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55)
- 2023(11304)
- 2022(9813)
- 2021(9218)
- 2020(7667)
- 2019(17800)
- 2018(17940)
- 2017(35034)
- 2016(19191)
- 2015(21503)
- 2014(21472)
- 2013(21402)
- 2012(19634)
- 2011(17539)
- 2010(17347)
- 2009(15792)
- 2008(14980)
- 2007(12775)
- 2006(11124)
- 2005(9568)
- 学科
- 济(73881)
- 经济(73808)
- 管理(53514)
- 业(50528)
- 企(39337)
- 企业(39337)
- 方法(33167)
- 数学(28693)
- 数学方法(28373)
- 农(20471)
- 学(19258)
- 中国(18829)
- 地方(17283)
- 业经(16794)
- 财(16475)
- 环境(15089)
- 农业(13692)
- 贸(12706)
- 贸易(12700)
- 和(12666)
- 制(12541)
- 易(12287)
- 理论(11764)
- 划(11172)
- 技术(11165)
- 务(10194)
- 财务(10134)
- 财务管理(10118)
- 银(9905)
- 银行(9869)
- 机构
- 大学(263020)
- 学院(261004)
- 管理(107664)
- 济(97619)
- 经济(95189)
- 理学(93504)
- 理学院(92414)
- 管理学(90807)
- 管理学院(90341)
- 研究(87152)
- 中国(63947)
- 京(57974)
- 科学(57338)
- 农(44663)
- 所(43499)
- 财(42533)
- 业大(42509)
- 中心(40327)
- 研究所(40057)
- 江(37730)
- 北京(36559)
- 范(35815)
- 师范(35498)
- 农业(34994)
- 财经(34674)
- 院(32335)
- 经(31588)
- 州(31433)
- 师范大学(28781)
- 经济学(27709)
- 基金
- 项目(188198)
- 科学(147132)
- 研究(136778)
- 基金(135441)
- 家(118359)
- 国家(117379)
- 科学基金(100734)
- 社会(84417)
- 社会科(79808)
- 社会科学(79783)
- 省(73499)
- 基金项目(73367)
- 自然(66828)
- 自然科(65149)
- 自然科学(65137)
- 自然科学基金(63940)
- 划(62530)
- 教育(61101)
- 编号(56818)
- 资助(54670)
- 成果(45262)
- 重点(41752)
- 部(40442)
- 发(40316)
- 创(38894)
- 课题(38162)
- 创新(36223)
- 科研(35949)
- 项目编号(34572)
- 大学(34302)
- 期刊
- 济(106429)
- 经济(106429)
- 研究(72594)
- 中国(51554)
- 学报(43738)
- 科学(40207)
- 农(40061)
- 管理(36700)
- 大学(32092)
- 学学(29922)
- 财(29717)
- 农业(28275)
- 教育(28245)
- 技术(21391)
- 图书(19717)
- 融(19571)
- 金融(19571)
- 业经(18472)
- 经济研究(15750)
- 财经(15423)
- 资源(14450)
- 业(14043)
- 问题(14004)
- 理论(13725)
- 科技(13642)
- 书馆(13323)
- 图书馆(13323)
- 经(13031)
- 实践(12972)
- 践(12972)
共检索到3754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冶建明 谢斯琦
[目的]厘清吐鲁番市2000—2018年土地利用转型及生态服务价值时空演变特征,探讨生态服务价值与地类转型的相互关系,可为如何合理规划区域土地资源的同时实现生态服务功能的改善和提升提供依据。[方法]基于5期土地利用遥感影像数据,采用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模型及修正后的生态服务价值系数,结合改进的交叉敏感性系数模型分析生态服务价值对土地利用转型的敏感程度。[结果](1)区域以草地、未利用地及耕地等地类为主,建设用地、耕地持续扩张,水域、草地不断减少,其中以草地与水域、耕地及未利用地之间的转型为主;(2)研究时段内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现“先减后增再减”的动态变化趋势,高值区主要分布于北部山区以及中部绿洲平原区域;(3)生态服务功能对林地、水域、草地及未利用地向其他地类转型敏感性响应程度较高;草地、建设用地与未利用地转型的高敏感区分布较广,未利用地与水域、建设用地间转型的低敏感区分布较广。[结论]区域应加强对水域、林地、草地等生态系统的保护,在发展经济建设的同时注重合理规划土地资源及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关梅 张文信 蒋海明 路昌 葛艺冰 董光龙
为解决土地利用变化所引起的生态环境质量下降问题,基于山东省2009年、2015年和2020年3期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采用改进的交叉敏感性系数,系统分析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系统服务交叉敏感性。结果表明:1)2009—2020年,山东省土地利用变化明显,尤其是农田、森林和建设用地之间的转换;2)山东省生态服务价值先小幅下降,后大幅度升高,生态环境呈良好发展趋势,但生态服务价值的空间分布区域差异较大;3)山东省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系统服务交叉敏感性受城镇扩张和退耕还林、还湿等相关政策的影响较大,2009—2015年,水域、森林、农田向建设用地的转换均较为敏感;2015—2020年,农田向森林和水域转换较为敏感。山东省应统筹考虑城乡发展、生态保护和粮食安全,结合“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制定符合实际的土地利用政策措施,构建生态安全格局,优化国土空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良健,何洪林,彭补拙,包浩生
