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14)
- 2023(15475)
- 2022(13183)
- 2021(12627)
- 2020(10572)
- 2019(24513)
- 2018(23941)
- 2017(45597)
- 2016(24078)
- 2015(27314)
- 2014(26929)
- 2013(26894)
- 2012(24755)
- 2011(22346)
- 2010(22394)
- 2009(21173)
- 2008(19882)
- 2007(16992)
- 2006(14983)
- 2005(13565)
- 学科
- 济(97065)
- 经济(96964)
- 业(66314)
- 管理(66276)
- 企(53514)
- 企业(53514)
- 方法(45830)
- 数学(39932)
- 数学方法(39594)
- 中国(35047)
- 贸(29651)
- 贸易(29630)
- 融(29190)
- 金融(29189)
- 易(28918)
- 银(28207)
- 银行(28173)
- 行(27160)
- 财(27050)
- 农(24609)
- 制(21512)
- 业经(20973)
- 地方(20044)
- 学(18615)
- 务(17062)
- 财务(16993)
- 财务管理(16959)
- 农业(16352)
- 理论(16268)
- 企业财务(16082)
- 机构
- 大学(341285)
- 学院(336776)
- 济(146705)
- 经济(143842)
- 管理(133478)
- 研究(115909)
- 理学(114746)
- 理学院(113539)
- 管理学(111865)
- 管理学院(111272)
- 中国(97175)
- 京(72639)
- 财(67648)
- 科学(66948)
- 所(56927)
- 财经(54368)
- 中心(53670)
- 研究所(51854)
- 经(49694)
- 农(48910)
- 江(46755)
- 北京(46712)
- 经济学(46266)
- 业大(45820)
- 范(42167)
- 院(42109)
- 经济学院(41989)
- 师范(41824)
- 财经大学(40896)
- 州(38750)
- 基金
- 项目(227482)
- 科学(179085)
- 研究(169065)
- 基金(167731)
- 家(144902)
- 国家(143750)
- 科学基金(123449)
- 社会(108611)
- 社会科(103125)
- 社会科学(103100)
- 基金项目(88199)
- 省(84517)
- 自然(78268)
- 自然科(76460)
- 自然科学(76442)
- 教育(76141)
- 自然科学基金(75098)
- 划(71786)
- 资助(70165)
- 编号(67893)
- 成果(55416)
- 部(51831)
- 重点(50496)
- 发(48199)
- 创(47130)
- 课题(46085)
- 国家社会(45513)
- 教育部(45139)
- 创新(44089)
- 人文(43716)
- 期刊
- 济(153080)
- 经济(153080)
- 研究(107612)
- 中国(63813)
- 财(49385)
- 学报(49325)
- 管理(47778)
- 融(47163)
- 金融(47163)
- 科学(46306)
- 农(44002)
- 大学(38126)
- 学学(35749)
- 教育(32905)
- 农业(30285)
- 经济研究(26464)
- 财经(26451)
- 技术(26424)
- 贸(23344)
- 业经(22588)
- 经(22557)
- 国际(21054)
- 问题(20761)
- 理论(17675)
- 世界(16763)
- 图书(16712)
- 业(16350)
- 实践(15965)
- 践(15965)
- 技术经济(15794)
共检索到5089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丽影 李敏 卢秀茹
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出口贸易面临的风险日益显现。为了减少贸易风险造成的经济损失,对出口贸易风险的类别加以辨识至关重要。本文在阐述中国出口贸易面临的结构风险、品质风险、外汇风险、国家风险基础上,分析了产生贸易风险的原因,并从市场、品牌、机制、金融4个方面提出了规避风险的有效措施,以期促进中国出口贸易的快速、健康发展。
关键词:
出口贸易 贸易风险 规避机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郭薇 方向阳
据海关最新统计,我国出口企业已累计1500亿美元的海外商账难以追回,并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事实说明,外贸企业面临着来自诸多方面的风险,且与日剧增。风险的不确定性严重伤害了企业绩效,因此,我国外贸企业建立贸易风险管理机制是十分重要、行之有效的措施。
关键词:
外贸 风险 管理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李玉娟
根据海关统计,2010年中国的货物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29727.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4.7%,成为世界第一贸易大国。从1978年的200多亿美元,到2010年的29727.6亿美元,中国用了32年的时间。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排名,由第30位跃升至第1位。巨大成就的背后却隐藏一系列的忧思,中国出口巨额顺差带来的中国贸易发展方式中的不平衡、不协调等问题日益严重。这些问题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史修松
世界经济逐步走出金融危机,但是金融危机并没有完全消除,发展缓慢困扰后金融危机时期的各国经济。文章从贸易需求和产品结构角度分析出口贸易对江苏产业升级的影响,提出了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发展服务业、配套产业、扶持民营企业和大力发展绿色产业等产业升级对策。
关键词:
后金融危机 江苏 出口贸易 产业升级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荣茂 惠莉 李熠
进入后金融危机时期,人民币升值压力、国际贸易壁垒、国际农产品需求变化、农产品价格下降等情况严重影响了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本文从金融危机发生后农产品出口贸易的现状与特征出发,研究了后金融危机时期影响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因素,进而提出后金融危机时期促进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策略选择,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结合推动贸易发展,完善法律体系,积极应对贸易壁垒,调整贸易策略。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胡求光 李洪英
本文通过对金融危机影响后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分析,结合海关统计数据,运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贸易方式、贸易区域、贸易产品三个方面就金融危机对中国出口贸易产生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并通过对外贸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进行协整检验和chow检验,发现中国的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受金融危机影响的程度。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出口贸易中需要关注的一些问题以及在国际经济危机背景下促进出口贸易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出口贸易 实证分析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沙文兵
