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94)
- 2023(12933)
- 2022(10875)
- 2021(9843)
- 2020(7901)
- 2019(17844)
- 2018(17443)
- 2017(33121)
- 2016(17782)
- 2015(19981)
- 2014(20070)
- 2013(19736)
- 2012(18657)
- 2011(16940)
- 2010(17839)
- 2009(17208)
- 2008(16319)
- 2007(14834)
- 2006(13463)
- 2005(12810)
- 学科
- 济(75720)
- 经济(75609)
- 管理(55466)
- 业(52891)
- 企(44285)
- 企业(44285)
- 中国(30502)
- 融(28332)
- 金融(28329)
- 银(26692)
- 银行(26674)
- 行(25900)
- 方法(23150)
- 财(22983)
- 地方(22746)
- 制(22215)
- 农(21181)
- 业经(20484)
- 数学(18523)
- 数学方法(18303)
- 体(14513)
- 学(14442)
- 农业(14437)
- 务(14437)
- 财务(14387)
- 财务管理(14357)
- 企业财务(13762)
- 理论(13702)
- 贸(13269)
- 贸易(13251)
- 机构
- 学院(255566)
- 大学(252752)
- 济(107941)
- 经济(105521)
- 管理(92394)
- 研究(91214)
- 理学(76980)
- 中国(76803)
- 理学院(76067)
- 管理学(74909)
- 管理学院(74422)
- 财(56415)
- 京(54657)
- 科学(51702)
- 所(46054)
- 中心(42791)
- 财经(42405)
- 江(41271)
- 研究所(40779)
- 农(39041)
- 经(38163)
- 北京(35234)
- 范(34641)
- 师范(34310)
- 经济学(33910)
- 州(33799)
- 院(32938)
- 业大(32381)
- 财经大学(31245)
- 经济学院(30224)
- 基金
- 项目(157507)
- 科学(124336)
- 研究(121123)
- 基金(112162)
- 家(95738)
- 国家(94829)
- 科学基金(81486)
- 社会(77942)
- 社会科(73920)
- 社会科学(73904)
- 省(63211)
- 基金项目(58152)
- 教育(55515)
- 划(52026)
- 编号(50021)
- 自然(48512)
- 自然科(47325)
- 自然科学(47314)
- 自然科学基金(46460)
- 资助(45351)
- 成果(42959)
- 发(39069)
- 课题(36408)
- 重点(36183)
- 部(34657)
- 制(34220)
- 创(33509)
- 国家社会(32079)
- 性(31967)
- 发展(31855)
共检索到4222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刘文娟
此次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之深,波及之广,为学界研究提供了非常丰富的资源,为政府提供了非常广阔的政策实验平台,很多新观点、新政策付诸实施。本文对能够显示未来研究实践发展方向的几个热点问题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并且结合理论方面的新发展对后金融危机时期国际金融体系的再构建提出了相关构想。
关键词:
金融理论深化 金融制度重构 国际金融合作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武魏巍
一、城市碳金融悄然兴起2010年1月26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政策驱动的不同步复苏"为题发布了《2010年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指出2010年全球经济进入了"后金融危机时期"。随着全球第一轮救市措施的效果显现,全球经济复苏超过了预期。很多国家都把发展城市碳金融作为走出金融危机阴霾、促进经济增长方式优化和重振金融业的重点。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一鸣
2008年下半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加快了中国经济调整和转型的进程。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国经济面临的重大课题是,在全球经济进入深度调整,外部需求在较长时期内难以恢复的情况下,如何有效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提高最终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产能过剩压力加大、资源环境矛盾加剧和生产要素成本上升的条件下,如何提升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改变对低成本资源和要素高强度投入的过度依赖。解决这些重大课题,最根本的是要推动经济战略性转型,加快增长模式战略性转变、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体制改革战略性突破,从而为我国经济社会更长期、更健康、更可持续发展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后金融危机 经济战略性转型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詹姆斯·莫里斯
金融危机远未结束,但世界经济增长是可以预期的。除了一些较小的欧洲国家之外,收入下降充其量也只是个小问题,最大的问题是失业,失业本身具有很大的危害性。欧元区要实现经济复苏,政府开支应该增加5%左右。世界需求的减少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有限的,当出口急剧下降时,中国经济以几乎相同的速度继续增长。中国目前已进入设计和创新更为重要的阶段,应该更多地发明自己的技术,创造自己的品牌,设计自己原创的产品。中国应该没有劳动力短缺的问题,但教育非常重要。到2020年之前,中国经济增长将减缓。未来除了人们的收入会增加之外,一切都是不确定的。
关键词:
后金融危机时代 实体经济 经济增长 失业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徐曙鹰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导致中国经历了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最为严峻的挑战。我国民营经济在这次危机中也接受了残酷的考验,尤其是经济外向度较高的浙江等地。经济外向度越高的地方,所受的影响越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夏宁 王艳霞
