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86)
- 2023(14443)
- 2022(12271)
- 2021(11799)
- 2020(9976)
- 2019(23492)
- 2018(23529)
- 2017(45345)
- 2016(24145)
- 2015(27594)
- 2014(27803)
- 2013(27603)
- 2012(25096)
- 2011(22507)
- 2010(23249)
- 2009(21935)
- 2008(21030)
- 2007(18187)
- 2006(16120)
- 2005(14383)
- 学科
- 济(94474)
- 经济(94374)
- 管理(71544)
- 业(69250)
- 企(58482)
- 企业(58482)
- 方法(46673)
- 数学(41107)
- 数学方法(40423)
- 中国(32106)
- 融(28522)
- 金融(28520)
- 财(28302)
- 银(27872)
- 银行(27837)
- 行(26634)
- 农(24581)
- 制(21178)
- 业经(21165)
- 学(19866)
- 务(19609)
- 财务(19527)
- 财务管理(19491)
- 地方(19096)
- 企业财务(18374)
- 贸(17824)
- 贸易(17806)
- 理论(17626)
- 易(17363)
- 农业(16302)
- 机构
- 大学(344969)
- 学院(344577)
- 管理(137483)
- 济(135709)
- 经济(132554)
- 理学(118731)
- 理学院(117489)
- 管理学(115298)
- 管理学院(114680)
- 研究(108744)
- 中国(89513)
- 京(73444)
- 财(68330)
- 科学(65870)
- 所(54364)
- 财经(53859)
- 中心(51304)
- 农(49481)
- 江(49474)
- 研究所(48707)
- 经(48575)
- 业大(48373)
- 北京(47049)
- 范(43811)
- 师范(43444)
- 州(41400)
- 经济学(40668)
- 财经大学(40003)
- 院(39339)
- 农业(38619)
- 基金
- 项目(226571)
- 科学(177125)
- 研究(167956)
- 基金(163178)
- 家(140360)
- 国家(139169)
- 科学基金(119950)
- 社会(103873)
- 社会科(98539)
- 社会科学(98507)
- 省(88391)
- 基金项目(86310)
- 教育(78008)
- 自然(77856)
- 自然科(76043)
- 自然科学(76026)
- 自然科学基金(74621)
- 划(74088)
- 编号(70532)
- 资助(69110)
- 成果(57775)
- 重点(50271)
- 部(50103)
- 课题(48025)
- 发(47557)
- 创(46885)
- 项目编号(44215)
- 创新(43663)
- 教育部(43333)
- 科研(43315)
- 期刊
- 济(146123)
- 经济(146123)
- 研究(103976)
- 中国(64263)
- 财(54074)
- 管理(50303)
- 学报(50154)
- 科学(46202)
- 农(44198)
- 融(43413)
- 金融(43413)
- 大学(38533)
- 教育(38412)
- 学学(36156)
- 技术(30330)
- 农业(30241)
- 财经(25977)
- 业经(23996)
- 经济研究(23813)
- 经(21954)
- 问题(18990)
- 理论(18667)
- 图书(17858)
- 会计(17832)
- 实践(17200)
- 践(17200)
- 技术经济(16814)
- 财会(16112)
- 统计(15979)
- 商业(15643)
共检索到510735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卫华
双重计量模式是指同时采用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两种计量属性。具体业务操作中,根据各项交易和事项选择合适的计量方法。采取历史成本计量只要求反映资产、负债的过去价值,而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要求反映资产、负债的现在或未来价值。现代企业中,对大部分的非金融资产、负债而言,一般采用历史成本计量;而对金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曲扬
美国次贷危机迅速演变成为全球金融危机,暴露出美国公司治理模式存在的诸多问题。美国次贷危机的实质,从微观层面上看也可以说是一场金融企业的公司治理危机。如今,面对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到来,中国上市公司又存在怎样的公司治理问题,应该如何改善?本文首先分析了美国公司治理模式的特点及其引发危机的诱因。由于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模式大多比照美国模式建立,本文继而分析了我国公司治理模式现存的问题及潜伏的危机,并提出如何在全球新的经济形势下完善公司治理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铁祥 段安民
与金融危机相关的会计计量属性选择问题,一直存在争议。文章以成本效益原则为视角,分析历史成本会计与公允价值会计在不同时代条件下应用的成本与效益,并基于我国后金融危机时代具有特殊与显著的交易市场欠有序、会计估值技术不完善、会计人员职业素养参差不齐等特征,发现混合计量是更胜任此时代会计计量工作之计量属性,并为推行混合计量属性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忠寿
并购模式本身并无优劣之分。关键是要适合企业。现阶段,我国企业并购究竟应采用何种模式并无统一认识,但必须基于对企业并购模式选择的主要理论基础进行分析,同时正确认识后危机时代的特征。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目前我国企业并购模式选择的思路是:以企业所处的全球化竞争环境为背景,充分考虑后危机时代特征,在全面分析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春燕
以后金融危机时代为背景,结合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从解决当前我国旅游业供应链现实问题角度出发,对旅游业供应链的运作模式进行了重构,构建了以旅游总集成商为核心,以旅游信息系统、旅游供应链监督系统、游客信息系统、供应商信息系统为重点的新运作模式。并从信息系统构建、基础设施建设、行业理念等角度提出了保障该运作模式实施的建议。
关键词:
后金融危机 供应链 旅游业 模式构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南楠
