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29)
2023(10922)
2022(8946)
2021(8541)
2020(7019)
2019(15952)
2018(15191)
2017(28719)
2016(14307)
2015(16155)
2014(15125)
2013(15023)
2012(13808)
2011(12701)
2010(12773)
2009(12264)
2008(11519)
2007(10143)
2006(9134)
2005(8585)
作者
(37568)
(31174)
(30888)
(29527)
(19738)
(14849)
(14023)
(12165)
(11764)
(10967)
(10810)
(10421)
(10137)
(9861)
(9789)
(9677)
(9211)
(8970)
(8964)
(8364)
(7821)
(7401)
(7180)
(7106)
(7093)
(7031)
(6884)
(6719)
(6254)
(6166)
学科
(57644)
经济(57597)
(46362)
管理(43805)
(38484)
企业(38484)
(33711)
银行(33566)
(32035)
(30016)
金融(30016)
中国(26722)
方法(24096)
(21561)
数学(21273)
数学方法(21181)
(17794)
(16719)
贸易(16698)
(16277)
技术(16200)
(15685)
业经(14136)
技术管理(12294)
(12260)
制度(12257)
业务(11970)
中国金融(11901)
地方(11069)
(10907)
机构
大学(195989)
学院(195419)
(96592)
经济(95052)
管理(76603)
研究(68467)
中国(68363)
理学(64829)
理学院(64201)
管理学(63629)
管理学院(63234)
(44564)
(40875)
财经(35350)
中心(34283)
科学(34173)
(32468)
经济学(32401)
(32238)
(31586)
银行(30339)
经济学院(29230)
研究所(29016)
(28357)
(28262)
(27307)
(26903)
财经大学(26814)
北京(26715)
金融(26442)
基金
项目(125000)
科学(101288)
研究(96301)
基金(94355)
(80486)
国家(79854)
科学基金(69857)
社会(65897)
社会科(62936)
社会科学(62921)
基金项目(48580)
(46180)
教育(43049)
自然(41206)
自然科(40405)
自然科学(40398)
自然科学基金(39806)
(38694)
资助(38175)
编号(36321)
(33148)
创新(30076)
成果(29512)
(29467)
国家社会(28908)
重点(28156)
(27867)
教育部(26442)
中国(26387)
课题(25545)
期刊
(101883)
经济(101883)
研究(69217)
(49157)
金融(49157)
中国(43601)
(33314)
管理(32084)
(25373)
科学(24589)
学报(22337)
财经(18628)
教育(18622)
大学(18556)
经济研究(18536)
学学(17379)
(16110)
技术(15991)
农业(15369)
业经(15333)
(14189)
国际(13990)
问题(12940)
世界(12500)
技术经济(10802)
理论(10360)
科技(9923)
(9799)
(9348)
论坛(9348)
共检索到3197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何泽荣  傅瑜  
2006年12月11日,我国加入世贸组织5年过渡时期结束,中国金融业与外国金融业在中国大陆的竞争全面展开。中国金融业要能在这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是自主的、持久的金融创新。而在自主创新中,最重要的是金融产品的自主创新。本文试图对中国“入世”过渡时期结束后金融产品创新问题发表看法。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恬  
本文介绍了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的基本方向基本条件,并简要论述了产品创新与风险定价的关系,指出银行产品创新的过程就是定价的过程,是对原有各种要素重新组合、调整和再分配的过程,这个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无不与定价息息相关。银行只有对创新产品实施合理的定价,创新才不会是盲目的,创新所必须具备的“各种要素的重新组合”和“创造性变革”的基本要求和特征才能真正实现。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明  杨海平  
为适应国内外最新资本监管要求,并持续提高商业银行对实体经济的服务能力,同时兼顾中国资本市场稳定发展及助推金融体系改革,亟须创新商业银行资本工具。在此进程中,应坚持市场化的驱动路径,坚持审慎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当前,中国商业银行可面向境内银行间债券市场与境内外资本市场,首先探索发行"减记型"二级资本工具,并合理比较发行融资成本,建立可持续资本补充渠道。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史小凤  
创新,是指"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新组合",通过创新建立或打破一种垄断地位。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说:"富有创新意识的新企业会把那些行动迟缓、墨守成规的企业赶出它们曾经长期占据的市场主导地位。"熊彼特从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角度探讨技术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徐琼  朱奕  
