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84)
- 2023(12704)
- 2022(10112)
- 2021(9475)
- 2020(8180)
- 2019(18526)
- 2018(18536)
- 2017(36338)
- 2016(19033)
- 2015(21544)
- 2014(21287)
- 2013(21272)
- 2012(19310)
- 2011(17146)
- 2010(17989)
- 2009(17894)
- 2008(16984)
- 2007(15299)
- 2006(13788)
- 2005(12873)
- 学科
- 业(87392)
- 济(86903)
- 经济(86815)
- 企(80288)
- 企业(80288)
- 管理(71559)
- 方法(40500)
- 数学(32448)
- 数学方法(31924)
- 业经(30149)
- 财(29487)
- 中国(28315)
- 融(27846)
- 金融(27845)
- 农(27283)
- 银(26376)
- 银行(26370)
- 行(25611)
- 制(23293)
- 务(21873)
- 财务(21821)
- 财务管理(21798)
- 企业财务(20664)
- 农业(19378)
- 技术(17935)
- 理论(17492)
- 体(16784)
- 策(16453)
- 贸(15993)
- 贸易(15976)
- 机构
- 学院(280421)
- 大学(274043)
- 济(122843)
- 经济(120509)
- 管理(115217)
- 理学(98193)
- 理学院(97344)
- 管理学(95908)
- 管理学院(95393)
- 研究(83001)
- 中国(75313)
- 财(61816)
- 京(56727)
- 财经(48517)
- 科学(44718)
- 经(43857)
- 江(42392)
- 所(40396)
- 中心(40201)
- 农(39640)
- 经济学(37399)
- 北京(36268)
- 财经大学(35818)
- 研究所(35597)
- 业大(35206)
- 州(34480)
- 经济学院(33857)
- 商学(33218)
- 商学院(32937)
- 范(30996)
- 基金
- 项目(170191)
- 科学(136166)
- 研究(129782)
- 基金(124638)
- 家(104918)
- 国家(103925)
- 科学基金(92185)
- 社会(84503)
- 社会科(80391)
- 社会科学(80370)
- 省(67255)
- 基金项目(64709)
- 教育(59798)
- 自然(57333)
- 自然科(56111)
- 自然科学(56099)
- 自然科学基金(55176)
- 划(54550)
- 编号(53551)
- 资助(52248)
- 成果(43029)
- 创(38851)
- 部(38328)
- 重点(37494)
- 业(36837)
- 发(36612)
- 课题(36098)
- 创新(35411)
- 国家社会(34605)
- 制(33979)
- 期刊
- 济(139890)
- 经济(139890)
- 研究(86288)
- 中国(52963)
- 财(51237)
- 管理(49371)
- 融(42612)
- 金融(42612)
- 农(37451)
- 科学(32888)
- 学报(31392)
- 技术(27643)
- 大学(26098)
- 教育(25999)
- 业经(25152)
- 财经(24967)
- 农业(24924)
- 学学(24695)
- 经济研究(22732)
- 经(21490)
- 问题(18049)
- 技术经济(16907)
- 商业(15364)
- 业(15282)
- 统计(15168)
- 贸(15139)
- 现代(14513)
- 财会(14471)
- 策(14301)
- 理论(14286)
共检索到4324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忠寿
并购模式本身并无优劣之分。关键是要适合企业。现阶段,我国企业并购究竟应采用何种模式并无统一认识,但必须基于对企业并购模式选择的主要理论基础进行分析,同时正确认识后危机时代的特征。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目前我国企业并购模式选择的思路是:以企业所处的全球化竞争环境为背景,充分考虑后危机时代特征,在全面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铁祥 段安民
与金融危机相关的会计计量属性选择问题,一直存在争议。文章以成本效益原则为视角,分析历史成本会计与公允价值会计在不同时代条件下应用的成本与效益,并基于我国后金融危机时代具有特殊与显著的交易市场欠有序、会计估值技术不完善、会计人员职业素养参差不齐等特征,发现混合计量是更胜任此时代会计计量工作之计量属性,并为推行混合计量属性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忠寿
金融危机对企业并购模式产生了重大影响,随着后危机时代的到来,我国企业应以所处的全球化竞争环境为背景,充分考虑后危机时代特征,在全面分析企业所处的产业环境、现有的资源和核心能力、企业的竞争优势和未来发展方向,以及目标企业现状的基础上,根据企业的发展阶段和并购目标,通过成本效益分析来选择适合自身的并购模式。本文着重对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并购模式选择进行理论性的讨论,并明晰了在此种条件下我国企业并购模式的选择理念,最后提出几种从国外借鉴并在国内成功应用的主流选择模式。
关键词:
后危机时代 并购模式 理论思考 主流选择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玉梅 桑百川
金融危机以来,我国企业海外并购呈现迅速增长态势,并购领域趋于多元化,向制造业上下游拓展。在后危机时期,海外并购风险不容小觑,政治风险、法律风险和财务风险明显上升,文化整合风险依旧,并购成功率偏低。控制海外并购风险,需要从政府、企业两方面入手。
关键词:
金融危机 海外并购 风险 控制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曲扬
美国次贷危机迅速演变成为全球金融危机,暴露出美国公司治理模式存在的诸多问题。美国次贷危机的实质,从微观层面上看也可以说是一场金融企业的公司治理危机。如今,面对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到来,中国上市公司又存在怎样的公司治理问题,应该如何改善?本文首先分析了美国公司治理模式的特点及其引发危机的诱因。由于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模式大多比照美国模式建立,本文继而分析了我国公司治理模式现存的问题及潜伏的危机,并提出如何在全球新的经济形势下完善公司治理的对策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卫华
