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34)
- 2023(13764)
- 2022(11851)
- 2021(11070)
- 2020(9265)
- 2019(21375)
- 2018(21021)
- 2017(40057)
- 2016(21486)
- 2015(23944)
- 2014(23698)
- 2013(23547)
- 2012(21404)
- 2011(19188)
- 2010(19279)
- 2009(18105)
- 2008(16702)
- 2007(14358)
- 2006(12405)
- 2005(10916)
- 学科
- 济(80175)
- 经济(80086)
- 管理(62109)
- 业(61264)
- 企(52701)
- 企业(52701)
- 方法(38075)
- 数学(32629)
- 数学方法(32269)
- 融(27488)
- 金融(27487)
- 中国(26754)
- 银(25663)
- 银行(25624)
- 行(24687)
- 财(23953)
- 农(20390)
- 业经(19219)
- 学(19093)
- 制(17961)
- 地方(17661)
- 务(17139)
- 财务(17070)
- 财务管理(17047)
- 企业财务(16324)
- 理论(15611)
- 贸(14452)
- 贸易(14440)
- 易(14055)
- 农业(14043)
- 机构
- 大学(298721)
- 学院(296712)
- 管理(117881)
- 济(114659)
- 经济(112043)
- 理学(102507)
- 理学院(101360)
- 管理学(99629)
- 管理学院(99087)
- 研究(97847)
- 中国(77365)
- 京(63042)
- 科学(61273)
- 财(54226)
- 所(48686)
- 农(47408)
- 中心(46043)
- 业大(44712)
- 研究所(44710)
- 财经(44110)
- 江(41787)
- 经(40151)
- 北京(39658)
- 范(38886)
- 师范(38496)
- 农业(37254)
- 院(35602)
- 州(35167)
- 经济学(34789)
- 财经大学(33210)
- 基金
- 项目(206960)
- 科学(162212)
- 研究(151043)
- 基金(150279)
- 家(130894)
- 国家(129781)
- 科学基金(111465)
- 社会(94260)
- 社会科(89318)
- 社会科学(89292)
- 省(81064)
- 基金项目(80138)
- 自然(73231)
- 自然科(71525)
- 自然科学(71506)
- 自然科学基金(70220)
- 教育(69016)
- 划(68222)
- 资助(61818)
- 编号(61513)
- 成果(49889)
- 重点(46249)
- 部(45326)
- 发(43726)
- 创(43494)
- 课题(42009)
- 创新(40472)
- 科研(39869)
- 教育部(38955)
- 项目编号(38876)
- 期刊
- 济(120227)
- 经济(120227)
- 研究(86942)
- 中国(54365)
- 学报(48820)
- 科学(44054)
- 农(42380)
- 管理(41932)
- 财(41370)
- 融(38612)
- 金融(38612)
- 大学(36560)
- 学学(34463)
- 教育(32998)
- 农业(28957)
- 技术(23712)
- 财经(21343)
- 业经(19507)
- 经济研究(19489)
- 经(18068)
- 理论(15685)
- 图书(15656)
- 问题(15221)
- 业(14863)
- 实践(14591)
- 践(14591)
- 科技(14294)
- 版(13685)
- 技术经济(13258)
- 现代(13153)
共检索到4288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姚佳 都永晟
公允价值的运用标志着我国会计制度与国际的接轨,但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公允价值的运用遭到了质疑,理论界和学术界纷纷探讨公允价值问题。鉴于此,有必要探讨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公允价值在我国的运用是否满足引用它的初衷—公允价值可以提供与决策更相关的信息,即公允价值的价值相关性问题。本文拟采用实证研究方法,检验公允价值的价值相关性。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厉欣岩
公允价值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我国现行的会计准则中已引入了公允价值的计量模式。尽管由于我国目前市场经济体系不十分完善,公允价值应用时要有特定的活跃市场这一前提条件,在实际操作中难度较大,但公允价值是后金融危机时代必然选择,应合理运用公允价值计量手段来解决未来经济中出现的新问题。
关键词:
公允价值 后金融危机 通货膨胀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林春树
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后金融危机时代公允价值计量可操性、市场基础等问题成为争论的主要焦点,也是公允价值计量准则面临的主要挑战。通过深入分析公允价值存在的问题、改革的重点与难点,提出"资产组估值技术"的可操作性、有效性以及实现路径。
关键词:
公允价值 计量方法 资产组估值技术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卢美玲
全球金融危机使公允价值会计计量经受各种考验,对公允价值的不断修正是当今会计界研究的热点与难点。本文通过借鉴国际会计界对公允价值的修订,结合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趋势,从公允价值运用情况的现状分析入手,提出后金融危机时代应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建议。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公允价值 历史成本 国际趋同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肖文东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公允价值计量因其顺周期性等技术缺陷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争论的焦点。本文从金融稳定的角度,对公允价值计量和金融资产减值模型进行了反思,并介绍了IASB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修订工作的最新进展,得出相关结论。
[期刊] 会计之友(上旬刊)
[作者]
潘念萍
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一方面暴露了决策者的决策错误,另一方面也暴露了公允价值自身的缺陷。公允价值本质上仅是一种公允价格,价格不是价值,价格波动频繁,尤其对于金融产品而言更是如此。所以,优化市场环境、构建以规则为导向的公允价值统一框架、建立完整和系统的公允价值估价程序、扩展公允价值信息披露的内容和引入风险披露、加强特定行业对公允价值应用的监管才是完善公允价值应用的理性选择。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公允价值 次贷危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徐景双 张舢瑶
