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80)
- 2023(14361)
- 2022(11773)
- 2021(11004)
- 2020(9397)
- 2019(21746)
- 2018(20782)
- 2017(39394)
- 2016(21123)
- 2015(24227)
- 2014(23965)
- 2013(24382)
- 2012(22946)
- 2011(20431)
- 2010(20783)
- 2009(19892)
- 2008(19389)
- 2007(16956)
- 2006(14640)
- 2005(13401)
- 学科
- 济(95042)
- 经济(94944)
- 管理(63674)
- 业(63144)
- 企(51482)
- 企业(51482)
- 方法(45722)
- 数学(41659)
- 数学方法(41437)
- 财(38939)
- 中国(33058)
- 融(29214)
- 金融(29212)
- 银(27196)
- 银行(27172)
- 行(26118)
- 农(25129)
- 制(23243)
- 务(22214)
- 财务(22183)
- 财务管理(22126)
- 企业财务(21262)
- 地方(20506)
- 贸(20048)
- 贸易(20035)
- 易(19521)
- 业经(19017)
- 农业(16710)
- 学(16166)
- 体(15450)
- 机构
- 大学(306752)
- 学院(303682)
- 济(138943)
- 经济(136490)
- 管理(115552)
- 研究(105370)
- 理学(99276)
- 理学院(98193)
- 管理学(96901)
- 管理学院(96317)
- 中国(89264)
- 财(73051)
- 京(64173)
- 科学(59433)
- 财经(55186)
- 所(52854)
- 中心(50461)
- 经(50359)
- 农(48145)
- 研究所(47398)
- 经济学(46010)
- 江(44352)
- 经济学院(41918)
- 财经大学(41242)
- 北京(41140)
- 业大(40591)
- 农业(37737)
- 院(37252)
- 范(36868)
- 师范(36552)
- 基金
- 项目(196472)
- 科学(155694)
- 基金(146650)
- 研究(144183)
- 家(126446)
- 国家(125423)
- 科学基金(107951)
- 社会(95697)
- 社会科(91113)
- 社会科学(91090)
- 基金项目(76873)
- 省(72557)
- 自然(67157)
- 自然科(65684)
- 教育(65670)
- 自然科学(65663)
- 自然科学基金(64580)
- 划(62112)
- 资助(61050)
- 编号(56330)
- 成果(46368)
- 部(46138)
- 重点(44194)
- 发(42163)
- 国家社会(41130)
- 创(40944)
- 教育部(40269)
- 课题(38697)
- 人文(38498)
- 创新(38491)
- 期刊
- 济(146905)
- 经济(146905)
- 研究(96557)
- 财(61627)
- 中国(60323)
- 融(45731)
- 金融(45731)
- 学报(44426)
- 农(42565)
- 科学(41260)
- 管理(39859)
- 大学(34116)
- 学学(32300)
- 财经(28921)
- 农业(27882)
- 经济研究(26087)
- 经(24798)
- 教育(24228)
- 技术(22867)
- 业经(20882)
- 问题(19881)
- 贸(18958)
- 国际(16327)
- 业(15868)
- 世界(15721)
- 技术经济(15375)
- 统计(15257)
- 理论(15170)
- 财会(14822)
- 会计(14543)
共检索到4669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谢海东 彭飞
本文选取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股票市场流通市值和城镇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三大指标,以2009年7月-2012年9月的月度数据为样本,运用协整分析及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对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中国股市财富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经济增速放缓、股市长期走熊的背景下,中国股市存在极为微弱的财富效应,并且股市短期财富效应大于长期效应,前者大约是后者的1.6倍。
关键词:
股票市场 财富效应 协整分析 金融危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邰鹏峰
信用维度、特征维度与效应维度是虚拟财富的三个维度,其中信用维度指的是虚拟财富中根本性的部分,贯穿于虚拟财富存在与发展的始终;特征维度是指虚拟财富自身具有的特征,主导着虚拟财富的量与质的变化;效应维度是指虚拟财富的存在对经济运行产生的增值效应、投资效应与消费效应。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基于三个维度对虚拟财富进行较为深入的剖析、反思,必将有利于在实际经济运行中全方位、多角度把握虚拟财富。
关键词:
虚拟财富 信用维度 特征维度 效应维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石五学 武鹏
在后金融危机的时代背景下,文章以2009年1月5日至2011年12月12日期间人民币兑美元的名义汇率和上证综指的716个日交易数据为样本,通过ADF单位根检验、Enger—Granger两步法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来对人民币汇率与我国股市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并结合近年来人民币大幅升值及股市大幅下跌的情况做出现实解释。
关键词:
后金融危机 汇率 股市 计量检验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孙亚男 肖彩霞 刘华军
后金融危机时期全球股市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全面认识中国股市的国际地位对于揭示国际股市一体化联动中的传导机制,防范和应对国际金融风险冲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文章应用非线性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金砖国家和七国集团股市收益率和波动率的联动关系及其联动网络结构进行分析,揭示出中国在国际股市联动中的地位对传导关系的控制方式,定量分析出事件冲击下中国股市与国际股市之间的交互影响。研究发现:(1)国际股市收益率和波动率联动网络呈现出稳定的非线性联动关系网络结构,受其影响各国股市收益之间存在互惠性,而波动之间则存在传染性;(2)在收益率联动网络中,中国股市的作用和地位已与英国相当,远高于其他金砖国家,正逐渐由"从属地位"转向"中心地位";(3)在波动率联动网络中,中国股市是造成国际股市风险交叉影响的重要"桥梁"。综上而言,当前中国股市表现出"高风险低收益"的市场特征;(4)中国对国际股市的影响具有典型的"地缘特征",将网络中心国家股市的利好传递给地缘临近国家股市;(5)波动率联动网络中初始冲击强度较大的国家,往往是对中国股市持续大规模产生冲击的国家;(6)相比较国际股市调整波动冲击的时间而言,中国股市调整时间较短,这表明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致力于股市的一系列改革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玉娟
