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04)
- 2023(10491)
- 2022(8554)
- 2021(7845)
- 2020(6503)
- 2019(14540)
- 2018(13952)
- 2017(25976)
- 2016(13384)
- 2015(15367)
- 2014(15097)
- 2013(15199)
- 2012(14675)
- 2011(13625)
- 2010(13939)
- 2009(13675)
- 2008(12563)
- 2007(11121)
- 2006(10424)
- 2005(10051)
- 学科
- 济(81130)
- 经济(81059)
- 管理(36735)
- 业(33709)
- 中国(28603)
- 融(27133)
- 金融(27133)
- 企(26756)
- 企业(26756)
- 方法(26233)
- 银(25065)
- 银行(25061)
- 行(24398)
- 数学(23722)
- 数学方法(23608)
- 地方(20847)
- 制(16873)
- 财(16697)
- 农(16196)
- 业经(15249)
- 贸(14750)
- 贸易(14731)
- 易(14365)
- 地方经济(13007)
- 学(12789)
- 体(11537)
- 中国金融(11407)
- 农业(11042)
- 环境(10382)
- 发(9814)
- 机构
- 大学(201929)
- 学院(199128)
- 济(105316)
- 经济(103569)
- 研究(76935)
- 管理(71218)
- 中国(68044)
- 理学(59218)
- 理学院(58563)
- 管理学(57944)
- 管理学院(57560)
- 财(48015)
- 京(42810)
- 科学(38709)
- 所(37735)
- 财经(37612)
- 经济学(36403)
- 中心(36171)
- 经(34269)
- 研究所(33604)
- 经济学院(32630)
- 江(29855)
- 北京(28356)
- 财经大学(27980)
- 院(26881)
- 农(25980)
- 范(25038)
- 师范(24883)
- 融(24632)
- 金融(24246)
- 基金
- 项目(119671)
- 科学(95604)
- 研究(92077)
- 基金(90257)
- 家(76872)
- 国家(76275)
- 科学基金(65229)
- 社会(64241)
- 社会科(61279)
- 社会科学(61269)
- 基金项目(45427)
- 省(42299)
- 教育(40748)
- 资助(38075)
- 自然(36601)
- 自然科(35782)
- 划(35780)
- 自然科学(35772)
- 自然科学基金(35191)
- 编号(34733)
- 成果(30049)
- 国家社会(28737)
- 部(28595)
- 发(28033)
- 重点(27202)
- 中国(26638)
- 教育部(25621)
- 课题(24834)
- 创(24687)
- 性(24651)
- 期刊
- 济(123050)
- 经济(123050)
- 研究(73466)
- 中国(43318)
- 融(38726)
- 金融(38726)
- 财(36154)
- 管理(29042)
- 科学(24755)
- 农(24561)
- 学报(24166)
- 经济研究(21809)
- 财经(20792)
- 大学(19701)
- 学学(18290)
- 经(18170)
- 教育(17658)
- 问题(16073)
- 技术(16070)
- 农业(15583)
- 贸(15517)
- 业经(15201)
- 国际(14825)
- 世界(14311)
- 技术经济(11514)
- 统计(10493)
- 经济问题(9985)
- 理论(9749)
- 经济管理(8839)
- 策(8831)
共检索到3358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杨红兴 林文浩
21世纪最初几年快速行进的"经济列车",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到来驶入了经济周期下行的轨道。金融市场动荡、资产价格缩水、要素价格回落、失业率上升,世界经济经历了从金融危机到经济危机的蜕变。欧美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詹姆斯·莫里斯
金融危机远未结束,但世界经济增长是可以预期的。除了一些较小的欧洲国家之外,收入下降充其量也只是个小问题,最大的问题是失业,失业本身具有很大的危害性。欧元区要实现经济复苏,政府开支应该增加5%左右。世界需求的减少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有限的,当出口急剧下降时,中国经济以几乎相同的速度继续增长。中国目前已进入设计和创新更为重要的阶段,应该更多地发明自己的技术,创造自己的品牌,设计自己原创的产品。中国应该没有劳动力短缺的问题,但教育非常重要。到2020年之前,中国经济增长将减缓。未来除了人们的收入会增加之外,一切都是不确定的。
关键词:
后金融危机时代 实体经济 经济增长 失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秋梅
文章在分析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经济特点、消费者购买行为变化的基础上,从实施精准化营销、营销创新、加强企业内部营销等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旨在指导企业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的营销实践。
关键词:
后金融危机时代 精准化营销 员工关系管理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夏宁 王艳霞
国内外专家学者在SOX法案出台后对内部控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形成了丰富的成果,而国内在这方面研究较少,且多以规范研究为主。本文在对国内外内部控制的相关研究基础上,对内部控制的几个方面作了思考与展望。
关键词:
内部控制 信息披露 思考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倩
本文以金融危机过后,我国巨额保险资金使用问题为切入点,深入分析了我国保险业资金的使用现状。本文从资金使用规模,结构,收盖章,风险和监管等五个方面探讨了现阶段保险业资金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拓宽投资渠道、加强资金运用管理、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实施有效监管等建议。
关键词:
保险资金 投资运用 风险管理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洪江 周中之
奢侈消费是指消费者的消费超出个人收入水平或财力状况,或者超过社会平均消费水平时的消费行为。从推动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奢侈消费无疑是拉动内需、带动生产、促进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从实质上来看,奢侈消费会造成严重的浪费与挥霍,会使人们陷于物质享受的状态,最终导致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盛行,导致社会道德的滑坡。因此,在当今时代要限制奢侈消费,倡导适度消费,以适度消费引领当下的社会消费风尚。
