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75)
- 2023(12137)
- 2022(10533)
- 2021(9939)
- 2020(8307)
- 2019(19292)
- 2018(19116)
- 2017(36555)
- 2016(19445)
- 2015(21948)
- 2014(21725)
- 2013(21707)
- 2012(19807)
- 2011(17665)
- 2010(17801)
- 2009(16744)
- 2008(15137)
- 2007(12913)
- 2006(11362)
- 2005(10045)
- 学科
- 济(73469)
- 经济(73390)
- 管理(55234)
- 业(53705)
- 企(46056)
- 企业(46056)
- 方法(35400)
- 数学(30838)
- 数学方法(30510)
- 融(27355)
- 金融(27354)
- 银(25485)
- 银行(25450)
- 中国(25352)
- 行(24548)
- 财(21433)
- 农(18520)
- 业经(17212)
- 地方(16761)
- 制(16377)
- 学(15612)
- 务(15093)
- 财务(15026)
- 财务管理(15005)
- 企业财务(14343)
- 理论(14231)
- 贸(13589)
- 贸易(13577)
- 易(13224)
- 农业(12738)
- 机构
- 大学(268285)
- 学院(265922)
- 管理(107502)
- 济(105707)
- 经济(103269)
- 理学(93059)
- 理学院(92072)
- 管理学(90517)
- 管理学院(90043)
- 研究(87266)
- 中国(72980)
- 京(56534)
- 科学(52785)
- 财(50036)
- 所(42895)
- 中心(42058)
- 财经(40369)
- 农(39389)
- 研究所(39197)
- 业大(38406)
- 江(37058)
- 经(36749)
- 北京(35871)
- 范(34081)
- 师范(33786)
- 经济学(31995)
- 州(31691)
- 院(31623)
- 农业(30746)
- 财经大学(30444)
- 基金
- 项目(183672)
- 科学(143771)
- 研究(136040)
- 基金(133199)
- 家(114890)
- 国家(113912)
- 科学基金(98272)
- 社会(84632)
- 社会科(80302)
- 社会科学(80279)
- 省(71159)
- 基金项目(71114)
- 自然(63839)
- 自然科(62355)
- 自然科学(62339)
- 教育(61885)
- 自然科学基金(61210)
- 划(59804)
- 编号(56078)
- 资助(55517)
- 成果(45526)
- 重点(40689)
- 部(40480)
- 发(38621)
- 创(38379)
- 课题(37938)
- 创新(35728)
- 项目编号(35474)
- 科研(35153)
- 教育部(35098)
- 期刊
- 济(110744)
- 经济(110744)
- 研究(81073)
- 中国(49209)
- 融(41253)
- 金融(41253)
- 学报(40581)
- 管理(38301)
- 财(37455)
- 科学(37199)
- 农(35242)
- 大学(30876)
- 学学(29009)
- 教育(28570)
- 农业(23969)
- 技术(21643)
- 财经(19328)
- 经济研究(17929)
- 业经(17096)
- 经(16309)
- 理论(15477)
- 图书(14537)
- 实践(14444)
- 践(14444)
- 问题(13891)
- 科技(12490)
- 技术经济(12182)
- 现代(12064)
- 业(11839)
- 版(11286)
共检索到3925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罗天勇
本文从货币运行效率的角度,采用实证的方法,对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人民币发行量进行了预测,并提出了稳定人民币币值的对策措施:弘扬传统文化、发展经济组织、扩大政府事权、资产证券化等。
关键词:
GDP 货币价值 货币发行量 金融危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石五学 武鹏
在后金融危机的时代背景下,文章以2009年1月5日至2011年12月12日期间人民币兑美元的名义汇率和上证综指的716个日交易数据为样本,通过ADF单位根检验、Enger—Granger两步法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来对人民币汇率与我国股市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并结合近年来人民币大幅升值及股市大幅下跌的情况做出现实解释。
关键词:
后金融危机 汇率 股市 计量检验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欧阳志刚 张圣
文章利用SVAR模型通过利率渠道、价格渠道、货币扩张渠道三种路径分析危机后美国货币政策对人民币汇率的传导路径及效应,实证结果显示,美国货币政策在这三种路径下都会对人民币汇率带来冲击,美联储基准利率和美元指数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冲击效应较为显著,人民币币值的稳定性受到了美国货币政策的影响。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人民币汇率 传导效应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志昂 陈株剑
自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人民币币值能否保持稳定已成为国际社会及国内各方面关注的焦点。我们认为,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既取决于现行人民币的定值高低,取决于国际收支的发展变化,也取决于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和走向,取决于国际经济中各国相对地位的变化。只有综合考...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刘刚
后危机时代,美国、日本、德国、巴西与中国展开了一场大国汇率博弈。这些大国寄希望通过人民币升值来转嫁危机,提振本国经济。然而,各国在全球的位势差异决定了其不同的策略选择。面对不断升级的人民币汇率大国博弈,中国必须学会用政治乃至国家竞争的战略眼光来看待问题的实质,继续按照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原则来推动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拒绝人民币"被升值"。
关键词:
金融危机 人民币升值 大国博弈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宣文俊