双重计量模式是指同时采用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两种计量属性。具体业务操作中,根据各项交易和事项选择合适的计量方法。采取历史成本计量只要求反映资产、负债的过去价值,而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要求反映资产、负债的现在或未来价值。现代企业中,对大部分的非金融资产、负债而言,一般采用历史成本计量;而对金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春燕
以后金融危机时代为背景,结合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从解决当前我国旅游业供应链现实问题角度出发,对旅游业供应链的运作模式进行了重构,构建了以旅游总集成商为核心,以旅游信息系统、旅游供应链监督系统、游客信息系统、供应商信息系统为重点的新运作模式。并从信息系统构建、基础设施建设、行业理念等角度提出了保障该运作模式实施的建议。
关键词:
后金融危机 供应链 旅游业 模式构建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董力为
全球性金融危机与"倒金字塔"经济结构直接相关,位于顶端的金融期货和衍生金融工具等虚拟经济成分过大,金融企业运作不规范,风险控制不力是不争的现实。金融危机风险控制依赖于健全有效的金融规范,其规范的搭建和实施需要配套的会计规范。在后金融时代,审慎政策成为控制风险的主要手段,其微观目标为个别银行的经营危机救助、投资者和存款人的保护;宏观目标为防止金融体系整体危机和降低经济社会成本。审慎政策目标的达成,需要金融规范与会计规范的匹配与"融合",进一步缩小公允价值会计应用范围、减少可选择性等提高财务信息质量的会计规范改革应先行。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贺欣
本文针对后金融危机时代农业企业所面临的主要风险,根据风险管理理论、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价值链理论及信息系统风险管理原则,对后金融危机时代农业企业面临的主要风险及各业务流程的关键风险控制方法进行论述,为构建农业企业风险管理系统提供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秋梅
文章在分析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经济特点、消费者购买行为变化的基础上,从实施精准化营销、营销创新、加强企业内部营销等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旨在指导企业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的营销实践。
关键词:
后金融危机时代 精准化营销 员工关系管理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广生 左娟娟
世界经济发展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仍存在不确定性与不稳定性。我国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对成本的有效控制。本文简要阐述了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加强成本控制的特殊意义,分析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结合一些企业的探索和做法,具体探讨了企业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应采取的成本控制对策。
关键词:
后金融危机时代 成本控制 发展战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胡浩 葛岳静 王姣娥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并购热潮为中国民航企业加快航空自由化探索和参与国际航空市场竞争提供了机遇,在跨国并购内容模式梳理及后金融危机时代航空企业"走出去"战略环境分析的基础上,对海南航空集团跨国并购的发展基础、市场选择、航空自由化探索进行经济分析和空间分析,结果得出:海航作为中国开放航权试点省份的唯一民航企业,可以凭其在中国对外航空格局中的市场地位和雄厚的集团发展实力去进行航空运输市场的国际化探索,借鉴其国内低成本多元化的并购经验,锁定美欧和亚太市场,探索其联盟合作和多元发展的跨国并购之路。
关键词:
民航企业 跨国并购 后金融危机时代 海航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辜明华
企业在经历金融危机后,更容易受到社会经济形势波动的影响,未来发展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文章分析了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特点以及企业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制定财务战略时面临的问题,提出应选择稳健型的财务战略。
关键词:
后金融危机 财务战略 产业结构 财务预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颜秀春 徐晞
后金融危机时代,财务困境企业所面临的困境更加复杂。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融资成本居高不下、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等困难导致不少财务困境企业的财务状况更加恶化甚至走向破产。行业协会在促进企业解除财务困境过程中能发挥"协同、引领、集群"的作用。基于以上分析,文章对促进行业协会引领财务困境企业走出困境提出若干思考:帮助财务困境企业进行管理创新;促进行业质优企业对财务困境企业的帮扶作用;推动财务困境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协助财务困境企业降低融资成本。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范琛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的代工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在产业升级的转折点上,当前我国代工企业存在着产业链低端、成本压力和管理模式落后等困境。本文对如何走出当前我国代工企业的困境路径进行了探讨。指出走出代工企业困境路径应制定和实施正确的企业战略、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行企业专业化整合和企业产品升级等。
关键词:
金融后危机时代 代工企业 困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