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53)
2023(6628)
2022(5496)
2021(5182)
2020(4429)
2019(9750)
2018(9148)
2017(17356)
2016(9394)
2015(10696)
2014(10656)
2013(10651)
2012(9872)
2011(8090)
2010(9316)
2009(9456)
2008(8304)
2007(7148)
2006(6519)
2005(6180)
作者
(24252)
(19737)
(19444)
(18957)
(12626)
(9420)
(9105)
(7549)
(7359)
(7281)
(6589)
(6585)
(6562)
(6269)
(6022)
(6021)
(5677)
(5668)
(5659)
(5655)
(5076)
(4770)
(4690)
(4553)
(4532)
(4508)
(4492)
(4352)
(4027)
(3966)
学科
管理(35092)
(33596)
(31990)
经济(31951)
(30814)
企业(30814)
(28806)
(25730)
金融(25730)
(23969)
银行(23966)
(23119)
中国(19978)
(15753)
(15335)
财务(15304)
财务管理(15225)
企业财务(14631)
方法(12810)
财政(12804)
审计(12166)
中国金融(11007)
数学(10544)
数学方法(10459)
地方(10421)
(10336)
(9933)
(9025)
制度(8946)
(8946)
机构
学院(118892)
大学(118314)
(50660)
经济(49434)
管理(45185)
中国(39592)
(39004)
理学(37605)
理学院(37292)
管理学(36939)
管理学院(36701)
研究(36527)
财经(25921)
(24840)
(23257)
(20933)
中心(20571)
(20411)
银行(19727)
财经大学(19028)
(18563)
科学(18081)
(18046)
(17712)
金融(17362)
人民(16980)
(16894)
经济学(16043)
北京(15317)
国人(14948)
基金
项目(68512)
科学(54008)
研究(53954)
基金(50096)
(41188)
国家(40764)
科学基金(36172)
社会(35457)
社会科(33869)
社会科学(33859)
(27270)
基金项目(25857)
教育(24779)
编号(22047)
(21367)
自然(21264)
资助(20980)
自然科(20757)
自然科学(20753)
自然科学基金(20394)
成果(20181)
(16337)
课题(15677)
(15619)
重点(15450)
(15150)
项目编号(15013)
国家社会(14525)
教育部(14323)
(14276)
期刊
(58954)
经济(58954)
研究(46102)
(39213)
中国(34259)
(32243)
金融(32243)
管理(17069)
学报(13783)
财经(13770)
(13070)
财会(12065)
科学(11820)
会计(11753)
(11624)
大学(11574)
教育(11569)
学学(10670)
经济研究(10464)
审计(9737)
技术(8243)
通讯(7980)
会通(7968)
业经(7964)
(7939)
财政(7939)
农业(7002)
问题(6944)
理论(6622)
(6096)
共检索到2140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何洪彬  
深化财政绩效审计以提升审计监督层次,是国家审计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应对后金融危机应有的战略思考。在我国现有的公共管理状况下开展财务收支效益性审计的同时,探索性开展独立类型的政府财政绩效审计具有一定的必要性;环境基础的改善决定深入开展政府财政绩效审计的可能性,经济性、法律性、政治性构成一定的审计环境基础。深化绩效审计应该把政府的绩效评价指标及经济绩效作为审计的主要对象,审计对象与内容的确定是基本的技术前提。在具体技术层面上还要解决审计对象与内容、绩效指标和标准的确定、审计评价方式方法等问题。实践中要创新审计评价的方式方法,运用先进的审计方式方法开展政府财政绩效审计。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付伯颖  
为了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对经济的不利影响,世界各国都实行了旨在促进经济增长,稳定金融体系的刺激性财政政策。然而,这些政策的实施使许多发达国家的公共财政状况趋于恶化,巨大的财政赤字进一步导致公共债务急剧上升。为此,在国际组织的建议下,发达国家财政政策开始由财政刺激向财政调整转变,并在财政支出和税收政策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调整方案。面对财政政策的国际趋势,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对未来财政政策的定位和财政改革重点也应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适时进行调整。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悦  
基于对我国出口退税政策发展历程的总结,可以看出出口退税更多地被当作一种短时期的政策性工具来使用。因此,通过提高税率获得长期经济利益是有一定难度的。出口退税政策应在营造公平贸易环境的基础上,成为一国调整商品结构、促进产业升级且相对稳定、具有长期利好性的政策措施。同时,出口企业也应提升自身在经营上、产品上、竞争上的实力,以应对贸易形势的种种变化。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乔健  
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国与各国的劳动关系现状格局正在迎来一场巨变。本文从工会组织率、集体协商结构、灵活雇佣、收入差距、劳动争议和劳动关系协调制度等方面对中外劳动关系现状和趋向进行比较,以互现中外劳动关系治理体系各自的优势、特色和不足,并加以借鉴。本文认为,发展协调、互利和参与式的政劳资社会伙伴关系,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应当成为劳动关系协调的一条重要经验。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陈益民  
高管薪酬合理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多方面共同努力。本文认为,完善公司薪酬管理体系,是高管薪酬趋于合理性的内在动力;培育基于社会责任的高管薪酬价值观,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同时还需要利益相关者行使有效的约束力。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孙颖  
