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24)
- 2023(12127)
- 2022(10564)
- 2021(9912)
- 2020(8436)
- 2019(19525)
- 2018(19313)
- 2017(38909)
- 2016(20996)
- 2015(23780)
- 2014(23875)
- 2013(23932)
- 2012(22868)
- 2011(20817)
- 2010(21464)
- 2009(20719)
- 2008(20314)
- 2007(18549)
- 2006(16643)
- 2005(15416)
- 学科
- 济(89622)
- 经济(89537)
- 业(61020)
- 管理(59024)
- 企(49181)
- 企业(49181)
- 方法(39349)
- 数学(34483)
- 数学方法(34166)
- 中国(31384)
- 融(29087)
- 金融(29085)
- 银(28397)
- 银行(28367)
- 行(27400)
- 财(26832)
- 农(26368)
- 贸(25945)
- 贸易(25925)
- 易(25217)
- 制(22851)
- 地方(20498)
- 业经(19226)
- 农业(16951)
- 务(16675)
- 财务(16630)
- 财务管理(16593)
- 学(16114)
- 企业财务(15703)
- 策(14998)
- 机构
- 学院(307686)
- 大学(306678)
- 济(137275)
- 经济(134416)
- 管理(115534)
- 研究(106461)
- 理学(97797)
- 理学院(96737)
- 管理学(95365)
- 管理学院(94757)
- 中国(88513)
- 财(66940)
- 京(64297)
- 科学(60248)
- 所(54470)
- 财经(52149)
- 中心(50092)
- 农(49494)
- 研究所(48687)
- 江(47597)
- 经(47048)
- 经济学(43159)
- 北京(41339)
- 业大(41114)
- 经济学院(39256)
- 范(38939)
- 农业(38828)
- 师范(38590)
- 财经大学(38370)
- 州(38349)
- 基金
- 项目(187755)
- 科学(146763)
- 研究(141648)
- 基金(135286)
- 家(115609)
- 国家(114620)
- 科学基金(97027)
- 社会(89381)
- 社会科(84949)
- 社会科学(84923)
- 省(72699)
- 基金项目(70342)
- 教育(64844)
- 划(61188)
- 自然(59807)
- 编号(58986)
- 自然科(58334)
- 自然科学(58317)
- 自然科学基金(57317)
- 资助(57308)
- 成果(49987)
- 部(43132)
- 重点(42637)
- 发(42279)
- 课题(40864)
- 创(38861)
- 性(37578)
- 教育部(37257)
- 创新(36429)
- 国家社会(36407)
- 期刊
- 济(153897)
- 经济(153897)
- 研究(98139)
- 中国(58875)
- 财(51164)
- 融(47887)
- 金融(47887)
- 农(45275)
- 学报(42332)
- 管理(42112)
- 科学(39551)
- 大学(32391)
- 学学(30405)
- 农业(29410)
- 教育(29371)
- 财经(26229)
- 经济研究(25804)
- 业经(24978)
- 技术(24938)
- 经(22533)
- 贸(22522)
- 问题(21623)
- 国际(20300)
- 理论(16543)
- 技术经济(15634)
- 商业(15601)
- 业(15485)
- 世界(14966)
- 统计(14810)
- 实践(14784)
共检索到4805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陈绵水 陈秋云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文华
世界经济已经进入后金融危机时期。当前我国传统的外贸企业出口萎缩,遭遇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更频繁,生存和发展环境更严峻,迫切需要战略转型。其转型的方向是积极融入供应链管理上的某些环节来提升附加值和竞争力。当前我国的外贸企业已经开始积极转型,但还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推动。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武魏巍
一、城市碳金融悄然兴起2010年1月26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政策驱动的不同步复苏"为题发布了《2010年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指出2010年全球经济进入了"后金融危机时期"。随着全球第一轮救市措施的效果显现,全球经济复苏超过了预期。很多国家都把发展城市碳金融作为走出金融危机阴霾、促进经济增长方式优化和重振金融业的重点。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盖锐 吴敏
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下滑,对外向型经济体江苏的影响巨大。后金融危机时期江苏出口增速放缓,以加工贸易为主的贸易方式和以外资企业为主的贸易主体也使江苏外贸面临较大的风险;此外,生产成本的增加、人民币升值压力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都使江苏的对外贸易面临困境。通过分析后金融危机时期江苏外贸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探讨政府和外贸企业应如何调整政策和战略来提高外贸竞争力,促进江苏对外贸易的平稳发展。
关键词:
后金融危机 外贸 对策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栾彦
美国次贷危机和欧美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相继暴露了现行国际金融体系的种种弊端,亟待改革。国际社会期待构建更公平、开放的新型国际货币体系、国际金融机构体系以及更完善的国际金融监管体系。我国也应以此为鉴,出台相应对策,将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加速推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与金融体系改革。一、后金融危机时期国际金融机构体系改革的新方向(一)提高新兴国家在IMF、WB的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刘文华 刘厚俊
世界经济已经进入后金融危机时期,当前我国传统的外贸企业出口萎缩,遭遇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更频繁,生存和发展环境更严峻,迫切需要管理创新。外贸企业应根据自己的能力和优势条件重新定位,进行价值链上的有效组合。大型外贸企业可以创新成为综合性的供应链管理者,并承担新型的角色;中小型外贸企业可以充分发挥自身某个环节的优势,采取价值链延伸的方式,提升产业附加值,或者成为专业服务型代理商。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杜晓郁