当前,在我国重点发展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不同产业之间国际化程度存在明显的差异。本文从企业全球化驱动因素、东道国区位条件两个维度构建决策分析矩阵,并提出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有效模式: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产业、新能源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适合投资新建(绿地投资)的方式或贸易式的进入方式;生物产业、新材料产业应待全球化驱动因素变为有利时,才可进行国际化经营;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产业适合投资模式中的合资、跨国联盟或独资经营(跨国并购)的进入方式。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马淑琴 徐英侠
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对浙江实体经济造成不小冲击,具有代表性的温台甬三地亦受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从人均经济指标、经济主体特征、产业结构和对外依存度等方面,综合比较了温台甬经济模式的异同,通过2008年外贸出口额、失业率等经济指标的变化,分析三地在危机下的经济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结合国际贸易新格局,提出浙江经济发展模式转型与调整的对策建议。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曾文革 温融
偿付能力是保险业监管的首选目标和核心内容。它具有安全性、综合性与易变性等基本属性。次贷危机以来,由于传统保险偿付能力监管模式未能全面、完整、准确地反映偿付能力基本属性,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保险公司经营困难,出现偿付能力危机。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保险偿付能力监管模式,必然要求树立偿付能力"大安全、大监管"观,创设双核心偿付能力影响评估报告制度,打造多层次偿付能力合力监管结构和建立保险偿付能力培训教育制度。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崔蕊 刘力臻
2008年的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实施美元本位模式的东亚地区因此受到冲击,美元的地位受到人们的质疑,所以,对后金融危机时代东亚美元本位模式的研究对于东亚区域货币合作的未来走向和操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文首先从汇率的低频和高频波动这两个角度考察东亚美元本位模式在美金融危机前后的表现程度,以及后金融危机时代它的发展趋势,进而通过加入"估值效应"和资产不完全替代的转移效应模型说明了东亚美元本位模式继续存在的内在机制,以及美元本位下的双重矛盾,指出后金融危机时代东亚美元本位模式的持续使得未来美国金融危机还有持续爆发的可能,研究表明,放弃美元本位后的均衡状态完全取决于放弃东亚美元本位的时间,越早放弃美...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爱春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许多国家和地区新型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开始抬头,采用贸易救济措施,特别是反补贴措施,我国农产品的出口也未能幸免。对比分析国际农业贸易补贴政策,反思我国农业补贴存在的问题,充分利用WTO有关规则,调整我国目前的农业补贴政策,促进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振兴 程家瑜 王革 张俊祥
本文分析了金融危机后主要发达国家在高技术研发投入上的变化,研究了各国高技术研发部署重点情况以及高技术研发组织方式的变化特点,并从我国高技术发展的需求、发展水平和下一轮科技革命等方面分析了我国高技术发展面临的机遇,同时也从国际竞争等方面分析了面临的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我国高技术发展的若干建议,包括进一步加大高技术研发投入力度、进一步突出高技术研发重点、进一步创新组织方式等。
关键词:
金融危机 高技术 研发重点 组织方式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李清贤 曲绍卫 范晓婷
世界金融危机导致我国产业结构呈现出淘汰性、转型性和创新性等特点,第二、三产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作为我国就业人员的主体之一,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伴随经济结构的深度变革而波动,尤其是本科毕业生就业率逐渐回升并保持基本稳定,但不同学科类型的毕业生就业差异明显,部分学科门类的硕士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在后金融危机时代背景下,产业结构与学科结构间的相关性和互动性规律,要求高校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发展势头,拓宽二级学科内容和范畴,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和发展特色学科专业等,以改善和实现人才结构和经济结构的协同性发展,进而提升我国大学生的就业率与就业质量。
关键词:
后金融危机 大学生 就业走势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吴撼地
对我国科技与产业的转型及政策调整问题开展研究,有助于客观审视全国科技与产业发展状况、深入分析科技转型与产业转型在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对于破解金融危机下我国企业的发展困局、完善国家科技与产业政策以及促进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界定概念内涵、厘清科技转型与产业转型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我国科技与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阐释我国科技转型与产业转型的必要性,并探讨了战略转型的方向与路径以及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后金融危机 科技转型 产业转型 战略转型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卢美玲
全球金融危机使公允价值会计计量经受各种考验,对公允价值的不断修正是当今会计界研究的热点与难点。本文通过借鉴国际会计界对公允价值的修订,结合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趋势,从公允价值运用情况的现状分析入手,提出后金融危机时代应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建议。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公允价值 历史成本 国际趋同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