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53)
2023(8085)
2022(6532)
2021(6088)
2020(5043)
2019(11223)
2018(11284)
2017(21482)
2016(11967)
2015(13147)
2014(13036)
2013(12859)
2012(11608)
2011(10032)
2010(10241)
2009(9954)
2008(10369)
2007(9051)
2006(8196)
2005(7690)
作者
(29840)
(24786)
(24739)
(24265)
(15820)
(11704)
(11392)
(9306)
(9283)
(9147)
(8686)
(8356)
(8197)
(8150)
(8070)
(7644)
(7430)
(7250)
(7098)
(6966)
(6441)
(5969)
(5872)
(5775)
(5674)
(5673)
(5622)
(5530)
(4983)
(4905)
学科
管理(44607)
(38863)
经济(38782)
(36359)
(33422)
企业(33422)
(32074)
(21841)
税收(20400)
(20224)
(18113)
财政(15860)
(15157)
财务(15139)
财务管理(15092)
企业财务(14370)
中国(13721)
(13077)
(12742)
方法(12722)
体制(11313)
业经(11094)
数学(10701)
(10686)
数学方法(10575)
(9316)
银行(9311)
(8709)
(8460)
制度(8457)
机构
大学(155252)
学院(154761)
(65749)
经济(64365)
管理(57687)
研究(51911)
(49449)
理学(48292)
理学院(47812)
管理学(47313)
管理学院(46970)
中国(41808)
财经(32802)
(32262)
(29450)
科学(26841)
(26070)
(25349)
财经大学(23886)
中心(22935)
研究所(21411)
经济学(21380)
北京(20673)
(19583)
经济学院(19122)
(18839)
(18609)
(18481)
师范(18353)
(18230)
基金
项目(93291)
研究(74546)
科学(73852)
基金(67898)
(57270)
国家(56766)
科学基金(49371)
社会(48840)
社会科(46295)
社会科学(46282)
(35227)
基金项目(34746)
教育(34199)
编号(31167)
(29142)
成果(28445)
自然(28208)
自然科(27533)
自然科学(27527)
自然科学基金(27046)
资助(26871)
(25761)
(21740)
(21649)
课题(21572)
国家社会(21094)
重点(20978)
项目编号(20373)
(19927)
教育部(19520)
期刊
(79098)
经济(79098)
研究(60519)
(46043)
中国(37815)
管理(23092)
教育(19988)
学报(19386)
(17797)
(17473)
金融(17473)
财经(17341)
(16949)
科学(16881)
大学(16003)
(15745)
学学(14774)
(14773)
税务(13998)
经济研究(13484)
技术(12261)
会计(11677)
财会(11473)
业经(10792)
农业(10321)
(10296)
财政(10296)
问题(9823)
(8170)
通讯(7406)
共检索到2633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张曙光  
1994年税制改革已进入了第十个年头,2003年的税收收入也以全年增收3458亿元、增长20.3%、破2万亿元大关(20461亿元,不含关税和农业税)的高位竖立了新的里程碑。为了全面分析中国税收收入突飞猛进的原因,把握今后税收制度改革走向,国家税务总局中国税务杂志社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邀请诸领域专家,于2004年1月3日联合举办了“税收形势专家分析会”。会上专家们对有关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本期特将专家发言刊出,以飨读者。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迎秋  
我国财政制度改革的更高目标──建立公共财政刘迎秋经过15年的改革,虽然我国财政体制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到目前为止,现行体制与我国要建立的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要求之间还存在着相当大的距离,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财政和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展望1994年,...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随新玉  
我国现行行政收费存在诸多问题,已给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从公共财政角度分析税费制度改革的理论依据、必要性及相关实施措施,加快推进税费制度改革步伐,对于规范公共财政收入形式,健全公共财政体系,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冯曦明  
本文从公共财政架构下对地方税制的要求入手,剖析了现行地方税制存在的制度问题、管理问题以及立法问题,提出了我国目前公共财政框架下地方税制改革的一些构想。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肖加元  
