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17)
2023(9746)
2022(8126)
2021(7412)
2020(5924)
2019(13322)
2018(12811)
2017(23507)
2016(12590)
2015(14054)
2014(14019)
2013(13997)
2012(13574)
2011(12347)
2010(13128)
2009(12364)
2008(11389)
2007(10284)
2006(9422)
2005(9101)
作者
(37036)
(30361)
(30164)
(28577)
(19559)
(14640)
(13892)
(11879)
(11723)
(11011)
(10587)
(10301)
(9870)
(9743)
(9530)
(9459)
(8891)
(8787)
(8786)
(8709)
(7837)
(7580)
(7410)
(7070)
(6944)
(6939)
(6800)
(6723)
(6289)
(6109)
学科
(53705)
经济(53649)
(33327)
管理(32758)
(27034)
金融(27034)
中国(25816)
(25778)
企业(25778)
(24678)
银行(24656)
(24075)
地方(20442)
(16261)
(15683)
业经(14509)
(14335)
方法(13733)
农业(11584)
数学(11286)
中国金融(11183)
数学方法(11174)
(10351)
地方经济(10279)
(10169)
(9853)
贸易(9836)
教育(9825)
(9464)
(9218)
机构
学院(175657)
大学(174873)
(74086)
经济(72049)
研究(69111)
管理(60696)
中国(59221)
理学(49470)
理学院(48812)
管理学(48082)
管理学院(47735)
(39303)
科学(38366)
(36823)
(34950)
中心(33029)
研究所(30954)
(29860)
(29371)
财经(27281)
北京(26033)
(25945)
师范(25700)
(24948)
(24618)
(24577)
(23209)
业大(22861)
经济学(22826)
农业(22818)
基金
项目(105977)
研究(83220)
科学(82377)
基金(72999)
(62346)
国家(61697)
科学基金(52016)
社会(51462)
社会科(48776)
社会科学(48767)
(43023)
教育(38118)
基金项目(37364)
(35687)
编号(35348)
成果(30520)
自然(30444)
资助(29963)
自然科(29691)
自然科学(29684)
(29563)
自然科学基金(29150)
课题(26165)
重点(24487)
发展(24315)
(23893)
(22785)
(22600)
(21770)
(21636)
期刊
(94240)
经济(94240)
研究(63346)
中国(48915)
(37164)
金融(37164)
(29610)
教育(28478)
(27773)
管理(24246)
学报(23891)
科学(22529)
农业(19662)
大学(18746)
学学(17111)
业经(15778)
技术(15309)
经济研究(14630)
财经(13483)
(11582)
问题(11246)
(10570)
图书(9794)
世界(9625)
国际(9500)
(9266)
(9096)
论坛(9096)
理论(9082)
(8257)
共检索到3067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吴昊  
次贷金融危机凸显了场外衍生品市场透明度的缺乏,国际监管机构和市场参与者由此意识到建设具有适当风险控制措施、精心设计的交易报告库对于提升市场透明度的重要作用。文章对国际场外衍生品交易报告库的发展及监管进行了详细梳理,对全球性的场外信用衍生品交易报告库Deriv/SERV TIW及场外利率衍生品交易报告库TriOptima IR TRR的架构、运营、功能,及其与其他场外衍生品交易后业务的关联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就构建中国的场外衍生品交易报告库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翟浩  雷晓冰  
金融危机暴露出全球场外衍生品市场监管体制的缺陷。金融危机后,全球加强了场外衍生品市场立法和监管体制改革。从全球主要国家、经济体、国际组织提出的改革措施看,场外衍生品市场立法和监管制度改革呈现出以下趋势:提高场外衍生产品的标准化程度、提高市场透明度、推动集中清算、加强非集中清算交易者的风险管理、发挥资本金的作用、加强国际监管合作等。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涂德君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全球场外衍生品市场正处于深刻变革之中,各国政府、监管部门和金融行业改革场外衍生品市场的一系列举措对我国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文章对金融危机以来全球场外衍生品市场发展改革的情况进行了整理研究,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黄思雨  孙芳城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经研究发现现行的金融资产减值模型——已发生损失模型由于自身的严重缺陷已经无法继续满足使用者需求。金融资产减值模型改革被提上了议案。随后在多方准则制定机构的共同努力下,金融资产减值模型在不足十年时间里经历了多次重大演进,现如今已发展得相对科学合理。本文系统回顾了金融危机以来金融资产减值模型的改革发展,在我国会计准则持续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背景下,期望可以对我国《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财会[2017]7号)的应用实施有所助益。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陆凯  