本文选取中国与G7国家双边贸易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美国金融危机导致G7国家经济陷入衰退,失业率上升、金融市场动荡和国内需求萎缩,由此带来的贸易传播效应给中国出口贸易带来了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从具体的传递渠道来看,G7国家实际GDP指数下降、股票价格指数下跌和人民币实际汇率的波动对中国出口贸易的负面影响较为显著;而G7国家失业率增加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较小且并不显著。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聪 张海云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导致世界经济整体下滑。短期内,外部需求萎缩、国际原材料价格上涨和人民币升值导致的企业出口成本上升、国外银行信贷紧缩导致的国内企业资金周转能力下降以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因素使得中国出口贸易增速明显下降。从中长期来看,外需明显萎缩是影响中国出口贸易增长的主要因素,预计2009年中国出口贸易增速将降为3.2%左右。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外部需求 出口贸易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天顶 黄璟
本文利用中国工业行业2003年6月至2013年6月的月度统计数据,重点探讨了在国际性金融危机冲击以及我国相关政策法规变化下,商业信用的发展对中国工业行业出口贸易恢复的影响作用。本文的实证研究发现,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商业信用在中国工业行业部门应对外部需求不断恶化以及出口艰难等困境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采用异质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方法,本文发现商业信用与出口贸易之间具有双向的Granger意义上的因果关系。最后,结合经验发现提供了相关政策建议和启示。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金洪飞 万兰兰 张翅
本文用1994年第一季度至2010年第二季度的季度面板数据为样本,研究了中国对主要贸易伙伴的出口增长率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国际金融危机可以通过收入途径和汇率途径影响中国的对外出口,但人民币汇率实际升值对于中国出口造成的影响不大,而贸易伙伴的经济衰退对中国出口造成的影响更为显著。而除了汇率途径和收入途径外,金融危机还会对中国的出口产生纯粹的显著不利影响。此外,出口退税率在调节中国出口方面的效果明显,因此提高出口退税率可以有效应对金融危机对出口的影响。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莫运襟 王爱文
在信用证支付方式下,代理出口贸易存在着货物风险、货款风险、费用风险、员工风险等。可采取多种措施,从信用证审核、货物检验、报关装运、制单交单、货款监管、费用预收、款项预留等着手以规避这些风险。本文基于一则实例来具体分析面临的风险以及规避风险的方法。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小梅 秦学志 尚勤
本文对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中国遭受的贸易保护主义进行了统计描述,并结合中国HS4位数编码的出口数据,运用构建的动态差分引力模型实证检验了外国实施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对中国出口的影响。研究表明: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出口受到了贸易保护主义的显著冲击。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对中国出口的影响程度大于发展中国家。关税措施和政府采购等非关税壁垒是限制中国出口的主要形式,救助/国家援助和出口补贴对中国出口的间接冲击较为突出。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的机械、金属、矿产品和加工食物行业中产品的出口阻碍尤其明显。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陈龙江 王梅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印度成为对中国实施贸易保护措施最多的国家。全球贸易预警组织(GTA)数据的统计性描述表明,危机后印度实施的影响中国的贸易保护措施主要是贸易救济措施、本地含量要求和贸易融资,受影响的行业主要是基本化学品、专用机械、电机和装置行业。进一步采用动态差分GMM方法的实证估计结果表明:总体而言,印度实施贸易保护措施显著负面冲击中国对印出口,不同类别措施的冲击存在较大差异,措施的被实施次数与冲击程度间不存在对应关系。估计系数值表明,非关税壁垒(未另做详细说明)、公共采购、进口关税的冲击度较大,而贸易救济措施、贸易融资的冲击度相对较小,救助/国家援助、出口激励等的影响中等。分行业来看,运输工具、金属、矿产品等行业显著受到较大冲击,机械、化学品等受冲击度相对较小。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印度 贸易保护 出口
[期刊]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
[作者]
左安磊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将国际贸易推向了贸易保护主义的泥沼,世界主要经济体普遍采取大量不合理的贸易限制与贸易救济措施。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第二大进口国,首当其冲,遭受了众多国家贸易保护主义倾向的反倾销、反补贴等措施,成为首要目标国和最大受害者。贸易摩擦数量居高不下、强度增大;涉及到传统制造业和新兴产业领域;除"双反"措施之外的技术性、绿色壁垒开始增多;摩擦议题也升级到经济体制层面;同新兴发展中国家的摩擦日益增多。后金融危机时代,贸易摩擦已经成为困扰中国对外贸易的一大顽疾。面对这种现状及发展趋势,中国在平常心面对的同时,需要反求诸己、深化改革,礼尚往来、法律抗衡,坐而论道,妥善解决。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国际贸易摩擦 中国 对策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传添 郭好杰
2008年美国爆发金融危机以来,中国-新加坡双边贸易受到较大冲击。主要原因是两国双边贸易结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贸易商品结构比较单一、服务贸易所占比重低、双边贸易关联度呈现下降趋势及产业内贸易过于集中等。为此,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如何优化双边贸易结构,推进两国贸易发展是亟待研究的课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