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70)
- 2023(13706)
- 2022(11463)
- 2021(10593)
- 2020(8665)
- 2019(19484)
- 2018(18778)
- 2017(35173)
- 2016(18200)
- 2015(20509)
- 2014(19804)
- 2013(19732)
- 2012(18817)
- 2011(17254)
- 2010(17622)
- 2009(16642)
- 2008(15828)
- 2007(14083)
- 2006(12917)
- 2005(12191)
- 学科
- 济(81326)
- 经济(81260)
- 业(54153)
- 管理(52251)
- 企(43976)
- 企业(43976)
- 中国(34314)
- 银(34253)
- 银行(34108)
- 行(32585)
- 融(30740)
- 金融(30740)
- 方法(27755)
- 数学(24122)
- 数学方法(24001)
- 制(23738)
- 地方(22864)
- 农(21623)
- 业经(19733)
- 技术(19187)
- 财(18926)
- 贸(17339)
- 贸易(17316)
- 易(16866)
- 农业(14946)
- 度(13416)
- 制度(13412)
- 技术管理(13410)
- 发(13207)
- 体(12991)
- 机构
- 学院(254364)
- 大学(253523)
- 济(119259)
- 经济(117070)
- 管理(95268)
- 研究(94800)
- 中国(85741)
- 理学(79577)
- 理学院(78679)
- 管理学(77826)
- 管理学院(77316)
- 财(55325)
- 京(55013)
- 科学(50894)
- 所(46855)
- 中心(44762)
- 财经(42834)
- 研究所(41959)
- 江(39332)
- 经(39104)
- 经济学(38661)
- 农(37817)
- 北京(36215)
- 经济学院(34760)
- 银(34437)
- 院(33744)
- 范(33130)
- 银行(33023)
- 师范(32849)
- 州(32661)
- 基金
- 项目(159757)
- 科学(128106)
- 研究(123347)
- 基金(116698)
- 家(99876)
- 国家(99001)
- 科学基金(85583)
- 社会(82108)
- 社会科(78189)
- 社会科学(78175)
- 省(61638)
- 基金项目(60302)
- 教育(55590)
- 划(51430)
- 自然(50241)
- 自然科(49164)
- 自然科学(49154)
- 自然科学基金(48360)
- 编号(48086)
- 资助(47137)
- 发(40703)
- 成果(39936)
- 创(39473)
- 重点(36471)
- 部(36456)
- 创新(36065)
- 国家社会(35084)
- 课题(35041)
- 发展(34077)
- 展(33524)
- 期刊
- 济(137051)
- 经济(137051)
- 研究(90175)
- 中国(62609)
- 融(53223)
- 金融(53223)
- 财(41046)
- 管理(40228)
- 农(36404)
- 科学(33714)
- 学报(31701)
- 教育(30685)
- 大学(25437)
- 学学(23602)
- 经济研究(23430)
- 农业(23361)
- 技术(22239)
- 财经(22219)
- 业经(21338)
- 经(19333)
- 问题(17264)
- 贸(16300)
- 国际(16244)
- 世界(15097)
- 技术经济(13742)
- 业(13729)
- 坛(13067)
- 论坛(13067)
- 科技(12892)
- 理论(12193)
共检索到4262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海军 姜磊
金融创新既是国际银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中国银行业融入世界经济金融体系、提升整体实力的客观要求。本文首先从后金融危机时代金融创新的背景出发,总结了世界银行业金融创新的主要特点和趋势,然后重点对中国银行业金融创新的物质基础和制度基础进行分析,并指出中国银行业金融创新的主要问题,最后本文结合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金融监管的新理念,对中国银行业金融创新与未来发展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危机 银行业 金融创新 宏观审慎监管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曾文革 温融
偿付能力是保险业监管的首选目标和核心内容。它具有安全性、综合性与易变性等基本属性。次贷危机以来,由于传统保险偿付能力监管模式未能全面、完整、准确地反映偿付能力基本属性,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保险公司经营困难,出现偿付能力危机。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保险偿付能力监管模式,必然要求树立偿付能力"大安全、大监管"观,创设双核心偿付能力影响评估报告制度,打造多层次偿付能力合力监管结构和建立保险偿付能力培训教育制度。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詹姆斯·莫里斯
金融危机远未结束,但世界经济增长是可以预期的。除了一些较小的欧洲国家之外,收入下降充其量也只是个小问题,最大的问题是失业,失业本身具有很大的危害性。欧元区要实现经济复苏,政府开支应该增加5%左右。世界需求的减少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有限的,当出口急剧下降时,中国经济以几乎相同的速度继续增长。中国目前已进入设计和创新更为重要的阶段,应该更多地发明自己的技术,创造自己的品牌,设计自己原创的产品。中国应该没有劳动力短缺的问题,但教育非常重要。到2020年之前,中国经济增长将减缓。未来除了人们的收入会增加之外,一切都是不确定的。
关键词:
后金融危机时代 实体经济 经济增长 失业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武魏巍
本文围绕后金融危机时期这一时代背景,运用具体数据探讨了碳金融发展的巨大机遇,阐述了商业银行碳金融这一新兴业务领域的基本内容,并结合国内外商业银行碳金融发展现状,指出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内部发展策略的构建包括以下5个方面:从思想层面重视碳金融发展的重大机遇、构造碳金融内部结构体系、积极发展商业银行碳金融传统业务、稳健开展碳金融衍生性创新业务、做好碳金融风险管理;营造碳金融良好的外部环境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把碳金融纳入到国家战略框架内、构建具有国际话语权的碳交易市场、促使人民币成为国际碳交易的结算货币。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靳东升