关键词:
奢侈消费 适度消费 伦理思考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靳东升
本文回顾了中国税制改革的发展历程,描绘了新时期中国税制改革的基本框架,总结了中国税制改革实施的基本要求,提出当前中国税制改革的战略选择的设想。文中建议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应以保持现有宏观税收负担水平的稳定并有所下降为中国实施税制改革战略的基本指导思想。为了促进经济能够稳定增长,应继续完善和深化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的改革;为了调节社会收入分配,应进行个人所得税的改革;在完善财产税和资源环保税收的同时,应启动知识经济时代的税制改革。
关键词:
金融危机 税制 改革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马荣升 高新涛
源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国际体系正经历着冷战结束以来最大的地缘政治变动。后危机时代,国际体系将发生一系列深刻变化:新兴大国群体崛起,传统大国趋向衰落,国际战略力量分化重组,多极化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中美力量对比发生此消彼长的重大变化,中美关系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全球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大国关系趋向缓和,全球和地区地缘对抗色彩淡化;国际秩序酝酿结构性调整,中国面临历史性机遇。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项卫星 刘慧
文章在分析了后金融危机时代中美经济关系变化的基础上,探讨了后金融危机时代中美经济关系的主要矛盾和再平衡问题。文章的研究结论如下:中美关系再平衡的核心问题是中美国际投资贸易体系中地位的重构,人民币国际化和TPP、TTIP等高标准投资贸易规则是中美经济关系再平衡的表征和关键手段。中国要在全球投资贸易相关指标还未受到显著影响的情况下,积极参与国际高标准投资贸易规则的制定,凭借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和先试先行优势,以更大的开放促进更深的改革。同步推进国际结算中心建设、国际航运和物流中心建设,以"一带一路"战略为契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罗立昱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不成功的援助措施使各国要求加快其改革进程。同时国际金融体系也在危机后重组,新兴经济体作为新兴力量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崛起。新兴经济体成为一支独立的联合力量,并在IMF改革中提出自身的主张,要求获得更多话语权。新兴经济体由于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发展中国家的支持,促使发达国家依赖其进行IMF改革。同时,新兴经济体在参与IMF改革中也面临发达国家的压力,综合实力对比与金砖国家之间关系均影响着新兴经济体的合作。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柳希超
金融危机后,世界各国为了走出困境,打破了各种贸易藩篱,使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加深,世界经济对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越来越大,尤其是城市内部收入差距的扩大成为主流,收入分配问题已成为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后金融危机时代,经济的进一步全球化虽然将扩大我国收入分配差距,但它同时使各种要素流通的障碍大幅度减少,有利于我国充分利用世界资源,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发挥比较优势,促进我国居民收入总体水平的提高。目前我国正处于关键的发展转型时期,"构建和谐社会"及"包容性增长"的理念,正是我国现阶段发展的新课题。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田伯平
尽管世界经济出现了缓慢回暖的迹象,进入了后金融危机时代,但是金融危机仍然留下了一系列难题有待解决。本文认为主要有四个方面的难题,特别是:①金融体系的修复和不良资产剥离;②消费缺口的弥补和发展方式转变;③通货膨胀的担忧和政府如何"退出";④贸易保护的蔓延和国际体系重建。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刘娟 王荣艳 王学成
入世后中国开始重视建立与东亚区域各经济体的多领域合作,总体来看中国的东亚区域战略始终与其在该地区生产网络的地位紧密相关。随着中国在该区域的经济地位愈发重要,中国所采取的区域战略对其区域和全球化发展就愈发关键。不可否认中国当前所达到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一鸣
2008年下半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加快了中国经济调整和转型的进程。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国经济面临的重大课题是,在全球经济进入深度调整,外部需求在较长时期内难以恢复的情况下,如何有效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提高最终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产能过剩压力加大、资源环境矛盾加剧和生产要素成本上升的条件下,如何提升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改变对低成本资源和要素高强度投入的过度依赖。解决这些重大课题,最根本的是要推动经济战略性转型,加快增长模式战略性转变、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体制改革战略性突破,从而为我国经济社会更长期、更健康、更可持续发展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后金融危机 经济战略性转型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亦军
肇始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给世界各国的经济体系都带来了一系列影响,而其对中国经济特别是实体经济的影响则是直接且深远的。在此背景下,本文就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国经济战略选择问题展开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在新能源开发、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及国家政策的选择等方面作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