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54)
- 2023(11765)
- 2022(9875)
- 2021(9090)
- 2020(7408)
- 2019(16512)
- 2018(16198)
- 2017(30571)
- 2016(15957)
- 2015(17861)
- 2014(17399)
- 2013(17333)
- 2012(16607)
- 2011(15201)
- 2010(15953)
- 2009(15287)
- 2008(14396)
- 2007(13148)
- 2006(12184)
- 2005(11456)
- 学科
- 济(69872)
- 经济(69810)
- 业(51611)
- 管理(48816)
- 企(41677)
- 企业(41677)
- 中国(31481)
- 融(27387)
- 金融(27387)
- 银(26483)
- 银行(26465)
- 行(25784)
- 地方(22143)
- 方法(21496)
- 农(20782)
- 技术(18900)
- 业经(18473)
- 制(18254)
- 数学(18164)
- 数学方法(18052)
- 财(17969)
- 农业(14219)
- 贸(13966)
- 贸易(13945)
- 易(13519)
- 技术管理(13219)
- 发(12046)
- 中国金融(11419)
- 体(11365)
- 地方经济(11331)
- 机构
- 学院(229556)
- 大学(226658)
- 济(100966)
- 经济(98785)
- 管理(85776)
- 研究(80786)
- 理学(71405)
- 理学院(70605)
- 中国(69802)
- 管理学(69782)
- 管理学院(69314)
- 财(50413)
- 京(48655)
- 科学(44011)
- 所(40099)
- 财经(38282)
- 中心(38087)
- 江(36677)
- 研究所(35357)
- 经(34530)
- 农(32891)
- 北京(32112)
- 经济学(31239)
- 范(30703)
- 州(30590)
- 师范(30452)
- 院(28822)
- 财经大学(28252)
- 经济学院(28076)
- 业大(27650)
- 基金
- 项目(137364)
- 科学(108960)
- 研究(108509)
- 基金(96565)
- 家(81535)
- 国家(80712)
- 社会(69866)
- 科学基金(69534)
- 社会科(66404)
- 社会科学(66389)
- 省(56305)
- 基金项目(50466)
- 教育(49135)
- 划(45841)
- 编号(44653)
- 自然(40096)
- 自然科(39164)
- 自然科学(39155)
- 自然科学基金(38484)
- 资助(38244)
- 成果(37836)
- 发(36198)
- 创(34868)
- 课题(32612)
- 创新(31631)
- 重点(30986)
- 发展(30203)
- 部(30090)
- 展(29687)
- 国家社会(28367)
- 期刊
- 济(122819)
- 经济(122819)
- 研究(80035)
- 中国(55621)
- 融(41759)
- 金融(41759)
- 财(37045)
- 管理(36629)
- 农(32142)
- 教育(30671)
- 科学(27924)
- 学报(27321)
- 大学(21922)
- 业经(21539)
- 农业(21181)
- 技术(21166)
- 学学(20202)
- 经济研究(19992)
- 财经(19199)
- 经(16589)
- 问题(15952)
- 贸(13650)
- 国际(12739)
- 技术经济(12613)
- 科技(12305)
- 理论(12284)
- 商业(12235)
- 坛(11851)
- 论坛(11851)
- 现代(11292)
共检索到3827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史建平 贾丽博
金融创新不仅是网络经济发展的外部要求,也是金融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源泉。随着进入后WTO时代,我国金融业正经历一场深刻而全面的历史性变革,金融机构也面临全新而富有挑战的发展局面。要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加快金融创新的步伐,提高金融创新的盈利性。为此,本文根据国际金融业的发展经验,审视了后WTO时代金融创新的特点,分析了我国在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和市场创新等方面现存的问题,进而提出了未来我国金融创新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金融创新 后WTO时代 发展方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瑭玮
金融创新是指各类新种金融工具的出现、金融实务的更新、金融市场、金融法则与制度乃至金融观念上各种异于传统的改变。它在转移和分散金融风险、盘活资产流动性、提高市场效率方面普遍有很好的效果,能满足客户多元化金融服务的需求,有效提高金融服务质量,增强金融企业竞争能力。因此,金融创新从70年代起从美国开始风靡全球,极大地促进了全球金融业的发展。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圣济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建凤
本文在梳理了连锁零售业的背景和分析了连锁零售业的现状后,结合互联网金融,借鉴红旗连锁和永辉超市的发展模板,提出了我国连锁零售业的发展道路,即"连锁+互联网+金融"的模式,而创新支付方式、优化业务模式和提升表现形式,将成为"新零售"时代我国连锁零售业创新与发展的新趋势。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杨新铭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清晰界定了国有经济在新时代的功能定位,明确指出了国有经济发展必须遵循的重大原则,并指明了国有经济进一步改革发展的方向。要深入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的相关论述,必须结合社会主义国家性质,结合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特别要明确,在不同发展阶段,国有经济发挥政治、经济、社会功能的重点有所差异,实现这些功能的具体方式也不同。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有经济应该继续与国家重大战略保持一致,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
