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04)
- 2023(15257)
- 2022(13216)
- 2021(12269)
- 2020(10372)
- 2019(23578)
- 2018(23384)
- 2017(45264)
- 2016(24584)
- 2015(27733)
- 2014(27670)
- 2013(27244)
- 2012(25443)
- 2011(22737)
- 2010(23486)
- 2009(22264)
- 2008(22096)
- 2007(20471)
- 2006(17991)
- 2005(16618)
- 学科
- 济(92562)
- 经济(92461)
- 业(74082)
- 管理(72586)
- 企(61000)
- 企业(61000)
- 方法(39939)
- 银(36270)
- 银行(36125)
- 数学(34498)
- 行(34424)
- 数学方法(34075)
- 融(32820)
- 金融(32818)
- 中国(32716)
- 财(32057)
- 制(29124)
- 农(27567)
- 务(21856)
- 财务(21798)
- 业经(21788)
- 财务管理(21741)
- 地方(21057)
- 企业财务(20636)
- 贸(19723)
- 贸易(19704)
- 易(19043)
- 农业(18141)
- 学(17265)
- 理论(17034)
- 机构
- 学院(342587)
- 大学(337814)
- 济(139567)
- 经济(136206)
- 管理(128851)
- 研究(112782)
- 理学(107697)
- 理学院(106557)
- 管理学(104762)
- 管理学院(104103)
- 中国(101473)
- 财(73821)
- 京(71219)
- 科学(65512)
- 所(57452)
- 农(56374)
- 财经(56343)
- 中心(56121)
- 江(55800)
- 研究所(51065)
- 经(50792)
- 业大(46665)
- 北京(45421)
- 州(45387)
- 农业(44243)
- 范(42578)
- 经济学(42454)
- 师范(42146)
- 财经大学(41622)
- 银(40743)
- 基金
- 项目(210402)
- 科学(164069)
- 研究(158090)
- 基金(149901)
- 家(128243)
- 国家(127093)
- 科学基金(109025)
- 社会(97689)
- 社会科(92517)
- 社会科学(92490)
- 省(83667)
- 基金项目(78010)
- 教育(73547)
- 自然(69437)
- 划(69387)
- 自然科(67799)
- 自然科学(67778)
- 编号(67254)
- 自然科学基金(66568)
- 资助(63074)
- 成果(56230)
- 重点(47640)
- 课题(46668)
- 部(46411)
- 发(45465)
- 创(43914)
- 性(42288)
- 项目编号(41192)
- 创新(41015)
- 科研(40423)
- 期刊
- 济(160426)
- 经济(160426)
- 研究(109492)
- 中国(73377)
- 融(62845)
- 金融(62845)
- 财(60678)
- 农(51757)
- 学报(48131)
- 管理(47855)
- 科学(44095)
- 教育(37393)
- 大学(36753)
- 学学(34564)
- 农业(32639)
- 技术(29483)
- 财经(28119)
- 业经(26724)
- 经济研究(25488)
- 经(23863)
- 问题(20198)
- 理论(18576)
- 贸(18140)
- 业(17539)
- 财会(17268)
- 国际(16939)
- 实践(16929)
- 践(16929)
- 技术经济(16219)
- 商业(16099)
共检索到5459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吕江林 郑丽莎 童婵
本文剖析了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始出现的公司与公司之间的担保圈的利弊,揭示了担保圈形成的法律、市场、信息技术,以及商业银行方面的原因,论证了担保圈的存在大大增加了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全球遭遇金融危机、经济复苏走势尚不明朗形势下,商业银行完善担保圈风险管控的三点可行性策略。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担保圈 风险管控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谭世坚 孙凯
金融风暴不但通过实体经济对授信业务产生压力,更藉行业的传递等途径对授信体系、授信管理进行干预。在全球性金融风暴的影响下,中国银行业授信风险日益增加,授信体系不完善性亦日益凸显。为进一步控制授信风险,建议银行构建授信风险预警系统、改进授信风险控制手段、优化授信运作机制,并对个人授信及企业授信重新进行策略改进,健全有效的授信风险控制策略。
关键词:
银行 授信 风险控制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邓梅
一、金融危机的成因与风险管理本次金融危机的根源,概括起来就是在刺激经济的政策和目标之下,信贷的过度以及信用风险互换等衍生工具的滥用,最终导致危机的恶化。在这整个过程中贯穿的是,包括监管者、金融机构和个人在内,各方都严重的忽视了风险管理因素。产生次级债的直接原因主要有三点,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王子良 侯志茹 曹硕
由次贷危机导致的金融风暴已向实体经济渗透,也给中国实体经济造成一定影响,并直接影响到物流金融业务,使物流金融业务的主角——商业银行面临新的风险。因此,商业银行要进一步创新物流金融业务的经营模式,分析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新形势,并构建相应的风险规避和防范措施。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商业银行 物流金融 经营风险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姜占英
由商业银行次级抵押贷款质量恶化引发的这场次级贷款危机,将美国金融市场拖下泥潭。2008年9月,以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保护为发端,美国投资银行业遭遇多米诺骨牌效应,相继倒下。美国投资银行业全军覆灭后,中国投资银行业也面临着何去何从的问题。本文首先探析美国投资银行监管模式及其失败的经验与教训,接着对比我国投资银行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我国投资银行业务健康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金融危机 投资银行 混业 监管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李传峰