本文对此次金融危机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回顾,分析了当前全球经济回暖的深层次原因;指出当前国内外存在是否退出经济刺激政策的争论以及主要国家采取的措施;最后提出经济刺激政策的退出与否要建立在深入分析实体、政府等经济主体的基础上,并进行国际间的合作。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玉山·吾斯曼  张晓涛  
随着中俄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稳步发展,加之历史、政治、地理环境、社会人文等多方面因素,双方在投资等经贸领域的合作关系不断加深。目前,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中俄两国相互直接投资规模很小,双方在经济与投资领域的合作滞后于政治合作。后金融危机时期,中俄投资合作对于两国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双方在全面推进石油、天然气、核能等能源领域合作的同时,还应注重矿产和森林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加大航空航天、机电、轻工制造、林木、农业等多方面的合作力度。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赵伟  
来势汹汹的美国次贷危机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就通过各种渠道传导到世界各国,并使得多数国家相继发生金融危机。然而,在此次金融危机中,由于经济结构与宏观政策导向的不同,各国表现出了不同的反应。本文对主要国家在本轮金融危机中的反应进行分析,并基于分析给予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杜传忠  韩元军  张孝岩  
金融危机期间,中国经济增长减缓和失业剧增的根本性原因在于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产业结构的状况决定了中国经济受外国经济体影响的程度。本文通过计量分析对金融危机发生后中国政府的产业振兴政策提出了有力的理论依据,并通过脉冲效应分析得出,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三次产业升级对劳动规模的短期和长期影响的差异;最后提出了后金融危机时期实现我国就业规模扩大和产业升级统一的新思路。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改革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极大的释放了生产力,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从农业经济向工业化中期的转变,但是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层次较低、抵抗风险的能力较差。后金融危机时期经济形势严峻,我国经济面临极大挑战,迫切需要转型升级。本文认为,在后金融危机时期经济的转型升级可以从以下5个方面进行: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走内涵式增长道路、改善企业融资环境、加快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和行业协会的建设、整合制造业资源。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吴撼地  
对我国科技与产业的转型及政策调整问题开展研究,有助于客观审视全国科技与产业发展状况、深入分析科技转型与产业转型在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对于破解金融危机下我国企业的发展困局、完善国家科技与产业政策以及促进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界定概念内涵、厘清科技转型与产业转型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我国科技与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阐释我国科技转型与产业转型的必要性,并探讨了战略转型的方向与路径以及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宋小芬  
次贷危机引发全球性经济危机后,产业政策对稳定经济的作用得到充分彰显。文章认为,在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的产业政策应着重于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直接干预应坚持少而精的原则,产业政策应配合整个经济政策,以实现整体计划的目标;但产业政策不能解决产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问题,产业政策的作用空间将主要取决于体制改革的进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秋梅  
文章在分析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经济特点、消费者购买行为变化的基础上,从实施精准化营销、营销创新、加强企业内部营销等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旨在指导企业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的营销实践。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夏宁  王艳霞  
国内外专家学者在SOX法案出台后对内部控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形成了丰富的成果,而国内在这方面研究较少,且多以规范研究为主。本文在对国内外内部控制的相关研究基础上,对内部控制的几个方面作了思考与展望。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倩  
本文以金融危机过后,我国巨额保险资金使用问题为切入点,深入分析了我国保险业资金的使用现状。本文从资金使用规模,结构,收盖章,风险和监管等五个方面探讨了现阶段保险业资金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拓宽投资渠道、加强资金运用管理、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实施有效监管等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