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72)
- 2023(13569)
- 2022(11235)
- 2021(10611)
- 2020(8626)
- 2019(19418)
- 2018(19020)
- 2017(37755)
- 2016(20046)
- 2015(22478)
- 2014(21865)
- 2013(21829)
- 2012(20525)
- 2011(18460)
- 2010(19247)
- 2009(18750)
- 2008(17859)
- 2007(16535)
- 2006(15356)
- 2005(14006)
- 学科
- 济(83405)
- 经济(83318)
- 业(68168)
- 管理(57383)
- 农(51144)
- 企(45317)
- 企业(45317)
- 农业(33948)
- 中国(33094)
- 方法(28793)
- 融(28328)
- 金融(28326)
- 银(28152)
- 银行(28133)
- 行(27280)
- 数学(25661)
- 数学方法(25343)
- 财(25244)
- 业经(24522)
- 制(23728)
- 贸(21527)
- 贸易(21510)
- 易(21161)
- 地方(19563)
- 技术(17485)
- 策(15415)
- 体(15004)
- 出(13921)
- 发(13476)
- 务(13212)
- 机构
- 学院(285436)
- 大学(280018)
- 济(130577)
- 经济(127950)
- 管理(110227)
- 研究(96915)
- 理学(93118)
- 理学院(92248)
- 管理学(91062)
- 管理学院(90510)
- 中国(85218)
- 财(63972)
- 京(57942)
- 农(56931)
- 科学(51465)
- 财经(48678)
- 所(48011)
- 中心(47297)
- 江(45348)
- 经(44096)
- 农业(42757)
- 研究所(42108)
- 业大(40633)
- 经济学(40357)
- 北京(36991)
- 经济学院(36540)
- 州(36305)
- 范(35891)
- 师范(35677)
- 财经大学(35510)
- 基金
- 项目(173926)
- 科学(138664)
- 研究(137309)
- 基金(126439)
- 家(106639)
- 国家(105588)
- 科学基金(91208)
- 社会(90372)
- 社会科(85573)
- 社会科学(85553)
- 省(68220)
- 基金项目(65466)
- 教育(60719)
- 编号(57346)
- 划(55523)
- 自然(52917)
- 自然科(51682)
- 自然科学(51671)
- 资助(51229)
- 自然科学基金(50738)
- 成果(48219)
- 发(39963)
- 部(39934)
- 课题(39013)
- 创(38491)
- 重点(38031)
- 国家社会(37656)
- 性(36519)
- 创新(36126)
- 制(36016)
- 期刊
- 济(154400)
- 经济(154400)
- 研究(94479)
- 中国(65051)
- 农(61308)
- 融(50205)
- 金融(50205)
- 财(47467)
- 农业(40730)
- 管理(39495)
- 学报(35873)
- 科学(35819)
- 大学(29830)
- 业经(29658)
- 教育(29134)
- 学学(28031)
- 财经(24489)
- 技术(23749)
- 经济研究(23393)
- 问题(21826)
- 经(21083)
- 业(19028)
- 贸(18158)
- 农村(16586)
- 村(16586)
- 国际(16176)
- 世界(16085)
- 农业经济(15635)
- 理论(15101)
- 技术经济(15034)
共检索到4642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璠 茹世青
中国经济进入后金融危机时期,沿海地区和内地同时出现严重的"用工荒"。"用工荒"并非劳动力供给数量不足,而是供给的结构性失衡,民工短缺实际上是权利和制度的短缺,"用工荒"预示发达地区廉价劳动力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用工荒"预示沿海、珠三角等发达地区"刘易斯拐点"已经到来。因此,后金融危机时期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必须要加快发达地区产业升级与转移,要进行制度创新,要加强农民工的培训,要统筹城乡就业公共服务。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傅伯仁 王璠 李爱宗
本文在肯定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巨大贡献的基础上,从农民工的地位、生存特征、文化素质、转移成本与风险,分析了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从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技能素质、制度环境、公共服务、农村城镇化,提出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平稳、有序转移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俊良 刘飞
中国选择的赶超型工业化发展道路造成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排斥,城市工业化的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造成了经济增长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偏离,乡镇企业以及外向型加工制造业的发展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当中国进入经济周期调整与结构转型从而产生了巨大就业压力的时候,金融危机的发生加剧了就业压力,尤其影响了严重依赖外向型加工制造业就业的农村剩余劳力。由此,必须从一个较长时期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依赖于将经济发展转移到就业优先的模式上来,并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实现经济增长与就业匹配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升级与国内产业结构转型的匹配。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 就业 经济增长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郝君富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重要影响体现在出口和劳动力就业方面,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初就出现了大批农民工返乡的问题。虽然近期以来我国出口贸易重新复苏,但由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依然缓慢以及工人工资水平偏低,许多出口加工型企业出现"民工荒"问题。本文拟从就业市场国际化的角度来分析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形势,提出国内就业问题应当"全球化",并主张我国的资本和劳动力要结合起来"走出去"。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就业问题 农民工 全球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方运战
