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21)
2023(15612)
2022(13216)
2021(12499)
2020(10593)
2019(24289)
2018(24141)
2017(45810)
2016(24452)
2015(27824)
2014(28017)
2013(27600)
2012(25357)
2011(22655)
2010(23127)
2009(21834)
2008(20954)
2007(18981)
2006(16561)
2005(14836)
作者
(69353)
(58140)
(57743)
(55276)
(36645)
(28053)
(26580)
(22683)
(22037)
(20942)
(19752)
(19713)
(18122)
(18114)
(18065)
(17863)
(17767)
(16936)
(16792)
(16732)
(14370)
(14227)
(14180)
(13567)
(13177)
(13129)
(13053)
(12838)
(11902)
(11660)
学科
(100480)
经济(100374)
(75534)
管理(68210)
(54217)
企业(54217)
(49090)
方法(44130)
数学(38895)
数学方法(38330)
农业(32521)
中国(31448)
(28923)
(28464)
金融(28461)
(27771)
银行(27741)
(26664)
业经(25950)
(23996)
地方(21726)
(19246)
贸易(19231)
(18803)
(18740)
财务(18733)
(18716)
财务管理(18680)
企业财务(17710)
理论(16776)
机构
学院(348337)
大学(342418)
(142981)
经济(139838)
管理(133784)
理学(114446)
理学院(113269)
研究(111456)
管理学(111250)
管理学院(110600)
中国(93242)
(70664)
(70020)
(67579)
科学(66875)
中心(56385)
(56095)
(54306)
业大(53955)
农业(53900)
财经(53145)
研究所(50267)
(48128)
(44550)
师范(44131)
北京(44007)
(43777)
经济学(43431)
经济学院(39364)
(39081)
基金
项目(225801)
科学(177090)
研究(169398)
基金(162072)
(139273)
国家(137984)
科学基金(118991)
社会(106349)
社会科(100456)
社会科学(100426)
(90639)
基金项目(85817)
教育(78223)
自然(75455)
(74334)
自然科(73668)
自然科学(73647)
自然科学基金(72303)
编号(71564)
资助(66145)
成果(57789)
重点(50636)
(50190)
(49534)
课题(48575)
(47406)
创新(44219)
国家社会(43471)
科研(43430)
教育部(43069)
期刊
(161993)
经济(161993)
研究(100254)
中国(70072)
(70031)
(54264)
学报(51268)
(47787)
金融(47787)
科学(47237)
农业(46703)
管理(45336)
大学(40041)
学学(37793)
教育(37142)
技术(31919)
业经(31852)
财经(26034)
经济研究(23548)
(23105)
问题(22559)
(22354)
(18194)
理论(17328)
技术经济(17171)
统计(16442)
世界(16255)
农村(16225)
(16225)
图书(16118)
共检索到5268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黄婧  纪志耿  
本文从斯科特的"生存伦理"视角入手分析当前的民工荒问题,认为生存取向的农民工着眼于预期收入和全年收入的最大化,而不是季节性收入和瞬时收入的最大化,选择在家乡附近或中西部地区就业谋生,而不是一如既往地选择东部迁移。要想妥善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转变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增强农民工失业时的抗风险能力,降低他们进城的准入成本、生活成本和迁徙成本。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吴旻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世界都处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在这个时期,对金融界的伦理关系的理论研究却刚刚开始,本文尝试从金融伦理关系的本质入手,总结出后金融危机时代金融伦理关系出现的新特征,以期对今后的研究有所启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洪江  周中之  
奢侈消费是指消费者的消费超出个人收入水平或财力状况,或者超过社会平均消费水平时的消费行为。从推动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奢侈消费无疑是拉动内需、带动生产、促进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从实质上来看,奢侈消费会造成严重的浪费与挥霍,会使人们陷于物质享受的状态,最终导致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盛行,导致社会道德的滑坡。因此,在当今时代要限制奢侈消费,倡导适度消费,以适度消费引领当下的社会消费风尚。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焦克源  张彦雄  张婷  
伴随着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到来和全国经济的逐渐回暖,"民工荒"问题不断困扰着国内发达城市特别是东部沿海一带的中小企业发展。因此,探寻民工荒产生的原因及防范对策便成为时下研究的热点。本文基于哈里斯.托达罗模型,在对其经过有效扩展后,从务工收入、户籍制度、留守家庭及中西部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分析新生代农民工的短期劳动力供给行为及其变化,并运用两种不同的劳动力供给曲线演绎形式来解析民工荒的产生过程。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谭爱花  李万明  谢芳  
