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52)
- 2023(15007)
- 2022(12702)
- 2021(11948)
- 2020(9814)
- 2019(22779)
- 2018(22294)
- 2017(42819)
- 2016(22705)
- 2015(25569)
- 2014(25085)
- 2013(24826)
- 2012(22764)
- 2011(20321)
- 2010(20514)
- 2009(19196)
- 2008(17579)
- 2007(15221)
- 2006(13337)
- 2005(11741)
- 学科
- 济(89022)
- 经济(88921)
- 管理(65669)
- 业(64011)
- 企(53757)
- 企业(53757)
- 方法(43012)
- 数学(37426)
- 数学方法(37091)
- 融(29754)
- 金融(29752)
- 中国(29253)
- 银(27471)
- 银行(27437)
- 行(26438)
- 财(26081)
- 农(23250)
- 业经(20885)
- 制(20238)
- 地方(19559)
- 贸(17986)
- 贸易(17973)
- 易(17470)
- 务(17453)
- 财务(17383)
- 财务管理(17345)
- 学(17046)
- 企业财务(16602)
- 农业(16088)
- 理论(15803)
- 机构
- 大学(314149)
- 学院(312380)
- 济(126801)
- 管理(125893)
- 经济(124048)
- 理学(109016)
- 理学院(107885)
- 管理学(106258)
- 管理学院(105685)
- 研究(101255)
- 中国(83130)
- 京(65694)
- 财(61023)
- 科学(59386)
- 财经(49182)
- 所(48804)
- 中心(48489)
- 农(45020)
- 经(44880)
- 研究所(44344)
- 江(44063)
- 业大(43752)
- 北京(41627)
- 范(39934)
- 师范(39605)
- 经济学(38994)
- 院(37162)
- 财经大学(37041)
- 州(36964)
- 经济学院(35452)
- 基金
- 项目(214715)
- 科学(169256)
- 研究(161043)
- 基金(156199)
- 家(134197)
- 国家(133045)
- 科学基金(115318)
- 社会(101869)
- 社会科(96715)
- 社会科学(96689)
- 省(82996)
- 基金项目(82912)
- 教育(73863)
- 自然(73445)
- 自然科(71736)
- 自然科学(71722)
- 自然科学基金(70453)
- 划(69763)
- 编号(66338)
- 资助(64348)
- 成果(54052)
- 部(47981)
- 重点(47557)
- 发(45659)
- 课题(45228)
- 创(45091)
- 创新(41926)
- 教育部(41900)
- 项目编号(41861)
- 国家社会(41742)
- 期刊
- 济(132984)
- 经济(132984)
- 研究(94530)
- 中国(57457)
- 学报(45923)
- 财(45347)
- 管理(44470)
- 融(44360)
- 金融(44360)
- 科学(41875)
- 农(40493)
- 大学(35609)
- 教育(34646)
- 学学(33468)
- 农业(27608)
- 技术(25408)
- 财经(23801)
- 经济研究(21672)
- 业经(21172)
- 经(20104)
- 理论(17202)
- 问题(17078)
- 实践(15866)
- 践(15866)
- 图书(15593)
- 贸(14793)
- 技术经济(14094)
- 科技(13970)
- 国际(13918)
- 业(13880)
共检索到4601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肖奎 程宝库
国际证券监管碎片化是2008年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因为国际证券监管碎片化导致各国证券监管的朝底竞争,各国证券监管和执法的代沟,免费搭车和旁观者效应问题,从而诱发金融危机。集中化国际证券监管体制能够有效消除这些问题。因此,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只有实现国际证券监管集中化,才能有力地防止或减少未来的金融危机。国际证券监管集中化的实现路径包括赋予国际证监会组织更大的权力,建立集中化的全球性证券监管者。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国际证券监管 碎片化 集中化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陈勇 刘燕
金融危机暴露了资产证券化的风险及其监管制度的缺陷。金融危机之后,各国金融监管机构提出了多项资产证券化的监管改革措施,主要集中在信用风险留存和加强信息披露两个方面。文章介绍了资产证券化监管改革的最新进展,分析了资产证券化监管改革的内容、难点以及可能的影响,结合正在修订中的监管改革措施,提出了我国改革资产证券化监管的思路。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静
2008年以来的全球金融危机暴露了美国等发达国家在金融监管上的不足,加强金融监管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在世界各国强有力的干预刺激下,全球经济开始缓慢复苏,新形势下加强银行监管势在必行。在我国,银行业在金融业中一直占主导地位,对商业银行进行合规性监管仍将是现实情况下我国银行监管的重要内容。本文针对我国银行监管现存的问题,建立监管的博弈模型,得出混合战略纳什均衡,并从完善监管的法律体系、规范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制度、建立监管者的激励约束机制、加强监管的国内国际协调、完善国内银行资本监管制度等方面对我国现行银行监管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梁亭亭
作为集中型证券监管典范的美国模式具有机构独立性强、立法司法力度大、原则宗旨鲜明等整体优势,在次贷危机中也暴露出监管意识放松、监管漏洞显现和敏感度缺失等弊端。后危机时代的中国应从中得到启示,树立弱化政府监管的理念,确立证监会的合理主体地位,针对证券市场新发展做好监管准备。
关键词:
证券监管 美国模式 利弊 启示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杨光
2008年金融危机仍在全球范围内产生影响,表现之一是金融监管体制呈现出由独立机构向政府参与的变革趋势。独立机构监管模式源于行政机构独立的理念,有利于在专业判断基础上做出监管决策、保证金融政策连续性以实现长期监管目标。金融危机反映出金融监管机构"集体失败"、市场"自我调节"失灵、"监管俘虏"现象和"公众关注"等问题。世界主要国家注重政府参与机制表现为深化政府参与程度、拓宽政府参与范围、监管权力多样化及机构整合。该机制面对的风险包括择机决策、公众反对意见及游说影响等,但有助于平衡各方利益、增进社会福祉,提高决策效率,因此应予提倡。