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着兼业性和不彻底性、就业环境亟需改善、转移速度逐渐减缓的突出问题,并在转移过程中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究其原因:现行的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社会保障不到位、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乡镇企业发展受阻等是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对策是创新户籍制度和土地流转制度改革,探索更加灵活、更加适合于农民工参加的社会保障制度,加强教育培训服务,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引导乡镇企业与小城镇发展相结合。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德文 张展新 程杰 侯慧丽
全球金融危机对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带来了就业冲击。尽管贫困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目前基本都已外出,但面临着就业不稳定和工资收入下降等问题。由于务工收入是贫困地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就业不稳定和工资收入下降将增加贫困地区农户的返贫风险和脱贫难度。沿海地区产业升级对熟练劳动力的需求上升以及就业不稳定性增加等新变化对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从政策思路来看,解决好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中的突出问题,不仅可以积极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就业冲击,而且可以为贫困地区减少贫困创造有利条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徐景双 张舢瑶
价值取向属于价值哲学的范畴,指一定的主体基于自己的价值观在面对或处理各种矛盾、冲突、关系时所持的基本价值立场、价值态度以及表现出来的基本价值倾向,是价值主体选取价值标准的方向。价值取向主体经由自身的价值目标和价值评价,通过实践以决定、支配主体的价值选择,对主体间关系以及其他主体均有重大的影响。金融危机以来,我国中职教育师资政策的价值取向对价值取向主体自身、政策主体之间的关系表现出三个方面的变迁。
关键词:
中职教师政策 价值取向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傅伯仁 李爱宗 张亮 王波
我国正处于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急剧转移的关键阶段,及时深入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新变化和原因及应对策略,具有战略性意义。文章阐述了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出现的留守儿童问题缓解而留守老人问题凸显;户籍"瓶颈"缓解而土地"瓶颈"凸显;"侯鸟"问题缓解而"蜗居"问题凸显等重大变化。分析了残缺的土地产权制度;排斥性的城镇住房制度;歧视性城市就业政策等产生新问题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因地制宜地推进城镇化;继续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加快建立现代农村公共养老服务体系等应对策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一平
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在我国已成为焦点话题,合理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我国缩小城乡差距的一项重要举措。怎样进行合理转移以及如何规避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给我国未来经济发展带来的潜在危害将是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关键词:
农村 剩余劳动力 对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兰
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迁出地的推力和转入地的拉力,前者包括劳动力转移带来的收入差异激励、资源环境竞逐和个体预期;后者包括劳动力密集型出发的产业政策和城乡收入差距缩减的社会政策。但是,既有的城乡二元化身份、用工制度恶化等,阻碍了劳动力转移。而利用既有的SA8000制度引导用工环境,扭转二元身份差异,推进职业培训教育券,完善多元化劳资纠纷解决途径,将是有效地促进劳动力良性转移的法律对策。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转移 法律对策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BhagirathLalDas
1996和 1 998年在世界贸易组织举行的部长级会议上 ,由发达国家提出的投资、竞争政策、政府采购和电子商务等新项目被列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议程中。本文阐述和分析了发达国家将这四项新议题引入 WTO谈判的主要目的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当前的谈判中发展中国家应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
世界贸易组织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中国生产力学会"金融危机"课题组 王力
一、金融危机在美国的发生发展(一)美国金融危机发生及蔓延的原因探析。美国是全世界最具影响力也最特殊的一个经济体,发端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在很短时间内迅速蔓延至全球,全球五大洲几乎无一幸免,探究其中的原因,意义深远。我们认为,探讨美国金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武魏巍
一、城市碳金融悄然兴起2010年1月26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政策驱动的不同步复苏"为题发布了《2010年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指出2010年全球经济进入了"后金融危机时期"。随着全球第一轮救市措施的效果显现,全球经济复苏超过了预期。很多国家都把发展城市碳金融作为走出金融危机阴霾、促进经济增长方式优化和重振金融业的重点。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史龙祥
从2008年第四季度起,蔓延全球的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造成了显著冲击。首先,金融危机使我国出口长期高速增长的趋势发生逆转,出口额连续出现负增长;其次,金融危机破坏了对外贸易发展的稳定性,致使国际收支出现剧烈波动;再次,我国对主要贸易伙伴国的出口遭受了明显的波段性冲击;第四,金融危机在初期一定程度上造成出口结构恶化,但此种效应被刺激出口的措施所抵消。论文最后对后金融危机时期的出口形势进行展望,并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后金融危机 出口规模 出口结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红秀
后金融危机时期,由于大学毕业生人数持续递增,就业形势严峻,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加剧,市场对人才的要求更为苛刻。因此,需要建立符合市场需求的全程就业教育服务体系,加强实践教育,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加强就业指导,引导学生理性就业。
关键词:
后金融危机 就业教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