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38)
- 2023(4864)
- 2022(3985)
- 2021(3511)
- 2020(2775)
- 2019(5977)
- 2018(5813)
- 2017(10767)
- 2016(5672)
- 2015(6557)
- 2014(6572)
- 2013(6606)
- 2012(6725)
- 2011(6418)
- 2010(6844)
- 2009(6440)
- 2008(6090)
- 2007(5569)
- 2006(5436)
- 2005(5053)
- 学科
- 济(50313)
- 经济(50288)
- 地方(14517)
- 管理(13827)
- 方法(12328)
- 学(12262)
- 地方经济(11532)
- 数学(10802)
- 数学方法(10765)
- 中国(9652)
- 业(9505)
- 业经(7500)
- 企(7318)
- 企业(7318)
- 经济学(6395)
- 农(6128)
- 融(5835)
- 金融(5832)
- 环境(5625)
- 制(5544)
- 和(5320)
- 发(5057)
- 体(5053)
- 财(4996)
- 银(4910)
- 银行(4892)
- 行(4802)
- 理论(4775)
- 教育(4703)
- 产业(4702)
- 机构
- 大学(98265)
- 学院(96260)
- 济(50588)
- 经济(49712)
- 研究(39773)
- 管理(30249)
- 中国(28761)
- 理学(24949)
- 理学院(24564)
- 管理学(24201)
- 管理学院(23998)
- 科学(22880)
- 财(20974)
- 所(20842)
- 京(20348)
- 研究所(18763)
- 经济学(17868)
- 财经(16589)
- 中心(16313)
- 经济学院(15650)
- 江(15347)
- 经(14964)
- 农(14759)
- 范(14004)
- 师范(13873)
- 院(13556)
- 北京(13053)
- 科学院(12446)
- 财经大学(12133)
- 业大(11914)
- 基金
- 项目(56473)
- 科学(44115)
- 基金(41208)
- 研究(41068)
- 家(35724)
- 国家(35450)
- 科学基金(29447)
- 社会(28410)
- 社会科(26775)
- 社会科学(26766)
- 省(21450)
- 基金项目(20604)
- 教育(18597)
- 划(17654)
- 自然(17110)
- 资助(17025)
- 自然科(16658)
- 自然科学(16654)
- 自然科学基金(16360)
- 编号(14938)
- 发(13665)
- 成果(13351)
- 重点(13151)
- 部(12543)
- 济(12469)
- 经济(12363)
- 国家社会(12274)
- 发展(11561)
- 课题(11472)
- 展(11441)
共检索到1612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赵准
后马克思主义宏观经济学主要的理论来源是马克思和凯恩斯。它研究了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如何通过对投资、积累和总供求的影响造成宏观经济中的失业、通货膨胀及商业周期,以及政府的作用及其受到的限制。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中保
私有制企业的微观经济效率与宏观经济效率存在内在的背反,而公有制企业的微观经济效率与宏观经济效率存在内在的统一。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存在收入分配和财富占有的两极分化是市场竞争规律、资本积累规律和收入分配规律的必然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为了保持各种经济结构和比例在合理的范围动态匹配,依靠市场和微观企业自身的调节是滞后的、有限度的,就需要社会经济从整体出发进行计划调节和宏观调控。但是,企图通过政府的累进税制、最低工资标准、社会救济等措施的宏微观调控来避免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所造成的两极分化及其趋势是不可能的,也不能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生产相对过剩以及长期宏观经济萧条的问题。要实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更切实的理论基础、更全面的指导作用和更有效的政策建议,需要对传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材体系和理论体系进行创造性转换,替代传统的“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二分法的经济学理论体系,构建以从事生产的“厂商”为中心的统一的经济学理论体系,把马克思主义宏观经济学理论分析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微观经济理论分析的基础之上。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费利群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总体方法论对经济全球化的宏观认识具有重要的启示:第一,对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必须从总体上而不是从某一方面进行理解;第二,经济全球化具有二重属性,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第三,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第四,经济全球化不是一种目标,甚至也不是一种稳定的状态,而是一种客观趋势和一个主观的过程。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蒋雅文 孙寿涛 张彤玉
高峰教授原籍天津市,出生于湖北。1960年9月从中国人民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南开大学经济学系任教。高峰教授主张,我们要反思和继承马克思主义的传统和方法,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他比较早地认识到,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具有宏观分析和动态分析的特征,向学界提出以马克思的积累学说为基础"建立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宏观经济学"的任务。他在许多理论问题上提出创新性见解,如在资本积累问题上他提出"制度-市场"二元的"高峰假说";在长波理论研究中,他在确立长波内在机制的"技术-制度-市场"三元解释框架基础上,明确指出第四次长波的下降阶段和第五次长波的存在,并辩证预测资本主义经济的未来趋势。
关键词:
“高峰假说” 长波 学术新见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蔡万焕
马克思是科学的宏观经济研究方法的开创者,其主要思想体现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主义宏观经济研究方法对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运动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何干强教授新著《〈资本论〉的宏观经济研究方法及其应用》系统总结和疏理了《资本论》中所揭示的科学宏观经济研究方法,同时对当前理论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批判。该书指出,资产阶级宏观经济学用拜物教观念认识经济现象,理论上存在一系列错误,不应当用以指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实践。弄懂弄通马克思主义宏观经济研究方法,目的是要促进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的科学化。对马克思主义宏观经济研究方法的学习,将有助于经济学界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宏观经济学新境界的步伐。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文进