价值取向属于价值哲学的范畴,指一定的主体基于自己的价值观在面对或处理各种矛盾、冲突、关系时所持的基本价值立场、价值态度以及表现出来的基本价值倾向,是价值主体选取价值标准的方向。价值取向主体经由自身的价值目标和价值评价,通过实践以决定、支配主体的价值选择,对主体间关系以及其他主体均有重大的影响。金融危机以来,我国中职教育师资政策的价值取向对价值取向主体自身、政策主体之间的关系表现出三个方面的变迁。
关键词:
中职教师政策 价值取向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凤英 刘凯旋
金融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与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有密切关系,但公允价值不是金融危机的"原凶",充其量只是"帮凶"。正确认识公允价值,充分发挥公允价值会计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对应对和解决当前的金融危机有现实意义。我国不能完全照搬西方的做法,而应结合具体实际,对公允价值会计进行改进和完善,使之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公允价值 会计计量 作用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黄世忠
后危机时代如何改革和重塑公允价值会计,是学术界和实务界面临的关键问题。本文分三个部分探讨这一问题。论文的第一部分分析公允价值会计的改革背景,第二部分介绍公允价值会计的改革方向与领域,第三部分对公允价值会计改革与重塑的利弊和挑战进行评价。
关键词:
公允价值会计 改革 重塑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斌 鲍夏梦
本文以2007—2008年沪深A股公司为研究样本,对我国新会计准则制度下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分别记入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的公允价值变动进行了价值相关性检验。结果发现: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价值相关性显著高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净额的价值相关性。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雷东辉
公允价值计量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成为争议的话题。解决好这一争议关系到金融机构会计信息的质量和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有助于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的更好实施。公允价值能为利益相关人决策提供更有用的信息,但它也有可靠性弱、不确定性大的缺点,尤其在投资者恐慌状态下,公允价值需要大量的判断和假设。因此应重点对非理性市场下公允价值的运用进行完善,加强公允价值会计信息披露监管,同时应明确金融机构会计信息披露的管理部门。
关键词:
金融危机 会计准则 公允价值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周丽 吴金龙 余利雄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已经席卷全球,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对此,各国都在采取措施力图避免本国经济的严重衰退。在缓解危机的同时,人们不得不思考危机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其中公允价值计量问题受到了空前关注,目前对公允价值的争议主要有两种完全不同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鹏 田高良 齐保垒
文章通过讨论金融危机下公允价值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其争论来说明金融危机和公允价值会计的关系。研究的结论认为公允价值不是引起当前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但它也决不仅仅只是充当金融危机爆发原因的替罪羊角色;人们之所以在金融危机中诟病公允价值会计是因为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在执行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缺陷以及监管的力度不够所造成的。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公允价值会计 争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素玲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华尔街风暴,已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为拯救危机,世界各国及国际组织纷纷探求危机发生的深层原因和针对性策略。美国银行家认为"按市值计价"会计原则在市场高涨或发生危机时,严重高估或低估资产价值,容易造成财务结果失真是导致当前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一。2008年美国《2008紧急经济稳定法案》要求暂停使用公允价值会计,同时,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也对公允价值相关会计准则进行完善性修正。本文在总结分析公允价值计量的两面性和美国及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公允价值应用变迁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现实经济环境,提出中国在金融危机下正确应用和还原公允价值本质的策略。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公允价值 应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田园
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引发了人们对公允价值准则的质疑,并迅速演变为一场"公允价值存废"的论争。文章探讨了公允价值计量本身的局限性,并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研究了公允价值准则是否是造成此次危机的"罪魁祸首"。文章认为公允价值会计经济内核具有科学性,采用公允价值会计准则仍然是未来的趋势。但面对金融危机中非公允的市场报价,有必要建立起适应非活跃、非理性市场的公允价值会计操作框架。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公允价值 历史成本 市场价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