国内外专家学者在SOX法案出台后对内部控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形成了丰富的成果,而国内在这方面研究较少,且多以规范研究为主。本文在对国内外内部控制的相关研究基础上,对内部控制的几个方面作了思考与展望。
关键词:
内部控制 信息披露 思考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秋石
"后金融危机时期"是指目前世界经济所处的恢复性和脆弱性复苏的一段特殊历史时期,它使得全球经济的格局出现了五大特征,主要体现在全球生产与贸易格局、金融体系、科技市场、生产生活方式以及中国国际地位正在发生变化等方面。这必将对中国后发展地区产生重要影响。后发展地区需要基于动态的比较优势,调整发展思路,充分挖掘和利用后金融危机时期所赋予的历史机遇,实现可持续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
后金融危机时期 全球经济 后发展地区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孙颖
本文对此次金融危机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回顾,分析了当前全球经济回暖的深层次原因;指出当前国内外存在是否退出经济刺激政策的争论以及主要国家采取的措施;最后提出经济刺激政策的退出与否要建立在深入分析实体、政府等经济主体的基础上,并进行国际间的合作。
关键词:
金融危机 政策分析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玉山·吾斯曼 张晓涛
随着中俄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稳步发展,加之历史、政治、地理环境、社会人文等多方面因素,双方在投资等经贸领域的合作关系不断加深。目前,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中俄两国相互直接投资规模很小,双方在经济与投资领域的合作滞后于政治合作。后金融危机时期,中俄投资合作对于两国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双方在全面推进石油、天然气、核能等能源领域合作的同时,还应注重矿产和森林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加大航空航天、机电、轻工制造、林木、农业等多方面的合作力度。
关键词:
中国 俄罗斯 投资合作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改革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极大的释放了生产力,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从农业经济向工业化中期的转变,但是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层次较低、抵抗风险的能力较差。后金融危机时期经济形势严峻,我国经济面临极大挑战,迫切需要转型升级。本文认为,在后金融危机时期经济的转型升级可以从以下5个方面进行: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走内涵式增长道路、改善企业融资环境、加快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和行业协会的建设、整合制造业资源。
关键词:
后金融危机时期 转型升级 可持续发展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杜传忠 韩元军 张孝岩
金融危机期间,中国经济增长减缓和失业剧增的根本性原因在于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产业结构的状况决定了中国经济受外国经济体影响的程度。本文通过计量分析对金融危机发生后中国政府的产业振兴政策提出了有力的理论依据,并通过脉冲效应分析得出,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三次产业升级对劳动规模的短期和长期影响的差异;最后提出了后金融危机时期实现我国就业规模扩大和产业升级统一的新思路。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失业 就业规模 产业升级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赵伟
来势汹汹的美国次贷危机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就通过各种渠道传导到世界各国,并使得多数国家相继发生金融危机。然而,在此次金融危机中,由于经济结构与宏观政策导向的不同,各国表现出了不同的反应。本文对主要国家在本轮金融危机中的反应进行分析,并基于分析给予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危机 金融监管 经济增长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吴撼地
对我国科技与产业的转型及政策调整问题开展研究,有助于客观审视全国科技与产业发展状况、深入分析科技转型与产业转型在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对于破解金融危机下我国企业的发展困局、完善国家科技与产业政策以及促进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界定概念内涵、厘清科技转型与产业转型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我国科技与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阐释我国科技转型与产业转型的必要性,并探讨了战略转型的方向与路径以及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后金融危机 科技转型 产业转型 战略转型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宋小芬
次贷危机引发全球性经济危机后,产业政策对稳定经济的作用得到充分彰显。文章认为,在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的产业政策应着重于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直接干预应坚持少而精的原则,产业政策应配合整个经济政策,以实现整体计划的目标;但产业政策不能解决产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问题,产业政策的作用空间将主要取决于体制改革的进程。
关键词:
后金融危机时期 产业政策 作用空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