国有经济 功能定位 发展原则 发展方向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锋 梁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倡导的"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保护竞争、促进联合"的区域间合作机制并未完全形成。"十三五"期间,新型城镇化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为加强区域合作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同时,区域合作也面临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两重开放"的挑战。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全新发展理念,在政府和市场共同推动下加快区域合作与相关制度创新,必将成为新常态。
关键词:
区域合作 创新 现状 机遇 发展方向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锋 梁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倡导的"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保护竞争、促进联合"的区域间合作机制并未完全形成。"十三五"期间,新型城镇化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为加强区域合作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同时,区域合作也面临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两重开放"的挑战。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全新发展理念,在政府和市场共同推动下加快区域合作与相关制度创新,必将成为新常态。
关键词:
区域合作 创新 现状 机遇 发展方向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郑明海 麻君 赵舜
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金融监管随着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而不断发展 ,金融监管在规范和促进我国金融业发展 ,实现金融对经济强有力的支持作用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随着我国加入WTO和金融自由化的不断发展 ,我国金融监管也面临着一些新问题。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 ,如何通过创新与发展来实现金融监管对金融业的强力支持 ,成为摆在金融监管当局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
关键词:
全融监营 历史回顾 创新思考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汪锦岭 陈鹏
本文分析了在新管理时代传统财务软件面临的挑战以及“管理”型财务软件的局限性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财务软件的发展方向———企业资源计划系统 ,并阐述了由我国财务软件厂商发展企业资源计划软件的可行性。
关键词:
新管理时代 财务软件 企业资源计划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嘉毅 陈建海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把一批高水平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建成创新性大学,是经济社会转型期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创新性大学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使命,以知识创新为基本内核,在培养创新创业人才、解决原始创新稀缺问题、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等方面具有突出的功能性优势。主动革新办学理念和发展模式,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转变学术研究范式,加强跨界协同创新,大力培育创新文化,是加快创新性大学建设的路径选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贝琪兹·阿芒达利兹 乔纳森·默多克 罗煜
微型金融是一个改写我们对银行业认知的崭新理念。微型金融的宗旨是为那些缺乏良好金融选择权利的人群提供金融服务。当前,这一理念正在中国兴起、传播。微型金融的终极目标是扶持企业成长、消除贫困和不平等。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新的市场得以开放,企业家们正寻求各种致富机遇。作为一个整体,中国正从巨大的总财富增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仙
本文全面总结了苏州改革开放以来产业转型创新上取得的成就以及当前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今后以大数据产业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转型创新发展的总体战略;最后,提出了促进苏州产业转型创新的若干对策措施。
关键词:
产业转型创新 苏州 新方向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仙
本文全面总结了苏州改革开放以来产业转型创新上取得的成就以及当前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今后以大数据产业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转型创新发展的总体战略;最后,提出了促进苏州产业转型创新的若干对策措施。
关键词:
产业转型创新 苏州 新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