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不仅暴露了美国经济内外失衡的矛盾,而且将中国经济的结构性失衡推向了亟待调整的路口。世界市场需求萎缩恰好为中国经济结构调整提供了机会成本最小化的契机。本文对斯旺模型进行了拓展研究,将同一失衡状态分为两个区域,结果发现,分别位于两个区域的国家虽然属于同一失衡状态,却由于其国内、国外失衡状态的差异应当采用不同的政策组合。利用该模型,本文分析了中国经济的失衡状态,认为运用人民币稳步升值搭配紧缩性货币政策以及适度宽松的财政政策是解决中国经济失衡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结构性调整 斯旺模型 政策选择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徐松
本文针对后金融危机时期商业银行在营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建议商业银行抓住目前的有利时机,完善市场营销策略,以有效应对形势变化,才能在竞争激烈的金融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
金融危机后期 商业银行 营销策略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赵伟
来势汹汹的美国次贷危机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就通过各种渠道传导到世界各国,并使得多数国家相继发生金融危机。然而,在此次金融危机中,由于经济结构与宏观政策导向的不同,各国表现出了不同的反应。本文对主要国家在本轮金融危机中的反应进行分析,并基于分析给予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危机 金融监管 经济增长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玉山·吾斯曼 张晓涛
随着中俄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稳步发展,加之历史、政治、地理环境、社会人文等多方面因素,双方在投资等经贸领域的合作关系不断加深。目前,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中俄两国相互直接投资规模很小,双方在经济与投资领域的合作滞后于政治合作。后金融危机时期,中俄投资合作对于两国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双方在全面推进石油、天然气、核能等能源领域合作的同时,还应注重矿产和森林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加大航空航天、机电、轻工制造、林木、农业等多方面的合作力度。
关键词:
中国 俄罗斯 投资合作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黄颖利 仓亚楠 李爱琴
受金融危机影响,全球经济受到重创。中国是林产品贸易大国,此次危机对中国林产品贸易产生的巨大影响前所未有。金融危机虽然对中国林产品贸易造成影响,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林产品贸易的发展,表现为林产品结构的调整和林产品进出口市场结构的改善等方面,同时在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后提出了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国林产品贸易未来发展的应对策略,力求对中国林产品贸易的未来健康发展有所借鉴。
关键词:
金融危机 林产品 贸易 现状 对策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许光建
根据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200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比2008年增长8.7%,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比2008年下降0.7%。在国际金融危机逐步蔓延并对我国经济产生严重不利影响的情况下,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来之不易。本文将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梅
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两者之间是一种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关系。金融创新在为转移和分散金融风险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风险。后金融危机时期我们不能停止金融创新的步伐,但一方面应注意处理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处理好市场导向与加强监管的关系、处理好交易所市场与场外市场的关系;另一方面应通过实施有效的监管安排来防范和化解市场的宏观风险。
关键词:
金融危机 金融创新 金融风险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吴撼地
对我国科技与产业的转型及政策调整问题开展研究,有助于客观审视全国科技与产业发展状况、深入分析科技转型与产业转型在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对于破解金融危机下我国企业的发展困局、完善国家科技与产业政策以及促进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界定概念内涵、厘清科技转型与产业转型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我国科技与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阐释我国科技转型与产业转型的必要性,并探讨了战略转型的方向与路径以及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后金融危机 科技转型 产业转型 战略转型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赵景华 申桂萍
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济恢复性复苏。各国政府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调整了对外投资政策,如德国的工业4.0、美国制造业回归,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一带一路"战略等,这促使企业跨国并购交易活动呈现与以往不同的特点。文章深入考察了后金融危机时期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现状,总结了并购发起者、并购对象、并购方式、并购行业和并购区域等方面的特征,探讨了跨国公司在后金融危机时期在中国并购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应对的战略措施。
关键词:
跨国公司 并购 应对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