"民工荒"是当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之一,引起政府部门及学术界的高度关注。"民工荒"在给经济社会带来发展契机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本研究在系统梳理各专家学者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政府、企业、农民工三个层面深入探究后金融危机下"民工荒"产生的原因,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提出建设性对策,这是对"民工荒"成因和对策的有益探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陈钢  郑良琳  
本文基于新金融中介理论角度诠释金融脱媒概念,从发达国家的金融脱媒与反脱媒的轮回历程,对我国的金融脱媒趋势下的金融体制变革提出相关启示。同时以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为分水岭,分析近二十年来我国金融脱媒的阶段划分、影响因素及变化特征,并从部门角度选择中介化比率以资产和负债两个维度来考察我国金融脱媒变化趋势,指出当前我国在金融脱媒趋势下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我国国情基础上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徐为人  
本文梳理了金融交易税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介绍了"后金融危机时代"西方国家对金融交易税的讨论,分析巴西通过金融交易税控制"热钱"的政策实践经验。文章认为,鉴于当前的国情,我国目前没有开征金融交易税的充分条件。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广生  左娟娟  
世界经济发展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仍存在不确定性与不稳定性。我国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对成本的有效控制。本文简要阐述了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加强成本控制的特殊意义,分析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结合一些企业的探索和做法,具体探讨了企业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应采取的成本控制对策。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许经勇  
2009年下半年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呈企稳回升的态势,劳动力市场供求发生微妙的变化,出现了后金融危机的"民工荒"。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2011年,并很可能成为今后的一种常态。"民工荒"现象的出现,并不意味"刘易斯拐点"的到来,但标志着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时代已经结束。农民工市民化是有效缓解"民工荒"的重要举措。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乔航  
后金融危机时代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反思金融危机时的"返乡农民工"现象,关注农民工的权益保障机制问题。农民工权益保护,已成为转型时期我国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对于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爱春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许多国家和地区新型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开始抬头,采用贸易救济措施,特别是反补贴措施,我国农产品的出口也未能幸免。对比分析国际农业贸易补贴政策,反思我国农业补贴存在的问题,充分利用WTO有关规则,调整我国目前的农业补贴政策,促进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春燕  
以后金融危机时代为背景,结合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从解决当前我国旅游业供应链现实问题角度出发,对旅游业供应链的运作模式进行了重构,构建了以旅游总集成商为核心,以旅游信息系统、旅游供应链监督系统、游客信息系统、供应商信息系统为重点的新运作模式。并从信息系统构建、基础设施建设、行业理念等角度提出了保障该运作模式实施的建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金励  
本文以2010年7月美国《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与消费者保护法》为探索视角,简要回顾了美国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历史和教训,指出消费者保护的思想不仅应该明确体现在金融监管目标中,还需设置达至目标的适当监管机构,同时提出金融消费者保护的立法力度与金融创新速度相匹配的问题。就中国学界对新法案高涨的借鉴热情,文章认为:国外先进立法经验的本土植入需考量现实条件,我国目前亟须完成的工作是提升金融消费者概念的认同程度并设置适宜的金融消费者保护性机构。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元龙  田野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亚洲金融合作对于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增强防范金融危机的能力和提升亚洲的国际金融地位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从亚洲金融合作的现状来看,现有的金融合作模式程度相对较低,而且存在着诸多缺陷。尽管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深化亚洲金融合作有较多的障碍,但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发挥中国在亚洲金融合作中的作用是中国推进国际金融体系改革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需要高度重视中国在参与亚洲金融合作过程中的战略选择。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陈昌丽  刘陈姣  
后金融危机时期,农民工就业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本文以贵阳市为例,分析研究这一特殊时期农民工就业的现状、困难及对策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