关键词:
金融监管 独立机构 政府参与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何诚颖 赫凤杰 陈薇
本次金融危机暴露了国际金融监管体制存在的痼疾,主要发达国家在金融监管的哲学理念、组织架构、监管原则及金融监管的顺周期性等方面均做出了较大改进。中国在金融监管体制中还存在监管架构不甚合理、金融机构风险控制能力较弱、金融机构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仍待理顺等问题。本文结合金融监管理论进展及国际金融改革的经验,针对中国金融监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中国金融监管改革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危机 金融监管 金融衍生品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曾文革 温融
偿付能力是保险业监管的首选目标和核心内容。它具有安全性、综合性与易变性等基本属性。次贷危机以来,由于传统保险偿付能力监管模式未能全面、完整、准确地反映偿付能力基本属性,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保险公司经营困难,出现偿付能力危机。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保险偿付能力监管模式,必然要求树立偿付能力"大安全、大监管"观,创设双核心偿付能力影响评估报告制度,打造多层次偿付能力合力监管结构和建立保险偿付能力培训教育制度。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翟浩 雷晓冰
金融危机暴露出全球场外衍生品市场监管体制的缺陷。金融危机后,全球加强了场外衍生品市场立法和监管体制改革。从全球主要国家、经济体、国际组织提出的改革措施看,场外衍生品市场立法和监管制度改革呈现出以下趋势:提高场外衍生产品的标准化程度、提高市场透明度、推动集中清算、加强非集中清算交易者的风险管理、发挥资本金的作用、加强国际监管合作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智勇 曹峥
本文主要利用套利定价理论,结合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对中国A股市场的有效性、宏观信息冲击对A股市场的影响以及中国股市的半强性有效市场状态进行了检验。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吕慧
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金融监管改革再度受到全球范围内的关注,危机发源地美国对其金融监管体系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此后受危机波及影响最大的英国,以及在危机之中表现稳健的德国,均进行了不同程度的金融监管体系改革。近年来,国内市场也开始反思当前的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的缺陷。十八届五中全会和"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政府均表明了推动金融监管改革的意向;2016年以来,一行三会等监管机构自身也在进行金融监管改革的研究。那么,为什么说当前的金融监管体系已经不适应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状况?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分立的现状是否应当
关键词:
后金融危机时代 金融监管改革 国际实践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肖前
2008年发生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成为世界经济复苏增长的焦点。与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相比,这次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政府纷纷出台了以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一揽子财政刺激计划,提振经济,基础设施投资成为2009年和2010年各国财政刺激计划中最大的支出。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仙慧
后危机时代,混业经营纵深层次发展的大势下,国际金融监管协调面临着新的发展契机和挑战。对此,须发挥以G20、巴塞尔委员会为代表的国际组织的监管协调作用,以单个国家或地区的金融监管为基石,以区域化监管协调为阶梯,构筑三位一体的全球金融监管协调体系,方能弥合碎片化监管之缺。于中国而言,一方面,要从自身金融现实出发,靠拢国际监管标准;另一方面,则要积极参与到国际监管协调体系的改革进程中,维护本国金融利益。
关键词:
后危机时代 混业经营 金融监管 国际协调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林春树
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后金融危机时代公允价值计量可操性、市场基础等问题成为争论的主要焦点,也是公允价值计量准则面临的主要挑战。通过深入分析公允价值存在的问题、改革的重点与难点,提出"资产组估值技术"的可操作性、有效性以及实现路径。
关键词:
公允价值 计量方法 资产组估值技术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于朝印
作为一种金融创新工具,资产证券化在金融危机中遭受质疑和约束。在相关国际金融组织及主要发达国家的努力下,资产证券化正在逐步得以恢复。要保障资产证券化的健康发展,就必须对资产证券化监管法律制度进行改革。对资产证券化监管的首要目标是维护金融安全,对金融效率、金融自由的追求必须符合维护金融安全的要求。相关国际组织及一些国家资产证券化监管法律制度改革的实践表明:金融安全是金融监管的逻辑起点。
关键词:
金融安全 资产证券化 监管法律制度 改革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梅
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两者之间是一种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关系。金融创新在为转移和分散金融风险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风险。后金融危机时期我们不能停止金融创新的步伐,但一方面应注意处理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处理好市场导向与加强监管的关系、处理好交易所市场与场外市场的关系;另一方面应通过实施有效的监管安排来防范和化解市场的宏观风险。
关键词:
金融危机 金融创新 金融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