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是发展中国家可供选择的两种贸易发展战略,亚洲"四小龙"出口导向战略的成功,使得许多学者主张以出口导向战略带动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通过对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战略产生的背景进行综述,得出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战略的目标、弊端及实施条件,在此基础上对两种贸易战略进行较深入全面的对比分析,结合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从实证分析与外部环境两个角度进行研究,得出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更适宜采用混合贸易战略,即以出口导向带动进口替代,以进口替代推动出口导向,同时进一步加强内需的作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武端利 李长真
建设创新型城市是一个各创新要素集聚、协调发展的过程。在创新型城市发展的起步阶段,必须找准制约创新发展的关键,以关键要素的创新改革带动城市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面对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挑战,温州市重点在企业自主创新方面着力构建创新型城市,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城市发展模式转变。
关键词:
创新型城市 要素 创新发展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杨承亮 徐长春
本文基于全球主权财富基金的发展现状,探讨后金融危机时代主权财富基金投资的新动向,剖析国际金融危机治理对主权财富基金投资取向的影响。本文认为,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主权财富基金将适应国际流动性过剩、各经济体宏观经济政策调整频繁、国际金融资源配置调整、非洲重要性日益突出等国际金融环境的变化,调整投资方向,出现"一不变、两倾斜"的新调整。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元龙 田野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亚洲金融合作对于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增强防范金融危机的能力和提升亚洲的国际金融地位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从亚洲金融合作的现状来看,现有的金融合作模式程度相对较低,而且存在着诸多缺陷。尽管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深化亚洲金融合作有较多的障碍,但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发挥中国在亚洲金融合作中的作用是中国推进国际金融体系改革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需要高度重视中国在参与亚洲金融合作过程中的战略选择。
关键词:
后金融危机时代 亚洲金融合作 战略选择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刘杰 乔桂明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对全球资本市场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基于美国金融危机的发展和蔓延,选取沪深300指数、香港恒生指数和美国标准普尔指数2008年9月10日到2010年10月7日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利用基于VAR模型的Johansen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对美国、中国香港和中国大陆股市的联动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是,三地股市具有显著的联动性。这一研究结果有利于投资者制定相应的投资策略,也有利于监管者对系统性风险进行预期监管;同时对我国股市国际化进程的认识和推动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靳东升
本文回顾了中国税制改革的发展历程,描绘了新时期中国税制改革的基本框架,总结了中国税制改革实施的基本要求,提出当前中国税制改革的战略选择的设想。文中建议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应以保持现有宏观税收负担水平的稳定并有所下降为中国实施税制改革战略的基本指导思想。为了促进经济能够稳定增长,应继续完善和深化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的改革;为了调节社会收入分配,应进行个人所得税的改革;在完善财产税和资源环保税收的同时,应启动知识经济时代的税制改革。
关键词:
金融危机 税制 改革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马荣升 高新涛
源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国际体系正经历着冷战结束以来最大的地缘政治变动。后危机时代,国际体系将发生一系列深刻变化:新兴大国群体崛起,传统大国趋向衰落,国际战略力量分化重组,多极化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中美力量对比发生此消彼长的重大变化,中美关系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全球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大国关系趋向缓和,全球和地区地缘对抗色彩淡化;国际秩序酝酿结构性调整,中国面临历史性机遇。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振明
本文研究了财富效应的存在性 ,并通过回归分析 ,估计了中国居民资产的财富效应的系数 ,并据此对中国股市 1 999年 5月 1 9日行情后的财富效应进行了分析 ,否定了通过启动股市来拉动内需的主张。
关键词:
财富效应 边际消费倾向 生命周期假说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曲丽清 汪红丽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股市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是根据股市周期性波动而发生反转。2001年6月至2005年5月,在股票投资者人数增长缓慢、股票市值占GDP的比例逐步跌至谷底、个人金融服务系统不发达、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续快速增长的合力影响下,股市下跌时居民消费支出反而增加。但是,2005年6月之后,随着我国股票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明显提升和上市公司质量不断提高,股市上涨显著地刺激了居民消费,这一时期股市财富效应增强。
关键词:
股票市场 财富效应 上市公司质量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骆祚炎
本文以1992—2002年的经济数据为样本,对中国股市财富效应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中国股市存在微弱的财富效应。金融资产的MPC=0.0486,股市财富效应对总消费的影响较小。一是因为股市财富效应对消费的影响占总消费变动的平均比例仅为1.33%,1995年、2001年和2002年的股市财富效应甚至对消费起到了减少的反作用;二是因为股票等资产的财富效应相对于收入对消费的影响来说,显得很微小;三是因为总消费中存在的自主性消费减弱了股市财富效应对总消费的影响。为扩大股市财富效应对消费的作用,应扩大股票市场价值占GDP的比例,提高股票类金融资产占居民家庭的比重,维持股市稳定的预期。
关键词:
中国股市 财富效应 消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