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43)
- 2023(7008)
- 2022(6207)
- 2021(6075)
- 2020(4869)
- 2019(11355)
- 2018(11147)
- 2017(23491)
- 2016(12612)
- 2015(14553)
- 2014(14772)
- 2013(14782)
- 2012(14184)
- 2011(13204)
- 2010(13588)
- 2009(12863)
- 2008(12998)
- 2007(12054)
- 2006(11228)
- 2005(10650)
- 学科
- 济(51701)
- 经济(51651)
- 管理(34932)
- 业(33920)
- 企(26291)
- 企业(26291)
- 方法(21891)
- 银(20592)
- 银行(20447)
- 数学(19788)
- 数学方法(19620)
- 制(19442)
- 行(19174)
- 中国(17689)
- 农(15228)
- 财(14429)
- 融(14308)
- 金融(14308)
- 贸(13386)
- 贸易(13372)
- 易(13063)
- 度(12021)
- 制度(12014)
- 策(10540)
- 业务(10512)
- 业经(9988)
- 体(9149)
- 银行制(9145)
- 农业(9022)
- 学(8967)
- 机构
- 大学(186769)
- 学院(186660)
- 济(85646)
- 经济(83767)
- 管理(70250)
- 研究(68296)
- 中国(62529)
- 理学(57878)
- 理学院(57194)
- 管理学(56539)
- 管理学院(56149)
- 财(45305)
- 京(40922)
- 科学(36506)
- 所(35656)
- 财经(34331)
- 中心(31584)
- 研究所(31295)
- 经(31032)
- 江(30108)
- 农(28550)
- 银(27719)
- 北京(27191)
- 经济学(26730)
- 银行(26605)
- 财经大学(25457)
- 行(24695)
- 院(24291)
- 经济学院(24099)
- 州(24050)
- 基金
- 项目(106643)
- 科学(84253)
- 研究(80922)
- 基金(78276)
- 家(66763)
- 国家(66237)
- 科学基金(56183)
- 社会(50873)
- 社会科(48357)
- 社会科学(48345)
- 基金项目(40020)
- 省(38627)
- 教育(37017)
- 自然(35468)
- 自然科(34599)
- 自然科学(34591)
- 资助(34257)
- 划(33994)
- 自然科学基金(33986)
- 编号(33442)
- 成果(29063)
- 部(25477)
- 重点(24024)
- 课题(23500)
- 发(23399)
- 性(22133)
- 教育部(22004)
- 创(21215)
- 人文(21109)
- 国家社会(20530)
共检索到3149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戴小平 程浩
后WTO时期,我国银行业市场将全面开放,这必将提高我国银行业市场的国际化程度,使银行体系更趋稳健、竞争更加激烈,市场份额将重新划分。外资银行进入我国的方式也将呈现多元化趋势并会做战略调整。我们应该坚持循序渐进的政策,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外资银行的监管,把握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尺度,密切关注外资银行进入以后的不平等竞争。
关键词:
银行改革 外资银行 银行竞争 银行监管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胜邦 邓鑫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十多年以来,在市场环境和监管改革双重压力下,全球银行业告别了危机前以少量资本和过度期限错配支撑高速增长,并博取高额利润的发展路径,进入了高资本、低错配、低增长、低盈利的发展新阶段。银行业稳健性明显增强,业务模式回归传统,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全球银行业竞争格局逐渐演变成中美主导与日欧协同的新态势。这些变革很大程度上符合金融监管改革的预期目标,但在一些领域也超出了改革初衷。金融监管部门必须高度关注这些变革对银行业,乃至更广泛的金融体系稳健性和经济增长的潜在影响。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高巍
面对加入WTO后国内银行体制和中资银行面临的新形势,我国必须采取积极而有效的应付措施,关键是加快并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从战略高度重组我国的商业银行体系,同时提高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和监管能力,构筑公平、稳定的金融环境,保持中国金融业的持续和健康的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宋立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杨宏 刘海军 王金刚
加入WTO后,我国金融市场将在短期内全面对外开放,我国银行业面临严峻挑战。为此,我们应采取以下对策:转变政府职能,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加快发展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积极探索对外合作,发展海外机构;加快电子化进程,提高银行技术效率。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金融服务 中间业务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建文 何福平