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是我国目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两大核心内容之一。我国干旱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稳定性差。土地沙漠化、盐碱化、草场退化等现象十分严重,本文以新疆吐鲁番市为例.分析了该市土地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建立了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动态模型,充当地制订中长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孙雁
通过构建生态敏感性分析指标体系,对沈阳市辖区范围内的土地利用进行单因子分析和综合分析,并在ArcGIS支持下,进行空间叠置分析,生成生态敏感性分区图。在此基础上,结合研究区的土地利用现状,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合理优化土地利用空间结构。为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形成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空间布局提供依据。
关键词:
生态敏感性 优化土地利用 空间布局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普拉提·莫合塔尔 海米提·依米提
通过剖析传统的敏感性分析法,提出交叉敏感性概念,评价生态服务价值对土地利用类型转换的响应性。以克里雅绿洲为研究区域,以1991、2002和2011年三期遥感影像数据为基本信息源,运用交叉敏感性分析,计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土地利用类型转换的敏感性,确定生态系统日趋敏感的土地利用变化过程,为土地管理对策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结果表明:20 a来,克里雅绿洲生态服务价值较敏感的土地利用转换类型相对稳定,主要集中在湿地和水体向荒漠和低覆盖度草地的转换;与1991和2011年相比,2002年的交叉敏感性系数普遍上升,这主要是因为湿地、水体面积的减少加剧了研究区的生态脆弱性,从而表现出更大的敏感性;湿地和水体...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程克坚 彭补拙 濮励杰
本文从干旱绿洲地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特点出发,建立绿洲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对新疆吐鲁番市绿洲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定量评价,并以此为基础,提出绿洲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对策措施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超琼 彭开丽 陈红蕾
土地利用变化过程中生态敏感性的研究有利于土地利用的科学管理和健康长效的城市化发展。选择安徽省为研究区域,通过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的敏感性的影响机制,构建出基于弹性概念的生态敏感性指数模型,并利用2002~2011年安徽省的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对其10年的生态敏感性的时空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2002~2011年,安徽省土地利用综合强度由2.26增加到2.49,生态服务价值由2.84×1012元减少到2.75×1012元,两者呈现出很强的负相关,且安徽省17个地级市的土地利用综合强度与生态服务价值也均呈现负相关关系;(2)安徽省土地利用变化下的生态敏感性指数由2003年的2.26...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洁 李宏 高敏华
农用地是一种稀缺的土地资源,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对这一资源的需求。农用地定级与基准地价评估工作就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大力发展农业,为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重要依据和支持。该文以吐鲁番市为例,对其进行农用地定级与基准地价评估研究,充分利用计算机软件和程序,采用因素法定级,综合评定农用地级别;以收益还原法为主,参考成本逼近法评估样点地价,确定农用地基准地价。
关键词:
农用地 定级 基准地价 吐鲁番市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阿不都沙拉木·加拉力丁 师芸宏 王欣
本文对鲁番市的4条河流(大河沿河、塔尔朗河、煤窑沟和黑沟)灌区农田土壤进行土样采集,测得吐鲁番市土壤总盐、全盐、电导率、主要离子含量和土壤养分,分析了土壤盐渍化类型、程度;对每条河流不同空间的土壤含盐量进行对比分析;明确土壤盐分与主要离子之间的相关关系及不同灌溉水影响土壤养分的组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有部分出现盐渍化趋势,且土壤次生盐渍化趋势较高,吐鲁番市土壤含盐量高低与各离子(即CO-3、HCO-3、SO2-4、Cl-、Ca2+、Mg2+、Na+、K+)含量大小有密切的关系;土壤盐分的空间分布因地势不同而有区别;沿4条河流灌溉区土壤盐渍化类型的主要成分为硫酸盐渍土;以河水灌溉为主土壤质量不...
