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45)
- 2023(13107)
- 2022(11375)
- 2021(10899)
- 2020(9215)
- 2019(21375)
- 2018(21377)
- 2017(40878)
- 2016(22201)
- 2015(25736)
- 2014(25851)
- 2013(25333)
- 2012(23316)
- 2011(21125)
- 2010(21580)
- 2009(20270)
- 2008(18915)
- 2007(16709)
- 2006(14996)
- 2005(13415)
- 学科
- 济(83528)
- 经济(83434)
- 管理(61550)
- 业(59856)
- 企(49153)
- 企业(49153)
- 方法(38468)
- 数学(33362)
- 中国(33233)
- 数学方法(33012)
- 融(28051)
- 金融(28050)
- 银(26967)
- 银行(26932)
- 行(26025)
- 财(23081)
- 农(23016)
- 制(19686)
- 业经(19240)
- 地方(18222)
- 贸(16952)
- 贸易(16937)
- 学(16882)
- 易(16510)
- 理论(16270)
- 农业(15441)
- 教育(15205)
- 务(15046)
- 财务(14977)
- 财务管理(14950)
- 机构
- 大学(317487)
- 学院(311864)
- 济(124220)
- 管理(121893)
- 经济(121316)
- 理学(104804)
- 研究(104153)
- 理学院(103607)
- 管理学(101880)
- 管理学院(101298)
- 中国(83165)
- 京(68412)
- 科学(61722)
- 财(59689)
- 所(51817)
- 中心(48407)
- 财经(47807)
- 研究所(46863)
- 农(45602)
- 江(44855)
- 北京(44432)
- 业大(43694)
- 经(43330)
- 范(43090)
- 师范(42771)
- 州(37694)
- 院(37592)
- 经济学(37388)
- 财经大学(35632)
- 农业(35571)
- 基金
- 项目(204579)
- 科学(159844)
- 研究(155515)
- 基金(145916)
- 家(124776)
- 国家(123655)
- 科学基金(105866)
- 社会(95561)
- 社会科(90430)
- 社会科学(90403)
- 省(79934)
- 基金项目(77778)
- 教育(72866)
- 划(67290)
- 自然(67137)
- 编号(65832)
- 自然科(65500)
- 自然科学(65483)
- 自然科学基金(64289)
- 资助(60658)
- 成果(55517)
- 部(45778)
- 课题(45647)
- 重点(45457)
- 发(43609)
- 创(42604)
- 项目编号(41093)
- 大学(40520)
- 教育部(39658)
- 创新(39452)
- 期刊
- 济(135928)
- 经济(135928)
- 研究(100657)
- 中国(62493)
- 教育(46217)
- 学报(45787)
- 管理(44912)
- 财(43069)
- 融(42103)
- 金融(42103)
- 科学(41901)
- 农(41328)
- 大学(36034)
- 学学(32382)
- 农业(28436)
- 技术(26306)
- 财经(23176)
- 业经(21914)
- 经济研究(21828)
- 经(19728)
- 图书(18437)
- 问题(17889)
- 理论(17640)
- 实践(16262)
- 践(16262)
- 贸(14631)
- 技术经济(14469)
- 现代(14341)
- 科技(14230)
- 业(13986)
共检索到4731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李清贤 曲绍卫 范晓婷
世界金融危机导致我国产业结构呈现出淘汰性、转型性和创新性等特点,第二、三产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作为我国就业人员的主体之一,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伴随经济结构的深度变革而波动,尤其是本科毕业生就业率逐渐回升并保持基本稳定,但不同学科类型的毕业生就业差异明显,部分学科门类的硕士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在后金融危机时代背景下,产业结构与学科结构间的相关性和互动性规律,要求高校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发展势头,拓宽二级学科内容和范畴,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和发展特色学科专业等,以改善和实现人才结构和经济结构的协同性发展,进而提升我国大学生的就业率与就业质量。
关键词:
后金融危机 大学生 就业走势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红秀
后金融危机时期,由于大学毕业生人数持续递增,就业形势严峻,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加剧,市场对人才的要求更为苛刻。因此,需要建立符合市场需求的全程就业教育服务体系,加强实践教育,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加强就业指导,引导学生理性就业。
关键词:
后金融危机 就业教育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曲绍卫 马世洪 李清贤
世界性金融危机对世界各国而言都是挑战与机遇并存,能否抓住战略机遇以实现跨越式发展并转"危"为"机"是一项重大抉择。美国政府为加快经济复苏和提升以知识经济为支撑而引领国际竞争力,在"财政悬崖"凸显、"财政紧缩"的窘境下,依然通过调整高等教育财政制度,加大对大学生资助力度,以进一步保障人力资本积累及后备竞争实力,以便在国际竞争中抢占战略先机。美国基于后金融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宋晓云 沈琦
在后金融危机时期,美国政府在着眼于恢复经济的同时,也十分重视联邦大学生资助体系的建设与改革。政府颁布了多项法案,以保障公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力,为经济复苏培养人才,履行公共责任,保护国家竞争力。
关键词:
后金融危机时期 美国 学生资助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苑健
本文通过分析美国大学生资助体系中贷款、补助金、税收优惠和勤工俭学等项目对学生资助的效果,以及简化资助输送路径对资助体系的影响,发现美国大学生资助体系改进的思路原则是围绕提高高等教育的入学机会,促使学生完成学业,改善教育公平,对大学生资助体系进行整体性优化。