城乡分割的二元税制加重了农民负担,降低了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也有悖于市场经济的公平原则;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上,政府存在着职能缺位,这些都不利于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财政。当前统一城乡税制面临着财政资金压力、税收征管能力、二元经济结构等方面因素的限制。统一城乡税制需要逐步完善城乡税收体系、加大政府对农村公共品投入以及深化基层人事制度改革和促进农业产业化等方面的配套改革。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作为一个蝉连7年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第一的县级市,江苏省江阴市的经济社会发展走在国内同类城市前列。2008年被中央确定为改革开放30周年全国18个典型地区之一,被中央调研组誉为"科学发展的先行者"。改革开放30多年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艾伦·希克  王宇  
基于财政压力,各国政府着手探索新公共管理的创新措施及公共财政管理的市场化。新公共财政管理改革的基石是通过放松行政管制和财政控制来释放管理潜能,强化行为和结果之间的问责机制。许多国家实施了公共财政管理创新,但不认同新公共管理的原则和工具。政府对相关信息的垄断、立法机构职责有限等原因,削弱了公共财政管理的透明度。对于财政规则是否列入财政责任法,目前的趋势一是将财政规则复杂化,以应对不同的经济情景;二是采用两个及两个以上的财政规则,以对财政政策进行约束。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白重恩  毛捷  
将税式支出纳入政府预算,对于完善预算体制、提高政府预算的透明度、全面评估政府各项支出的绩效和改进预算编制方法具有重要意义。财政体制相对成熟的OECD国家,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陆续建立了各自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温来成  
针对近年来税式支出再度泛滥的问题 ,本文从公共财政理论出发 ,提出将其纳入财政预算 ,进行规范化管理的主张 ,包括税式支出的评价、运用方向、管理手段等方面。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韦志超  易纲  
物业税改革的推行需要地方政府的支持和配合,而地方政府将会主要考虑两个问题:物业税改革是否会导致地方公共财政出现断层?未来的物业税将在地方公共财政中起多大作用?只有这两个问题正确处理好了,物业税改革才可能顺利推行,不然的话,中央政府必须提供特别强的激励。本文就以上两个问题展开讨论,在相关假设基础上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只要政府措施得当,物业税改革是可行的,并将对地方财政与地方政府行为产生深远影响,有利于地方政府职能转变,而物业税也将在地方财政中扮演重要角色。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迎春  李金峰  
近一段时期,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要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特别指出,税收体制改革是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重点之一。公共财政的职能范围是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口径界定的,它以追求公共利益为己任,“拿众人之钱办众人之事”是公共财政的出发点和归宿。公共财政的基本原则是公正、规范、透明。而我国现行的消费税实行的价内税,违背了公共财政的基本原则,必须进行改革。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袁诚  刘梦园  马天骄  
2011年10月15日至16日,由北京大学中国公共财政研究中心主办的第六届中国公共财政论坛在北京大学隆重召开。论坛立足于改革开放30年以来的中国社会实践,以"中国税制改革和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围绕"中国税制改革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和"税制改革与新税种设立"等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陈硕  
本文发现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地方公共品供给水平有下降趋势,同时发现较高的公共品供给水平总是和较高的地方财政自主权联系在一起。本文应用分省面板数据,特别利用了1994年分税制改革导致的地方财政自主权的跨时和跨区变化,为上述假设提供了实证证据。本文认为中国在财政分权化过程中面临的一系列既有制度设置可以作为上述因果关系的解释机制。一系列测量偏误和模型选择的检验显示本文的实证结论是稳健的。基于中国的研究支持了那些认为财政分权而不是集权将改善地方公共品供给水平的观点。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童道友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实事求是的正确思想路线的指引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突破和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湖北省财政实现了由单纯的供给财政、建设财政向效益财政的转变。效益财政建设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涌现了一大批理论研究成果,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财政理论的发展,积累了较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湖北的改革和建设事业做出了一定贡献,在全国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黄瑞新  蔡汉波  
一、公共财政与国家财政 岂能是名词翻译之误 在理论界,许多学者认为我们不应该把Public Finance译为国家财政,好象国家财政的矛盾与问题都是词没有译好造成的。其实,西方国家把其政府理财活动称为“公共财政”,我们也可以译为国家财政(都是政府的理财活动),“财政”一词本来就是从英文中来。问题是不能把国家财政出现的矛盾归结为词的译法不好,我国的财政又确实还不是公共财政,称之为国家财政比较合适,土生土长的国家财政理论与公共财政理论的差别较大。以国家分配论为主流的国家财政理论是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