关键词:
吐鲁番市 盐渍化 土壤盐分 土壤养分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孙奎立 王国友 曾敏睿
气候变化减缓政策对农村家庭收入带来的影响在学界尚存争议。借助半结构收入方程和夏普里方程,以新疆吐鲁番市一区两县的统计资料和调研数据为基础,检验气候变化减缓政策对农村家庭收入及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气候变化减缓政策短期对农户收入影响不大。但长期来看,由于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善对农业生产产生了保护和屏障作用,气候变化减缓政策的实施可以显著增加农村家庭收入,并可以降低农村家庭收入差距。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国锋 琚望静 冶建明 楚光明
[目的]西北干旱区存在自然环境劣势,其聚落的分布直接影响着土地利用的集约程度,因此构建干旱区聚落选址适宜性评价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文章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评价因子的权重,利用GIS技术及评价模型研究聚落选址适宜性分布,为其规划建设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裸地(61.46%)和草地(30.09%)是研究区主要景观。吐鲁番市聚落选址空间分为极适宜区、高适宜区、中适宜区、低适宜区和不适宜区5个类型,聚落中适宜区及以上所占比例仅为26.8%;极适宜区(4.09%)主要分布在吐鲁番盆地中部的博格达山南部地带;高适宜区(6.39%)分布在极适宜区周围的河谷边缘地带以及部分丘陵缓坡区;中适宜区(16.32%)分布在地形起伏较大区域,同时受盐碱地影响,植被覆盖度较低、生态系统结构较差;低适宜区(40.49%)分布在盐碱地以及山区裸岩,植被稀疏、生态环境差;不适宜区(32.71%)集中连片分布在盆地南北端,生态条件更恶劣。[结论]由于特殊的地质地貌条件的制约,吐鲁番市聚落选址空间适宜性较低,因此城市聚落选址建设中应充分结合当地土地利用现状和发展需求,科学布局,实现聚落选址适宜区土地的集约利用。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惠娟 唐南奇 林金宝
利用滑坡灾害敏感性系数(SCi)及确定性系数(CF)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滑坡灾害综合敏感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种系数反映的土地利用对滑坡灾害的敏感程度基本一致,但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对滑坡灾害发生的敏感性强弱不同,其中以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对滑坡灾害的发生最敏感,其次为园地、耕地、牧草地及林地.而敏感性较低的为其它农用地、水利设施用地和未利用地,交通运输用地在一定的缓冲带范围内对滑坡有明显的影响.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宏 塔西甫拉提·特依拜 谢霞 樊亚辉 张飞 买买提·沙吾提
本文选择生态环境脆弱的艾比湖地区为研究对象,以2007年Landsat TM影像资料为基础,采用SVM分类方法,进行土地利用类型分类和土壤盐渍化分类。在ArcGIS下计算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盐渍化敏感性指数,通过盐渍化敏感性指数与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的比重建立了区域土壤盐渍化敏感度模型,利用克里格插值法得出区域土壤盐渍化敏感性程度的空间分布图,使研究区土壤盐渍化敏感性指数面状化、连续化、可视化。结果表明:①研究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盐渍化敏感性指数大小依次为:未利用地>城乡建设用地>水域>草地>林地>耕地。②极度敏感区域主要分布在艾比湖西北方向的沼泽地带及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部分区域;高度敏感区域主要分布在艾比湖湖周及东北方向的裸地和东南方向靠近湖的木特塔尔沙漠外围,这些区域大部分是未利用地,植被覆盖率极低;中度敏感区域主要分布在湖面、绿洲与荒漠的过度地带以及绿洲内部的未利用地,多以较低植被覆盖的草地和未利用地为主;轻度敏感区域主要分布于湖心外围、绿洲与湖滨过渡带,是土壤盐渍化敏感区域和不敏感区域的过渡地带;研究区其余地区均为不敏感区域,分布面积最广,主要分布在艾比湖西侧以耕地为主的绿洲内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永兴 李新
吐鲁番盆地是中国陆地最低的山间盆地,也是新疆水资源量最少的地区之一。其水资源开发利用及其引起的环境变化,是关系到该区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本文从合理利用水资源的角度着重分析了吐鲁番地区水资源开发模式及带来的环境问题,并提出了今后水资源持续利用的途径。
关键词:
吐鲁番盆地 水资源开发利用 环境演变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吴金华 李纪伟 朱鸿儒
在对延安市土地生态环境问题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基于ArcGIS区统计方法进行土地生态敏感性评价,并首次采用了客观确权法——变异系数法确定评价因子权重,与以往叠加评价方法相比,在评价思路、确权方法、评价单元和叠加方法上都有不同程度改进,评价结果更加准确、客观、实用。土地生态敏感性评价结果显示,极敏感和高敏感区占到了全市总面积的40.11%,不敏感和低敏感区占全市总面积的52.06%,地域分异规律上,敏感性程度由北向南逐渐递减,并进行了土地利用生态敏感性评价。最后,针对不同土地生态敏感性分区因地制宜提出用地策略,为本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和指导今后土地科学利用服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