关键词:
大学生资助 入学机会 教育公平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周延波 光昕
为了能够提出我国高职学生就业难的对策,深入地分析了韩国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策略,从而获得相应的启示。分析了STW理论基础,研究了该理论对高职学生就业的指导作用;对高职学生就业难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我国高职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关键词:
后危机时代 韩国大学生 启示 高职生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迎 罗轩萍
随着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到来,金融危机逐渐缓和,我国面临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高校人才培养面临新变革,毕业生就业市场面临新的挑战,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需与之适应,因此,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作用和地位日益突出;从微观视角出发,研究如何推进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改革,不断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应变力。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莫荣 赵立卫 廖骏 张建武 罗传银
2009年,为深入分析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影响,科学评估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实施的成效,进一步研究如何实现财政、货币、产业政策与就业政策的协调,在部领导的指导下,劳动科学研究所组成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专题组,完成了部重大政策课题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卫华
双重计量模式是指同时采用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两种计量属性。具体业务操作中,根据各项交易和事项选择合适的计量方法。采取历史成本计量只要求反映资产、负债的过去价值,而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要求反映资产、负债的现在或未来价值。现代企业中,对大部分的非金融资产、负债而言,一般采用历史成本计量;而对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爱春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许多国家和地区新型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开始抬头,采用贸易救济措施,特别是反补贴措施,我国农产品的出口也未能幸免。对比分析国际农业贸易补贴政策,反思我国农业补贴存在的问题,充分利用WTO有关规则,调整我国目前的农业补贴政策,促进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振兴 程家瑜 王革 张俊祥
本文分析了金融危机后主要发达国家在高技术研发投入上的变化,研究了各国高技术研发部署重点情况以及高技术研发组织方式的变化特点,并从我国高技术发展的需求、发展水平和下一轮科技革命等方面分析了我国高技术发展面临的机遇,同时也从国际竞争等方面分析了面临的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我国高技术发展的若干建议,包括进一步加大高技术研发投入力度、进一步突出高技术研发重点、进一步创新组织方式等。
关键词:
金融危机 高技术 研发重点 组织方式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吴撼地
对我国科技与产业的转型及政策调整问题开展研究,有助于客观审视全国科技与产业发展状况、深入分析科技转型与产业转型在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对于破解金融危机下我国企业的发展困局、完善国家科技与产业政策以及促进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界定概念内涵、厘清科技转型与产业转型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我国科技与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阐释我国科技转型与产业转型的必要性,并探讨了战略转型的方向与路径以及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后金融危机 科技转型 产业转型 战略转型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宏远 杨淼 徐永其
通过分析目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对当前金融危机给大学毕业生就业带来的挑战和机遇重新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全方位、系统化的就业应对措施。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大学毕业生 就业措施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陈钢 郑良琳
本文基于新金融中介理论角度诠释金融脱媒概念,从发达国家的金融脱媒与反脱媒的轮回历程,对我国的金融脱媒趋势下的金融体制变革提出相关启示。同时以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为分水岭,分析近二十年来我国金融脱媒的阶段划分、影响因素及变化特征,并从部门角度选择中介化比率以资产和负债两个维度来考察我国金融脱媒变化趋势,指出当前我国在金融脱媒趋势下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我国国情基础上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脱媒 金融中介 反脱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