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主要是一种宏观理论体系,该体系不仅可与现代任何宏观理论相媲美,而且在许多方面远胜过后者,它有后者所缺少的微观基础(总量性的价值理论、货币理论和资本理论等)和沟通微观与宏观的桥梁(生产价格理论和再生产理论),因此做到了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的浑然一体;它既有一般均衡理论的实质内容,同时又是动态的。如果从这个角度来重新审视马克思经济学的内容,那么将修正我们传统上对马克思经济学内容的狭隘认识,得到一种全新的马克思经济学。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林楠
马克思对于世界货币的分析,是其有关国际金融分析的基础。其中,对于在表面上货币危机因国际信用而成为普遍现象,在根本上信用须服务于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的分析对当今时代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相对西方主流经济学侧重"市场经济"分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世界货币分析在(1)注重国际货币流通与风险和危机之间的联系与考量,(2)世界货币是在世界市场上占统治地位的国际储备货币,其国际流通与汇率关系密切,(3)如何在注重风险分析的同时充分体现市场经济并将两者有机融合等三个方面上更注重基于结构分析的动态研究和过程考量。本文将尝试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分析基础上,在突出风险分析和结构分析的同时,纳入市场过程分析。基于马克思《资本论》产业资本循环的三阶段和三种形态分析,尝试构建"生产/科技-市场/政府-货币/金融"三位一体分析框架,并以此进行人民币迈向国际货币的战略思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陶为群
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科学而深入地研究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循环中的地位和作用。运用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的基本观点、概念和原理分析宏观经济和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循环中的重要作用,具有理论上的科学性和方法上的合理性。将对外贸易因素加入经典的马克思社会再生产,可形成有对外贸易的社会再生产范畴。将有对外贸易的社会再生产划分为竞争型进口、非竞争型进口的社会再生产两大类型,可以成就有对外贸易的社会再生产的周延性。贴近现实,非竞争型进口的社会再生产可进一步划分为出口导向型、消费品主导出口的、资本品主导出口的、小国开放经济的社会再生产四种类型。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帮喜 刘充 赵峰 黄阳华
现有文献对收入分配调整、经济结构变动和宏观效率提升三者之间的关系鲜有系统性研究。本文将马克思的再生产图式拓展为由固定资本、一般性生产资料、消费资料组成的"马克思—斯拉法"型三部类结构表,并利用中国1987—2015年的投入产出表,刻画投资驱动型增长下收入分配与宏观效率之间的关系。文章测算了中国经济的工资—利润曲线,再根据实际与潜在收入分配结构之间的偏离度,评价了中国宏观效率提升的空间。结果表明,利润率出现了下降的趋势,符合马克思的理论预测;利润率的下降主要归因于外延式增长方式下固定资本投资快速增长引起的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对宏观经济效率的分析表明,在传统增长方式之下,改善宏观经济效率的空间极为有限,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打造经济增长新动能。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周新城
与自然科学不同,经济学有着鲜明的阶级性,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经济学的阶级性决定其以什么作为指导思想的重要性。在改革开放日益深化的今天,重申经济学研究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经济学研究 马克思主义 指导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虎涛
长期以来,即使在马克思主义阵营内部,对历史唯物主义的传统命题——生产力一元决定论也一直存在不同的解读,而在马克思主义阵营外,则存在着与生产力一元决定论相对的,以迈克尔·曼等人为代表的新韦伯主义的多元论。后者认为,并不存在具有决定性作用的社会领域(如经济),经济的、政治的、军事的、意识形态的权力都可能发挥决定性作用。一元论和多元论的分歧本质,不仅只是观点之争,也是关涉到历史唯物主义科学性的根本问题,对历史唯物主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田春生
《马克思主义国际经济学的构建》(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是由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李翀教授所撰写的一部学术著作。该书根据马克思第五册《对外贸易》和第六册《世界市场》的基本思路,展开对现当代国际经济关系的分析。全书分"商品资本的跨国流动"、"生产资本的跨国流动"、"货币资本的跨国流动"三卷,围绕商品资本、生产资本、货币资本的国际流动,从马克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成瑞
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著名经济学家刘国光教授最近发表了《经济学教学和研究中的一些问题》一文(载2005年《高校理论战线》第9期、《经济研究》第10期),明确地指出了客观存在的事实:"一段时间以来,在理论经济学教学与研究中西方经济学的影响上升,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指导地位被削弱和被边缘化。""有人认为西方经济学是我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一些经济学者也公然主张西方经济学应该作为我国的主流经济学,来代替马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于金富
笔者认为,各种经济学理论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们的基本价值取向不同。西方经济学的价值取向,是倡导一种以"原子"式的"经济人"为中心的极端"个人主义"的价值观;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学的价值取向,是倡导一种以虚幻的、集权的"集体"为中心的绝对"集体主义"价值观。很显然,这是把个人与集体对立起来的两种极端的价值观。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既肯定个人的主体地位也肯定集体的重要作用,它的基本价值取向,是倡导一种以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为中心、以"真正共同体"为目标的"个人-集体"主义的新型价值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