世界金融危机以后,涉及银行业的问题引起普遍关注,银行业税收制度也引起各国政府的重视。本文首先介绍我国银行业税收制度的基本情况,然后介绍了银行业及与银行业务有关的税收优惠政策的现状,进一步介绍了国外对银行业的税收,最后提出完善我国银行业税收制度和政策的思考。本文作者认为,我国银行业的情况要比欧美国家好得多,提出完善我国银行业税收制度的设想:一是我国银行业税收改革的长远发展方向可考虑在银行业取消营业税,全面实施增值税。二是应该继续允许银行业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提取足够的坏账准备金,降低银行业的金融风险。三是近期内,我国尚没有研究开征银行税的客观基础和主观需要。
关键词:
银行业 税收制度 税收政策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魏鹏
信用卡资产证券化对美国信用卡危机的爆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与美国相比,我国信用卡产业总体运行状况良好,并未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市场拓展速度不断加快,风险控制要求更高,外包经营需求显现。但由于多种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产业发展之路并不平坦。各银行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信用卡业务发展中,要平衡市场拓展与风险管理之间的关系,在转型中谋发展,适时调整经营策略,注重产品与业务创新,密切加强与有关部门的交流与合作,从各个环节实施更为严格的风险管理措施,借助后台业务外包加速产业价值链整合,促进国内信用卡产业健康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翎
记者:感谢您接受《中国金融》杂志的采访。银监会自成立以来,商业银行创新工作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从产品到服务、从管理到技术等各方面都有质的提升,请您谈谈这方面的情况。王华庆:新世纪以来,我国银行业金融创新步伐确实在不断加快,这不仅体现在具体投放市场的产品和服务的品种上,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吴博
由交银博士后工作站主办的"2009交银博士后金融论坛"在南京举行。来自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民生银行等八家单位博士后工作站的领导和博士后以及两家媒体的30位代表出席了论坛。论坛围绕"金融危机后商业银行发展战略与金融创新"主题展开讨论,博士后代表报告了各自的研究成果。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肖翔、银监会研究局王清容、招商银行博士后工作站负责人罗开位、中信银行研究规划部总经理张春子、民生银行调研处处长宋飞、《金融时报》理论部主任刘文林、《上海证券报》首席编辑邹民生,以及工商银行黄旭、建设银行许秋起等与会领导、专家围绕报告论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交通银行...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朱舜楠
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和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企业的有效成长和发展,需要从根本上转变现有缺乏本土文化根基的、不尽合理的企业经营战略模式,积极进行企业文化、技术、产品、业务组合、资源配置、市场营销和经营管理的发展创新,通过企业文化模式、商务模式和管理模式的全面转型,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可持续的企业发展之路。
关键词:
企业经营 战略模式创新 企业文化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何诚颖 赫凤杰 陈薇
本次金融危机暴露了国际金融监管体制存在的痼疾,主要发达国家在金融监管的哲学理念、组织架构、监管原则及金融监管的顺周期性等方面均做出了较大改进。中国在金融监管体制中还存在监管架构不甚合理、金融机构风险控制能力较弱、金融机构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仍待理顺等问题。本文结合金融监管理论进展及国际金融改革的经验,针对中国金融监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中国金融监管改革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危机 金融监管 金融衍生品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吴俊
随着全球进入后危机时代,中国银行业面临着诸多机遇和挑战。面对国内外错综复杂的经济金融形势,中国银行业必须要从把握经济发展节奏、转变业务经营模式、加大金融创新力度、加快国际化经营步伐、加强全面风险管理等方面着手,积极应对挑战,加快有效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志伟
文章分析了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内陆省份的发展机遇、优势,以及面临的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央应保持经济较快发展、支持重点地方发展等建议,同时建议内陆省份推进产业升级,促进招商引资,优化发展环境,积极开辟农村就业岗位。
关键词:
后金融危机时代 内陆省份 机遇 挑战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熊国红 戴俊敏
发展电子商务已经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而是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本文结合我国电子商务的现状,分析探讨了在当前的经济和社会形势下,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的机遇及前景问题。
关键词:
电子商务 存在问题 发展机遇 未来前景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振兴 程家瑜 王革 张俊祥
本文分析了金融危机后主要发达国家在高技术研发投入上的变化,研究了各国高技术研发部署重点情况以及高技术研发组织方式的变化特点,并从我国高技术发展的需求、发展水平和下一轮科技革命等方面分析了我国高技术发展面临的机遇,同时也从国际竞争等方面分析了面临的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我国高技术发展的若干建议,包括进一步加大高技术研发投入力度、进一步突出高技术研发重点、进一步创新组织方式等。
关键词:
金融危机 高技术 研发重点 组织方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