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22)
2023(16569)
2022(14065)
2021(12974)
2020(10852)
2019(24723)
2018(24036)
2017(46387)
2016(24737)
2015(28039)
2014(27784)
2013(27415)
2012(25818)
2011(23486)
2010(23912)
2009(22918)
2008(22186)
2007(19836)
2006(17766)
2005(16391)
作者
(70308)
(58688)
(58467)
(55954)
(37541)
(28064)
(26696)
(22597)
(22172)
(21039)
(20098)
(19465)
(18730)
(18589)
(18520)
(18363)
(17221)
(17192)
(17026)
(16822)
(14743)
(14354)
(14116)
(13471)
(13461)
(13312)
(12861)
(12849)
(11749)
(11700)
学科
(117360)
经济(117263)
管理(69207)
(65230)
(51785)
企业(51785)
方法(45039)
数学(39742)
数学方法(39371)
中国(36561)
(30112)
(29982)
金融(29980)
(29006)
(28419)
银行(28395)
(27461)
地方(26940)
(24434)
贸易(24417)
(23785)
(23773)
业经(23417)
(21818)
农业(19883)
环境(19380)
(17254)
财务(17204)
财务管理(17166)
企业财务(16275)
机构
学院(357402)
大学(355672)
(164811)
经济(161599)
管理(132163)
研究(128742)
理学(112048)
理学院(110826)
管理学(109154)
管理学院(108490)
中国(105133)
(75997)
(74765)
科学(72865)
(65317)
中心(59731)
财经(59587)
研究所(58754)
(56130)
(54024)
(53765)
经济学(52980)
北京(48047)
经济学院(47616)
业大(46914)
(45902)
师范(45531)
(45452)
农业(43913)
财经大学(43900)
基金
项目(224864)
科学(177332)
研究(168680)
基金(163986)
(141162)
国家(140012)
科学基金(119413)
社会(109774)
社会科(104236)
社会科学(104210)
(85938)
基金项目(84685)
教育(76615)
自然(73012)
(72279)
自然科(71281)
自然科学(71258)
自然科学基金(69997)
资助(68505)
编号(68190)
成果(56779)
重点(51145)
(51111)
(50876)
课题(47723)
(46648)
国家社会(46217)
教育部(44320)
(43919)
创新(43813)
期刊
(188525)
经济(188525)
研究(114595)
中国(71514)
(58348)
(52169)
(49887)
金融(49887)
学报(49753)
管理(48647)
科学(47512)
大学(38155)
学学(35941)
农业(34758)
教育(34730)
经济研究(32069)
财经(30432)
技术(29727)
业经(28011)
(26334)
问题(24519)
(23682)
国际(22712)
世界(19744)
技术经济(18725)
(18657)
统计(17905)
理论(16932)
商业(16064)
(15863)
共检索到5604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万承刚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经济再平衡、新型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流动性过剩、绿色意识形态影响升级等多重压力之下,中国面临的国际经济环境有可能变得更加严峻和复杂,在带来许多不容忽视的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机遇。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这一新形势,对外熟练运用WT0规则,推动国际合作;对内推动国内经济结构调整,转出口为内销,不遗余力地扩大内需;同时抓住机遇实施海外并购,鼓励企业走出去,跨越贸易壁垒,利用税收手段引导产业升级,降低产品出口成本,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进一步促进城乡劳动力就业,让民众获得真正的实惠,从而提高居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2010年4月29日下午,我校财经学院举行主题学术沙龙活动,培养学院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此次活动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谭爱花  李万明  谢芳  
"民工荒"是当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之一,引起政府部门及学术界的高度关注。"民工荒"在给经济社会带来发展契机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本研究在系统梳理各专家学者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政府、企业、农民工三个层面深入探究后金融危机下"民工荒"产生的原因,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提出建设性对策,这是对"民工荒"成因和对策的有益探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朴民  施子海  欧阳进  曲永冠  王晓丽  高贺  
2011年以来,世界经济总体上继续保持了缓慢复苏的态势,但复苏进程比较脆弱,且很不平衡。展望2012年,世界经济有望保持低速增长,但不确定、不稳定性因素进一步增加,复苏面临的风险继续增加。因此,应清醒认识世界经济复苏的长
[期刊]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  [作者] 左安磊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将国际贸易推向了贸易保护主义的泥沼,世界主要经济体普遍采取大量不合理的贸易限制与贸易救济措施。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第二大进口国,首当其冲,遭受了众多国家贸易保护主义倾向的反倾销、反补贴等措施,成为首要目标国和最大受害者。贸易摩擦数量居高不下、强度增大;涉及到传统制造业和新兴产业领域;除"双反"措施之外的技术性、绿色壁垒开始增多;摩擦议题也升级到经济体制层面;同新兴发展中国家的摩擦日益增多。后金融危机时代,贸易摩擦已经成为困扰中国对外贸易的一大顽疾。面对这种现状及发展趋势,中国在平常心面对的同时,需要反求诸己、深化改革,礼尚往来、法律抗衡,坐而论道,妥善解决。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杨德明  
