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48)
2023(9737)
2022(8162)
2021(7360)
2020(5959)
2019(13700)
2018(13412)
2017(24507)
2016(13212)
2015(14727)
2014(14976)
2013(14732)
2012(14100)
2011(13188)
2010(13999)
2009(12984)
2008(12802)
2007(11946)
2006(11292)
2005(10653)
作者
(38893)
(32281)
(32126)
(31192)
(21095)
(15245)
(14644)
(12474)
(12430)
(11958)
(11386)
(10725)
(10695)
(10682)
(10419)
(10113)
(9593)
(9476)
(9384)
(9235)
(8540)
(7865)
(7853)
(7612)
(7585)
(7279)
(7182)
(7181)
(6638)
(6360)
学科
(75988)
经济(75926)
管理(39683)
(35073)
(29144)
企业(29144)
方法(21979)
地方(20900)
中国(19222)
数学(18569)
数学方法(18305)
(16752)
业经(15870)
(14495)
(14300)
地方经济(13652)
(13574)
(12134)
(11499)
贸易(11486)
(11293)
银行(11287)
(11054)
农业(11026)
(10944)
(10563)
金融(10562)
理论(10119)
(9856)
环境(9765)
机构
学院(198774)
大学(197385)
(93950)
经济(91934)
管理(73670)
研究(73254)
理学(61295)
理学院(60607)
管理学(59700)
管理学院(59284)
中国(57663)
(44571)
(41594)
科学(40043)
(36563)
(33736)
财经(33365)
中心(33291)
研究所(32277)
(30002)
经济学(29521)
(27437)
(27113)
北京(27084)
师范(26933)
(26187)
(26084)
经济学院(26040)
财经大学(24162)
(23111)
基金
项目(117180)
科学(92804)
研究(91110)
基金(83706)
(70914)
国家(70275)
科学基金(60412)
社会(59187)
社会科(56161)
社会科学(56148)
(45711)
基金项目(41930)
教育(41622)
(37727)
编号(37282)
自然(35554)
资助(35313)
自然科(34709)
自然科学(34700)
自然科学基金(34077)
成果(32402)
(27366)
课题(27315)
重点(26558)
(25963)
国家社会(24410)
(23768)
(23592)
发展(23101)
教育部(22766)
期刊
(120827)
经济(120827)
研究(70533)
中国(44801)
(33562)
管理(31748)
(25737)
教育(25028)
(24686)
金融(24686)
科学(24069)
学报(23954)
经济研究(19868)
大学(19231)
技术(19074)
学学(17743)
业经(17526)
财经(17473)
农业(16855)
(15359)
问题(15060)
(12856)
技术经济(11557)
国际(11466)
世界(10666)
统计(10533)
图书(9788)
现代(9684)
经济问题(9647)
经济管理(9580)
共检索到3339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建平  黄茂兴  
2010年6月29日,两岸两会领导人正式签订ECFA合作协议(即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英文为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nk Agreement,简称ECFA。编者注),标志着两岸经贸合作进入制度化轨道。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加快发展闽台经贸关系,实现闽台两地合作共赢,开拓两岸市场,强化其全球竞争优势,协同提升两地经济综合竞争力,是顺应国际经济潮流和两岸区域经济合作的必然趋势。本文认为,海峡两岸要紧紧把握两岸全面"三通"的历史性机遇,发挥福建在两岸经贸往来中的"窗口"和"通道"功能,缩小经济差距,使两地经济在平衡中协同发展,为闽台经济综合竞争力提升开辟更大的政策空...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范钦钦  
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是指区域内各经济主体在市场竞争过程中逐步形成并表现出来的占有资源和市场竞争能力的总和。本文通过建立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采取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从31个省(区、市)经济数据出发,对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部的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进行定量对比分析,探讨各区域经济发展,从中探究未来区域经济发展趋势及其综合竞争力提升的更有效途径。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志红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唐山市县域经济的发展在总量上有很大扩张,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针对存在的问题,应当通过加快县域工业化进程、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推进农业现代化等举措提升综合竞争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宫诚举  
针对中国省域经济竞争力的综合评价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两视角下的中国省域经济竞争力的综合评价方法,分别从"战略驱动"和"差异驱动"两个角度对中国省域经济竞争力的水平进行评价,并根据两种视角下计算的各省域经济竞争力的评价结果确定各省域经济竞争力所处的水平区域。最后,对2016—2017年中国31个省域的经济竞争力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得到若干关于中国省域经济竞争力水平的结论。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苒  曹明明  李俊莉  
从实证的角度出发,在建立地区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计算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指数的方法,对西安市和全国其他32个不同类别的重点城市的综合经济竞争力进行了比较评价。通过对行政体制、产业结构、外资利用等影响经济竞争力的主要因素的分析,提出了西安市加快经济发展,提高综合竞争力的对策和措施。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闽榕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自然属性和基本要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发展的本质就是区域间的经济竞争,任何一个经济区域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具有能够占据优势的经济综合竞争力。省域经济是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根据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内部构成和特点,按照科学性、客观性、系统性、公正性、可行性、可比性的设计模型,对1998 ̄2004年我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经济综合竞争力进行评价分析,为理论工作者和有关部门定量化认识、把握、提升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提供参考。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秉安  
由于省域经济在我国区域经济中的特殊地位,使得省域经济竞争力研究尤为重要。本文根据省域经济的特点,构建了由一个1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22个三级指标和184个四级指标构成的评估体系,对我国31个省域经济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对我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现状的总体判断。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美珣  
1980年世界经济论坛(WEF)和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联合推出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并于1986年起公布世界各国国际竞争力排行榜,竞争力主题日益得到国际上各界人士的重视。我国自1993年参加全球竞争力排序,目的是为了在全球经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傅琦  甄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志  刘耀彬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赵波  
中国电科管理创新主要有四点经验和体会:一是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中国电科始终将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建工作贯穿企业改革发展的全过程,把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治理效能,为管理创新提供了根本保证。二是坚持深化改革,通过改革破解发展难题。中国电科以贯彻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为抓手,有针对性地部署实施关键性改革,持续推动国企改革走深走实;充分利用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政策红利,构建多元化、系统性的正向激励体系,激发员工的创新活力。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杨百梅  崔奎勇  
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高等职业教育是新时期高职教育的发展目标,科学发展、全面发展、大力提升综合竞争力是高职院校特别是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新时期面临的现实任务。综合竞争力受服务主体质量、服务载体质量、服务过程质量、服务成效质量和服务环境质量五要素的影响,因而提升综合竞争力的关键在于全面提高质量。全面质量管理是被企业实践证明了的能全面提升质量的目前国际上先进的理念和经验。借鉴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和经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赵仁康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惠俊刚  卫海燕  吴璞周  杨芳  
本文以中国大陆31个省级行政区为研究对象,选取反映地区经济综合竞争力的17项重要指标,通过对原始数据的采集处理,运用人工神经网络(ANN)中的自组织映射网络(SOFM)及统计分析软件SPSS中的两种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对地区经济综合竞争力区域差异进行分类研究,最终将31个省、市、自治区的经济综合竞争力强弱划分为4类,即经济综合竞争力最强、经济综合竞争力较强、经济综合竞争力一般及经济综合竞争力较弱4类地区。研究表明:我国经济综合竞争力区域差异显著,主要表现为东部和中、西部及沿海和内地之间的差异。研究也表明运用人工神经网络和系统聚类分析方法进行分类研究可以相互检验分类结果,易于发现问题,提高分类的准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