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77)
2023(15140)
2022(13125)
2021(12466)
2020(10556)
2019(24199)
2018(24077)
2017(47258)
2016(25143)
2015(28269)
2014(27990)
2013(27844)
2012(25562)
2011(22784)
2010(23111)
2009(21879)
2008(20804)
2007(18290)
2006(16541)
2005(14884)
作者
(70993)
(58186)
(58037)
(55106)
(37070)
(27904)
(26662)
(22528)
(22196)
(21006)
(19954)
(19519)
(18454)
(18303)
(18203)
(17750)
(17193)
(17103)
(16775)
(16635)
(14492)
(14192)
(14142)
(13219)
(13150)
(13111)
(13100)
(12959)
(11766)
(11402)
学科
(94626)
经济(94518)
管理(73033)
(70452)
(59081)
企业(59081)
方法(43765)
数学(38219)
数学方法(37844)
(35704)
银行(35557)
(33875)
中国(32687)
(32415)
金融(32413)
(29340)
(27638)
(24944)
业经(21630)
(19864)
财务(19791)
财务管理(19749)
地方(19600)
(18968)
贸易(18949)
企业财务(18827)
(18465)
(18384)
农业(16628)
理论(16477)
机构
大学(348813)
学院(347611)
(139962)
管理(137608)
经济(136738)
理学(117629)
理学院(116406)
管理学(114558)
管理学院(113931)
研究(112942)
中国(98066)
(74147)
(70244)
科学(66330)
(56211)
财经(55725)
中心(54076)
(51844)
(50720)
研究所(50491)
(50443)
业大(48250)
北京(47450)
(43777)
师范(43392)
(42783)
经济学(42290)
财经大学(41645)
(40946)
农业(40715)
基金
项目(227973)
科学(178450)
研究(170042)
基金(164812)
(141573)
国家(140365)
科学基金(120838)
社会(105790)
社会科(100331)
社会科学(100304)
(88148)
基金项目(87701)
教育(78111)
自然(77966)
自然科(76118)
自然科学(76099)
自然科学基金(74712)
(74075)
编号(71204)
资助(68624)
成果(58132)
(50681)
重点(50419)
(48001)
课题(47944)
(47414)
项目编号(44902)
创新(44156)
教育部(43995)
科研(43646)
期刊
(153350)
经济(153350)
研究(109884)
中国(65601)
(57844)
金融(57844)
(53613)
学报(50488)
管理(50376)
(46712)
科学(46156)
大学(38697)
教育(36573)
学学(36438)
农业(30771)
技术(28459)
财经(27277)
业经(24913)
经济研究(24913)
(23097)
理论(19984)
问题(19798)
实践(18434)
(18434)
图书(17287)
(17094)
国际(16335)
技术经济(16148)
现代(16093)
商业(15860)
共检索到5299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姜占英  
由商业银行次级抵押贷款质量恶化引发的这场次级贷款危机,将美国金融市场拖下泥潭。2008年9月,以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保护为发端,美国投资银行业遭遇多米诺骨牌效应,相继倒下。美国投资银行业全军覆灭后,中国投资银行业也面临着何去何从的问题。本文首先探析美国投资银行监管模式及其失败的经验与教训,接着对比我国投资银行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我国投资银行业务健康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慕冰  
国际金融危机已进入第五个年头,深层次影响正在逐步显现,全球经济和金融体系风险还在积聚,经济复苏的基础仍很脆弱,危机还远没有结束。在危机持续发酵的过程中,按照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确定的改革方向,金融稳定理事会、巴塞尔委员会等国际组织共同努力推动金融监管改革,改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崔健  孙碧涵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及随后爆发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对美国投资银行业造成了沉重的打击,终结了华尔街独立投资银行模式的神话。在美国经济衰退、监管加强等一系列不利环境下,美国投资银行通过调整业务重心、缩减自营业务、加强传统投资银行业务及兼并业务、调整杠杆率降低风险等一系列措施,迅速摆脱了次贷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次贷危机暴露了美国投资银行业务模式的缺陷及不足,而美国投资银行的应对措施能够为我国投资银行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军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围绕如何进一步改进和加强金融监管这一主题,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陆续发布了一系列监管文件,综合分析这些新的银行监管要求,基本可以勾画出银行监管的发展趋势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利亚  
随着金融深化的不断推进,我国商业银行传统经营模式面临严峻挑战。商业银行必须转变金融服务模式,以投资银行业务作为突破,把握重点发展领域,积极开展投行业务创新,持续深化同业合作,全面加强投行业务风控体系和队伍建设,在投行业务领域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和品牌形象,推动商业银行成功实现战略转型。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蔡卫星  高明华  