一、西方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 欲预测2000年前后西方经济发展的趋势,我们需要研究和回答的问题是:从战后50年这一整个历史时期看,西方经济增长是高速还是低速,发展是呈向上的趋势还是呈向下的趋势,发展是持续平滑的还是起伏波动的,原因何在。 西方统计资料告诉我们,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年平均实际经济增长率,50年代为4.1%,60年代为5.1%.70年代为3.1%,80年代为2.7%。 西方同步性经济危机,即世界性经济危机,业已发生四次,即1957—1958、1973—1975、1979—1982、1989—现在。至于各国发生的非同步性局部危机,为数更多。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燕生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仍在继续恶化之中。从中短期看,世界经济的复苏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的未来变化。世界经济是否会出现"滞胀"、"去全球化",如何把握和应对是一个大课题。中国需要积极参与、共同推进有利于发展的国际货币和金融体系的改革与完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杨德明  
(一)东亚发展中国家(地区)经济发展基本特征 在这里,我们分析的重点是东亚地区,兼及南亚地区。近年来,东亚、南亚国家(地区)经济发展,明显地分为三个阶梯,第一阶梯是亚洲“四小龙”:韩国、台湾、香港和新加坡,国外经济文献称之为第一代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第二个阶梯是东盟国家,主要是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尼称为第二代新兴工业国(地区);第三个阶梯是印度、越南。 就东亚国家(地区)来说,近年来其经济发展的特点是: 第一,无论是第一代还是第二代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都是外资主导型经济,其经济起飞和发展的快慢的决定因素是外资注入与否及注入之多寡,而外资之注入又与西方经济之产业转移有密切关系。一般而...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徐忠  
一、国际经济秩序与金融危机系统性的金融危机通常是由于宏观经济政策或经济体制存在问题,导致宏观经济基本面不佳。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需要各国政府及时发现问题,从宏观经济政策上或体制上着手解决。但在危机发生初期,为了防止危机的蔓延,阻止损失的扩大,需要存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国家行政学院宏观经济课题组  韩康  王健  董小君  樊继达  惠双民  黄文虎  张占斌  李江涛  马小芳  时红秀  张青  蔡春红  
2008年下半年以来,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不断深入,政府、企业、理论界对此高度关注,积极采取措施应对挑战。国家行政学院专门成立了以韩康副院长担任组长的"宏观经济课题组",分赴东部、中部和东北三个地区六个省市进行调研。调研发现,六省市的经济都受到国际金融危机不同程度的冲击,但普遍对自身发展和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预期持比较乐观态度,由于这些省市经济结构特点不同,表现出不同的抗风险能力与发展可能性的差异。调研组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一批理论性和针对性较强的研究成果,现予以刊发,以飨读者。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宗良  王志峰  
一、金融危机通过多种渠道全面影响中国经济本次国际金融危机通过贸易、金融市场等渠道对我国经济形成了全面的冲击,其涉及面之广、影响程度之深远超过了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这一方面是由于本次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程度前所未有,亚洲金融危机主要发生在亚洲,其他地区几乎不受影响,而当前的金融危机已经波及到了全球各个国家,并导致了全球性经济衰退,另一方面也与我国同世界经济联系的紧密程度有关,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胡杨  张宗新  
金融加速器理论是关于金融市场通过信贷渠道对于宏观经济波动的周期性放大效应的理论。金融加速器理论有三个重要的假设:资产负债表状况是企业支出的重要决定因素;企业的资产负债表状况在经济衰退时期比其它时期对于企业支出更具解释力;金融加速器影响小企业的可能性大于大企业。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海啸波及中国经济,金融加速器"小冲击、大波动"的特点在中国得到了充分体现。同时,中国经济自身的特点又对金融加速器的研究和利用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崔元贵  张立凡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冲击正在全方位体现出来。国际原油价格正如坐过山车似的,从100美元/桶左右上升到最高位的147.27美元/桶,现又巨幅回落到50美元/桶左右。市场的急剧变化,再一次验证了炼油业所面临外部环境的高度不确定性。研究和分析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炼油业的市场环境,对于有效规避风险、提升产业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庞凤喜  
由美国次贷危机为导火线引爆的金融危机,已演变为全球经济体系共同面临的经济危机。我国经济在受到此轮危机冲击的同时,也暴露出了自身内在的结构性隐患。税收作为政府直接经济调控手段,理应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缓解国内经济矛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在当前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下,迫切需要明确税收政策的调控目标及其选择原则,厘清税制改革与建设的基本思路,以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