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309)
2023(17716)
2022(14980)
2021(14004)
2020(11573)
2019(26584)
2018(26248)
2017(49969)
2016(26461)
2015(29901)
2014(29386)
2013(28693)
2012(25979)
2011(22984)
2010(23068)
2009(21342)
2008(19742)
2007(17004)
2006(14561)
2005(12559)
作者
(73909)
(61178)
(60657)
(57946)
(38978)
(29429)
(27746)
(24078)
(23346)
(21679)
(20978)
(20546)
(19233)
(19145)
(19090)
(18641)
(18083)
(18082)
(17680)
(17534)
(14954)
(14942)
(14876)
(14007)
(13825)
(13647)
(13537)
(13467)
(12241)
(12040)
学科
(102229)
经济(102130)
管理(79087)
(76993)
(65647)
企业(65647)
方法(50272)
数学(43835)
数学方法(43184)
中国(31257)
(28882)
(28220)
金融(28217)
(27020)
(26755)
银行(26712)
(25581)
业经(24041)
(21638)
地方(20957)
(20470)
技术(20332)
(20266)
财务(20178)
财务管理(20137)
企业财务(19206)
理论(18940)
农业(18783)
(18047)
贸易(18033)
机构
学院(365529)
大学(365369)
管理(147073)
(143621)
经济(140480)
理学(128001)
理学院(126662)
管理学(124191)
管理学院(123528)
研究(116544)
中国(92056)
(76236)
科学(71944)
(66402)
(56468)
中心(55670)
(55315)
财经(54236)
业大(54075)
研究所(51676)
(51664)
(49381)
北京(47659)
(47492)
师范(47043)
经济学(43781)
(43239)
农业(43215)
(42951)
财经大学(40719)
基金
项目(256938)
科学(202779)
研究(189294)
基金(186607)
(161799)
国家(160451)
科学基金(139179)
社会(119175)
社会科(113058)
社会科学(113024)
(100658)
基金项目(98637)
自然(90402)
自然科(88311)
自然科学(88291)
教育(87724)
自然科学基金(86661)
(84385)
编号(77701)
资助(76911)
成果(61632)
重点(57483)
(56364)
(54552)
(54254)
课题(53083)
创新(50586)
科研(49298)
国家社会(49140)
教育部(48802)
期刊
(148046)
经济(148046)
研究(104340)
中国(66797)
学报(56021)
管理(52436)
科学(51958)
(51684)
(48944)
大学(43338)
(41811)
金融(41811)
教育(41675)
学学(40866)
技术(35040)
农业(33734)
财经(25707)
业经(24636)
经济研究(24172)
(21924)
技术经济(18751)
问题(18614)
图书(18552)
科技(18083)
理论(17923)
统计(17186)
(17098)
(16898)
实践(16566)
(16566)
共检索到5241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林春树  
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后金融危机时代公允价值计量可操性、市场基础等问题成为争论的主要焦点,也是公允价值计量准则面临的主要挑战。通过深入分析公允价值存在的问题、改革的重点与难点,提出"资产组估值技术"的可操作性、有效性以及实现路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姚佳  都永晟  
公允价值的运用标志着我国会计制度与国际的接轨,但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公允价值的运用遭到了质疑,理论界和学术界纷纷探讨公允价值问题。鉴于此,有必要探讨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公允价值在我国的运用是否满足引用它的初衷—公允价值可以提供与决策更相关的信息,即公允价值的价值相关性问题。本文拟采用实证研究方法,检验公允价值的价值相关性。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厉欣岩  
公允价值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我国现行的会计准则中已引入了公允价值的计量模式。尽管由于我国目前市场经济体系不十分完善,公允价值应用时要有特定的活跃市场这一前提条件,在实际操作中难度较大,但公允价值是后金融危机时代必然选择,应合理运用公允价值计量手段来解决未来经济中出现的新问题。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卢美玲  
全球金融危机使公允价值会计计量经受各种考验,对公允价值的不断修正是当今会计界研究的热点与难点。本文通过借鉴国际会计界对公允价值的修订,结合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趋势,从公允价值运用情况的现状分析入手,提出后金融危机时代应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肖文东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公允价值计量因其顺周期性等技术缺陷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争论的焦点。本文从金融稳定的角度,对公允价值计量和金融资产减值模型进行了反思,并介绍了IASB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修订工作的最新进展,得出相关结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肖奎  程宝库  