在WTO后过渡期,作为商业银行竞争有力武器的金融产品创新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创新存在品种少、规模小、效率低等问题,应该从体制、管理与技术等方面予以进一步完善,以保证金融产品创新功能的正常发挥。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妍芳  
随着体验经济的到来,体验营销日益受到关注。本文结合体验营销与我国商业银行营销现状,指出我国商业银行应该进行以体验为基础的营销创新。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沈琳  叶敏  
本文结合国际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和中国商业银行发展低碳金融的现状,指出中国商业银行应从两方面入手发展低碳金融业务:一是积极开展低碳授信工作,包括:开拓信贷市场,寻求有效信贷资源;根据赤道原则实行有差别的授信管理制度;完善低碳绿色信贷的环境。二是拓展中国银行业的低碳中间业务领域,包括:为CDM项目提供多元化的中介服务,积极参与和促进碳排放权交易的中介平台的建设;积极探索开发与碳排放权相关的理财产品。政府需在政策层面激励商业银行开展碳金融业务,商业银行应主动转变经营策略以适应碳金融发展。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婷  
本文在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发展消费信贷困境的基础上,根据消费信贷的风险特性,遵循我国渐进式改革的逻辑,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制度安排体系,即:基本制度安排——国家主导型的个人信用制度体系;辅助性制度安排——创建省市个人信用担保机构;市场化手段——逐步实现个人贷款利率市场化;强制性约束机制——形成基本的消费信贷法律法规;补充机制——硬化社会信誉机制。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黄刚  林盈吟  李文筑  
金融创新可以提高银行经营绩效,稳定有序的金融体系有利于持续发展。然而,金融创新的本质会导致汇率和通货膨胀率的高度波动,降低金融稳定性和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为探究金融创新与金融稳定性对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文章采用119家中国商业银行2010—2020年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实证结果表明,金融创新与金融稳定性对银行经营绩效有正向影响;金融稳定性在金融创新与经营绩效之间没有调节作用。然而,金融创新水平高的商业银行对经营绩效有正向影响,金融创新水平低的商业银行对经营绩效无影响。提出如下政策建议:我国商业银行业提高金融创新能力,增加非利息收入经营业务,达到提升银行经营绩效的目标;同时,金融监管机构要为银行创新活动提供良好的环境。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霍慧敏  
WTO既给中国银行业带来了发展的机遇 ,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银行业必须从产权和人事制度两个方面强化改革步伐 ,增加自身的实力。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孙兆斌  陈建斌  
面对金融危机后复杂经济金融环境的挑战以及金融脱媒显现和深化的趋势,中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面临严峻挑战。促进资产负债管理转型、提高资产负债管理水平已成为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商业银行应吸取西方银行的经验教训,推动资产负债管理转型,提升资产负债管理的能力,控制风险,实现价值最大化,促进健康持续发展。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唐旭  
2006年12月8日,由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银行家》杂志(英国)及本刊在北京联合举办了题为“后WTO时代中国银行市场:竞争、合作、共赢”的国际研讨会。会议邀请到了中国银行、中国银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师范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以及渣打银行、瑞银证券、高盛(亚洲)及《银行家》杂志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和金融界的高管,就上述议题进行了深入而广泛地讨论。本刊特辟专栏刊登各位嘉宾的演讲内容,以飧读者。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孙巍  满媛媛  曹晨  
本文采用基于混合面板数据模型分析方法,利用14家商业银行2001~2009年数据,分阶段分析了非利息业务对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中介功能转型的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非利息业务收益率与外资银行渗入度、市场份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银行营业费用比率成正相关,绩效产生主要依赖于银行绩效的延续性。银行转型中也应增加对外开放程度,转变以往的"粗放型"增长方式。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刘俊健  刘纪显  
本文构建一个多部门的DSGE模型,并运用贝叶斯估计、脉冲响应分析、反事实仿真分析和历史分解等方法分析商业银行推行碳金融业务对其储蓄业务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商业银行开展的碳金融业务有利于优化银行储蓄业务,与其配合实施的有力措施包括:政府可适当提高碳排放配额价格,或适当采用宽松的货币政策或积极的有针对性的财政政策;银行则可适当放宽对非耐心家庭的贷款价值比要求,间接支持厂商进行技术改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