尽管受到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大陆与台湾银行业合作仍存在不少障碍,但在WTO框架下,随着两岸经贸合作关系不断加深,两岸银行业的合作将势不可挡。要充分利用WTO规则,加强和规范两岸银行业的交流与合作,朝建立两岸银行业全面的战略伙伴关系和金融合作试验区的方向努力。
关键词:
WTO 两岸银行业 合作
[期刊] 第三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钱水土 陈随军
中国加入WTO的谈判已经经历了十几年的历程,随着中美、中欧入世协议的签署,中国入世问题再度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金融业一直是中国服务行业的禁区,在中国银行业改革开放的过程中,由于中央银行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致使中国金融业未受过多的影响。一旦中国加入WTO,外资银行的大量涌入,势必会给相对脆弱的中国银行业带来较大的冲击。在认识到与外资银行的差距的同时,我们也要肯定自身的实力与优势,应该说,加入WTO对中国银行不仅仅是冲击和挑战,同时也给我国银行业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面对WTO,中国银行业当务之急是制定积极的应对措施,通过不断的自我完善,将入世所带来的冲击减到最小。
关键词:
WTO 银行业 影响 对策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何德旭
加入WTO之后,中国金融对外开放的力度不断加大,外资也加快了进入中国银行业市场的步伐。本文在简要介绍入世以来我国银行业开放的主要变化的基础上,讨论了外资进入中国银行业的新特点和新趋势以及由此带来的方方面面的影响,特别是重点分析了外资进入对我国金融安全的冲击和挑战,并从全局着眼提出了我国银行业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银行业 金融市场 金融安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时宇 周朝民 李犁
网络经济的发展给各行各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银行业作为整个金融的桥梁 ,正在经历着革命性的变化———利用互联网技术的网络银行时代正在到来。作为金融电子化的最新产物 ,网络银行代表着银行业的发展方向 ,成为全世界商业银行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准确把握网络银行发展状况和未来趋势 ,是全球金融界的重要研究课题 ,也是我国银行业在加入WTO后 ,制定正确的竞争战略的前提条件。本文运用波特五要素理论分析中国网络银行业的竞争趋势 ,并尝试提出中国银行业的发展对策。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谢雨白
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具体银行业务的影响是不同的 ,中间业务是外资银行争夺的重点业务 ,其核心是市场份额的争夺 ,贷款业务争夺的不是市场份额 ,而是优质客户的争夺。外资银行的进入将逐步打破低效率的银行业市场结构 ,中资银行通过同外资银行形成既竞争又合作的态势 ,将外资银行融入到我国的银行体系中 ,这样 ,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将逐步得到优化。
关键词:
外资银行 银行业 市场结构 变动趋势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汪舜
<正>净息差(Net Interest Margin,NIM)是反映商业银行核心盈利能力的关键指标,直接关系到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当前,国内银行业的净息差已降至过去二十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而欧美及澳新银行业的净息差在疫情后出现了分化走势。净息差的变化通常受货币政策、经济周期、市场竞争、监管要求等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本文将重点分析新西兰银行业近年来净息差的变化趋势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樊永勤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化的发展,国际银行业的并购浪潮将更加激烈。本文主要透过国际银行业并购的现状、原因来分析预测未来我国银行业的并购趋势。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并购 原因 趋势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肖元真 金鉴中 陈美华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邓育德
我国加入WTO后,随着外资银行的进入,我国的银行业将面临严峻的局面,除金融业务受到冲击外,更为严重的是金融人才面临大量流失。因此,国内银行业如何应对,如何选人用人留住人?成为我们必须正视的严峻现实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