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77)
- 2023(6663)
- 2022(5483)
- 2021(5100)
- 2020(4199)
- 2019(9541)
- 2018(9100)
- 2017(16988)
- 2016(8746)
- 2015(9736)
- 2014(9579)
- 2013(9542)
- 2012(9040)
- 2011(7960)
- 2010(8614)
- 2009(8588)
- 2008(7556)
- 2007(6731)
- 2006(6086)
- 2005(5911)
- 学科
- 济(34746)
- 经济(34705)
- 融(27363)
- 金融(27363)
- 业(26651)
- 管理(24136)
- 银(23381)
- 银行(23374)
- 行(22762)
- 企(22420)
- 企业(22420)
- 中国(17962)
- 财(14441)
- 方法(12941)
- 制(11364)
- 数学(11162)
- 中国金融(11089)
- 数学方法(11082)
- 务(10265)
- 财务(10241)
- 财务管理(10232)
- 企业财务(9927)
- 地方(8801)
- 农(8582)
- 贸(8479)
- 贸易(8470)
- 业经(8464)
- 易(8324)
- 体(6739)
- 理论(6424)
- 机构
- 大学(120791)
- 学院(119135)
- 济(55790)
- 经济(54562)
- 管理(43260)
- 研究(42295)
- 中国(41332)
- 理学(35779)
- 理学院(35393)
- 管理学(35005)
- 管理学院(34761)
- 财(30035)
- 京(25066)
- 财经(22753)
- 中心(21792)
- 经(20725)
- 所(20551)
- 科学(20066)
- 银(19700)
- 融(19574)
- 金融(19209)
- 银行(18996)
- 经济学(18283)
- 研究所(18057)
- 行(17776)
- 江(17763)
- 财经大学(17177)
- 经济学院(16604)
- 北京(16595)
- 人民(16292)
- 基金
- 项目(70462)
- 研究(56316)
- 科学(55594)
- 基金(51358)
- 家(42957)
- 国家(42545)
- 科学基金(36504)
- 社会(36424)
- 社会科(34745)
- 社会科学(34735)
- 基金项目(26119)
- 省(26013)
- 教育(25631)
- 编号(23158)
- 划(22079)
- 资助(21510)
- 自然(20855)
- 成果(20820)
- 自然科(20416)
- 自然科学(20412)
- 自然科学基金(20071)
- 部(16531)
- 性(16166)
- 课题(16037)
- 重点(15950)
- 发(15851)
- 创(15502)
- 国家社会(15379)
- 项目编号(15358)
- 教育部(14924)
共检索到2051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习农
长期以来,国际投资促进得到快速发展,并初步形成较为完备的国际投资促进体系。后金融危机时代,各国为从金融危机中尽快复苏经济普遍加强了投资促进工作,国际投资促进机构运行呈现新特点。深入研究这些新特点并从中得到启示,藉以借鉴,进而理顺我国投资促进体制机制、创新投资促进方式、推动扩大内需、提升投资服务质量、提高投资促进效益,以深化我国投资促进工作,提升国际竞争力。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莫荣 赵立卫 廖骏 张建武 罗传银
2009年,为深入分析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影响,科学评估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实施的成效,进一步研究如何实现财政、货币、产业政策与就业政策的协调,在部领导的指导下,劳动科学研究所组成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专题组,完成了部重大政策课题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陆凯
后金融危机时代,美国的金融霸权未被金融危机动摇,突出表现在美国仍然掌控货币霸权、金融机构霸权、国际金融话语霸权等,且美国继续滥用其金融霸权地位。而欧洲则深陷欧债危机,其主要原因包括欧洲国家自身经济失调、欧元区内部的不平等地位和国际评级机构的不公正评级等。我国应根据美欧金融形势和经验教训,坚持稳中求进,深入实施扩大内需,转变经济结构,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稳健发展虚拟经济,合理制定与调整我国金融业发展战略,加强我国金融业实力和地位,注意对国内金融创新的监督,构建我国金融业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关键词:
金融霸权 欧债危机 金融危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黄思雨 孙芳城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经研究发现现行的金融资产减值模型——已发生损失模型由于自身的严重缺陷已经无法继续满足使用者需求。金融资产减值模型改革被提上了议案。随后在多方准则制定机构的共同努力下,金融资产减值模型在不足十年时间里经历了多次重大演进,现如今已发展得相对科学合理。本文系统回顾了金融危机以来金融资产减值模型的改革发展,在我国会计准则持续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背景下,期望可以对我国《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财会[2017]7号)的应用实施有所助益。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黄思雨 孙芳城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经研究发现现行的金融资产减值模型——已发生损失模型由于自身的严重缺陷已经无法继续满足使用者需求。金融资产减值模型改革被提上了议案。随后在多方准则制定机构的共同努力下,金融资产减值模型在不足十年时间里经历了多次重大演进,现如今已发展得相对科学合理。本文系统回顾了金融危机以来金融资产减值模型的改革发展,在我国会计准则持续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背景下,期望可以对我国《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财会[2017]7号)的应用实施有所助益。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杨光