本文在简要回顾金融危机对银行业影响的基础上,通过对金融危机产生根源的各种观点进行评述,提出了应基于更微观层面的公司治理视角来研究危机爆发原因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本文系统考察了金融危机暴露出的银行业公司治理中存在的缺陷。最后结合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及中国实际提出了有针对性地加强银行业公司治理机制建设的几点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权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背景下,为了揭示世界银行业整体运营效率的情况及区域间银行业运营效率的差异性,运用数据包络方法对世界主要银行的运营效率进行测算与分析,研究结果发现:世界银行业整体运营效率呈现低水平,但美国银行业的运营效率仍处于最高水平,其次为中国、日本和欧盟等国的银行业,因而中国银行业急需改变原有粗放式的经营模式以提高其整体运营效率。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邢哲  仝自力  
研究背景1999年9月9日,中国银行业首次向境外战略投资者出售股权。以后各城市商业银行纷纷引入战略投资者。2001年7月19日,最大的股份制银行——交通银行吸引外资参股的计划获有关监管部门的批准。此后,陆续有很多股份制银行开始了与境外投资者的引资谈判进程。2005年6月17日,建行和美洲银行共同宣布,美洲银行以25亿美元的出价购入建行9.1%的股权,成为国有银行的第一家境外战略投资者。王一江、田国强(2004)认为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将"打破一种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蒋海  孙犇  
美国次贷危机及其引发的全球金融动荡使银行监管的有效性及其最优设计问题再度成为学界争论的焦点。其实,这样的争论自1970年代以来一直持续着,到2001年才基本达成了以资本监管、监督检查和市场约束为银行监管三大支柱的共识,形成了《新巴塞尔协议》。为了客观地评价银行监管的地位与作用,进一步优化我国银行监管体系,有效地防范金融危机,本文以银行监管有效性和最优监管设计为主线,回顾和总结了关于银行监管三大支柱及其有效配合的主要研究成果,并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银行监管体系改革中需要高度重视的三大问题。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静  
2008年以来的全球金融危机暴露了美国等发达国家在金融监管上的不足,加强金融监管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在世界各国强有力的干预刺激下,全球经济开始缓慢复苏,新形势下加强银行监管势在必行。在我国,银行业在金融业中一直占主导地位,对商业银行进行合规性监管仍将是现实情况下我国银行监管的重要内容。本文针对我国银行监管现存的问题,建立监管的博弈模型,得出混合战略纳什均衡,并从完善监管的法律体系、规范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制度、建立监管者的激励约束机制、加强监管的国内国际协调、完善国内银行资本监管制度等方面对我国现行银行监管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庆  林琳  刘莹  
20世纪90年代以来,股票期权在美国银行业经理人报酬总额中的比重大幅增加,在金融危机发生前已成为美国银行业长期激励的主要方式之一。在这种薪酬制度下,美国银行业经理人盲目追求自身价值最大化的行为推动了金融危机的蔓延。本文从现象和理论两个层面分析了银行业股票期权激励的负面影响,认为银行业经理人的报酬契约应采取多元化的形式,并通过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等措施积极推动银行治理的进步和完善。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崔军  
本文认为当前的全球金融危机给许多国家的商业银行造成了冲击,也加剧了中外资银行在私人银行业务上的竞争。作为私人银行业务后起者的中资银行,需要充分认识本次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发展机遇,利用自身信誉提升、人才易得性增强、抗风险处置能力提升的相对优势,克服竞争激励、分业经营、跨文化管理等劣势,在竞争中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争取良好的发展前景和优异的经营业绩。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姜海军  吴冲  
本文逻辑结构是按照为什么研究、怎么研究、保障支持和结论四部分组织的。为什么研究部分包括本文的第一章,阐述投资银行业务与信贷业务互动发展的综合经营背景。怎么研究部分包括本文的第二章和第三章,总结国内外的经验,研究互动发展的具体策略。保障支持部分包括本文第四章,研究互动发展的保障措施。最后一部分是本文结论。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吕江林  郑丽莎  童婵  
本文剖析了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始出现的公司与公司之间的担保圈的利弊,揭示了担保圈形成的法律、市场、信息技术,以及商业银行方面的原因,论证了担保圈的存在大大增加了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全球遭遇金融危机、经济复苏走势尚不明朗形势下,商业银行完善担保圈风险管控的三点可行性策略。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袁吉伟  
目前,全球私人银行业已从金融危机中复苏,资产管理规模接近危机前水平,但盈利水平依然承受较大压力。同时,随着监管力度的增强、客户需求的转变以及全球经济增速的差异化,全球私人银行积极调整经营策略,通过转变经营模式、加大IT投入、提高内部运营效率、加强客户经理团队培训以及大量拓展新兴市场客户等措施,不断适应新的外部经营环境。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时间比较短,还需要顺应经营环境变化,学习借鉴国际私人银行发展新趋势和经验,理顺经营思路,提高市场竞争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