国际证券监管碎片化是2008年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因为国际证券监管碎片化导致各国证券监管的朝底竞争,各国证券监管和执法的代沟,免费搭车和旁观者效应问题,从而诱发金融危机。集中化国际证券监管体制能够有效消除这些问题。因此,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只有实现国际证券监管集中化,才能有力地防止或减少未来的金融危机。国际证券监管集中化的实现路径包括赋予国际证监会组织更大的权力,建立集中化的全球性证券监管者。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卫华  
双重计量模式是指同时采用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两种计量属性。具体业务操作中,根据各项交易和事项选择合适的计量方法。采取历史成本计量只要求反映资产、负债的过去价值,而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要求反映资产、负债的现在或未来价值。现代企业中,对大部分的非金融资产、负债而言,一般采用历史成本计量;而对金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振兴  程家瑜  王革  张俊祥  
本文分析了金融危机后主要发达国家在高技术研发投入上的变化,研究了各国高技术研发部署重点情况以及高技术研发组织方式的变化特点,并从我国高技术发展的需求、发展水平和下一轮科技革命等方面分析了我国高技术发展面临的机遇,同时也从国际竞争等方面分析了面临的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我国高技术发展的若干建议,包括进一步加大高技术研发投入力度、进一步突出高技术研发重点、进一步创新组织方式等。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雷东辉  
公允价值计量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成为争议的话题。解决好这一争议关系到金融机构会计信息的质量和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有助于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的更好实施。公允价值能为利益相关人决策提供更有用的信息,但它也有可靠性弱、不确定性大的缺点,尤其在投资者恐慌状态下,公允价值需要大量的判断和假设。因此应重点对非理性市场下公允价值的运用进行完善,加强公允价值会计信息披露监管,同时应明确金融机构会计信息披露的管理部门。
[期刊] 会计之友(上旬刊)  [作者] 潘念萍  
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一方面暴露了决策者的决策错误,另一方面也暴露了公允价值自身的缺陷。公允价值本质上仅是一种公允价格,价格不是价值,价格波动频繁,尤其对于金融产品而言更是如此。所以,优化市场环境、构建以规则为导向的公允价值统一框架、建立完整和系统的公允价值估价程序、扩展公允价值信息披露的内容和引入风险披露、加强特定行业对公允价值应用的监管才是完善公允价值应用的理性选择。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罗天勇  
本文从货币运行效率的角度,采用实证的方法,对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人民币发行量进行了预测,并提出了稳定人民币币值的对策措施:弘扬传统文化、发展经济组织、扩大政府事权、资产证券化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黄思雨  孙芳城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经研究发现现行的金融资产减值模型——已发生损失模型由于自身的严重缺陷已经无法继续满足使用者需求。金融资产减值模型改革被提上了议案。随后在多方准则制定机构的共同努力下,金融资产减值模型在不足十年时间里经历了多次重大演进,现如今已发展得相对科学合理。本文系统回顾了金融危机以来金融资产减值模型的改革发展,在我国会计准则持续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背景下,期望可以对我国《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财会[2017]7号)的应用实施有所助益。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黄思雨  孙芳城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经研究发现现行的金融资产减值模型——已发生损失模型由于自身的严重缺陷已经无法继续满足使用者需求。金融资产减值模型改革被提上了议案。随后在多方准则制定机构的共同努力下,金融资产减值模型在不足十年时间里经历了多次重大演进,现如今已发展得相对科学合理。本文系统回顾了金融危机以来金融资产减值模型的改革发展,在我国会计准则持续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背景下,期望可以对我国《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财会[2017]7号)的应用实施有所助益。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项卫星  刘慧  
文章在分析了后金融危机时代中美经济关系变化的基础上,探讨了后金融危机时代中美经济关系的主要矛盾和再平衡问题。文章的研究结论如下:中美关系再平衡的核心问题是中美国际投资贸易体系中地位的重构,人民币国际化和TPP、TTIP等高标准投资贸易规则是中美经济关系再平衡的表征和关键手段。中国要在全球投资贸易相关指标还未受到显著影响的情况下,积极参与国际高标准投资贸易规则的制定,凭借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和先试先行优势,以更大的开放促进更深的改革。同步推进国际结算中心建设、国际航运和物流中心建设,以"一带一路"战略为契机,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于江波  
中国东北是联系东北亚区域的重要地区,多年来对韩合作已经成为东北三省外向化发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即使在金融危机冲击最为严重的时候,东北地区对韩经贸科技合作热情依旧不减,并将加强对韩合作作为推动经济走出低谷的助推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