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61)
- 2023(8294)
- 2022(6724)
- 2021(6294)
- 2020(5184)
- 2019(11546)
- 2018(11020)
- 2017(20501)
- 2016(10845)
- 2015(11873)
- 2014(11687)
- 2013(11519)
- 2012(10633)
- 2011(9694)
- 2010(10293)
- 2009(9881)
- 2008(9099)
- 2007(8096)
- 2006(7242)
- 2005(6788)
- 学科
- 济(40918)
- 经济(40886)
- 业(35543)
- 管理(34350)
- 企(30648)
- 企业(30648)
- 融(25905)
- 金融(25905)
- 银(23578)
- 银行(23569)
- 行(22917)
- 中国(20156)
- 方法(16064)
- 财(13732)
- 数学(13620)
- 数学方法(13464)
- 制(12695)
- 中国金融(11178)
- 地方(11021)
- 农(10923)
- 业经(10715)
- 务(10374)
- 财务(10340)
- 财务管理(10326)
- 企业财务(9969)
- 学(8674)
- 理论(8599)
- 农业(8064)
- 贸(7697)
- 贸易(7688)
- 机构
- 学院(153238)
- 大学(152050)
- 济(62646)
- 经济(61152)
- 管理(56975)
- 研究(52769)
- 理学(48341)
- 理学院(47783)
- 中国(47142)
- 管理学(47030)
- 管理学院(46710)
- 京(31721)
- 财(31292)
- 科学(31104)
- 所(26669)
- 中心(26105)
- 财经(25017)
- 研究所(24269)
- 农(24181)
- 江(23201)
- 经(22683)
- 业大(20137)
- 北京(20092)
- 州(20049)
- 经济学(19957)
- 范(19636)
- 师范(19431)
- 银(19224)
- 融(19172)
- 院(18888)
- 基金
- 项目(99500)
- 科学(78195)
- 研究(72787)
- 基金(72438)
- 家(63224)
- 国家(62672)
- 科学基金(53523)
- 社会(46601)
- 社会科(44372)
- 社会科学(44357)
- 省(38761)
- 基金项目(37335)
- 自然(34172)
- 自然科(33299)
- 自然科学(33288)
- 教育(33140)
- 自然科学基金(32742)
- 划(32604)
- 资助(30129)
- 编号(29348)
- 成果(24359)
- 重点(22863)
- 发(22295)
- 部(21920)
- 创(21127)
- 性(20651)
- 课题(20481)
- 创新(19725)
- 国家社会(19515)
- 科研(18938)
共检索到2400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海军 凌文辁
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面临着异常复杂和不确定的经营环境,这种经营环境给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引入并实施人力资源柔性管理战略,能较好地应对环境复杂性及不确定性带来的挑战,从而帮助企业获得更好的绩效。
关键词:
后金融危机时代 人力资源柔性管理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元龙 田野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亚洲金融合作对于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增强防范金融危机的能力和提升亚洲的国际金融地位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从亚洲金融合作的现状来看,现有的金融合作模式程度相对较低,而且存在着诸多缺陷。尽管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深化亚洲金融合作有较多的障碍,但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发挥中国在亚洲金融合作中的作用是中国推进国际金融体系改革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需要高度重视中国在参与亚洲金融合作过程中的战略选择。
关键词:
后金融危机时代 亚洲金融合作 战略选择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于江波
中国东北是联系东北亚区域的重要地区,多年来对韩合作已经成为东北三省外向化发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即使在金融危机冲击最为严重的时候,东北地区对韩经贸科技合作热情依旧不减,并将加强对韩合作作为推动经济走出低谷的助推器。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徐冬青
后金融危机时代,随着经济的反弹复苏,世界能源和环境形势更为严峻。中国的人均资源拥有量较低,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能源需求不断增加,在后金融危机时代,能源问题愈来愈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软肋"。本文分析了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能源安全面临的重大挑战,就如何构建中国的能源安全体系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后金融危机时代 中国 能源安全 战略体系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周大鹏
全球金融危机后印度IT产业发展战略发生了变化。危机前印度IT产业的发展模式具有明显的俘获型价值链的特征。这种发展模式的有利之处在于可以帮助发展中国家快速融入全球分工网络,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中收益。然而,其不利之处在于,面临外部冲击时,由于居于价值链的低端环节,一方面容易受到较大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很难通过产业转型实现价值链上的升级。本文通过对印度IT产业的研究发现,通过市场多元化和知识与专门技术等高端要素的积累,将有助于产业实现向研发和品牌营销等高端环节升级。
关键词:
印度IT产业 服务外包 产业升级 价值链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左伟
产业发展规律和现实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应忽视传统产业,产业结构雷同、协调发展意识不强、资本与技术问题是制约两者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文章认为,应构建和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协同发展机制、政策支持体系及产业创新体系,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竞争力和与传统产业发展的协调力。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南楠
