影响向家坝水温分布的主要因素。入流水温的变化只影响水库水温波动范围,对其垂向分层结构影响较低;表层水温受气象条件影响显著;取水口高程和泄洪方式决定了水温的垂向结构。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先炳 杨胜发 杨威 李文杰 肖毅 胡江 王丽 童思陈
为丰富长江上游鱼类早期资源及其空间分布的资料,探寻鱼类产卵与水文动态过程的相互关系,于2019年6-7月对上游宜宾-江津与涪陵-丰都江段鱼类早期资源和涨水动态过程进行了监测。结果显示:调查期间共采集到鱼卵2 034粒,仔鱼1 086尾,隶属于4目7科54种(鱼卵18种,仔鱼53种),其中长江上游特有鱼类9种;优势种类为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鳙(Aristichthys nobilis)、草鱼(Ctenonpharyngodon idellus)、长吻■(Leiocassis longirostris)和铜鱼(Coreius heterodon)。大规模产卵发生在持续涨水2 d以后,且南溪-江津和涪陵-丰都江段所需的涨水条件差异很大。空间分布上,江津上游早期资源种类明显多于下游的涪陵和丰都,其中仔鱼的种类占了70%,上游鱼卵数量虽少但发育阶段分布更广泛。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郭艳娜 冯新斌 闫海鱼 钱晓莉 孟博 姚珩
2006年1~12月,每月采集乌江流域梯级水库入出库河流水样,用两次金汞齐-冷原子荧光光谱法和蒸馏-乙基化结合GC-CVAFS法测定了水中总汞和甲基汞的浓度。结果表明:(1)入出库河流中总汞年均加权浓度分别为3.17和2.34 ng/L,甲基汞为0.14和0.18 ng/L。(2)不同水库入出库河流中总汞和甲基汞的时空分布特征不同,位于上游第一级的普定和洪家渡水库入库河流中总汞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趋势,且显著低于出库河流;而甲基汞的季节变化在出库河流中较为明显,而且库龄大的普定、东风、乌江渡水库出库河流中甲基汞浓度显著高于入库河流。(3)相关分析发现水库入库河流中总汞、甲基汞浓度主要受悬浮颗粒物的...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熊义杰
本文针对目前流行的技术溢出效应概念的局限性,指出溢出效应应该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概念,即应该等于要素的扩散与聚集的差。同时根据技术溢出与载体的不可分性,指出溢出效应不是单一形式的简单溢出,其表现形式包括人员形式、资本形式、文化形式三种不同形式的溢出,进而从溢出效应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出发阐述了影响技术溢出效应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技术扩散 溢出效应 聚集 区域经济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潇潇 黄弘 赵金龙 章翔 宋广恒
有坡度下持续泄漏溢油流淌火的特性研究可以为溢油流淌火灾事故的预防和救援提供重要理论支撑。该文通过点源持续泄漏溢油流淌火实验,观测了不同坡度下持续溢油流淌火的扩散和燃烧过程,并测量了扩散速率。根据实验中是否观察到稳定过程与收缩过程,将溢油流淌火的扩散过程随坡度的变化划分为3个阶段。通过分析扩散过程中重力、摩擦阻力与表面张力随角度的关系,对于玻璃表面上的正庚烷流淌火,3个阶段可以划分为坡度为0~3°时表面张力主导的扩散过程、坡度为4°~5°时摩擦阻力主导的扩散过程以及坡度大于5°时重力主导的扩散过程。
关键词:
火灾事故 流淌火 坡度 扩散速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