流动性风险使得诸多商业银行在本次全球金融危机中纷纷倒下,本文在指出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后,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分为资产流动性风险和融资流动性风险,并就如何做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商业银行 流动性风险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杜卓宏 厉仲云
试析我国商业银行担保贷款的风险性□杜卓宏厉仲云一、担保贷款存在的问题(一)虚假资产的抵押1、评估失实资产的抵押。在正常情况下,专门资产评估机构评估的资产值,应该是准确的、权威的,是有极高可信度的,而事实则不然。有些评估人员,受到某个企业或某个人的利诱...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张卫 王振卯
目前影响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尚未出现见底迹象,未来有可能演变为全球性的经济风险、社会风险和政治风险,这场危机引起了我国出口型企业、外向型经济、财政收入、劳动就业等经济领域的波动,现阶段经济社会走势处于经济风险向社会风险泛化阶段。本文提出,在经济波动背景下应重点防范与控制体现在劳动就业、劳资矛盾和群体性事件、社会债务、要素分配及社会治安等方面的社会风险。
关键词:
金融危机 经济风险 社会风险 防范 控制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徐松
本文针对后金融危机时期商业银行在营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建议商业银行抓住目前的有利时机,完善市场营销策略,以有效应对形势变化,才能在竞争激烈的金融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
金融危机后期 商业银行 营销策略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武魏巍
本文围绕后金融危机时期这一时代背景,运用具体数据探讨了碳金融发展的巨大机遇,阐述了商业银行碳金融这一新兴业务领域的基本内容,并结合国内外商业银行碳金融发展现状,指出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内部发展策略的构建包括以下5个方面:从思想层面重视碳金融发展的重大机遇、构造碳金融内部结构体系、积极发展商业银行碳金融传统业务、稳健开展碳金融衍生性创新业务、做好碳金融风险管理;营造碳金融良好的外部环境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把碳金融纳入到国家战略框架内、构建具有国际话语权的碳交易市场、促使人民币成为国际碳交易的结算货币。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潘小勤
随着多地担保圈风险不断暴露,监管当局也加强了对担保圈风险管控的监控力度。论文从担保圈现状入手,重点对担保圈对企业、银行及社会三个层面的不利影响进行分析,并初步探索了担保圈风险的成因,最后从商业银行的角度提出了对担保圈风险进行管控的措施。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红侠
不健全的金融体系和金融监管被认为是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的根源,巴塞尔协议在金融监管中的作用由此遭到了金融界的质疑。本文在分析了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后,简要介绍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主要框架,并对其在全球金融危机中的防范作用及对银行业风险管理的意义进行了论述,最后分析了全球金融危机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几点启示。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强 冯超
本文采用夏普市场模型对从2008年1月1日至2010年5月21日的我国14家上市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我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在金融危机爆发后的2008年至2009年有上升趋势,但在2010年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不过也存在系统性风险两极分化和大型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高居不下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了建立商业银行额外资本要求、限制高系统性风险银行业务和妥善处理"大而不倒"问题等措施。
关键词:
商业银行 系统性风险 β值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银仓
本文认为,国际金融业的过度创新引发的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不能成为反对我国金融创新的理由,推进我国金融业综合化经营,实现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是规避金融风险的有效手段,也是提升我国金融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措施。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与内部治理结构、经营管理机制、政策制度设计、外部市场环境和监管模式密切相关,因而实现盈利模式转型也要多管齐下,形成联动。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商业银行 盈利模式 转型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高宇 吴治民 杨鸿
绩效是业绩和效率的统称,包括经济活动过程的效率和活动的结果两层含义。经营业绩是指经营者在经营管理企业的过程中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所取得的成果和所做出的贡献;管理效率是指在获得经营业绩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盈利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中国商业银行正逐步面向市场化,由原来国家包办一切,转变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随着全球化竞争的日益加剧和科技的日新月异,积极发展以绩效为核心的管理模式是商业银行生存和发展的重中之重。绩效评价体系在测量商业银行经营目标、发展战略、激励约束机制等方面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