当前,在我国重点发展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不同产业之间国际化程度存在明显的差异。本文从企业全球化驱动因素、东道国区位条件两个维度构建决策分析矩阵,并提出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有效模式: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产业、新能源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适合投资新建(绿地投资)的方式或贸易式的进入方式;生物产业、新材料产业应待全球化驱动因素变为有利时,才可进行国际化经营;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产业适合投资模式中的合资、跨国联盟或独资经营(跨国并购)的进入方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凌捷 苏睿
金融危机使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经济增长、资源环境约束和科技等多方面压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了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而高新区在产业集群、创新服务环境和人才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使其成为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强大引擎。文章认为,应通过优化制度创新、创新高新区管理模式、把握传统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系及发展规律和构建多层次支撑体系等措施以高新区为龙头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促进我国新一轮经济繁荣。
关键词:
后金融危机时代 高新区 战略性新兴产业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赵伟
来势汹汹的美国次贷危机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就通过各种渠道传导到世界各国,并使得多数国家相继发生金融危机。然而,在此次金融危机中,由于经济结构与宏观政策导向的不同,各国表现出了不同的反应。本文对主要国家在本轮金融危机中的反应进行分析,并基于分析给予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危机 金融监管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天大研究院课题组
本报告对国际金融体系的界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缺陷,以及国际金融体系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根据中国参与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战略思路,深入论证了包括促进国际金融机构改革、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合作、深化亚洲地区的金融合作、适时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以及合理布局中国的国际金融中心等五项中国应对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主要举措,与此相适应提出了中国推进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中长期的政策取向和中国在近期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中的当务之急。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马小琴 米德宪
金融危机给我国入境游和国内游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通过对我国入境游和国内游的SWOT和PEST分析,提出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入境游和国内游应采取的战略选择。
关键词:
后金融危机时代 入境游 国内游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辜明华
企业在经历金融危机后,更容易受到社会经济形势波动的影响,未来发展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文章分析了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特点以及企业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制定财务战略时面临的问题,提出应选择稳健型的财务战略。
关键词:
后金融危机 财务战略 产业结构 财务预警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左伟
产业转移是后金融危机时代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新区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和平台,肩负着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重任。文章认为,南宁高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应科学规划,发挥优势,增强承接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坚持产业集群发展与优化环境并重,提升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强化区域合作互动,创新承接产业转移模式。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玉娟
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是发展中国家可供选择的两种贸易发展战略,亚洲"四小龙"出口导向战略的成功,使得许多学者主张以出口导向战略带动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通过对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战略产生的背景进行综述,得出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战略的目标、弊端及实施条件,在此基础上对两种贸易战略进行较深入全面的对比分析,结合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从实证分析与外部环境两个角度进行研究,得出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更适宜采用混合贸易战略,即以出口导向带动进口替代,以进口替代推动出口导向,同时进一步加强内需的作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丁大尉 李正风 高璐
在分析2008年金融危机后若干典型国家基础科学研究战略规划的先进理念、规划模式、战略思路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认为:后金融危机时代国外的基础科学研究政策已经呈现出功能目标、价值判断和治理路径三个方面的明显转向。进而指出,典型国家基础研究政策的战略转向给我们带来了建立服务多元社会目标的基础研究体系、培育应对社会风险的公共科技体系、构建治理视域下的基础研究政策环境、参与全球化范围内基础研究的竞争与合作等四个方面的启示。
关键词:
后金融危机 基础科学研究 科学政策 治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