自美国爆发金融危机后,国内外有关对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文献大量涌现,充分体现了这一课题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本文从归纳当代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的种种问题及原因着手,深入挖掘该体系的制度性缺陷,继而对当前有关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多种方案进行分析和评述。文章认为:目前各界提出的多种方案,在可行性方面都存有一定的障碍,因此在方案比较上,没有最优,只有"次优"。就目前而言,"超主权货币"方案因为直接影响了美元的"霸主"地位及其铸币税利益,会引起美国的阻挠。加上从理论上对"超主权货币"本身在价值基础、发行管理等问题上尚有不少争议,因此,在可预见的将来,恐怕难以实现。而对以美元为主导的多元国际货币体系进行不断修正,恐怕...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曹霞
1997年7月始于泰国的货币危机全面爆发,从而引发了整个亚洲的金融危机,可以说这次危机的蔓延广度和深度已超越了战后任何一次经济金融危机。泰国、印尼等国家资产价值下跌了30%—60%;台湾货币当局主动贬值;香港股市暴跌,恒生指数从12000点下跌到最低...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改善金融运行稳定币值民进北京市委科经委员会金融专题小组随经济改革的进展,一些新问题不断地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反映出来,突出的是金融问题,它不仅成为深化改革的难点,而且也成为影响社会安定的重要因素。一、要充分认识金融工作所面临的严峻形势目前金融工作中最大的...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刘刚
通过界定美元和人民币在全球货币博弈格局中所处的不同位势,认为中国在与美国进行非合作型纳什博弈过程中,应坚持以我为主,与其展开"一报还一报"的重复博弈策略,而实证结果也显示,中国对美贸易账户顺差与人民币所谓"被低估"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关键词:
人民币升值 大国博弈 贸易失衡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廖红伟 范荣
2008年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巨大打击,东亚地区虽然处于国际金融体系的边缘地带,但却是美元体制的主要支撑者和受益者,因此也是主要的受害者,贸易额大幅下降,经济增长速度下降,这暴露出了美元体制的弊端,引起东亚国家"去美元化"的思考。而中国经济却在经济危机中依然保持稳健的增长速度,此外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发展推动了人民币作为区域结算货币的功能,为人民币亚洲化提供了新的契机,在此背景下,人民币亚洲化再次被提上议事日程。针对此,提出人民币亚洲化的制度创新战略,对内加强金融体制改革,对外加快发展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推进人民币亚洲化等措施。
关键词:
人民币 亚洲化 货币合作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康秀华
本文分析了东南亚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我国应采取的对策。笔者认为,在东南金融危机过程中保持我国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不仅是完全可能的,而且是完全必要的。笔者从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我国的通货膨胀率、我国的进出口贸易状况及我国的外汇储备情况分析了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的可能性,阐述了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遏制东南亚金融危机的进一步曼延,维护世界经济的稳定与繁荣的必要性和作用。笔者认为,我国政府关于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的决策,是对东亚经济及世界经济的繁荣稳定的重大贡献
关键词:
东南亚金融危机,人民币,汇率稳定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兆平
人民币一旦成为国际结算货币,有利于从根本上规避我国出口企业的汇率风险,同时有利于独立货币政策的实施"十一五"期间,我国宏观经济成功克服了全球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继续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势头。但与此同时,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不可协调的矛盾也日益凸现。在经济发展较快的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徐建国
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存在根本性失衡,无法充分完成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功能,导致全球失衡和一系列的金融和经济危机,这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大背景。人民币的升值预期可以提高人民币在国际上的接受程度,但是人民币长期稳定的国际化依赖于自身币值的稳定。在贸易结算和国际直接投资中推广使用人民币的试验,可以为人民币国际化积累经验,但是不能替代促进币值稳定的基础性改革,也不能代替寻找稳定汇率和通货膨胀的政策机制。总之,人民币国际化与否,应基于具体的利弊分析,而不是顺应所谓的全球化趋势。币值稳定对于人民币真正成为国际货币的重要性不应低估。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迎春 郑春芳
货币政策的局限性在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的英国表现尤为突出。英国的货币政策并未按其理论传导机制所述对稳定宏观经济发挥明显作用。文章基于IS-LM-BP模型分析,其主要原因在于对经济预期黯淡导致居民储蓄率上升,消费与投资需求减少,货币政策发挥作用存在较长时滞,以及有限的政府预算导致货币政策缺少财政政策的进一步配合。
关键词:
货币政策 英国 传导机制 金融危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稻葵 尹兴中
本文旨在探讨金融危机之后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我们首先分析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世界经济发展基本格局,其特点包括新兴市场国家快速增长,国际贸易与全球化的飞速推进,以及全球金融深化、跨境资本流动金额迅速上升,这导致世界经济对具有普遍良好信用的国际货币的需求大大增加。与此密切相关的是危机爆发前国际货币体系的三大特点:(1)美元成为各国中央银行最为倚重的储备货币,事实上成为超级货币;(2)欧元的快速崛起;(3)美国货币政策以及美元货币条件对全球经济具有巨大影响力和冲击力。基于这些分析,我们论证,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现行国际货币体系难以为继,尤其是因为美元信用基础发生了根本性的动摇,其超级国际货币的地位必然丧...
关键词: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人民币国际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