后金融危机时代,美国的金融霸权未被金融危机动摇,突出表现在美国仍然掌控货币霸权、金融机构霸权、国际金融话语霸权等,且美国继续滥用其金融霸权地位。而欧洲则深陷欧债危机,其主要原因包括欧洲国家自身经济失调、欧元区内部的不平等地位和国际评级机构的不公正评级等。我国应根据美欧金融形势和经验教训,坚持稳中求进,深入实施扩大内需,转变经济结构,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稳健发展虚拟经济,合理制定与调整我国金融业发展战略,加强我国金融业实力和地位,注意对国内金融创新的监督,构建我国金融业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黄思雨  孙芳城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经研究发现现行的金融资产减值模型——已发生损失模型由于自身的严重缺陷已经无法继续满足使用者需求。金融资产减值模型改革被提上了议案。随后在多方准则制定机构的共同努力下,金融资产减值模型在不足十年时间里经历了多次重大演进,现如今已发展得相对科学合理。本文系统回顾了金融危机以来金融资产减值模型的改革发展,在我国会计准则持续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背景下,期望可以对我国《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财会[2017]7号)的应用实施有所助益。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雷曜  王瑱  
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经过各国监管当局及市场各方的努力变革,全球信用衍生品市场正朝着更成熟稳健的方向发展,简单化产品重回市场主导地位,清算机制的完善降低了市场风险,信用衍生品市场规范和市场自律管理得到加强。当前,我国信用衍生品市场已初步建立起有序的监管体系和制度框架,发展信用衍生品市场具备了较好的市场基础,下一阶段,应充分发挥有利条件,克服不利因素,通过创新促进发展,推动我国信用衍生品市场健康发展。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刘英  张征  王震  
本文从碳排放权经济学入手,系统阐述碳金融及衍生品市场体系架构,分析当前国际碳现货、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品的市场规模、市场主体、交易品种、价格因素等,深入分析碳金融衍生品交易结构。结合我国在国际碳金融市场的现状,得出构建碳金融市场、提升我国在碳金融产业链中地位的启示。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杨明全  
"后金融危机时代"美国教育发展战略体现出一些新特征,如强化联邦政府对教育的掌控和干预、强调学习者的就业竞争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等。这对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教育发展必须服务于国家宏观战略,为全球竞争做准备;突出教育公平,在改革中实现公平与效率的最佳平衡;关注STEM教育,培养科技创新人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荣芳  毛焱  吴民  
随着场外金融衍生产品的迅猛发展,如何完善其外部监管,维持国际金融市场稳定又不损害市场效率,已成为国际金融领域的一个重大课题。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王金石  
衍生品业务是商业银行管理自身经营风险和满足客户风险管理需求的重要业务。美国商业银行的衍生品业务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舆论普遍认为,缺少监管、过度繁荣的场外衍生品业务加剧了金融系统的脆弱性,对2007~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危机过后,美国及全球的监管机构加强了对衍生品业务,特别是场外互换类业务(Swap)的监管,以提升交易的透明度、减少投机交易、降低系统性风险。在更加完备的监管体系下,美国商业银行的衍生品业务缩减规模、调整结构,风险持续降低,整体呈现较为健康的发展势头。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佟珺  
交易确认是交易后处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可以通过电话、邮件、传真等人工形式进行,也可以通过电子交易确认平台完成。由于人工确认的不及时可能导致交易失败从而增大交易成本和风险,近年来电子交易确认在国际O T C衍生品市场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文章梳理和区分了交易确认的概念,回顾了电子确认平台的发展历程,并在此基础上对电子交易确认平台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邢莹莹  生洁  徐俊超  
该文根据国际清算银行对全球外汇衍生品交易的调查统计情况,对全球外汇衍生品交易及主要交易货币的在岸与离岸外汇衍生品交易的发展特点进行了归纳,以期为国内外汇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提供借鉴。文章指出,结合本国汇率和资本项目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取消外汇衍生品交易的实需原则,有利于在维护金融稳定的前提下进一步发展本国的外汇衍生品市场。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斯文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使场外衍生品备受争议,场外衍生品市场监管的缺失被指责是导致本次危机的主要原因,加强场外衍生品市场监管因此成为后危机时代全球金融改革的重点。本文从场外衍生品市场的风险特征出发,通过分析金融危机以来发达国家和地区场外衍生品市场的监管改革措施,提出完善我国场外衍生品市场监管的相关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玉红  霍天翔  冯宗宪  
文章对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进行追溯,论证了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是金融创新发展的必然,是风险管理的必然。而中国的商业银行是金融衍生品市场的新生力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