2008年金融危机仍在全球范围内产生影响,表现之一是金融监管体制呈现出由独立机构向政府参与的变革趋势。独立机构监管模式源于行政机构独立的理念,有利于在专业判断基础上做出监管决策、保证金融政策连续性以实现长期监管目标。金融危机反映出金融监管机构"集体失败"、市场"自我调节"失灵、"监管俘虏"现象和"公众关注"等问题。世界主要国家注重政府参与机制表现为深化政府参与程度、拓宽政府参与范围、监管权力多样化及机构整合。该机制面对的风险包括择机决策、公众反对意见及游说影响等,但有助于平衡各方利益、增进社会福祉,提高决策效率,因此应予提倡。
关键词:
金融监管 独立机构 政府参与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吴昊
次贷金融危机凸显了场外衍生品市场透明度的缺乏,国际监管机构和市场参与者由此意识到建设具有适当风险控制措施、精心设计的交易报告库对于提升市场透明度的重要作用。文章对国际场外衍生品交易报告库的发展及监管进行了详细梳理,对全球性的场外信用衍生品交易报告库Deriv/SERV TIW及场外利率衍生品交易报告库TriOptima IR TRR的架构、运营、功能,及其与其他场外衍生品交易后业务的关联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就构建中国的场外衍生品交易报告库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OTC衍生品 交易确认 电子化 标准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丁大尉 李正风 高璐
在分析2008年金融危机后若干典型国家基础科学研究战略规划的先进理念、规划模式、战略思路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认为:后金融危机时代国外的基础科学研究政策已经呈现出功能目标、价值判断和治理路径三个方面的明显转向。进而指出,典型国家基础研究政策的战略转向给我们带来了建立服务多元社会目标的基础研究体系、培育应对社会风险的公共科技体系、构建治理视域下的基础研究政策环境、参与全球化范围内基础研究的竞争与合作等四个方面的启示。
关键词:
后金融危机 基础科学研究 科学政策 治理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杨明全
"后金融危机时代"美国教育发展战略体现出一些新特征,如强化联邦政府对教育的掌控和干预、强调学习者的就业竞争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等。这对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教育发展必须服务于国家宏观战略,为全球竞争做准备;突出教育公平,在改革中实现公平与效率的最佳平衡;关注STEM教育,培养科技创新人才。
关键词:
金融危机 美国 教育发展 战略规划 启示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宋晓云 沈琦
在后金融危机时期,美国政府在着眼于恢复经济的同时,也十分重视联邦大学生资助体系的建设与改革。政府颁布了多项法案,以保障公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力,为经济复苏培养人才,履行公共责任,保护国家竞争力。
关键词:
后金融危机时期 美国 学生资助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肖前
2008年发生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成为世界经济复苏增长的焦点。与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相比,这次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政府纷纷出台了以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一揽子财政刺激计划,提振经济,基础设施投资成为2009年和2010年各国财政刺激计划中最大的支出。
[期刊]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
[作者]
左安磊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将国际贸易推向了贸易保护主义的泥沼,世界主要经济体普遍采取大量不合理的贸易限制与贸易救济措施。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第二大进口国,首当其冲,遭受了众多国家贸易保护主义倾向的反倾销、反补贴等措施,成为首要目标国和最大受害者。贸易摩擦数量居高不下、强度增大;涉及到传统制造业和新兴产业领域;除"双反"措施之外的技术性、绿色壁垒开始增多;摩擦议题也升级到经济体制层面;同新兴发展中国家的摩擦日益增多。后金融危机时代,贸易摩擦已经成为困扰中国对外贸易的一大顽疾。面对这种现状及发展趋势,中国在平常心面对的同时,需要反求诸己、深化改革,礼尚往来、法律抗衡,坐而论道,妥善解决。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国际贸易摩擦 中国 对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荣茂 惠莉 李熠
1.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财政政策方面,应灵活运用"黄箱"政策和"绿箱"政策,加大对"绿箱"政策投入,如加强农业科研投入、加强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标准体系建设;调整"黄箱"政策支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聂飞舟
美国次贷危机再次暴露信用评级机构的法律监管困境,即现行信用评级机构"发行人付费"收入模式存在根深蒂固的利益冲突问题。信用评级机构以"声誉"机制辩解,但存在重大理论缺陷和失败的经验事实证据。现行评级机构法律监管体制没能从根本上解决收入模式利益冲突的矛盾。信用评级机构未来的改革出路亟需解决利益冲突之困,可能的方案包括设立公共评级机构、恢复"订购人付费"模式、评级机构承担法律责任、政府付费购买评级服务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凌辉贤
中小企业的发展需要国家税收政策的扶持。当前我国对中小企业的发展缺乏系统性针对性的税收政策,必须大力借鉴世界各国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尽快制定针对性强且符合我国国情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专门税收法律,完善现行税收政策和征管模式,强化税收服务意识并重视财政政策的配套作用。
关键词:
中小企业 发展 税收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